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一地球儀製作方法
材料:柑橘,乒乓球,或者其它球體都可以,(1)畫經,緯線,赤道用其它顏色.標上經度,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五帶(溫度帶).(2)在南極與北極分別鑽一小孔連通,在用跌絲橫穿南北兩極,並彎成弧狀作地球儀支架.
❷ 初一地理課課本上用乒乓球做的地球儀要如何讓去做
乒乓球的周長應該是很容易知道,如果米厘米
2,切割邊長米厘米見方,
如圖3所??示,正方形交叉於在折疊的摺痕,
4,然後形成一個圓筒狀的包裝紙乒乓球,
5星,所以氣缸的兩端也可以包裹球,該文件將被概括的交點在向上和向下兩個點,並極
鋼筆畫的線刮開上的筆跡乒乓球沿著廣場上,大圈也搶購
7,找到根棉線連接兩極點的大圓路口的形成搶購,你說的另外兩個頂點。
8,四個頂點找到了!
試試吧,你可以的。
❸ 簡易地球儀製作方法
1.以乒乓球所鑽的小孔(已為學生鑽好孔,具體方法:把鐵絲燒紅即可鑽孔)為參照點,在乒乓球中部用筆畫上圓圈,作為赤道,使小孔到赤道上各點的距離相等。
2.折彎鐵絲,注意鐵絲要與水平面成66.5°角。彎出半圓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3.把乒乓球用傾斜的鐵絲穿起來。
4.用膠布纏在鐵絲兩端,用以固定乒乓球,同時又可以使乒乓球自由轉動。
5.在鐵絲低端用橡皮泥用以包裹,使小地球儀不會翻倒。
簡易的地球儀
註:只是部分班級作品展示,所教班級有點多,某些班級素材忘記收集,請見諒!
溫故而知新
老師在課堂上利用板書式教學,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便於學生把握住知識的重難點,鞏固知識、溫故而知新。
老師記錄:
1.初中學生由於是首次接觸地理科目,思維認知和基礎知識有一定的差異性,在「地球與地球儀」一課當中學生普遍反映較難,希望通過動手製作簡易地球儀,板書梳理知識的活動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正真讓學生在「做中學」。
2.要充分相信學生、我就發現許多學生思維好、動手能力強、「眼裡有光、腦中有貨、手裡有活」
3.初中學生和高中學生課堂參與性方面有較大的差別,初中學生只要說到動手製作物品,熱情高漲,課堂很活躍。需要老師提前強調紀律,或者反復強調,這是高中課堂見不到的。需要有一顆「包容」的心,但更希望您的課堂鬆弛有度,收放自如、一視同仁、一如既往
❹ 學習地理,老師讓做個地球儀,改怎麼做
步驟:
1、首先拿一個乒乓球,畫上必要的經線和緯線,比如赤道,30、60度南北緯,極點、本初子午線和180經線等等。當然如果你繪畫能力很強,在一隻完整的乒乓球表面畫上世界地圖。也可以畫上中國地圖,不過在乒乓球上畫地圖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哦。畫好了地球儀的球,我們還要在兩極極點上扎個洞,地球上沒這個洞,不過我們的地球儀固定在支架上,還是要用到的。這樣地球儀的球就算是做好了。
2、現在我們就來做地球儀的支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鐵絲,折成一個地球儀支架的形狀。也可以在半隻乒乓球上剪下直徑20毫米的球面一塊,粘在圓木片上。把直徑4毫米的木條用砂紙一端打磨成直徑3毫米的光滑圓木條,用膠水粘在球面中心處作底墊。
3、然後把球穿進去調整好支架的外觀,這樣,一個簡單的地球儀就算是做好了。
這只是簡易的地球儀,而真正的地球儀可不是這么簡單的,精美的地球儀看普天文地球儀吧。用大頭針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將細鋼絲穿過南北極中心,固定在支架兩端,使地球儀能圍繞軸心自由轉動。
4、簡單的地球儀就製作完成了,地理知識學得特別好的同學,可以在地球儀上畫上經緯度,塗上顏色,簡單的做完了,以上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適合大家製作。
❺ 初一地理上冊的地球儀怎麼弄
1、乒乓球、籃球狀的球體上正對應的兩點分別標著南極、北極
2、連接「南北兩極」劃線當做經線,並使所經線平分「全球」為若乾等分。
3、在「南北極」的正中間畫一個與「經線」垂直相交的圓圈當做赤道。
4、由「赤道」分別向「南極」「北極」畫若干能等分「南北半球」且與「赤道」平行的圓圈當做緯線。
如此即成。
動手做做吧,挺簡單,你能行的!
❻ 七年級地球儀怎麼做
鐵絲做半圓形支架
乒乓球上畫地圖
橡皮泥做底座
❼ 如何利用乒乓球做一個簡易地球儀(要有支架、經緯網、地軸和七大洲的輪廓
工具:乒乓球、鋼絲(可以隨意變形的那種)、圓規、粗筆(黑色,不能用水筆)、水瓶蓋(差不多像景田那種的)
步驟:1.先用粗筆在乒乓球上畫出經緯網七大洲,水筆上畫不出的,要用粗色的黑色筆,話丑點也沒關系。(不要以為在平常的紙上畫好就可以貼上去,幾時你畫好也不可能,因為平常的紙是不可能的)
2.用圓規(不用圓規也可以,但別的太粗插的空太大了就不可以了)在南北兩極插個小孔,在用鋼絲插進出.
3.用圓規在水瓶蓋上插個小孔,在用鋼絲插進去,固定好就可以了。
4.總體差不多就完成了,如果還要地球傾斜角度准確的話,你也可以通過鋼絲扭好那個角度,相差一點度數沒有關系(地軸為北偏南23.5度)
祝你做的好看點。
❽ 2012年版的初一上冊地理的簡易地球儀怎麼做要真實的! 急求....
我知道晚了,但我還是希望你看到了其他人的評論,但我還是要提一句,因為我是來解答的,希望你以後記住,也可能要考試:先用鉛筆畫出經緯,再用鉛筆畫出幾大洲,最後把幾大洲描黑,但不要描經緯,因為會很混亂,我就說到這了,祝LZ好運
❾ 地球儀和日晷的製作方法
怎樣做一個日晷儀
材料:
一張薄紙板
木板或紙板基座
( 30厘米×15厘米)
半圓規、磁性羅盤
透明膠條
製作方法:
用一張薄紙板可以剪成一個直角的三角形,這就是一個指示針。但首先你要知道,你所在地的緯度,這是一條想像的、環繞地球的圓線,緯度線與赤道平行。從赤道到地球的極分成若干個度數,赤道的度數是零度,北極是北緯90度,南極是南緯90度,你可以在地球上找出你所在的緯度。美國約是在北緯30~50度;中國約是在北緯5~55度。假設你所在的緯度是 40度,這就是你所做的三角形最長邊(斜邊)的角度。在直板上畫一個15厘米長的基線(如圖1),再畫一個90度的角,沿這個角邊線向上約長13厘米,從底線量出40度的角,並沿這個角畫直線,完成了這個三角形。這條斜線長約20厘米,剪下這個三角形。畫一個 30厘米×15 厘米的方塊,再把這個方塊的中間對折,使之成為兩個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在這個長方形內畫一個半徑為15厘米的半圓。這樣,就做成了一個底座。用膠條把前面的三角形貼在這個底座上,三角形的底邊就放在使長方形分成兩個正方形的折線上,三角形40度角的斜邊端點放在半圓的中心)。
一個羅盤針使太陽表成南北走向,使日光表站立的直角邊向北,圓心向南,也可以使直角邊向正北方向而不是磁極的北極。一般街道都是正南正北的,你也可以在晚上藉助北極星來確定正北。
日晷儀安置完畢後,在底盤上記下每小時的太陽陰影的位置。你可以得到日晷儀開始的時間在半圓的開始處是 6點,在三角形的直角邊處是12點,在半圓的另一端是下午6點。每一個小時間距是一樣的。這樣,在晴朗的天氣,你就可以用日晷儀來測時間。
地球儀的製作
「不識地球真面目,只緣生在此球上」。地球是個巨大的球體,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它的很小一部分,不能看到它的全貌。而作為地球模型的地球儀則能較好地表示地球的真實的立體形狀,使學生獲得地球體的立體觀念。所以地球儀是小學地理教學中離不開的重要教具和儀器。地球儀雖然可以由學校去教育用品商店直接購置,但是不少學校需用數量大,經費不足,為了滿足教學需要,教師完全可以自己動手,或組織指導學生進行製作。通過地球儀的製作活動,可以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工藝技巧及對地理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領會和理解。地球儀是由球體和座架兩個部分組成,製作之前先要考慮好製作的球體的直徑,因為直徑大小決定後,才能算出地球儀的比例尺。通常所稱直徑為30厘米的地球儀,比例尺應為1∶4200000。
如製作一個直徑為30厘米的地球儀,可分兩步進行:①製作球體:首先選擇一張耐磨而具柔韌性的道林紙,繪制分瓣地圖片。地球儀的地圖片,一般是12瓣,每瓣所佔經度為30°。畫時,先在繪圖紙中央畫一條作為赤道用的橫直線,根據地球儀球體的實際半徑15.2厘米,算出圓周長(即赤道長度)為96厘米。在這條已畫的直線上取96厘米長,定為赤道。從0—96厘米處,每4厘米取一等分點,共得24個等分點,這樣把赤道分成24等分。其中每兩等分組成地圖片的一瓣。然後從第2個分點起,每隔一個分點,作一條垂直於赤道的線,共作12條垂線。它們是作為畫經線用的基線。球體經線是圓周的1/2
❿ 簡易的地球儀製作方法(地理課需要)
整個製作過程分四步:
⑴、在一隻完整的乒乓球表面畫上世界地圖。
⑵、在薄鐵皮兩端和四分之一處,分別鑽一小孔,並彎成弧狀作地球儀支架。
⑶、在半隻乒乓球上剪下直徑20毫米的球面一塊,粘在圓木片上。把直徑4毫米的木條用砂紙一端打磨成直徑3毫米的光滑圓木條,用膠水粘在球面中心處作底墊。
⑷、用大頭針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將細鋼絲穿過南北極中心,固定在支架兩端,使地球儀能圍繞軸心自由轉動。
記得做時細心點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