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主要考什麼氣候

高中地理主要考什麼氣候

發布時間:2022-06-30 01:08:44

1. 高中地理氣候 整理歸納

1(紅),熱帶雨林氣候:
氣候分布:赤道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氣候成因: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淺棕),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分布:南北緯10度~南北回歸線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干濕季交替; 氣候成因:乾季受信風帶,濕季受赤道低壓控制。

3(粉),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東南亞、中南半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季交替; 氣候成因:冬(旱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雨季):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3(淺紫),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南; 氣候特點:冬低溫少雨,夏濕熱;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4(黃),熱帶沙漠氣候:
氣候分布:回歸線~30度附近;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氣候成因:終年受副高或信風控制(信風是從大陸吹來的干風,且是由高緯吹向低緯,是一個升溫的過程,不易形成降水)。

5(淺紫),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南; 氣候特點:冬低溫少雨,夏濕熱;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6(深紫),地中海氣候:
氣候分布:30~40度,大陸西岸;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 氣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風(濕)交替控制。

7(暗綠),溫帶海洋性氣候:
氣候分布:40度~60度,大陸西岸; 氣候特點:終年濕潤,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冬天高於0度,夏天低於20度); 氣候成因:終年受盛行西風控制(風是從海上吹來的暖濕風)。

8(亮綠),溫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35~50度,大陸東岸; 氣候特點:冬寒冷乾燥,夏高溫多雨; 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9(綠),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候分布:溫帶大陸內部; 氣候特點:干,冬冷夏熱溫差大; 氣候成因:身居大陸內部。

10(灰),極地氣候:
氣候分布:極圈內;氣候特點:終年寒冷乾旱; 氣候成因:緯度高,終年受極地高壓控制。

2.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及特徵和分布緯度

氣候類型分布特點:

1、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分布均勻;分布:主要在南北緯5°以內;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緯5-10°;成因:副高與赤道低壓交替控制。

3、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分布:亞洲東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風控制。

4、熱帶沙漠氣候;特點:終年高溫乾旱;分布:回歸線附近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分布: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6、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分布: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西;成因:風帶與副高交替控制。

7、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分布:亞洲東北部;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8、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緯度大陸內部;成因:常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9、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溫和濕潤,降水均勻;分布:40-60°大陸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風控制。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大陸內部緯度較高處;成因:緯度高,受副極地低壓控制。

11、苔原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極圈附近緯度較低處;成因:受極地氣團控制。

12、冰原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極圈附近緯度較高處;成因:受極地氣團控制。

13、高山高原氣候;特點:情況復雜,不好一概而論;分布:海拔較高處,一般3000以上;成因:海拔高。

(2)高中地理主要考什麼氣候擴展閱讀:

氣候類型成因:

1、太陽輻射:

陸地若受陽光照射強、 則地面氣溫高;若陽光照射弱、則地面氣溫低。而海水因為熱傳遞強,所以溫度穩定。

當陸地受陽光照射強、而導致陸地氣溫高時,陸地的空氣膨脹上升,此時海面的空氣相對來說比重大,海面空氣沿著地表從海面流入陸地。而海面較低的溫度導致海面上空的空氣因收縮而下降,地面上則由於溫度高導致的空氣膨脹而上升,於是高空的空氣從大陸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陸地受陽光照射弱、而導致的地面氣溫低於海洋溫度時,海洋上空的空氣上升,陸地上空的空氣下降,地表的空氣則是從陸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氣溫和降水狀況等特徵有所不同,根據這些特徵而把各地不同的氣候分為若干種類型。

2、大氣環流

3、下墊面(海陸位置,洋流,地形)

3.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
一、氣候的形成原因
(1)緯度位置不同

地球上不同的緯度,接收到的太陽光照不同,赤道地區最多,兩極地區最少。這導致赤道地區高溫炎熱,兩極地區寒冷。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1 地球經緯網

(2)海陸位置不同

陸地的揚塵較多,空氣往往較為乾燥。而海洋上擁有充沛的水汽,因此在沿海靠近海洋的地區,氣候較為濕潤,而在內陸地區,水汽匱乏,氣候較為乾燥。

(3)海拔高度的差異

在初中時我們便學習過: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度。氣溫會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逐漸降低,因此在高原高山地區,氣候往往較為嚴寒;而在平原或者盆地地區,氣候往往溫暖濕潤。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2 高海拔的雪山

(4)大氣環流

地球上每時每刻都存在著風,風會把熱量和水汽從一個地區輸送到另一個地區,使得不同地區間的氣候差異變小。

二、12種氣候類型
1. 氣候類型的分類

氣候類型共有12種,機械性地記憶難度太大,因此我們將其進行人為的歸類:熱帶、溫帶、寒帶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3 世界氣候分布圖

(1)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聯想記憶:都是熱帶,本來是一片樹林,一陣大季風掠過,樹木被連根拔起,變為了草原。又一陣季風掠過,將小草全部帶走,只剩下荒漠。

(2)溫帶(亞熱帶+溫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聯想記憶:夏季的季風,一點都不涼爽,吹到大陸上,大陸變得問問溫熱;吹到海洋,海洋也升溫了。

(3)寒帶(地中海+寒帶)

地中海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寒帶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聯想記憶:老師帶領同學們春遊,剛開始劃著小船,一會兒上岸了,發現了許多針葉林,繼續往山上爬,越來越冷,但是卻阻擋不了同學們看積雪和冰川的熱情。

2. 氣候類型的特點

各種氣候類型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氣溫、降水。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1)氣溫

熱帶地區去年高溫;溫帶地區和寒帶地區,北半球7、8月高溫,而南半球恰好相反,1、2月高溫。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4 氣候的溫度與降水特點

(2)降水

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量差異很大,總結一下:熱帶雨林>熱帶季風>熱帶草原>熱帶沙漠,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地中海、溫帶海洋>溫帶大陸。

(3)雨熱同期

雨熱同期,指的是降水較多的月份,氣溫也較高。在這12種氣候中,絕大多數都是與熱同期,但地中海氣候例外,在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3. 判斷氣候的技巧

(1)看氣溫,全年高溫的肯定是熱帶四個氣候中的一個,如果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最低溫度大於0度,則可能是亞熱帶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如果最低溫度低於0度,則為其他溫帶氣候。如果全年都較為寒冷,則為寒帶氣候。

(2)看降水。降水全年很多,分布均勻的為熱帶雨林氣候,分布不均勻的則可能是季風氣候、草原氣候或者大陸性氣候。

(3)看雨熱同期。如果雨熱不同期,則很可能為地中海氣候。

4. 高中地理 中國以什麼氣候為主

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地區為高原高山氣候。此外還有熱帶氣候分部。

5. 高中地理13種氣候類型

大類型的只有這11種
熱帶:熱帶雨林、熱帶沙漠、熱帶草原、熱帶季風
亞熱帶:亞熱帶季風、地中海氣候
溫帶: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寒帶:苔原氣候、冰原氣候(雪原氣候)
高寒帶(海拔較高的地區):高山高原氣候

6. 高中常考的主要地區氣候類型

哈,我是學文的,今年剛高三畢業,可以幫你呀
最常考的是澳大利亞,其次是中國、美洲沿岸等,其實這么一說,發現只要是地圖上有的都是重點,死記硬背靠的是運氣,大多數遇上的不是你記的,其實有規律呀:(對照地圖看)熱帶雨林氣候(南北緯10度之間)、熱帶草原氣候(南北緯10度~南北回歸線之間)、熱帶季風氣候(南北緯10度~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熱帶沙漠氣候(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度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亞熱帶季風氣候(南北緯25~35度之間的大陸東岸)、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40度之間的大陸西岸)、溫帶季風氣候(南北緯35~55度之間的大陸東岸)、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北緯40~60度之間的大陸內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南北緯40~60度之間的大陸西岸)、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北緯50~70度之間的大陸)、苔原(北冰洋沿岸附近)、冰原(南北極附近)
另外,季風氣候只在大陸東岸,亞熱帶濕潤氣候也屬季風氣候(在澳大利亞和美國東部)
以非洲赤道為界,向南北方向走,發現氣候對稱,也是一個記的規律
對著地圖看這些規律,發現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很好用的,基本上上高三都是靠他的,就算給你一個不知道的地方,只看經緯度也可以判斷

7. 高中地理關於氣候區的分類

一、熱帶:
1、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終年高溫多雨,各月平均氣溫在25~28°C之間,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乾旱期。主要出現在南美洲亞馬孫平原,非洲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的馬來群島大部和馬來半島南部。
特徵: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全年分為干、濕兩季,時間為2——7月乾季,7——次年一月為濕季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處於副熱帶高壓和信風控制之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氣候炎熱乾燥。

寒帶氣候亦稱苔原氣候,主要分布於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及島嶼,緯度大致介於70°—75°N之間,這里已位於北極圈以內,所以極晝、極夜現象明顯。氣候特徵為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個月月平均氣溫為0—IO~C,降水稀少,大都屬於冰洋鋒上的降水,多半為降雪,雲霧多,蒸發弱。

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分布於亞洲的喜馬拉雅山系、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等地。由於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隨地勢增高而呈垂直變化,從而形成了垂直氣候帶結構。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垂直氣候帶結構,即或是同一個山地或高原,由於其內部坡向、高度與位置等的差異,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氣候帶結構。

2、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分為干、雨兩季,乾季時溫暖乾燥少雨,雨季時高溫多雨。一般5~9月份為雨季,10~4月份為旱季。受季風影響,來自海洋的季風降水多,自然而然為雨季,來自陸地的季風水汽少,降水少。

4、熱帶沙漠氣候:1)降水量少而變率大:北非撒哈拉沙漠中的亞斯文曾有連續多年無雨的記錄;而在南美智利北部沙漠的阿里卡,有連續十七年中僅下過三次可量出雨量的陣雨,而三次總量僅0.51公釐,降水量極少。同樣位於智利北部沙漠的伊基圭曾連續四年無雨,但第五年的一次陣雨就降了15公釐,在另一年的一次陣雨記錄竟達63.5公釐,可見變率之大。熱帶沙漠的降雨多為暴發性的陣雨,往往引起劇烈的水土流失。

(2)氣溫高、溫差大:由於雲量少,日照強,又缺乏植被覆蓋,空氣濕度小,因此白天氣溫上升極快。在北非曾有高達58℃的記錄,一般夏天的月均溫大都在30℃~35℃之間,而且高溫的時間很長,如阿拉伯半島的亞丁,一年有五個月的月均溫在30℃之上。沙漠的夜間較涼,因為整夜無雲,地面輻射強,散熱快,夜間最低溫度一般在7℃~12℃之間,也有出現薄霜的日子。年溫差一般在10℃~20℃左右,而日溫差更大,在15℃~30℃之間。在北非的黎波里以南的一個氣象測站,於1978年12月25日曾有白天最熱達37.2℃,而晚上降至最低溫-0.6℃的記錄,日溫差達37.8℃,真是可用「朝穿皮襖午穿紗」來形容。

(3)蒸發強、相對濕度小:熱帶沙漠氣候因為經常無雲、風大、日照強、氣溫高、相對濕度小,因此蒸發力非常旺盛。可能蒸發散量約為降水量的二十倍以上,甚至達百倍。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很小,在埃及撒哈拉沙漠常出現2%左右的相對濕度。
二、亞熱帶:
1、亞熱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東亞地區最為代表性,它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最大大陸--亞歐大陸與最大大洋--太平洋.)

氣候特點: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在北美洲東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東部地區及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分布。這些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所以叫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氣候成因也是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只不過該氣候分布地區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沒有前者強.

注:兩種氣候可統稱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別不大.

補充: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只是沒有像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的熱力性質那樣強,原因是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所分布的大陸並不是最大大陸,所臨海洋也不是最大洋.(由於海水與土的比熱容不一樣,所以會產生冷熱差異,形成季風).冷熱差異並不劇烈.所以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形成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2、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夏干氣候)特徵:冬季溫和多雨,夏季乾旱少雨)

三、溫帶:
1、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徵:全年溫和多雨,適合多汁牧草生長等)

2、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徵:全年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寒冷乾燥)

3、溫帶季風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代表城市:北京)

四、亞寒帶:
1、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又叫副極地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北部,緯度大約為北緯50°以北至55°或65°左右的地區。由於空氣中水汽含量不多,蒸發又弱,所以仍屬於濕潤氣候。降水集中於夏季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有氣旋雨和對流雨;冬季溫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陸反氣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森林資源豐富,常林業發達。

冬季漫長嚴寒,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夏季短促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於蒸發弱,相對濕度較高。氣溫年較差大。這是因為本區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且緯度高,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又有積雪覆蓋,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受不到海洋氣團的調節。它東西延伸成寬廣的帶狀,因緯度較高,故冬季漫長而嚴寒;暖季短促,氣溫年較差特別大。降水稀少,集中於夏季,但氣溫低,蒸發弱,相對濕度卻很高。自然植被為針葉林。

由於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並為極地大陸氣團產生的源地,冬季常受北極氣團侵入,暖季有時受熱帶大陸氣團伸入。亞寒帶針葉林生長於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帶,如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北緯50°以北至55°或65°左右的地區。
五、寒帶:
1、冰原氣候:這部分考到的不多,大多考考極地氣候,全年寒冷乾燥,且大風
2、苔原氣候、(特徵:條件比冰原氣候好那麼一點點,考得不多)

六、還有種特別的,就是高山高原氣候、(特徵:主要是考國內青藏高原地區,缺氧,植被稀少,)

8. 高中地理中國的地形和氣候一般考哪些

中國的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西高東低,要記住在哪個位置是哪一個地理單元,比方說哪條山脈在哪個位置,各個地理單元之間的界限一般就是以山脈為主。再比如東經120°北緯29°是長江中下游平原,記住經緯度位置對應的地理單元。
中國的氣候記住主要的氣候類型,彼此的界限,各個氣候類型的氣候特徵,以及成因。各個氣候區自然植被是什麼,土壤是什麼,具體的地區發展什麼樣的農業。與海洋相鄰的話還要考慮洋流對氣候的影響,這個中國的部分比較少,世界氣候中有。

9.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及特徵和分布

1.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規律:赤道兩側,(南北緯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呈上升氣流.

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規律: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南北緯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特點:常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悶熱多雨,受信風帶控制時,乾旱少雨.

3.熱帶沙漠氣候

分布規律:大致在南北回歸線附近(20-30度)內陸或大陸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特點:常年高溫少雨,乾旱

4.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規律:南亞和東南亞(10-25度大陸東岸)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以及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特點: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氣候

分布規律:30-40度大陸西岸(地中海最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夏季乾旱炎熱.冬季溫和濕潤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分布規律:亞熱帶大陸東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7.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度大陸西岸

成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均勻.冬季稍多,氣溫年變化小.

8.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規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40-60度)

成因:遠離海洋,受海洋影響小.

特點: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大

9.溫帶季風氣候

分布規律:亞洲東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變化大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分布規律:北緯50-70度 主要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10.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怎麼判斷的

氣候類型的判讀技巧

(1)定位法:根據地理位置判斷氣候類型。依據緯度位置判斷溫度帶,依據海陸位置(大陸東岸、西岸或是內陸)確定具體氣候類型。

(2)定性法:根據區域自然特徵(如氣候特徵、典型植被和典型動物、水文、土壤等)和氣候成因來判定氣候類型。如地中海氣候典型植被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熱帶草原的典型動物是斑馬等。

(3)定量法:根據氣溫和降水資料判斷氣候類型。從材料中提取氣溫和降水要素信息進行判斷,以「形」定位(半球):

6、7、8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峰線);12、1、2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谷線)

以「溫」定帶(溫度帶):

熱帶:終年皆高溫:> 15℃;

亞熱帶:冷季最低溫:0℃ < T < 15℃

寒帶:冷季最低溫:< 0 ℃

以「水」定型(氣候類型):

年雨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氣候(年多雨);熱帶沙漠氣候,冰原、苔原氣候(年少雨)

夏雨型: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雨型:地中海氣候

氣候特徵的描述技巧

描述氣候特徵抓住核心三點:先指出氣候類型,然後對氣溫、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別進行描述。

氣溫

①氣溫的高低;

②氣溫的年或日較差

終年高溫;終年嚴寒;夏季高溫;全年溫和;

氣溫年較差大(小);最熱月或最冷月氣溫

降水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的季節分配;

③降水的年際變化

降水季節分配均勻,降水年際變化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熱同期;有明顯的旱、雨兩季之分(乾季、濕季之分);降水豐沛;全年少雨

光照

①光照的強弱;

②年日照時數的多少

日照時數長(短),日照強烈(較弱);光照充足(不足)

①氣溫特徵:主要分析最高月氣溫、最低月氣溫和氣溫年較差。氣溫年較差大於15°C可以認為大陸性較強,氣溫季節變化大;小於10°C表明海洋性顯著,氣溫季節變化小。

②高溫、涼爽、溫和、寒冷:夏季月均溫大於20°C可認為是高溫,小於20°C可認為是涼爽;冬季月均溫大於0°C一般可認為是溫和,小於0°C一般可認為是寒冷。

③降水特徵:主要讀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節變化,估算降水總量。一般來說,月降水量低於10 mm描述時稱為稀少,10~50 mm為少雨,50~100 mm為多雨。

閱讀全文

與高中地理主要考什麼氣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