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大發現是資本主義性質運動的原因
地理大發現與資本主義萌芽有關,是資本主義開始發展的反映,其道理與在我國的戊戌變法中看不到什麼資本家,但我們仍認定它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是一樣的。地理大發現的結果使西歐的資本主義萌芽進入了工場手工業時代。但不是所有的資本主義萌芽都會促成地理大發現,很大程度上,這是西歐的特殊現象,是西歐的資本主義萌芽與其歷史文化傳統相結合的產物。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可能在15世紀時就出現地理大發現。
當然,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把整個世界作為它的擴張對象。從這一意義上講,資本主義不管在什麼地方發生,都要往全世界擴張,這中間總會有一個探險的過程。但從邏輯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可以從地理大發現中看到兩點似乎反常的現象:(1)照理說,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所引起的結果是緩慢地拓展周邊市場,最後才擴大到全世界;而西歐的資本主義萌芽首先是把「新大陸」收入囊中,然而再尋找機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著重利用不同的地方來謀求自己的發展。(2)尋找海外市場的努力,通常是想把什麼商品賣掉,這才是正規意義上的開辟市場,但地理大發現初期的重大事件,如哥倫布和達·伽馬的航行,並不是為了賣東西,而是為了買東西或搶東西。不是為了賣,而是為了買和搶劫而開辟新航路和市場,這種事情只出現在地理大發現時的歐洲。假若中國的資本主義主義萌芽有了開辟市場的沖動,我想最多也就是緩慢地擴大自己的周邊市場,不會一下子就跑到「遠西」去,決不會像西方人那樣,資本主義剛剛有點兒眉目就一下子跑到遠東來。可見,地理大發現與西歐中世紀的特定情況,也就是與西歐的歷史文化傳統,是分不開的。有什麼樣的歷史文化傳統,可能就會有什麼樣的開辟市場的方式。
㈡ 地理大發現指什麼事件,其政治原因是什麼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Ageof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與此同時,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胡安·德拉科薩、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喬瓦尼·卡波托、胡安·龐塞·德萊昂、斐迪南·麥哲倫與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等。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准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㈢ 地理大發現真的有那麼重大意義嗎
地理的偉大發現是西方文明的轉折點,也是近代世界歷史的開端。以前,西歐文明發展緩慢,但與輝煌的亞洲文明相比,始終落後,沒有亮點;後來,地理大發現開啟了西歐從內向到殖民的新時代,也就是說,西歐不再只靠局部生存,而是從世界「吸血」,實現了文明的大躍進。始於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地理大發現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了正確的地點。伊比利亞半島貧窮的農業、指南針和造船技術也在此時傳播到西歐;地理位置優越,靠近大西洋,海岸線漫長;在驅逐穆斯林的過程中,兩國成為西歐第一個美國。
金銀的湧入,新的航線開辟了商業的繁榮,大量快速而廣泛,人口增長,西歐商人交換更多的物品,工廠、銀行和商人都在蓬勃發展,各種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都比以前增加了2到5倍,現在我們看到的羅馬城,大部分都建於16世紀。所有這些都深刻地改變了西歐。
㈣ 地理大發現的原因
我也認為是貿易推動因素,當然科技水平(造船技術)和歐洲人的探險精神也起到很大作用那時還談不上什麼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卻是純粹的掠奪和殖民,葡萄牙王室看到海外大量的珍奇異寶難免動心,從而支持哥倫布的探索;兩宋的海外貿易是中國古代史上的高潮,它的驅動因素也是貿易,看看兩宋的歷史就知道了,北方強大的鄰國阻斷了絲綢之路,商人為了追逐利益還有當時阿拉伯世界的繁榮極大地刺激了宋朝的商人,也正是因為海上貿易使得兩宋的國庫不至於太緊張,艦隊的作戰實力讓南宋苟延殘喘了近百年,反觀鄭和下西洋的舉動,很大程度上帶有作秀的姿態
㈤ 地理大發現的動因與條件是什麼
動因:首先是經濟上的動因。地理大發現興起的動因源於西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和發展,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對於海外商貿利益無限追逐的結果。中世紀後期,西歐社會對東方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大,東方商品在歐洲的價格昂貴,西歐商人、國王、貴族乃至僧侶、市民、水手、冒險家都捲入與東方的貿易活動中。但是,15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佔領巴爾乾等地,從而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對過往商品課以重稅,在此情況下,另闢一條通往東方的商路成為西歐商人的需求。對黃金的追求是另一經濟動因。1500年左右,歐洲商品貨幣經濟日益發展,貨幣成了普遍的交換手段,黃金的需求量大增。而自從《馬可波羅行記》在歐洲流傳以來,歐洲人一直把東方尤其是中國看成黃金遍地的地方,所以夢想到東方淘金的人很多。其次,傳播基督教是推動西歐人向海外發展的一種精神動力。基督教與其他宗教相比更多滲透著普救主義,它以博愛人類為教旨,有一種強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最後人文主義思想對西歐人向海外發展也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人文主義認為人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後世的幸福,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個人進取精神,是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
條件:第一,航海技術的改進和地理知識的增長為地理大發現提供了有利條件。中國和阿拉伯的羅盤針、航海知識與地理知識的西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海上武器和軍事技術的進步使西歐人日益獲得征服神秘海洋的信心與手段。第三,銀行業、信貸業的發展以及股份公司的出現給西歐商業帶來了活力,加強了西歐向海外商業探險以及向海外殖民擴張的力量。第四,專制政府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共同走在了海上探險活動的最前列,並支持了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和麥哲倫等著名航海家的海上探險活動。
㈥ 西方為什麼要以地理大發現為近代歷史的開端
因為在整個世界的歷史上,地理大發現這一世界對於整個世界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由於地理大發,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中,這時候西歐的一些國家這人也開始走向海外,逐漸的也就開始了殖民擴張,這只是對於某一個地區的影響,其實對於整個世界都有巨大的影響。
在這樣的過程中,歐洲人發現了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區域和地方,而這些地方也鮮少有人涉足。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航海家出現了,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等。
不隨著地理大發現一部又一部的進行中,它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通過這樣的活動增進了東西方關於文明和貿易之間的來往與交流。這個事件不僅僅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因此西方國家將地理大發現當作近代史開端。
㈦ 什麼是地理大發現,有什麼意義
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新航路的開辟,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
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㈧ 地理大發現的根本原因地理大發現使歐洲貿易中心發生了什麼變化對世界市場的形成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根本原因是西歐國家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為了尋求黃金白銀,促進資本的原始積累而開始的遠洋航行。 2.新航路的開辟,使得商貿中心由原來的地中海區域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尤其是西歐一帶。 3.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
㈨ 總結地理大發現
1 地理大發現2 原因:1、經濟矛盾激化。15世紀末16世紀初,封建制度內在矛盾加深,一方面貨幣地租盛行並取代勞役地租使得農民對領主的人身依附鬆弛,使得農奴制趨於瓦解,並最終導致領地經濟衰敗和封建貴族破產,另一方面農民和城市手工業者在不斷的分化,這一切導致階級矛盾尖銳。經濟矛盾和階級矛盾加深了封建制度的危機,統治階級為擺脫困境、增加金銀收入,於是鼓勵探險活動。2貿易危機。土耳其奧斯曼帝國1453年征服了近東,佔領了君士坦丁堡,在海上進行劫掠活動從而控制了地中海商道,同時由埃及、紅海通往印度的道路被阿拉伯人獨占。而在15世紀後半期,人口再次增長,市場的復興促使人們加快了為將商業擴展到歐洲大陸以外以進行的探索,這就迫使歐洲商人探尋直通東方的航路,以擺脫貿易危機(英國絨面呢的出口在15世紀中葉的確稍有上升,但在同一世紀的最後25年裡再度上升後便又下降了。3、對貴金屬的需求。1300-1450年,舊金礦、銀礦產量逐漸減少,大量的金銀因為與東方貿易的巨額逆差而外流。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貨幣流通量的增加。
3 影響:1、促進了歐洲殖民者的海外擴張,推動了西歐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 2、世界市場的出現。地理大發現之後的300年間,西歐的商人奔走於世界各大洲,把歐洲原有的區域性市場同亞洲、美洲和非洲、大洋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地方性市場聯結起來,出現了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 3、促進商路和貿易中心的轉移。東西方貿易聯系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區。 4、商業組織形式的創新。 5、促成商業革命的發生。 6、價格革命。
㈩ 地理大發現的背景和影響
地理大發現的背景和影響。
VIP專享文檔 2019-12-03 2頁
地理大發現的背景和影響。
(一)地理大發現的背景:
地理大發現是對15世紀末以來歐洲人開始的一系列探險性航海活動及其結果的總稱。
哥倫布發現美洲、達?伽馬開辟繞非洲到東方的新航線及麥哲倫等人完成的環球航行,是地理大發現的主要內容。
地理大發現的歷史背景
由多種因素的交錯而促成。
①首先是經濟動因。人口與資源的矛盾:中世紀晚期歐洲人口增長,對糧食的需求不斷增大,在耕作技術不能提高的情況下擴大耕地面積是唯一的出路,但耕地面積終歸有限,於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歐洲人特別要求進行空間擴張,陸上空間擴張已有十字軍東征、德意志的東部移民等先例,海上新航路的開辟可以為空間擴張創造更好的條件。
傳統商路壟斷說:新航路開辟以前歐洲人與東方世界存在廣泛的陸上貿易聯系,以滿足他們對東方貴重商品和香料、樟腦等生活必需品的迫切需求。但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後壟斷了東西方傳統的貿易商路,歐洲商人渴望一條通往東方的新商路。
「尋金熱」的出現:16世紀初伴隨資本主義的萌芽,歐洲商品貨幣經濟日益發達,貨幣作為普遍的交換手段漸趨成為財富的象徵,而黃金是貨幣的最好載體,於是「尋金熱」彌漫歐洲。加之《馬可?波羅行記》對中國的描述,使得歐洲各國的君主、貴族、僧侶和正在形成中的新興資產階級都渴望到遍地黃金的東方攫取金銀財寶。
②其次是精神動因。傳播基督教福音,宣揚自己文化的普世價值,對付穆斯林世界,是促成歐洲人完成地理大發現的精神動因。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理念所蘊含的為創造現實幸福而努力奮斗、發揮人的潛能的精神,也為航海探險事業提供了思想支撐。
③此外,航海技術的改進、海上武器和戰術的進步、專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緣優勢等,也使地理大發現的發生具有了客觀的、有利的條件。
(二)影響
地理大發現的歷史影響
①早期殖民擴張:地理大發現拉開了歐洲早期殖民擴張的序幕,歐洲人紛紛到亞、非、拉美等地展開殖民掠奪,葡萄牙東方殖民帝國的建立和西班牙對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證。
②商業革命: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商業革命,表現為世界市場擴大,流通的商品種類增多,新的產品出現在各國市場上,特別是美洲的特產逐漸傳播到歐亞大陸。世界貿易中心也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導致了
義大利商業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興城市的崛起。
③價格革命:新航路的開辟還引起了「價格革命」,即美洲的
白銀大量湧入歐洲,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僱傭勞動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損失,正在形成中的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則從中牟取了暴利。
④世界聯系的加強:地理大發現和隨之而來的世界市場的擴大,開闊了人類的視野,增進了彼此的交流。在商業貿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世界經濟體系,在殖民擴張基礎上形成的世界殖民體系,推動了世界歷史的橫向發展。
地理大發現(Age of Exploration),又名探索時代或發現時代、新航路的開辟,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