1. 亞洲六大地理分區依據
1、亞洲地理分區:東亞、西亞、東南亞、南亞和北亞。
2、具體概況:
(1)東亞通常是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蒙古,朝鮮,韓國,和日本共五個國家。
(2)西亞又稱西南亞。亞洲西南部地理區。位於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在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裏海(內陸湖泊)之間,故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稱。
(3)東南亞(英文: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出現的一個新的地區名稱。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
(4)南亞共有7個國家,其中尼泊爾、不丹為內陸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為臨海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為島國。
(5)北亞是指俄羅斯的亞洲部分,主要是指烏拉爾山以東、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阿爾泰山脈以北、哈薩克以北、蒙古國以北、中國以北日本以北、白令海峽以西的地區,占亞洲面積的三分之一。
2. 亞洲可以分為哪六大地理區域
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總面積達445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30%。
亞洲一般可以劃分為六大地理區域,分別是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3. 亞洲的六大地理分區
亞洲一般可以劃分為六大地理區域,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國。
西亞包括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伊拉克、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喬治亞、阿富汗、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東南亞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寮國、菲律賓、柬埔寨、緬甸、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
中亞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哈薩克。
南亞包括印度、馬爾地夫、不丹、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
4. 寫出亞洲六個地理分區
(1)人們按方位把亞洲分為六個地區,從圖中看出,①是北亞,②是中亞,③是西亞,④是東亞,⑤是南亞,⑥是東南亞;
(2)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以白令海峽為界,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等.
故答案為:(1)北亞;中亞;西亞;東亞;南亞;東南亞;(2)白令海峽;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等.
5. 人們習慣上將亞洲分為哪六個地區
人們習慣將亞洲分為以下六個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
東亞:東亞指亞洲東部的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和蒙古五個國家。
東南亞: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有11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和東帝漢。
南亞:南亞是指從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到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共8個國家:北部有尼泊爾、錫金、不丹三個內陸山國,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臨海國;南部印度洋上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兩個島國。
中亞: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坦、土庫曼、塔吉克五國。
西亞: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十亞平原和小亞細亞半島,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伊朗、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塞普勒斯、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5)亞洲六個地理分區是什麼擴展閱讀:
亞洲的名稱由來
亞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同時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
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
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
6. 亞洲六大分區的分界線
亞洲地域遼闊,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成6個地區。具體如下:
1、東亞: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
2、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
3、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
4、西亞:也叫西南亞,指亞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 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
5、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狹義講只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的全部和哈薩克的南部。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
6、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
(6)亞洲六個地理分區是什麼擴展閱讀:
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ία;拉丁語:Asia),曾譯作「亞細亞洲」和「亞西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7%(或占總陸地面積的29.4%)。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169°39′7″W,66°4′45″N),南至丹絨比亞(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
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13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源地。
亞洲各國中,除日本,韓國,新加坡為發達國家外,其餘均是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都有一定的發展。
7. 人們通常按照什麼把亞洲劃分成六個地區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於認識,人們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各具特色。
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ία;拉丁語:Asia),曾譯作「亞細亞洲」和「亞西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7%(或占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1.64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約60.5%(2019年)。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7)亞洲六個地理分區是什麼擴展閱讀:
亞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
東南亞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家。
南亞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
西亞也叫西南亞,包括阿富汗、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
中亞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哈薩克的南部。
北亞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亞洲
8. 亞洲的六個分區是什麼
亞洲的六個分區是東亞、西亞、南亞、北亞、中亞和東南亞6個地區。
東亞5個
中國、蒙古、日本、朝鮮、韓國。
西亞20個
伊朗、伊拉克、喬治亞在亞洲的地區、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在亞洲的地區、土耳其在亞洲的地區、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埃及在亞洲的地區、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阿富汗、黎巴嫩、塞普勒斯。
南亞8個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阿富汗、馬爾地夫。
中亞5個
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
北亞1個
俄羅斯的亞洲部分。
東南亞11個
越南、泰國、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菲律賓、柬埔寨。
相關信息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亞洲的總面積約為4400萬平方千米,幾乎佔世界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亞洲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瀕北冰洋,西面與歐洲相連,西南部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連,亞洲總共有48個國家組成。
北亞是國家數量最少的分區,北亞是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地區,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千米,約占亞洲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北亞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領土的亞洲部分。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處板塊交界處,主要可以分為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等部分組成,東南亞陸地面積不大,但是國家數量較多。西亞位於亞洲的西南部,地處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交界處,西亞是亞洲國家數量最多的分區,共有20個國家組成。
9. 亞洲六個分區的位置
人們習慣上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六個地區。
1、東亞:東亞指亞洲的東部地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共五個國家。
2、東南亞:東南亞指亞洲的東南地區,有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共11個國家。
3、南亞:南亞指亞洲的南部地區,有尼泊爾、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共7個國家。
4、西亞:西亞指亞洲的西部地區,有伊朗、伊拉克、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土耳其、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巴林、卡達、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黎巴嫩、塞普勒斯、阿富汗共20個國家。
5、北亞:指俄羅斯的亞洲部分,主要是指烏拉爾山以東、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阿爾泰山脈以北、哈薩克以北、蒙古國以北、中國以北、日本以北、白令海峽以西的地區,占亞洲面積的三分之一。
6、中亞:指亞洲中部地區,有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哈薩克和阿富汗共6個國家。
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
10. 亞洲分為幾個地理分區以及它們的分布位置
亞洲分6個地理分區:即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分布位置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