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廣東汕頭烏橋島地理位的怎麼樣

廣東汕頭烏橋島地理位的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02 01:24:53

❶ 汕頭的地理位置如何

汕頭市,別名「鮀城」,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是廈漳泉三角區、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位於東經116°14′至117°19′,北緯23°02′至23°38′之間,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饒平,北鄰潮州潮安,西鄰揭陽、普寧,西南接揭陽惠來,東南瀕臨南海。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

工業經濟
汕頭潮南區美萊順(國際)內衣城2012年1~11月,汕頭工業增加值409.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7%。截至2012年末,全市產值過億元的工業企業增至524家。該年1-9月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99.45億元,增長13%,完成年度預期目標的54.2%。八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5.2%,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速2.2個百分點,其中,工藝玩具、紡織服裝、化工塑料等傳統優勢行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產值增速分別達到32.1%、15.2%和18%。企業經濟效益逐漸好轉,虧損企業個數有所減少,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203.56%,比去年同期增長4.1%。1-9月工業用電71.32億千瓦時,增長2.2%。
民營工業目前已經成為汕頭工業的主體,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1587家,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84.5%。「中國馳名商標」、「廣東省著名商標」和「廣東省名牌產品」數量分別位居全省第6、第4和第6位。
農業經濟
2012年1~9月汕頭全市完成農業總產值103.62億元,增長4.9%,完成年度預期目標的73%。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07.90萬畝,占省下達考評指標的101.31%;完成蔬菜播種面積50.87萬畝,產量達到116.29萬噸,增長3.5%。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建成省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14個,面積達6萬多畝。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239家,其中新增國家級示範社1家、省級示範社2家,農業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穩步提升。
港口經濟
汕頭「以港興市」汕頭市海岸長298公里,其中適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線有28公里,具備建設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15萬噸級煤碼頭、30萬噸級原油碼頭等資源。
2012年汕頭港口貨物吞吐量超4500萬噸,達4562.8萬噸,同比增長13.9%。其中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125萬標箱,同比增長13.6%,兩個指標增速均高於全國及廣東省的平均水平。
汕頭是國家確定的沿海25個主要港口之一。汕頭港已與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多個港口有貨物往來。貨物可以從汕頭港直達中東、地中海、東南亞、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國內主要沿海港口更是實現了全覆蓋。汕台直航「黃金航線」開通以來,受到台商和世界各地廣大貨主的歡迎,極大增強了汕頭對世界各地的輻射力,該航線相關優惠將延長至2014年。
汕頭港還在繼續加緊規劃建設中,2013年准備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還有廣澳港區2萬噸級石化碼頭、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蘇寧易購、汕頭廣澳國際集裝箱物流中心兩大物流項目前期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汕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12億元,同比增長39.7%,增速全省排名第二。全市138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13億元,全年完成投資17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72.2%,同比提升15.4個百分點,有效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重點建設項目中現代產業工程、信息網路工程、能源保障工程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完成年度計劃達到75%以上。交通運輸工程、能源保障工程、現代產業工程、農業水利工程等四大工程投入較多,單項全年完成投資均超過18億元。[29]近年來汕頭重點項目投資計劃規模逐年增大,2009年、2010年分別為141.1億元和176.7億元,2011年達到323億元。
上市公司
上市動漫公司的原創作品[31]截至2012年9月,汕頭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在全國的地級市中位列第12位,在廣東省位列第3。
上市公司包括超聲電子、宜華木業、宜華地產、東方鋯業、南洋股份、奧飛動漫、星輝車模、潮宏基、萬順股份、黑牛食品、凱撒股份、太安堂、眾業達、金剛玻璃、驊威股份、群興玩具、西隴化工、金明精機、東風印刷、猛獅科技、萬澤股份在內,共有21家為民營企業,涵蓋了木業、地產、動漫、玩具、超聲儀器、珠寶、電纜製造、包裝、制葯、特種玻璃製造、化工、制衣、食品等十幾個傳統產業和新型優勢產業。
其中還創造了不少行業第一股,如宜華木業是「實木地板第一股」,奧飛動漫是「中國動漫第一股」,以及「中國女裝第一股」的「凱撒股份」。
流通消費
2012年1~9月,汕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57.3億元,增長13.8%,完成年度預期目標的64.9%;批零銷售額和住宿餐飲營業額1326.62億元,增長14.1%。完成貨物周轉量107.94億噸公里,增長20.8%。港口貨物吞吐量3381.5萬噸、集裝箱吞吐量91萬標箱,分別增長12.5%和12.9%。實現郵電業務收入41.12億元,增長5.6%。旅遊業發展勢頭良好,接待過夜旅遊者741.3萬人次,增長14.8%。物價漲幅回落,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同比上漲2.8%。[24]
駐汕銀行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香港)東亞銀行、匯豐銀行、創興銀行、德富泰銀行、(泰國)盤谷銀行、華僑商業銀行、南洋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發銀行、廣東華興銀行。

❷ 汕頭位於廣東省的哪個方向啊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鄰揭陽市,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

截至2018年,汕頭市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總面積2198.7平方公里。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3.85萬人,戶籍人口569.42萬人。

(2)廣東汕頭烏橋島地理位的怎麼樣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境域:

汕頭位於東經116°14′至117°19′,北緯23°02′至23°38′之間,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饒平,北鄰潮州潮安,西鄰揭陽、普寧,西南接揭陽惠來,東南瀕臨南海,面積2064.4平方千米。

汕頭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是廈漳泉三角區(註:即廈門、漳州、泉州沿海經濟開放區)、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

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❸ 汕頭的地理環境

汕頭地貌以三角洲沖積平原為主,佔全市面積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積30.40%,台地等占總面積5.98%。汕頭市地處海濱沖積平原之上,處在粵東的蓮花山脈到南海之間,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整個地形自西北向東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階地——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隴和海蝕崖——島嶼。東北部有蓮花山脈,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東南部沿海沿出江口處為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和海蝕地貌以及港灣和島嶼的分布。韓江、榕江、練江的中、下游流經市境,三江出口處成沖積平原,是粵東最大的平原。
汕頭依海而立,靠海而興,市區及所轄各縣(區)均臨海洋。汕頭海岸線曲折,島嶼多。全市海岸線和島岸線長達289.1公里,納入汕頭市海洋功能區域工作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島嶼40個,最大的海島是南澳島,島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頭的最高峰。南澳島也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周圍有南澎列島、勒門列島、鳳嶼、虎嶼等。 汕頭境內大部分屬熱帶,處於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在東北信風帶的南緣。汕頭市地處亞歐大陸的東南端、太平洋西岸,瀕臨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風,夏季常吹偏南風或東南風,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徵。北回歸線從汕頭市區北域通過。全市溫和濕潤,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潮濕,陰雨日多;初夏氣溫回升,冷暖多變,常有暴雨;盛夏雖高溫而少酷暑,常受台風襲擊;秋季涼爽乾燥,天氣晴朗,氣溫下降明顯;冬無嚴寒,但有短期寒冷。
年日照2000~2500小時,日照最短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氣溫18℃~22℃,最低氣溫在0℃以上;最高氣溫35℃~38℃,多出現於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期間。冬季偶有短時霜凍。 汕頭行政區劃一覽表1市轄行政單位駐地人口(至2012年)面積金平區 金砂路50號 75.49萬人 108.71平方公里 龍湖區 龍湖北路1號 41萬人 103.58平方公里 澄海區 文冠路黨政大樓 75.33萬人 345.23平方公里 濠江區 府前路政府大樓 28.5萬人 134.88平方公里 潮陽區 文光街道中華路 169.18萬人 667.6平方公里 潮南區 峽山街道峽溪路 135.94萬人 596.42平方公里 南澳縣 後宅鎮隆澳路與山腳井路交界處 7.44萬人 108平方公里 註:本表來源數據汕頭市政府官網,參考資料鏈接 汕頭行政區劃一覽表2市轄行政單位轄街道、鎮名稱轄村委會、居委會數量金平區
(轄17個街道) 石炮台、金砂、金廈、東方、大華、同益、光華、東墩、廣廈、海安、新福、烏橋、岐山、永祥、鮀蓮、鮀江、月浦等街道辦事處 160個居委會龍湖區
(轄5街道2鎮) 珠池、金霞、新津、龍祥、鷗汀等街道辦事處和外砂、新溪等鎮32村委會75居委會澄海區 (轄3街道8鎮)鳳翔、澄華、廣益等街道辦事處和蓮下、蓮上、蓮華、東里、溪南、鹽鴻、上華、隆都等鎮137村委會45居委會濠江區 (轄7街道)達濠、礐石、馬滘、廣澳、三河、玉新、濱海等街道辦事處60居委會潮陽區 (轄4街道9鎮)文光、棉北、城南、金浦等街道辦事處和海門、河溪、和平、西臚、關埠、金灶、谷饒、貴嶼、銅盂等鎮202村委會93居委會潮南區 (轄1街道10鎮)峽山街道辦事處和井都、隴田、雷嶺、成田、紅場、臚崗、兩英、仙城、陳店、司馬浦等鎮179村委會65居委會南澳縣 (轄3鎮)後宅、深澳、雲澳等鎮41村委會5居委會汕頭全市合計轄6區1縣,32鎮37街道591村委會503居委會註:本表錄入2013年9月4日,數據來源汕頭市官網 ,以及各區官網,各區情況依序對應參考鏈接

❹ 汕頭的地理位置和概況是什麼

全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汕頭。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137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1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❺ 廣東有座每天僅能100人登島的隱秘海島在哪裡

在廣東省隱匿著這樣一個原生態的海島,海水能見度甚至達到五六米以上,既能浮潛還能深潛,是國內少有的純凈海島。它就是頂澎島。

❻ 汕頭市自古至今的地名

汕頭市區地處韓江、榕江、練江的出海口,汕頭灣把市區分成南北兩片。汕頭市區古為濱海沖積地。宋時砂尾(今金砂鄉)已形成村落,屬潮州揭陽縣。南片濠江古為潮陽縣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華埠一帶已有較大漁村,稱廈嶺。明初設蓬州守御千戶所,嘉靖年間潮州府置澄海縣時隨屬澄海。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稱沙汕。清康熙年間潮州府建沙汕頭炮台。雍正年間簡稱汕頭。鮀島是汕頭市的別稱,由來已久。早在唐宋年代,汕頭的地域屬潮州府管轄下的澄海縣鮀浦巡檢司,汕頭還是一片海灘。地處韓江、榕江、練江的出海口,桑浦山與礐石山遙相呼應。在三江的匯集的地方形成了天然的海灣,聳立在海灣南端的礐石山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擋住南太平洋的狂風巨浪。
汕頭全景
汕頭並不是海島城市,而是在海灘上經過一百多年的建設逐漸形成起來的商埠。之所以稱汕頭為鮀島至今在汕頭的本地人也很難說得清楚。在原有的漢語文字型檔里找不到『鮀』字,在全國的其它地方和文字記載也很難找到這個文字的出處。按《潮汕字典》的注釋,『鮀』為尾鰭可以製作魚翅的小鯊魚,這也是「鮀」字最早出現在潮汕字典,可見與汕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早在以前的鮀浦港灣里,人們經常可看見一種潮汕人稱之為『白吳』的海洋動物成群的在礐石山下的港灣及牛田洋里游盪穿梭,時隱時現,這種『白吳』就是現在已經非常稀有的中華白海豚。當白海豚在海面上浮現的時候,遠遠望去就像在海面上出現駱駝的駝峰一樣。也許,那時的人還不知道白海豚稱之為什麼魚,也就形象的稱為『鮀』。於礐石遙望桑浦山,就像成群的『鮀』在島邊游盪,而「浦」字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區。」加之鮀浦那時正處於三江出海口的商埠頭,就有了「鮀浦」一說。由此推想,當初沙汕頭剛開始形成之時的沙汕坪在海水漲潮退潮的時候給人錯覺猶如一座小島,就有點類似現在的烏橋一帶,人們總是習慣性的稱為烏橋島一樣。如此來說,鮀浦巡檢司一帶曾經是這種鯊魚出沒的地方,地處桑浦山下的鮀浦片區是汕頭市唯一以「鮀」字命名的地方,加之當年沙汕頭就是隸屬鮀浦巡檢司管轄的, 估計「鮀島」由此而得名。
內容來源:網路

❼ 汕頭的地理位置

汕頭是在廣東的東部,屬於粵東。具體簡介如下: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美稱,是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著名僑鄉。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人口487.51萬人。其中市區1956平方公里,人口480.27萬人。轄金平、龍湖、濠江、澄海、潮陽、潮南六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地理人文有四個特點:
一是瀕臨南海,自然條件優越。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北回歸線橫貫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二是華僑眾多,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獨特的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與世界各國友好交流合作日趨活躍,先後與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聖約翰市、韓國平澤市和越南芹苴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三是百載商埠,經濟外向。汕頭於1861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貿歷來比較發達。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頭與16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與50個國家和地區的248個港口及國內各大港口有貨運往來,53家跨國公司、大財團、大商社在汕投資興業。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62人,人均耕地面積0.13畝,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素以精耕細作聞名遐邇。汕頭文化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方方言為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汕頭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誠實信義而著稱於世。
北回歸線標志塔
歷史沿革
汕頭市區古為濱海沖積地。宋時已形成村落,屬揭陽縣。 元代光華埠一帶已有較大漁村,稱廈嶺。明初設蓬州守御千戶所,嘉靖年間置澄海縣時隨屬澄海。因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稱沙汕。清康熙年間建沙汕頭炮台。雍正年間簡稱汕頭。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對外開市。1919 年冬設汕頭市政局。1921年7月成立市政廳,與澄海分治。1930 年准予設市,隸屬廣東省政府。
解放後,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市區龍湖片區試辦經濟特區。1983 年12月22日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汕頭地區,原地區所屬 8縣 1市並入汕頭市。1984 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 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面積擴大為 52.6 平方公里,分龍湖和廣澳兩片區。1991年4月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里,並確定於是年11月正式實施;同年11月,潮汕行政區域調整,潮州、揭陽分設地級市。
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潮陽、澄海撤市建區,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並為3個區,其中河浦、達濠兩個區合並為濠江區;昇平、金園兩區合並為金平區;龍湖區保留,將原屬澄海市的外砂鎮、新溪鎮劃歸龍湖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分設潮陽、潮南兩個區。調整後,市區面積從原來的310平方公里擴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從原來的120萬增加到487.5萬。只有128平方公里的南澳縣建制和區劃不變。

❽ 汕頭的地形特點是什麼

汕頭地理人文有四個特點:
一是瀕臨南海,自然條件優越。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北回歸線橫貫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二是華僑眾多,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獨特的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與世界各國友好交流合作日趨活躍,先後與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聖約翰市、韓國平澤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三是百載商埠,經濟外向。汕頭於1861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貿歷來比較發達。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頭與16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與50個國家和地區的248個港口及國內各大港口有貨運往來,53家跨國公司、大財團、大商社在汕投資興業。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80人,人均耕地面積0.16畝,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素以精耕細作聞名遐邇。汕頭文化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方方言為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汕頭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而著稱於世。

【地理位置】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市饒平縣,北鄰潮州市潮安縣,西鄰揭陽普寧市,西南接揭陽市惠來縣,東南瀕臨南海。全境位於東經116°14′40〃至117°19′35〃和北緯23°02′33〃至23°38′50〃之間,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華南之要沖,粵東之門戶」的美稱。

【地形地貌】 汕頭地貌以三角洲沖積平原為主,佔全市面積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積30.40%,台地等占總面積5.98%。汕頭市地處海濱沖積平原之上,處在粵東的蓮花山脈到南海之間,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整個地形自西北向東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階地——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隴和海蝕崖——島嶼。東北部有蓮花山脈,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東南部沿海沿出江口處為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和海蝕地貌以及港灣和島嶼的分布。韓江、榕江、練江的中、下游流經市境,三江出口處成沖積平原,是粵東最大的平原。汕頭依海而立,靠海而興,市區及所轄各縣(市)均臨海洋。汕頭海岸線曲折,島嶼多。全市海岸線和島岸線長達289.1公里,納入汕頭市海洋功能區域工作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島嶼40個,其中南澳23個、潮陽1個、汕頭12個、澄海2個、牛田洋2個。最大的海島是南澳島,島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頭的最高峰。南澳島也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周圍有南澎列島、勒門列島、鳳嶼、虎嶼等。

【地質資源】 汕頭市所屬區域已找到礦產42種,共有礦產地180處。從已有區域地質勘查成果來看,汕頭市區域地質的顯著特徵是中生代侵入岩花崗岩類發育,第四紀海陸交互相及海相沉積發育,與之相關的礦產資源種類頗多,分布較廣。與內生成礦作用相關的鎢錫多金屬礦主要分布澄海、潮陽等地花崗岩類分布區,與外生成礦作用相關的石英砂、鋯英石、鈦鐵礦等主要分布濱海地帶。區內的礦產以鎢、稀土、玻璃用砂、建築用花崗岩、飾面用花崗岩及礦泉水、地下熱水等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其勘查開發前景甚好。錫、金、鈦鐵礦、鋯英石、獨居石及高嶺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礦潛力。廣泛分布的花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築原料資源。全市土地資源224438.7公頃。全市可供開發的港口有103處,僅南澳島可供開發的深水港就有7處,市區的珠池、馬山、蘇埃、廣澳等4處港址可建1~10萬噸級碼頭泊位69個。有多處港灣和大片淺海灘塗,10米等深線內淺海灘塗面積74.3萬畝,可利用面積46.8萬畝,200米等深線內漁場面積5.3萬平方公里,適宜海水養殖,濱海盛產海鹽。近海已知的魚類有471種、蝦蟹類17種、貝類30多種、藻類近20種。

❾ 汕頭地圖的地理位置

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是中國南方重要港口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著名僑鄉,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是廈漳泉三角區(註:即廈門、漳州、泉州沿海經濟開放區)、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的美稱。

閱讀全文

與廣東汕頭烏橋島地理位的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