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考地理如何判斷氣候類型

高考地理如何判斷氣候類型

發布時間:2022-07-01 14:21:42

① 怎樣確定氣候類型

如何判斷一個地方是什麼氣候類型?有時,這讓我們感到非常棘手。其實這並不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方法/步驟
第一種方法:根據位置判斷氣候類型。例如,2012年廣東一道地理高考題:根據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區示意圖,判斷位於草原地區的梅迪辛哈特氣候類型是________。我們就可以根據梅迪辛哈特的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判斷:地處溫帶的內陸地區,所以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如何判斷氣候類型
第一步:判斷該地所屬的南北半球。如果氣溫曲線中7月份溫度高,是北半球的氣候類型;如果氣溫曲線中1月份溫度高,則是南半球的氣候類型。如上圖中,甲、乙、丙的氣溫都是7月份溫度低,1月份最高的,所以三地都位於南半球。
第二步:根據最熱月和最冷月的氣溫值確定所在熱量帶。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最冷月氣溫在15℃以上,屬於熱帶的氣候類型。
2.最冷月氣溫在0℃~15℃之間,屬於亞熱帶的氣候類型,加上溫帶海洋性氣候。
3.最冷月氣溫在-15℃~0℃之間,屬於溫帶的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
4.最熱月均溫-15℃以下,屬於極地氣候,包括苔原氣候、冰原氣候。
(註:以上的溫度界限中的溫度是一個大約值,而不是絕對值。)
如上圖中,甲、乙、丙三地氣溫的數據和變化形態來看,是屬於熱帶的氣候類型。
5
第三步:根據雨型判斷具體的氣候類型。有以下幾種情況:
1.屬於年雨型的有: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屬於夏雨型的有: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3.屬於冬雨型的有:地中海氣候。
4屬於少雨型的有:熱帶沙漠氣候、寒帶(極地)氣候。
如上圖中,甲、乙、丙的月均降水量分布來看,都是屬於夏雨型。但屬於夏雨型的熱帶氣候類型有兩種: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這兩種氣候類型的區別在於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少些。
綜合以上三個步驟,甲、乙、丙三個氣象測站所在地的氣候類型是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或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② 怎樣根據地理位置來判斷氣候類型 主要是高中的

根據地理位置來判斷氣候類型:

1、根據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首先請背熟大氣環流圖(氣壓帶風帶),再背熟世界主要氣候成因表。根據地點所在氣壓帶風帶、大陸東岸或西岸來判斷氣候。例如:西歐位於40N-60N亞歐大陸西部,處於西風帶,西風帶來海洋濕潤水汽,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2、地形。高山、低地對氣候都有影響。學到區域地理時,仔細把南美的氣候學好,了解安第斯山脈對氣流的阻擋作用的影響。
3、看附近的洋流。
總之遇到根據位置判斷氣候的,除了你背熟世界氣候分布圖之外,就靠你想的全面了。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洋流,最好每個都考慮下

③ 如何判定氣候

世界各地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不同以及受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響,氣溫和降水狀況也不一樣,從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氣候類型。
長期以來,氣候類型的判斷一直是學生學習時較難掌握的內容。面對氣候資料,許多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無法判斷。現將判斷氣候類型的一些經驗介紹給同學們,以供參考。
在初中地理學習中,同學們一共要認識13種氣候類型,根據對地球上五帶的劃分,13種氣候類型大體可分為熱帶氣候、亞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寒帶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為了便於學習和記憶,筆者把13種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氣候特徵等總結、歸納於下表(見下頁)中,供同學們學習時參考。同時,對於初中地理所涉及的有關氣候類型的識圖、判斷,即識讀各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和逐月降水量圖,同學們應牢記八個字: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一、看月平均氣溫,確定所處的溫度帶,辨別大的氣候類型

凡各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是熱帶氣候,凡各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下的是寒帶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凡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10℃之間的是亞熱帶氣候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凡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熱月平均氣溫又在15℃以上的是溫帶氣候(但有一個特例,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最冷月平均氣溫大於0℃)。
二、看每月降水量及年降水量,細分三個溫度帶(熱帶、溫帶、寒帶)下的氣候類型

熱帶氣候:熱帶氣候中,各月降水都很多(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月份為多雨月份)的是熱帶雨林氣候,各月降水都很少的是熱帶沙漠氣候。一年有雨季(濕季)、旱季(乾季)之分的是熱帶季風氣候或者熱帶草原氣候,區分這兩種氣候要一看氣溫、二看降水,最高氣溫出現在5月份、年降水量又在1500mm以上的是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氣候:亞熱帶氣候中,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月平均氣溫曲線圖與月降水量柱狀圖呈「寶塔型」的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有的教材上把這兩種氣候合並為一種氣候類型);如果高溫期與少雨期一致,月平均氣溫曲線圖與月降水量柱狀圖呈「唇型」,則一定是地中海氣候。
溫帶氣候:溫帶氣候中,如果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月平均氣溫曲線圖與月降水量柱狀圖也呈「寶塔型」的,應該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或者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分二者的方法是看降水量:一般年降水量大於400mm、氣溫年溫差小的為溫帶季風氣候,否則就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另外,各月降水都很均勻且夏季氣溫在10℃~20℃之間的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涼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長,年降水量很少的是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它是溫帶氣候向寒帶氣候過渡的一種氣候類型。寒帶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其中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的是冰原氣候,最熱月平均氣溫在0℃~10℃之間的是苔原氣候;凡處於低、中緯度地區的高原山地,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夏季氣溫又特別低的(一般低於10℃)是高山高原氣候。這樣,就把冰原氣候、苔原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區分出來了。
總之,看氣溫、看降水、看氣溫與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徵是區分氣候類型的三個關鍵,同學們只要從這三個方面去分析氣候類型,所遇到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高中地理:怎樣辨別某地的氣候類型。回答請認真負責,萬分感謝。

①判斷南、北半球:根據氣溫曲線圖判斷該地所處的半球位置
②以「溫」定「帶」:根據年內月均氣溫最低值或最高值,確定熱量帶。
③借「水」定「型」:根據降水的季節分配和年降水量大小確定具體氣候類型。

⑤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
一、氣候的形成原因
(1)緯度位置不同

地球上不同的緯度,接收到的太陽光照不同,赤道地區最多,兩極地區最少。這導致赤道地區高溫炎熱,兩極地區寒冷。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1 地球經緯網

(2)海陸位置不同

陸地的揚塵較多,空氣往往較為乾燥。而海洋上擁有充沛的水汽,因此在沿海靠近海洋的地區,氣候較為濕潤,而在內陸地區,水汽匱乏,氣候較為乾燥。

(3)海拔高度的差異

在初中時我們便學習過: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度。氣溫會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逐漸降低,因此在高原高山地區,氣候往往較為嚴寒;而在平原或者盆地地區,氣候往往溫暖濕潤。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2 高海拔的雪山

(4)大氣環流

地球上每時每刻都存在著風,風會把熱量和水汽從一個地區輸送到另一個地區,使得不同地區間的氣候差異變小。

二、12種氣候類型
1. 氣候類型的分類

氣候類型共有12種,機械性地記憶難度太大,因此我們將其進行人為的歸類:熱帶、溫帶、寒帶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3 世界氣候分布圖

(1)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聯想記憶:都是熱帶,本來是一片樹林,一陣大季風掠過,樹木被連根拔起,變為了草原。又一陣季風掠過,將小草全部帶走,只剩下荒漠。

(2)溫帶(亞熱帶+溫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聯想記憶:夏季的季風,一點都不涼爽,吹到大陸上,大陸變得問問溫熱;吹到海洋,海洋也升溫了。

(3)寒帶(地中海+寒帶)

地中海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寒帶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聯想記憶:老師帶領同學們春遊,剛開始劃著小船,一會兒上岸了,發現了許多針葉林,繼續往山上爬,越來越冷,但是卻阻擋不了同學們看積雪和冰川的熱情。

2. 氣候類型的特點

各種氣候類型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氣溫、降水。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1)氣溫

熱帶地區去年高溫;溫帶地區和寒帶地區,北半球7、8月高溫,而南半球恰好相反,1、2月高溫。

高中地理必考點——12種氣候類型
圖4 氣候的溫度與降水特點

(2)降水

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量差異很大,總結一下:熱帶雨林>熱帶季風>熱帶草原>熱帶沙漠,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地中海、溫帶海洋>溫帶大陸。

(3)雨熱同期

雨熱同期,指的是降水較多的月份,氣溫也較高。在這12種氣候中,絕大多數都是與熱同期,但地中海氣候例外,在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3. 判斷氣候的技巧

(1)看氣溫,全年高溫的肯定是熱帶四個氣候中的一個,如果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最低溫度大於0度,則可能是亞熱帶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如果最低溫度低於0度,則為其他溫帶氣候。如果全年都較為寒冷,則為寒帶氣候。

(2)看降水。降水全年很多,分布均勻的為熱帶雨林氣候,分布不均勻的則可能是季風氣候、草原氣候或者大陸性氣候。

(3)看雨熱同期。如果雨熱不同期,則很可能為地中海氣候。

⑥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及特徵和分布

1.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規律:赤道兩側,(南北緯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呈上升氣流.

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規律: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南北緯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特點:常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悶熱多雨,受信風帶控制時,乾旱少雨.

3.熱帶沙漠氣候

分布規律:大致在南北回歸線附近(20-30度)內陸或大陸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特點:常年高溫少雨,乾旱

4.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規律:南亞和東南亞(10-25度大陸東岸)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以及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特點: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氣候

分布規律:30-40度大陸西岸(地中海最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夏季乾旱炎熱.冬季溫和濕潤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分布規律:亞熱帶大陸東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7.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度大陸西岸

成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均勻.冬季稍多,氣溫年變化小.

8.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規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40-60度)

成因:遠離海洋,受海洋影響小.

特點: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大

9.溫帶季風氣候

分布規律:亞洲東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變化大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分布規律:北緯50-70度 主要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⑦ 地理裡面的那些氣候怎麼辨別

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步驟:
1.判斷南北半球
看最高氣溫所在月份……這個應該不用說了,若全年溫差不說明是赤道附近的氣候類型。
2.以溫定帶
(主要看最低氣溫)
0、15度作界限,
全年最低氣溫高於15度,為熱帶;
全年最低氣溫在0-15度之間,為亞熱帶;
全年最低氣溫低於0度,為溫帶;
全年
最高
氣溫在0度左右,為寒帶。
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況)
按降水類型劃分,有四類
夏雨型:所有的季風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和熱帶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氣候
年雨型:熱帶雨林、溫帶海洋
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
常用氣候類型也就這十種,步驟2和步驟3取個交集,就能確定。
另外有兩點需要注意:
1.熱帶季風和熱帶草原——溫度帶上,同屬熱帶氣候,降水又同屬夏雨型,區分的方法是,熱帶季風的降水更加集中。有降水的柱狀統計圖作比較會很明顯。再有,熱帶季風是分雨旱兩季,而熱帶草原是干濕兩季。
2.溫帶海洋氣候——雖是溫帶的氣候類型,全年的最低氣溫卻高於0度,但從降水上要和熱帶雨林相區分應該還是不難的。
我想我的方法不用去記降水量熱量,氣溫也只是0、15兩個界線,做題時應該更實用一些。

⑧ 地理中的氣候類型如何分辨

地理知識中得氣候類型的區別主要在於兩個方面——氣溫和降水
首先判斷南北半球
只要看最高氣溫出現的月份——最高氣溫7、8月
說明在北半球
如果出現在1、2月,則該地是南半球
根據氣溫
可以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以及極地氣候
高山氣候
這叫做
以溫定帶
然後根據
降水的類型來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
有夏雨型
冬雨型
年雨型
少雨型
或者具體的降水量來劃分
這叫做
以水定型
如果還要再進一步劃分的話
就要根據年積溫
和年日照時數來劃分
這樣就劃分很仔細了
比如溫帶的話就細分為暖溫帶
中溫帶
寒溫帶

⑨ 地理應該如何看圖判斷氣候類型

根據年氣溫變化曲線和各月降水柱狀圖判斷氣候類型:
首先,根據年氣溫變化曲線形狀定南北半球,「山峰」狀線為北半球,「山谷」狀線為南半球。
其次,以「溫」定帶:1.看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下為溫帶氣候類型;最冷月均溫在0度--15度之間為亞熱帶
氣候類型;最冷月均溫高於15度的為熱帶氣候類型。2.最熱月均溫在0度和5度之間為寒帶氣候類型。
第三,以「水」定型:在第二步的基礎上,根據降水特點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

⑩ 怎樣判斷是什麼氣候類型

1、根據地理位置判斷氣候類型。依據緯度位置判斷溫度帶,依據海陸位置(大陸東岸、西岸或是內陸)確定具體氣候類型。

2、根據區域自然特徵(如氣候特徵、典型植被和典型動物、水文、土壤等)和氣候成因來判定氣候類型。如地中海氣候典型植被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熱帶草原的典型動物是斑馬等。



(10)高考地理如何判斷氣候類型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的描述

描述氣候特徵抓住核心三點:先指出氣候類型,然後對氣溫、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別進行描述。

①氣溫特徵:主要分析最高月氣溫、最低月氣溫和氣溫年較差。氣溫年較差大於15°C可以認為大陸性較強,氣溫季節變化大;小於10°C表明海洋性顯著,氣溫季節變化小。

②高溫、涼爽、溫和、寒冷:夏季月均溫大於20°C可認為是高溫,小於20°C可認為是涼爽;冬季月均溫大於0°C一般可認為是溫和,小於0°C一般可認為是寒冷。

③降水特徵:主要讀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節變化,估算降水總量。一般來說,月降水量低於10mm描述時稱為稀少,10~50mm為少雨,50~100mm為多雨,大於100mm為豐富。

閱讀全文

與高考地理如何判斷氣候類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