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宜城地理位置怎麼樣

宜城地理位置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30 12:40:23

A. 安慶為什麼叫宜城

安慶具有悠久的歷史。潛山薛家崗和市郊張四墩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見證了安慶的祖先自古就生息、繁衍在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上。 東晉詩人郭璞說「此地宜城」,故別稱「宜城」。南宋紹興年間置安慶軍,始得名「安慶」,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始築安慶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為安徽省省會所在地和安徽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安徽就是「安慶」和「徽州」首字的合稱。因安慶境內有座皖山,又有皖河繞流其間,春秋時期這里曾有過一個皖國,安徽簡稱「皖」即出於此,因此,人們常說安慶為安徽之源。
安慶是戲劇之鄉。清乾隆年間,發源於湖北黃梅的黃梅調傳至安慶後與本地方言相結合,經嚴鳳英等老一輩藝術家的繼承與發揚,逐漸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劇種一一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等著名曲目膾炙人口,深受海內外廣大戲曲愛好者的喜愛。乾隆年間,安慶四大徽班晉京演出,深受京城皇族及百姓的喜愛。徽班領袖程長庚融崑曲、漢調等劇種之長,創造了國粹藝術——京劇,而被譽為「京劇鼻祖」。
安慶是中華禪宗聖地。東漢初年,佛教傳入中國。至唐宋年間,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中華禪宗開山鼻祖二祖慧可受達摩心法隻身南下司空山,開宗立派,三祖僧璨完成了禪宗的理論體系。至今安慶境內仍留有二祖禪堂、三祖寺和迎江寺等諸多的佛教活動場所。
安慶是中國較早接受現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雲集了諸如徐壽、華衡芳、李善蘭等中國一流的科學家,製造了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安徽的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個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都誕生在這里。
奇山秀水、交通便捷
安慶自然景觀秀麗。有雄奇靈秀的古南嶽——天柱山,長江絕島——小孤山,海上蓬萊——浮山,南國古長城——白崖寨,蜿蜒似龍——大龍山,高山平湖——花亭湖,避暑勝地——妙道山和城中翡翠——大湖等旅遊區。全市現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森林公園5處,國家地質公園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l處,省級風景名勝區6處以及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處,是八百里皖江北岸唯一的一座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安慶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就有「萬里長江此咽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稱。這里曾發生過太平天國「安慶保衛戰」、解放戰爭時期的「渡江戰役」等著名戰役。今天的安慶已成為皖西南及華東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長江流經安慶段達260公里。民航已開通到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溫州、廈門、景德鎮等地航線。合九鐵路連通南北,滬蓉高速橫貫東西,沿江鐵路即將修建,安慶人民百年的大橋夢已成現實, 長江天塹變通途。

游記文章由機器自動選取,來自其它網站,不代表票價網觀點

B. 安徽省宜城市屬於哪個市

宜城市不屬於安徽省,宜城市屬於湖北省襄陽市。

宜城市位於湖北西北部、漢江中游,版圖面積2115平方公里,市區東臨漢江,西擁鯉魚湖,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

宜城歷史悠久,是「千年古縣」,建制於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宜城人傑地靈,是楚國鼎盛時期的都城,辭賦文學鼻祖宋玉的家鄉,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的殉國地。

宜城物華天寶,是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市、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市,是全國優質糧工程縣市、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國家農產品生產主體功能區。宜城區位獨特,地處荊襄要道,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境內交通發達,5分鍾可以進入全國高速路網,50分鍾可達襄陽火車站和襄陽機場。

(2)宜城地理位置怎麼樣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6月,宜城市轄8個鎮:小河鎮、鄭集鎮、孔灣鎮、劉猴鎮、雷河鎮、王集鎮、板橋店鎮、流水鎮。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小河鎮為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轄鎮。1949年為第四區,1953年為第十區,1956年設小河鄉,1958年為管理區,1963年改第二區,1974年為小河公社,1984年置鄉,1990年建鎮。2004年原小河鎮與朱市鎮合並,組成大小河鎮。

2、孔灣鎮位於襄陽市最南端,焦柳鐵路、襄荊高速公路、207國道穿境而過,蠻河流經孔灣鎮7個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是鄂西北地區的蔬菜大鎮,以盛產大白菜和青皮冬瓜而聞名。

3、宜城市流水鎮位於湖北省宜城東南部,漢水東岸,大洪山西部,由原謳樂鄉和流水鎮合並而成,省襄南監獄、省鄧林勞教所分布其中,版圖面積580平方公里,占宜城市版圖面積四分之一強,東、南、北三面分別與隨州市、鍾祥市、襄陽市等三個歷史文化名城接壤。

C. 湖北宜城市怎麼樣,是不是很窮的地方,當地事業編制一年能收入多少錢民風政風如何請知情者介紹下!

哥們,一看就知道你是參加了宜城的招碩引博之類的吧....宜城這個地方是個典型的中部縣級城市,在襄陽來講還算是比較可以的地方,農業大市。如果是事業編的話每個人的工資加津貼大概在1600左右。這里的民風還好,就是打麻將的風氣特別盛,這個應該全國都一樣的;至於政風的話,好像不太好,不過湖北這邊好像都差不多。這里的典型特點就是各種吃的很多,到處都是酒店餐館之類的,宜城大蝦應該聽說過吧。友情提醒,如果想要過安逸舒適的生活的話,這里還是不錯的,但是要想一盞宏圖,如果不是能力不是很突出,那就使勁拼關系吧!

D. 宜城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人口民族
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56.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86萬人,鄉村人口33.5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4770人,出生率8.45 ‰;死亡人口3278人,死亡率5.81‰;自然增長率為2.64‰。 宜城市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7%。 少數民族有回、滿、壯、苗、黎、瑤、藏、蒙古、土家、錫伯、維吾爾等,人口為0.12萬人,約占人口0.23%。分布在全市各鎮(辦事處),主要集中在流水鎮和板橋店鎮。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回族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80%以上。
領導班子(2009年)
市 委 朱慧 書記 人大主任 周森鋒 副書記、市長 何飛 副書記 孫純科 副書記、紀委書記 白志奇 常委、 人武部政委 鄭士忠 常委、 常務副市長 王紹洪 常委、 政法委書記 陽以誠 常委、 統戰部長 黃進 常委、 組織部長 羅興斌 常委、 副市長 楚定立 常委、 宣傳部長 方澤順 常委(掛職) 市 人 大 黃平用 副主任 劉正忠 副主任 常建國 副主任 何曉波 副主任 王久華 副主任 李明國 副主任 市 政 府 周森鋒 市長 鄭士忠 常委、常務副市長 羅興斌 副市長 尚 瑾 副市長 楚定立 副市長 劉清喜 副市長 張馳 副市長 羅慶昌 副市長 孫瑞傑 副市長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趙曉燕 副市長
市 政 協 石昌國 主席 陳運才 副主席 張富山 副主席 朱壽成 副主席 盛建國 行政區劃
宜城市現轄8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工業園區。小河鎮、鄭集鎮、孔灣鎮、劉猴鎮、雷河發展區、王集鎮、板橋店鎮、流水鎮、鄢城街道辦事處、南營街道辦事處、宜城經濟開發區、大雁工業園區。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宜城歷史悠久。夏為巳阝國。周時為羅、鄀鄢地,春秋時並於楚,為巳阝、鄀、鄢3邑。秦時為鄢、巳阝、鄀3縣,隸屬南郡。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改鄢縣為宜城縣。後變更分合,至唐天寶七年(748年)又改名宜城縣,宋、元、清名因之。1945年為紀念抗日將領張自忠殉國,更名自忠縣,隸屬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7年12月以後,漢水以東地區隸屬中共襄棗宜縣。1948年7月後,漢水以西地區隸屬中共荊鍾宜縣。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中共湖北省委撤銷襄棗宜縣、荊鍾宜縣,恢復宜城縣建制,隸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83年,襄陽地區與襄樊市合並,宜城改屬襄樊市,縣政府駐城關鎮。1994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宜城縣,設立宜城市(縣級),以原宜城縣行政區域為宜城市行政區域,由襄樊市代管。市政府駐鄢城街道辦事處。現轄8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工業園區,即:小河鎮、鄭集鎮、孔灣鎮、劉猴鎮、雷河鎮、王集鎮、板橋店鎮、流水鎮、鄢城街道辦事處、南營街道辦事處、宜城經濟開發區、大雁工業園區。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工業經濟
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1家,比上年凈增20家。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39.01億元,增長40.9%。 其中:中央、省屬企業完成產值9.39億元,市屬企業完成產值29.6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和59.8%。食品、化工和紡織三大支柱產業, 共完成工業產值32.09 億元,增長42 % 。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2.3 %。億元企業明顯增加,到2007年底 ,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已達到9 家。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平穩增長。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68億元,增長40.4%。產銷銜接較好,產品銷售率達到97%,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6.22億元,比上年增長29.1%;實現利稅總額1.87億元,增長24.9%,其中,實現利潤5700萬元,增長14.2%; 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31.07,比上年提高10.81個百分點。 建築業較快增長。全市資質三級以上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6.98 億元,比上年增長2.6%。
金融
副主席 王國華 副主席
金融
2007年實現財政總收入28598萬元,比上年增長15.49%,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289萬元,增長15.6%。其中:國稅增長17.99 %;地稅增長16.4 %;財政增長14.53%。全年財政支出62586萬元,增長32.15 %。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 41.81億元,比年初增加 5.7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3.64億元,比年初增加4.15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9.66億元,比年初增加1.13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2.03億元。 全市財險壽險兩家保險公司全年完成保費收入12434萬元,比上年增長17.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8717萬元;人身險保費收入3717萬元。全年賠款及給付4892萬元。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4472萬元,人身險賠款支出420萬元。
經濟概況
經綜合核算,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0.9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9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9.18億元,增長26.7%;第三產業增加值15.22億元,增長15.1 %,三次產業比例為32.4:37.7:29.9 。按常住人口計算,當年人均生產總值(GDP)9941元,比上年增加1699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5.3%。
農業
2007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2920萬元,比上年增長7.8 %。糧食種植面積62768公頃,比上年增加3648公頃;棉花種植面積7413公頃,增加1141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1071公頃,減少5205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51.88萬噸,比上年增產3.55萬噸,增長7.3%;其中:夏糧產量16.24萬噸,秋糧產量35.64 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26.9 %和0.3%。棉花總產量8470噸,增產1237噸,增長17.1%;油料產量6.93萬噸,減產1.32萬噸,下降15.9% 。全年生豬出欄61萬頭,同比增長23.2 %;牛出欄5萬頭,與上年持平 ;羊出欄5.01萬只,同比增長7%;家禽出籠760.39萬只,同比增長7.9%;禽蛋產量1.58萬噸,同比下降2 %;水產品產量2.22萬噸,同比下降10.8 %。 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52.6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5萬噸,比上年增長5%;農村用電量6672萬千瓦時,增長22.9%;全市有效灌溉面積達28214公頃,新增533公頃。
消費物價
2007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5.02,漲幅比上年提高3.61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5.22%,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0.13%。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宜城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東界隨州、棗陽,南接鍾祥、荊門,西鄰南漳,北抵襄陽。地處東經111°57′-112°45′,北緯31°26′-31°54′。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53公里,總面積211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宜城版圖呈「蝴蝶狀」。整個地形變化有規律,漢水將全境自然分割為東西兩大部分,以漢水為界,分別往東部西部呈平原、丘陵、山地變勢,階梯式延伸。東西兩面環山高起,中部河谷平原,北高南低,向南敞開。東部屬大洪山余脈,北端山脈呈東西走向。南端多南北走向,微向西南傾斜,與襄陽、棗陽、隨州交界處到漢江沖積平原為低山丘陵區。西部屬荊山余脈,多呈南北走向,為丘陵區。海拔在15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431.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0.4%,海拔在50至150米之間的丘陵面積1622.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6.8%;海拔在50米以下的平原面積5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8%。
水系
境內河流,以漢水為主幹,構成「扇形狀」。漢水以東主要有鶯河、落花河、牌坊河、響水溝、南洲河、麻雀河、連江河、黑石溝等支流,漢水以西主要有蠻河、木渠溝、碑河等。流域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03條,全長1096.3公里,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一級)9條,50至100平方公里(二級)7條,5至50平方公里(三級)87條。境內河流已開發57條,占河流總數的55.33%。漢江又稱漢水,是長江最大支流。宜城境段,俗稱大河,境內河段長59公里,匯納蠻河、鶯河等大小支流十餘條。流域面積平方公里,水能蘊藏量達12540千瓦,最大洪峰流量達52400立方米/秒,為境內最大河流。蠻河又稱小河,境內河段長63公里,匯納大小河流24條,流域面積663.6平方公里,水能蘊藏量4465千瓦。上游建三道河水庫、石門水庫等,從南漳、武鎮到宜城島口,修建了百里長渠。鶯河又稱南泉河,境內河段長59.4公里,匯納大小河流23條,流域面積403.9平方公里。於上游宜城、棗陽交界處建有大型水庫——鶯河一庫,於馬頭山東建中型水庫——鶯河二庫;下游建有小(二)型水庫7座。水能蘊藏量1776千瓦,已開發520千瓦。已利用面積302.6平方公里,占整個流域面積79.6%。鶯河一庫總庫容11950萬立方米,鶯河二庫總庫容8240萬立方米。
氣 候
宜城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長。冬半年盛行偏北風,夏半年盛行偏南風。冬冷夏熱,陸性率64%,有典型的大陸氣候特徵。 境內各地年降水量在800至1000毫米之間,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16.4天。降水分布趨勢是東西山區多於中部丘陵平原區,北部少,南部多。歷年自然降水狀況大致是豐雨年、缺雨年和正常年各佔三分之一。 日照時數多年平均為190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4%,為全省日照時數高值區。一年中日照最多的月份是8月,佔56%,最少的是2、3月,佔36%。 年平均氣溫15至16 ℃,境內各地年平均氣溫相差不過0.5℃。氣溫一般1月為最冷,平均2.6℃,7月最熱,平均28℃。
生物資源
宜城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有利於生物生長繁殖,生物種類較多,資源豐富。農、林、牧、副、魚等生物資源種類共有1190種,其中:植物910種,動物類280餘種。農作物品種313個,糧食品種257個,其中水稻141個,小麥62個,大麥9個,豌豆8個,黃豆12個,其它秋雜糧25個。棉花品種13個,油料品種28個,綠肥6個(以紫雲英、苕子為主);野生植物主要有:化香、水竹、斑竹、桂竹、山楂、檀木、棠梨、鹽膚木、六月雪、葛藤、紫藤、野葡萄、金銀花、杜鵑、牡丹、桔梗、百合、靈芝、麥冬、蘭花等。野生動物有70餘種、主要有:鳥類32種,爬行類5種,兩棲類5種,獸類11種,屬國家二類保護的陸生動物5種,分別是:豺、紅腹錦雞、蒼鷹、黃喉貂、斑羚。屬省級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25種,分別是:狼、黃腹鼬、狗獾、豬獾、花面狸、小麂、華南兔、赤腹松鼠、普通鸕鶿、大白鷺、華東環頸雉、董雞、珠頸斑鳩、棕腹啄木鳥、八哥、灰喜鵲、喜鵲、大嘴烏鴉、戴勝、大山雀、王錦蛇、烏梢蛇、中華大蟾蜍、黑斑蛙、湖北金線蛙等。

E. 宜城怎麼樣,宜城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楚皇城遺址
楚王城位於宜

城縣城南7.5公里處,東臨漢江水,西望金牛山,南近蠻河,北溯襄陽。春秋日期王城一度為楚國的都城,又名鄢都。城牆為夯築土城牆,周長6440米,厚13.05米。紫禁城、白龍池、烽火台、金銀冢(楚昭王墓)、曬金坡等遺跡現尚存。建國後,先後出土珍貴文物有青銅方壺、銅車轡、硬幣、兵器、印鑒等1000餘件,現存放王城文物陳列室。[25]
白起渠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他命令士兵在鄢城西100多公里的地方壘石築壩,圍堰蓄水。大水直沖鄢城。水從城西灌倒城東,城中數十萬軍民皆被溺死。後來,這條水渠被開發利用,灌溉數千頃,宜城從此成為魚米之鄉。
張自忠將軍殉國處
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張自忠殉國

處,位於宜城、襄陽兩縣交界的長山,距宜城縣城約25公里。在兩百多米高的長山頂上,有一座青石砌成的巍峨壯觀的紀念亭,紀念亭正中矗立著一通石碑,高大、肅穆、庄嚴、朴實,紀念亭從底到頂共22層,由95塊條石連接而成。石碑正面上側銘刻「第一周年紀念」,正中銘刻「張上將自忠殉國處」,下側銘刻「中華民國三十年五月十六日敬立」。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位於湖北省宜城市襄沙大道烈士陵園內,始建於1991年5月,為紀念張自忠將軍殉國51周年暨誕辰100周年修建落成。在宜城市十里長山張自忠將軍殉國的地方,建有張上將自忠殉國處紀念碑和同難官兵公墓。
紀念館佔地面積747平方米,呈四合院古今建築風格。分為碑廊、展示廳、放映廳、字畫室四部分,陳列圖片、字畫和遺物800餘幅(件),製作有南瓜店戰役沙盤。紀念館陳

列內容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充分展示了張自忠將軍艱難曲折的經歷和從政治軍風范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市博物館
宜城市博物館成立於1982年2月,現有幹部職工13人,具備大專以上學歷的5人,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7人。內設考古部、保管部、陳列部、內保股、辦公室、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六個部門。位於宜城市中華大道9號,總佔地面積22544平方米、建築面積5591多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10100餘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件(套),二級文物60件(套),三級文物265件(套)。屬財政全額撥款的文化事業單位,隸屬於宜城市文化旅遊和新聞出版局。

F. 宜城地理位置

宜城自然地理:宜城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東界隨州、棗陽,南接鍾祥、荊門,西鄰南漳,北抵襄陽。地處東經111°57′-112°45′,北緯31°26′-31°54′。東西寬76公里,南北長53公里,版圖呈「蝴蝶狀」,總面積2115平方公里。整個地勢自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屬鄂中丘陵區,其地形分為三種類型:東部和西南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在150米以上,面積為431.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0.4%;中部和西北部為崗地,。海拔在50至150米之間,面積為1622.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6.8%;漢水兩岸為沖擊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面積為5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8%。水系以漢水為骨幹,構成「樹枝狀」。流域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3條,蠻河是漢江的最大支流。地貌組成大致為四山一水五分田。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無霜期240天左右,年降水量在850至1000毫米之間,年日照1800至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至16°C,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 宜城這塊古老的土地,人才輩出。古有宋玉、向朗、向龐、馬良、馬謖、鍾亮、王凝、周仁壽、魯桂元、王萬芳等仁人志士;近代、現代涌現出王全芝、胡天經、譚籍安、王全成、胡培洲、王文錦、楊世健、楊有鴻、楊有鵬、范家義、胡東之等許多革命英雄。宜東新街有豫鄂邊區臨時省蘇維埃政府遺址和紅軍槍炮子彈廠、紅軍被服廠、紅軍醫院以及張上將自忠殉國處、張上將同難官兵公墓等革命遺址。

G. 古代的鄢城是現在的哪

鄢城在今湖北省宜城市。

宜城市的地理位置:宜城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東界隨州、棗陽,南接鍾祥、荊門,西鄰南漳,北抵襄陽。地處東經111°57′-112°45′,北緯31°26′-31°54′。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53公里,總面積2115平方公里。

宜城市稱謂的歷史:

1、夏為巳國;

2、周為羅、鄀鄢地;

3、春秋時並於楚,為巳阝、鄀、鄢3邑;

4、秦時為鄢、巳阝、鄀3縣,隸屬南郡;

5、公元前192年(漢惠帝三年),改鄢縣為宜城縣;

6、748年(唐天寶七年)又改名宜城縣,宋、元、清名因之;

(7)宜城地理位置怎麼樣擴展閱讀

鄢城的相關歷史事件:

鄢郢之戰,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國名將白起率軍伐楚,攻破楚國別都鄢(今湖北宜城東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創楚軍主力的大規模作戰。

在戰爭中,秦將白起選擇最佳出兵時機和進軍路線,取得攻楚的戰略主動。秦軍孤軍客戰楚境,期於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邊備廢弛之機,採取掏心戰術攻入楚國。

並採用了決水攻城的戰術攻克楚國別都鄢城,然後沿長江東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國國都郢,焚毀楚國的宗廟和夷陵,取得最後的勝利。此戰,秦國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楚國被迫遷都,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H. 成都位於湖北宜城什麼方位

1、四川省成都市的地理坐標是:30.5752593808,104.0642904524(即北緯N30°34′30.93″ ,東經E104°03′51.45″)。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的地理位置是:31.7218685542,112.2519568776(即北緯N31°43′18.73″,東經E112°15′7.04″)。

2、成都市的緯度低於宜城市,方位在宜城市之南;成都市的經度低於宜城市,位置在宜城市之西。

3、綜合上述地理位置信息,成都位於宜城的西面偏南。量吹纏綿的直線距離為798.5公里。

I. 宜城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這個根據地理位置的話,應該是屬於南方的城市吧。

J. 湖北宜城市是平原還是山區人口有多少萬老百姓經濟收入怎麼樣謝謝

宜城是平原,全市總人口56.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86萬人,鄉村人口33.59萬人,經綜合核算,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0.9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9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9.18億元,增長26.7%;第三產業增加值15.22億元,增長15.1 %,三次產業比例為32.4:37.7:29.9 。按常住人口計算,當年人均生產總值(GDP)9941元,比上年增加1699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5.3%

閱讀全文

與宜城地理位置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