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清潔能源有哪些

地理清潔能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1 14:03:49

❶ 風電真的是清潔能源嗎

是的,風電屬於清潔能源的一種。

傳統意義上,清潔能源指的是對環境友好的能源,意思為環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是這個概念不夠准確,容易讓人們誤以為是對能源的分類,認為能源有清潔與不清潔之分,從而誤解清潔能源的本意。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轉化的物質(礦物質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氣環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類活動的物質基礎。在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優質能源的出現和先進能源技術的使用。在當今世界,能源的發展,能源和環境,是全世界、全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❷ 綠色能源的資料(急用)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電力是一種清潔的能源,當使用電燈、電視、電冰箱、空調等電器時,也許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電力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實際燃煤發電對環境的破壞是很大的。我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二號溫室氣體的排放大國,而常規電力生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發電,已經成為我國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而且燃煤還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當我們使用常規電力時,我們其實是間接的污染者,因為我們對電力的需求才產生了供給,從而間接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同時我們又是污染的受害者。

北京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特別作為一個正在申辦奧運會的城市,應該向世界展示北京改善環境的能力和行動。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北京的用電結構非常不合理,幾乎沒有使用綠色電力,北京每年的用電量將近300億度,94%來自於燃煤發電。北京市近郊有九家發電廠,除了兩家水力發電廠外,其餘均為火力發電廠,新建的三河火電廠距市中心只有50公里。據統計1998年北京發電廠消耗原煤591.62萬噸,佔全市1998年消耗原煤總量2677.7萬噸的20%以上;燃油38.19萬噸,燃氣21119萬立方米,並且每年要排放二氧化碳將近1035萬噸,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14.6萬噸,幾乎佔全市工業排放總量的一半;此外,燃煤發電廠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沖灰水的排放及重金屬汞等污染物的排放對水體造成的污染也是殛待解決的問題,這對原本就缺水的北京地區來說,無疑是十分嚴峻的。
北京地區的外購電基本上來自內蒙古、山西等地的火力發電,這些火力發電自然在當地也造成不可忽視的環境污染。
北京目前正在積極申請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並提出了響亮的綠色奧運的口號。北京市政府也表示出極大的決心要改善北京環境狀況,讓奧運的天空變藍。
眾所周知悉尼綠色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環境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更為世人所稱道。能源保護和可更新能源的利用被他們列為環保的首要目標。在悉尼奧運村,建設者採用了太陽能技術,使奧運村成為真正的綠色村落。沿著奧運大道步向主體育場一側,一?quot;長"得像長頸鹿的太陽能塔直沖雲霄。這是奧運村的供電設備,可以滿足全部體育場館的照明。
綠色北京也需要綠色能源,而且北京周邊省份不乏綠色能源的供應。內蒙古地區就有著豐富的風能資源,其風能儲量可達10.1 億千瓦,從1989年到1999年,內蒙古共實施了12個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45375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億度。因此內蒙古風電公司完全有能力向北京提供優質可靠的綠色電力。內蒙古地區的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是北京近年來沙塵暴加強的原因之一,如果能通過風電帶動內蒙經濟的發展,對改善內蒙地區的生態環境將大有裨益,無疑也將對北京環境的改善起到重大作用。因此相比悉尼奧運村太陽能的利用意義,綠色電力對北京意義的更為深遠。而與北京相鄰的內蒙古有著豐富的風能資源,目前其風力發電的年發電量已達到了1億度,完全有能力向北京提供優質可靠的綠色電力。

綠色電力實際上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機會選擇對環境有益的綠色能源消費,他們只需要付出比常規電力稍高一點的價格就可保護環境,也間接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選擇使用綠色電力的行為更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身體力行。 大力提倡使用綠色能源,有效控制北京及周邊地區新建燃煤電場,是根治環境的明智選擇。
使用常規電力,意味著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和污水。
使用綠色電力,意味著享受清新的空氣和清潔的水。太陽能
太陽是一個巨大、久遠、無盡的能源,同時也是許多能源的來源。盡管太陽輻射到地球大氣層的能量僅為其總輻射能量(約?3.75×1026W)的22億分之一,但已高達173,000TW,也就是說太陽每秒鍾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於500萬噸煤。 地球上的風能、水能、海洋溫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質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來源於太陽;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從根本上說也是遠古以來貯存下來的太陽能,所以廣義的太陽能所包括的范圍非常大,狹義的太陽能則限於太陽輻射能的光熱、光電和光化學的直接轉換。 太陽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的資源豐富,既可免費使用,又無需運輸,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但太陽能也有兩個主要缺點: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強度受各種因素(季節、地點、氣候等)的影響不能維持常量。這兩大缺點大大限制了太陽能的有效利用。

地熱能
地熱能是來自地球深處的可再生熱能,它起源於地球的熔融岩漿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其利用可分成地熱發電和直接利用兩大類。 地熱能的儲量比目前人們所利用的總量多很多倍,而且集中分布在構造板塊邊緣一帶、該區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發區。如果熱量提取的速度不超過補充的速度,那麼地熱能便是可再生的。地熱能在世界很多地區應用相當廣泛,據估計,每年從地球內部傳到地面的熱能相當於100PW·h。 不過,地熱能的分布相對來說比較分散,開發難度較大。

風能
風是地球上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處受熱不同,生溫差,從而引起大氣的對流運動形成風。據估計到達地球的太陽能中雖然只有大約2%轉化為風能,但其總量仍是十分可觀的。全球的風能約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為2X107MW,比地球上可開發利用的水能總量還要大10倍。
風能是一種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無污染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對沿海島嶼,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地廣人稀的草原牧場,以及遠離電網和近期內電網還難以達到的農村、邊疆,作為解決生產和生活能源的一種可靠途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即使在已開發國家,高效潔凈的風能也日益受到重視。

海洋能
大海,不僅為人類提供航運、水源和豐富的礦藏,而且還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它將太陽能以及派生的風能等以熱能、機械能等形式蓄在海水裏,不像在陸地和空中那樣容易散失。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過各種物理過程接收、儲存和散發能量,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溫度差、鹽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於海洋之中,分述如下:
潮汐與潮流能來源於月球、太陽引力,其他海洋能均來源於太陽輻射,海洋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71%,太陽到達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落在海洋上空和海水中,部分轉化成各種形式的海洋能。
海水溫差能是熱能,低緯度的海面水溫較高,與深層冷水存在溫度差,而儲存著溫差熱能,其能量與溫差的大小和水量成正比。
潮汐、潮流,海流、波浪能都是機械能,潮汐能是地球旋轉所產生的能量通過太陽和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傳遞給海洋的,並由長周期波儲存的能量,潮汐的能量與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潮流、海流的能量與流速平方和通流量成正比;波浪能是一種在風的作用下產生的,並以位能和動能的形式由短周期波儲存的機械能,波浪的能量與波高的平方和波動水域面積成正比。
河口水域的海水鹽度差能是化學能,入海徑流的淡水與海洋鹽水間有鹽度差,若隔以半透膜,淡水向海水一側滲透可生滲透壓力,其能量與壓力差和滲透流量成正比。因此各種能量涉及的物理過程開發技術及開發利用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

生物能
生物質是指由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生物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一種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種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是獨特的,它是貯存的太陽能,更是一種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轉化成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
據估計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達2x1011t,含能量達3x1021J,因此每年通過光合作用貯存在植物的枝、莖、葉中的太陽能,相當於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生物能是第四大能源,生物質遍布世界各地,其蘊藏量極大。世界上生物質資源數量龐大,形式繁多,其中包括薪柴,農林作物,尤其是為了生產能源而種植的能源作物,農業和林業殘剩物,食品加工和林?品加工的下腳料,城市固體廢棄物,生活污水和水生植物等等。

氫能
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因為它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製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可以直接從地下開采,這種能源總有枯竭的一天,而氫能若能從中生產,則可望能抒解能源危機的警戒。
在自然界中,氫已和氧結合成水,必須用熱分解或電分解的方法把氫從水中分離出來。燃料電池即是將氫與氧直接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與水,一個步驟就可發電,發電較傳統方式有效率。商品化後,這樣的發電系統不但適合一般家庭使用,其副產品所產生的熱水,大約在攝氏40到60度間,相當適合家庭洗澡與廚房利用,一舉兩得。
如果用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燃燒所產生的熱或所轉換成的電支分解水制氫,那顯然是劃不來的。現在看來,高效率的制氫的基本途徑,是利用太陽能。如果能用太陽能來制氫,那就等於把無窮無盡的、分散的太陽能轉變成了高度集中的乾凈能源了,其意義十分重大。

❸ 中國的四大區域知識樹

20
6

2009-02-10 添加到搜藏中國四大地理區域掌門人:大理想者 標簽:中國地理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是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
北方地區的降水量
我國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優越的自然條件有哪些
北方地區的典型植被類型
北方地區區域自然,人文特點
為什麼北方地區冬季早晨逆溫層消退初期可能出現嚴重污染

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今年拉尼娜現象在我國南方地區形成的原因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人文差異
我國的南方地區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什麼
南方地區為什麼被稱為「魚米之鄉」
中國南方地區的好處?

西北地區
①中國西北內陸的一個區域,是中國四大地理區域之一。地理上包括黃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內蒙古高原西部,柴達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廣大區域。通常簡稱「西北」。
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氣候、植被、地形方面的差異
西北地區中國之最
為什麼西北地區房子不留窗戶?
西北地區的具體地域劃分
為什麼西北地區不常見對流雨?

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西部甘肅西南部和新疆南部邊緣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不足全國的1%。這里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國,也是世界面積最大地勢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
青藏地區成為一個獨特地理單元的原因和特點
青藏地區有哪些無污染的清潔能源
青藏地區的牧民有哪些生產生活特點
青藏地區成為眾多大河的發源地,主要原因是?
青藏地區顯著的自然特徵是

❹ 清潔能源有什麼

水力、風能、太陽能、

❺ 黃土高原地區是著名的能源基地,向首都北京提供的清潔能源是

黃土高原地區是著名的能源基地,向首都北京提供的清潔能源是:電力和天然氣。
黃土高原地區煤炭、天然氣、水能等能源豐富,通過火力發電和修建水電站發電用電網向北京提供電力,提供天然氣。

高中地理 中國西北荒漠化 為什麼要使用清潔能源

清潔能源一般包括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沼氣)、海潮能這些可再生能源,西北荒漠化嚴重,植被少,如果再用傳統的以燃燒樹木植被為能源的方式,肯定會加劇荒漠化程度,對環境影響更大;而西北日照充足,風力等資源得天獨厚,這類資源能無限利用,源源不斷,對環境也無害,所以提倡清潔能源是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式了。

❼ 太陽能為什麼被稱為綠色清潔能源

(1)太陽能不像一般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不會產生任何有害氣體和廢渣,不污染環境,是一種綠色環保節能產品。
(2)太陽能的利用一般可以通過光-熱、光-電、光-化學轉換來實現。
a、 太陽能光-熱轉換是用集熱器把太陽輻射能轉換為熱能以直接利用。集熱器有平板式、真空管式、聚焦式等,它可以是直接吸收太陽輻射,也可以是將太陽輻射會聚後集中照射,使傳熱介質(空氣、水或防凍液)升溫,用於家庭採暖、供應熱水、製冷、烹飪、工業用熱、農用溫室等。1955年以色列科學家研製出選擇性吸收塗層,它對占太陽光能量90%以上的短波部分具有很高的吸收率,採用這種塗層可顯著提高集熱器的熱效率。太陽輻射的會聚採用平面或凹面的聚光反射鏡(定日鏡),聚焦後能得到很高的溫度,可用於發電和金屬熔煉等。發展中的太陽熱發電系統有槽式線聚焦系統(用拋物柱面槽式反射鏡將陽光聚焦到管狀接收器上)、碟式系統(用拋物面反射鏡聚焦)和塔式系統。
b、太陽能光-電轉換是利用依據光生伏打效應研製的太陽電池,將太陽輻射能轉換為電能。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成光電轉換效率達6%的實用單晶硅太陽能電池,1958年被用作「先鋒1號」衛星的電源,這一重大突破為太陽能利用進入現代發展時期奠定了技術基礎。此後,很快開發出多種太陽電池,包括多晶硅電池、非晶硅電池、硫化鎘電池、砷化鎵電池等,光電轉換效率已達20%以上。除用於衛星、空間站外,已在燈塔、航標、微波中繼站、鐵路信號中得到廣泛應用,採用太陽電池的汽車、飛機也在積極研製,還建成了太陽電池節能住房和太陽電池電站等。一些發達國家還在探索建造太空太陽能電站,它將巨型太陽電池組送到對地靜止軌道上運行,藉助微波發生器將電流轉換成微波流,輸送到地面接收站,再經轉換變為電力送入電網。預計這一宏偉工程在不久將來即可實現。 太陽能光-電轉換是利用依據光生伏打效應研製的太陽電池,將太陽輻射能轉換為電能。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成光電轉換效率達6%的實用單晶硅太陽能電池,1958年被用作「先鋒1號」衛星的電源,這一重大突破為太陽能利用進入現代發展時期奠定了技術基礎。此後,很快開發出多種太陽電池,包括多晶硅電池、非晶硅電池、硫化鎘電池、砷化鎵電池等,光電轉換效率已達20%以上。除用於衛星、空間站外,已在燈塔、航標、微波中繼站、鐵路信號中得到廣泛應用,採用太陽電池的汽車、飛機也在積極研製,還建成了太陽電池節能住房和太陽電池電站等。一些發達國家還在探索建造太空太陽能電站,它將巨型太陽電池組送到對地靜止軌道上運行,藉助微波發生器將電流轉換成微波流,輸送到地面接收站,再經轉換變為電力送入電網。預計這一宏偉工程在不久將來即可實現。
c、太陽能光-化學轉換主要是利用光化學反應研製光化學電池。這種電池由半導體材料和電解液組成,當太陽光照射半導體和電解液界面時,產生化學反應,在電解液內形成電流,並使水電離產生氫氣而供應用。這是氫能利用的途徑之一。
(3)太陽能的特點:

太陽能的優點
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它與常規能源相比有三大優點:
第一,它是人類可以利用的最豐富的能源,據估計,在過去漫長的11億年中,太陽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第二,地球上,無論何處都有太陽能,可以就地開發利用,不存在運輸問題,尤其對交通不發達的農村、海島和邊遠地區更具有利用的價值。
第三,太陽能是一種潔凈的能源,在開發和利用時,不會產生廢渣、廢水、廢氣,也沒有噪音,更不會影響生態平衡。
太陽能的缺點
太陽能的利用有它的缺點:
第一,能流密度較低,日照較好的,地面上1平方米的面積所接受的能量只有1千瓦左右。往往需要相當大的採光集熱面才能滿足使用要求,從而使裝置地面積大,用料多,成本增加。
第二,大氣影響較大,給使用帶來不少困難。

❽ 地理關於核能核能是清潔能源,請問它安全

米青金兌高老師為你解答:核能比較危險,核電站等都是有輻射的,所以工作人員工資比較高,但是對人體有危害,會影響基因的遺傳。一般核電站的外圍都是做好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上次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就是核能的安全事故。

閱讀全文

與地理清潔能源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