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什麼
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屬於亞熱帶地區,以北屬於溫帶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西起陝西甘肅地區,東至江蘇安徽一帶,是我國天然的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官方認定的南北分界線。
從自然地理來看,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1月0攝氏度等溫線,也是800ml等降水量線,同時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南北方差異最重要的特徵是秦淮以北地區冬季河湖結冰,河流水位變化大,大部分樹木會落葉;而以南地區河流冬季不結冰,水位變化小,樹木不落葉。
(1)我國地理位置的南北分界線是什麼擴展閱讀:
由於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導致了南北方農業生產方式、自然地理地貌、生活習俗、人文風情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像是「北麥南稻,南船北馬」、「南橘北枳」這些俗語都是對南北差異的一種描述。
近年來,秦嶺淮河一線的城市注重起了這一重要分界線,以發展旅遊業,提高城市知名度為目的,紛紛建立起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標志,例如江蘇省淮安市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園,這也就導致了淮安是一個南北方人兼有的城市。
② 中國南北分界線是哪兩個地方
1.秦嶺-淮河(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Qinling-Huaihe Line,簡稱秦淮線)是中國地理區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在此線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條件、地理風貌、農業生產或是人民生活習俗,均有明顯不同。
2.主要地理指標如下。
(1)氣溫: 1月份0℃等溫線
(2)日均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3)氣候帶: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
(5)干濕地區: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
(6)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
(7)農業: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分界線
(8)作物:水稻生產與小麥生產分界線
(9)植物: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分界線
(10)河流:
該線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變化大、有結冰期、含沙量大
該線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變化小、無結冰期、含沙量小
(11)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12)地形:該線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為主。 該線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為主。
(13)區域: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14)我國華中和華北的分界
(15)農作物一年兩至三熟 與 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的分界線。南方:一年兩至三熟,北方: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16)中國水資源分布的多水帶和過渡帶的分界線
③ 我國南北分界線是什麼
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中國地理》教材中定為秦嶺淮河一線,這是鐵定無疑的。
北方地區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區內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汾渭平原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地區.文化:北方地區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農作物: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等.溫帶水果: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礦產:煤、鐵、油等。
南方地區: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本區西部分布有30多個少數民族,雲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勢:本地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農作物:水稻、生豬、柑桔、茶葉、桑蠶、甘蔗、水產和熱帶作物.礦產:銅礦、鎢礦、汞礦、錫礦、銻礦、鉛鋅礦。
秦嶺淮河一線——我國的南北方分界線,我們應該明確秦嶺淮河一線的走向,以及它作為我們南北分界線的重要條件是什麼。知道這條分界線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線。
首先呢,它之所以成為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肯定是由於這條線兩邊的景觀有差異的原因吧。景觀有差異的因素很多,比如氣溫和降水,還有地形地勢等因素。一般的來說,不同區域的差異往往是來自於氣候造成的因素更多一些,比如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東部臨海地區降水多,內陸西部地區降水少等。不多說了,我們可以通過以上介紹來推斷,這條線必定是氣候的分界線了。由此,我們可以再通過氣候的差別來了解秦嶺和淮河分界線兩邊的氣溫、降水、干濕狀況等方面的差異,以及此氣候差異下的河流水文特點、農業狀況、土壤植被等差異。
④ 南北的分界線是什麼
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屬於亞熱帶地區,以北屬於溫帶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西起陝西甘肅地區,東至江蘇安徽一帶,是我國天然的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官方認定的南北分界線。
從自然地理來看,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1月0攝氏度等溫線,也是800ml等降水量線,同時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南北方差異最重要的特徵是秦淮以北地區冬季河湖結冰,河流水位變化大,大部分樹木會落葉;而以南地區河流冬季不結冰,水位變化小,樹木不落葉。
由於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導致了南北方農業生產方式、自然地理地貌、生活習俗、人文風情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像是「北麥南稻,南船北馬」、「南橘北枳」這些俗語都是對南北差異的一種描述。
⑤ 中國地圖南北方分界線是什麼
中國地圖南北方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
秦嶺淮河線是我國南北自然分界線,實際上首先是氣候分界線。就熱量帶說是北方暖溫帶和南方亞熱帶的分界;在水分區劃中則是北方乾旱、半濕潤氣候和南方濕潤氣候的分界;在雨旱季節類型區劃中則是北方春旱、夏雨氣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氣候的分界 。
秦嶺植物資源
秦嶺地區的秦巴山區跨越商洛、安康、漢中等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素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
特色產品繁多,如核桃、柿子、板栗、木耳、核桃、板栗、柿子產量居全省之首,核桃產量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它還是全國有名的「天然葯庫」。中草葯種類1119種,列入國家「中草葯資源調查表」的達286種。
比較而言,秦嶺被子植物中約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屬、1000多種,其中常綠闊葉木本植物佔38科、70屬、177種,除個別樹種外,南坡都有生長,而北坡只有21屬、46種。
秦嶺以南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亞熱帶標志植物均可生長良好,而秦嶺以北柑桔絕跡,卻盛產蘋果、梨等溫帶水果。
⑥ 區分我國南北方的分界,到底在哪裡呢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各地之間自然環境以及人文差異也比較大,我們習慣上分區來看待各地差異。就比如中國南北方的差異就比較大,我們生活中常常會談及「南方人」、「北方人」兩者之間的差異。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搞不太清楚,有時甚至存在誤解,所以很多人經常糾結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今天,我就來說一下幾個常見的對中國南北方分界線的誤解,然後再來講解一下真正的中國南北方分界線,讓你不在糾結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誤解一,東北人認為山海關是南北方分界線。
淮安南北方分界線標志物
在江蘇淮安古淮河段,建有我國唯一一個南北方分界線的主題性地理公園,淮河河道中間線有標志性建築。所以,淮安也是處在南北方分界線上的城市,同一個城市兼有南北方人。
⑦ 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什麼
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屬於亞熱帶地區,以北屬於溫帶地區。秦嶺淮河一線西起陝西甘肅地區,東至江蘇安徽一帶,是我國天然的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官方認定的南北分界線
⑧ 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在哪裡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
1、北方地區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
區內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汾渭平原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地區。
文化:北方地區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農作物: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等。
溫帶水果: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礦產:煤、鐵、油等。
2、南方地區: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
本區西部分布有30多個少數民族,雲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
地勢:本地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
農作物:水稻、生豬、柑桔、茶葉、桑蠶、甘蔗、水產和熱帶作物。
礦產:銅礦、鎢礦、汞礦、錫礦、銻礦、鉛鋅礦。
(8)我國地理位置的南北分界線是什麼擴展閱讀
秦嶺和淮河分界線所起到的重要分界作用有:
1、 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作用,我國一月份0度等溫線穿過秦嶺淮河一帶,一月0度等溫線以北的一月平均氣溫在0度以下,為暖溫帶。一月0度等溫線以南一月的平均氣溫在0度以上,為亞熱帶。
2、 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根據降水量的不同區分。
3、 河流情況有明顯差異的分界線根據兩邊河流是否有結冰期、汛期、流量大小、含沙量以及航運等差異得出。
4、 不同土壤和植被的分界線根據兩邊植物的不同,如北方以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等為主,南方以常綠闊葉林為主。以及北方黑土為主,南方紅土為主等特點得出。
5、 農業生產有差異的分界線北方農業以旱地為主,一般是一年一熟或兩熟,小麥玉米為主;南方水田為主,一年兩熟或三熟,以水稻小麥為主等等差異。
⑨ 中國的地理南北分界線在哪
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大致位於北緯32°30′~35°,東經103°~113°。北側為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南側為低山丘陵紅層盆地和江漢平原。
淮河是中國東部的主要河流之一,介於北緯31°~36°,東經112°~121°,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經豫、皖至江蘇揚州三江營注入長江,全長1000千米。
秦嶺和淮河共同構成我國東部季風區南北方的分界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這條界線首先表現在氣候上,我國一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和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而地形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秦嶺東西長約1600多千米,平均海拔約2000~3000米,對冬夏季風有巨大的屏障作用。冬季,關中的寶雞氣溫比陝南的漢中低3℃~6℃,西安比安康低4℃~7℃,冷空氣過境時,南北之間溫差達6℃~7℃;同時秦嶺對水汽也起阻滯作用,南坡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上,北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下。秦嶺以北的河流流量較小,流量變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結冰,以南正好相反。
氣候的南北差異不僅影響到河流的流量等水文特徵,而且對自然景觀、農業發展及生活習性產生影響。下面列表比較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植被、礦產、農業、生活習性等方面的差異。
⑩ 我國南北分界線是什麼
我國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我國南北方的劃分,是以秦嶺-淮河線為准,即該線以南為南方地區,該線以北為北方地區。不過,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地區,那就是在線上的地區,難以准確劃分其南北性質。例如: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南北分界線的意義:
1、大致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
2、半濕潤區和濕潤區的分界線。
3、北方旱作區和南方水田區的分界線。
4、大致與1月0℃等溫線一致。
5、河流有無結冰期的分界線。
6、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7、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
8、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9、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10、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