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瑞典地理位置特點是什麼

瑞典地理位置特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02 15:06:33

① 瑞典的具體地理位置在那

瑞典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挪威為鄰,東瀕波羅的海,西南臨北海,並與丹麥隔海相望。
瑞典有自己的語言瑞典語
在瑞典通用瑞典語和英語
其中瑞典語為官方語言

② 瑞典自然地理特徵

瑞典位於北歐斯堪滴那為亞半島

西北與挪威交界的漫長國界分布的是斯堪地那為亞山脈,總長度超過2000公里

東南部波羅地海沿岸為狹長的沿海平原,多湖泊

中部為山地與淺丘

屬於北歐文化

北美大陸大致地理面貌是西部為以洛基山為代表的山地,中部是以密西西比河平原為代表的大平原,平原從南部的墨西哥灣一直延伸到北部的哈的孫灣沿岸.東部是以阿巴拉契亞山和??(加拿大東部的高原忘記名字了)的高原的低山

屬於北美文化

南美西部為安第斯山脈,北部加勒比沿岸為低山和淺丘向南一點為廣闊的亞馬孫河平原

東部為世界第一大高原——巴西高原

南部為拉埔拉塔河平原

屬於拉美文化和印第安文化

③ 瑞典是什麼地形

瑞典的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在地質構造上絕大部分地區屬前寒武紀地盾,久經侵蝕、夷平,後又受到地殼隆起和第四紀冰川的強烈影響。地形主脊是貼近西北邊境縱向延伸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實際上是一長列塊狀高原。高原上冰川地貌非常典型;最高峰凱布訥山,海拔2123米。山脈東部呈階梯式下降,第一級是諾爾蘭高原,第二級是緩傾的丘陵,第三級是海濱平原。國境南部為古老低緩的丘陵和冰磧平原,不少地區十分低窪,湖沼廣布。礦藏以鐵礦為主,其儲量達40億噸,主要分布於北部的基律納和耶利瓦勒。其他礦藏有銅、鉛、鋅、鈦等,但燃料礦貧乏。

國土大部分處在北溫帶,約有15%的土地位於北極圈內。大部分地區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和波羅的海影響,氣候較溫和。7月平均氣溫南部15~17攝氏度,北部11~15攝氏度。冬季南北溫差較大,1月平均氣溫南部1攝氏度左右,北部-16攝氏度,各地有長達1—7個月的積雪期。受地形影響,降水量西多東少;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500—750毫米,西側部分山區達1000—1500毫米,甚至更多,北部及東部沿海僅450—500毫米。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以夏季較多。

④ 瑞典地理位置

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東部。
瑞典地理環境編輯瑞典位置境域瑞典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東部,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瑞典省份與挪威為鄰,東臨波的尼亞灣和波羅的海與俄羅斯隔海相望,西南臨北海,並與丹麥和英國隔海相望。
瑞典在俄羅斯的西部,瑞典王國,簡稱瑞典,是一個位於斯堪迪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地尼亞灣,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2181千米。

⑤ 寫出25個國家的地理位,氣候特點,政治律制以及主要經濟收入

一,中國
地理位置: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
氣候特點:顯著的季風特色,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多樣的氣候類型。
政治體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主要經濟收入: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世界第二大進口國,擁有最多外匯儲備.

二,法國
地理位置: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歐洲大陸西部。
氣候特點: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氣候,東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政治體制:半總統共和制
主要經濟收入: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
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

三,美國
地理位置:美國本土位於北美洲中部,位於西半球,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等。
氣候特點: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地跨寒、溫、熱三帶,本土處於溫帶)
政治體制:聯邦制
主要經濟收入: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動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佔世界農業出口市場的一半以上。主要農產品包括了玉米、小麥、糖和煙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區驚人的農業產量使其被譽為「世界糧倉」。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美國也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四,英國
地理位置:位於歐洲,是由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和周圍5500個小島(海外領地)組成。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氣候特點: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主要經濟收入:英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的製造地。英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煙草、紡織、造紙、印刷、建築等。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英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2009年英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3.8%;其中能源產業佔有突出地位,英國的主要能源生產大約占總GDP的10%,且所佔比重不斷增加。英國主要出口機械、汽車、航空設備、電器和電子產品、化工產品和石油,主要進口原材料和食品。
英國旅遊業收入佔世界第五位,僅次於美國、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旅遊業是英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
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零售、運輸和商業服務等。2009年英服務貿易總額4820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金融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倫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擁有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從事跨國銀行借貸、國際債券發行、基金投資等業務,同時也是世界最大外匯交易市場、最大保險市場、最大黃金現貨交易市場、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場、重要船貸市場和非貴重金屬交易中心,並擁有數量最多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或辦事處。

五,德國
地理位置: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氣候特點: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
政治體制:德國五項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聯邦制、法制國家和社會福利制度。
主要經濟收入: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三大商品進口國,同時在醫學研究、技術創新等多個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德國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經濟總量居歐洲首位、世界第四。
工業結構及特點:(1)側重重工業。汽車和機械製造、化工、電氣等部門是支柱產業,佔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其他如食品、紡織與服裝、鋼鐵加工、采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與航天工業也很發達。(2)外向型。主要工業部門的產品一半或一半以上銷往國外。(3)工業主要由中小企業組成。大約2/3的工業企業雇員不到100名。眾多的中小企業專業化程度較強,技術水平較高。(4)壟斷程度高。占工業企業總數2.5%的1000人以上的大企業佔有工業就業人數40%和營業額的一半以上。

六,日本
地理位置: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數千個島嶼組成,眾列島呈弧形。
氣候特點:日本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北海道與本州的高原地帶屬亞寒帶,本土地區屬溫帶,而沖繩等南方諸島則為亞熱帶。此外,日本所處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風及洋流交匯的影響,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可分為六個氣候區,分別是:
1,北海道氣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響,降雨量較日本其他地方為少。夏季短暫且涼爽;冬季漫長而寒冷。
2,日本海側氣候--范圍為本州島西部海岸地區。冬季受西伯利亞高氣壓所控制,吹西北風。同時由於暖流對馬海流在冬季通過日本海而帶來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較少,有時因焚風而會出現異常高溫。
3,中央高地氣候--典型的內陸性氣候。冬寒夏涼。冬季與夏季及晝夜之間溫差很大。降雨量少。
4,太平洋側氣候--包括了本州東海岸、南四國和九州大部分地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梅雨強台風多。冬季則降雪較少。
5,瀨戶內海式氣候--包括了山陽地方、北四國、近畿與九州局部地區。這里天氣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時遭受旱災之苦。
6,南西諸島氣候--范圍為琉球群島。屬於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風吹襲。
政治體制:君主立憲政體
主要經濟收入:日本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占最大比重,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東京不僅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自二次大戰後,日本的製造業得到迅速發展,尤其電子產業和汽車製造業。日本三菱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通用的超級企業財閥,2007年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就達到了11家。日本的電子產業和高科技著名製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東芝、日立等公司。汽車業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車生產量超越美國和德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其中豐田、馬自達、本田和日產等製造商,均有出產汽車行銷全球。日本擁有世界資產最龐大的銀行郵儲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動漫強國,其動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已成為日本的經濟支柱,在世界佔有重要位置。年產值230萬億日元。 日本動漫產業模式完整 動漫成日本第三大產業。

七,韓國
地理位置:位於朝鮮半島南部,以北緯38線為休戰線,北部與朝鮮接壤。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
氣候特點: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海洋性特徵顯著。
政治體制:總統制共和制
主要經濟收入:韓國的製造業非常發達,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核工業等。

八,泰國
地理位置:位於東南亞的中心,是通往印度支那、緬甸和中國南部的天然門戶。
氣候特點: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政治體制: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民主體制國家
主要經濟收入:屬外向型經濟,較依賴美、日、歐等外部市場。20世紀80年代,製造業尤其是電子工業發展迅速,經濟持續高速增長。
泰國是世界市場主要魚類產品供應國之一,也是位於日本和中國之後的亞洲第三大海洋漁業國。旅遊業保持穩定發展勢頭,是外匯收入重要來源之一。

九,馬來西亞
地理位置: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
氣候特點:屬於熱帶雨林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主要經濟收入: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和農業資源的出口國,最值錢的出口物資是石油,並擁有相對開放的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服務亦在同步擴張。

十,印度
地理位置:位於亞洲南部
氣候特點: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
政治體制:資本主義聯邦制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實權由總理掌握。
主要經濟收入:印度已經成為軟體業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術服務等也將成為全球重要出口國。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

十一,阿聯酋
地理位置: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波斯灣,海岸線長734公里。
氣候特點:屬熱帶沙漠氣候
政治體制:聯邦最高酋長院由七個酋長國的酋長及當地世襲貴族和富商組成,是最高權力機構,。國內外重大政策問題均由酋長院討論決定,並選舉產生內閣議會來管理國家\制訂國家政策,審核聯邦預算,批准法律與條約。
主要經濟收入:在1960年發現石油以前的經濟支柱是珍珠。1960年以後轉變為石油。

十二,沙烏地阿拉伯
地理位置:位於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葉門等國接壤。海岸線長2437公里。
氣候特點:西部高原屬地中海氣候,其他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
政治體制:君主制
主要經濟收入: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的主要支柱,為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石油和石化工業是沙特的經濟命脈。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斷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以減少國家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

十三,瑞士
地理位置: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東界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南鄰義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
氣候特點:多樣性。阿爾卑斯山區南部屬地中海氣候,夏季乾旱、冬季溫暖濕潤。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區氣候具有明顯的過渡性,自西向東, 由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向冬寒夏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
政治體制:聯邦制
主要經濟收入:工業是瑞士國民經濟的主體,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瑞士的主要工業部門包括:鍾表、機械、化學、食品等部門。瑞士素有"鍾錶王國"之稱。瑞士也是巧克力王國。化學工業也是瑞士工業的重要支柱。目前,葯品約占化學工業產值的2/5,染料、農葯、香脂、香精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也很重要。瑞士是世界金融中心,銀行業和保險業是最大的部門,旅遊業長期保持穩定和強勁的發展勢頭,為旅遊相關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市場。

十四,義大利
地理位置: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
氣候特點: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政治體制:議會制共和制
主要經濟收入:義大利是發達工業國家。私有經濟為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0%以上。服務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3。國內各大區經濟差距較大,南北差距明顯。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8%以上,堪稱「中小企業王國」。
中小企業在意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製革、製鞋、服裝、紡織、傢具、廚房設備、瓷磚、絲綢、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機械工業等領域有較大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產品出口比例大等特點。意原油加工能力居世界第六,年煉油量約1億噸。2001年粗鋼產量為2670萬噸,塑料和拖拉機產量均居世界第六,發電量居世界第九。近幾年,意注意開發以電子工業為主的新興科技產業。目前,信息和通訊技術行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2%。
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

十五,丹麥
地理位置:位於歐洲北部,日德蘭半島上。南同德國接壤,西瀕北海,北與挪威、瑞典隔海相望。
氣候特點: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君主立憲政體
主要經濟收入:丹麥是發達的西方工業國家,是歐洲八大經濟國之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四。農牧漁業及食品加工業發達,有歐洲乳酪市場之稱。在許多工業領域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石油開采、造船、水泥、電子、化工、冶金、醫葯、紡織、傢具、造紙和印刷設備等。產品60%以上供出口,約占出口總額的75%。船用主機、水泥設備、助聽器、酶制劑和人造胰島素等產品享譽世界。歐盟最大漁業國。外貿是丹麥的經濟命脈。主要原料靠進口,產品銷售依賴國際市場。主要進口產品為運輸設備、電信產品、紙張、原油、煤炭、鋼鐵、機械和飼料等。主要出口產品為乳製品、肉、魚、傢具、醫葯、電子產品、儀表、船舶、紡織品和服裝等。

十六,冰島
地理位置:歐洲最西部的國家,位於北大西洋中部,北邊緊貼北極圈。
氣候特點:地處高緯,南部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北部屬於苔原氣候。
政治體制:共和制
主要經濟收入:經濟主要依靠海洋漁業。漁業提供冰島60%的出口收入。冰島水力和地熱資源得天獨厚,能源工業非常發達,電力充沛,價格低廉。地熱利用開發技術全球獨有。 到2008年,冰島的鋁年產量將達76萬噸。冰島將成為世界鋁生產大國之一。擁有將普通吉普改裝成具有大功率大尺寸輪車在冰川、高山、熔岩等地區行駛的特種吉普車的專利技術和設備。冰島生物制葯業近年飛速發展,目前已位於世界第四,成為冰島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游戲、商業、防毒消毒、教學及實驗室軟體發達,是世界主要軟體出口國之一。

十七,以色列
地理位置:位於亞洲西部,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
氣候特點:屬地中海氣候。
政治體制:議會制共和制
主要經濟收入:以色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舉世矚目,特別是在電子、通訊、計算機軟體、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工程、農業以及航空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優勢。

十八,葉門
地理位置:位於阿拉伯半島南端,北緯12-20度,東經41-54度。
氣候特點:南部屬熱帶乾旱氣候,北部氣候種類較多,東面緩坡伸向魯卜哈利沙漠,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區,氣候乾燥,炎熱少雨;中央高原,海撥1500-4000米高,氣候涼爽;丘陵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雨季集中在3-5月和7-9月;西部紅海沿岸是帖哈麥地區,氣候炎熱而潮濕,夏季氣溫一般在35-40度,濕度一般為80-90%,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政治體制:民主共和制
主要經濟收入:主要依賴石油出口收入。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約60億桶,天然氣可采儲量約5000億立方米。葉門未參加任何石油組織,因而不受國際石油組織配額限制,在生產上較具自主性。咖啡一直是葉門的傳統出口產品,現在也仍然是葉門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和出口產品之一。

十九,奧地利
地理位置:位於中歐南部的內陸國
氣候特點: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
政治體制:聯邦制
主要經濟收入:外貿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產品是機械、鋼鐵、原料、食品、工業半製成品和製成品。進口主要是原料、機械、食品以及初加工產品和工業製成品。

二十,挪威
地理位置: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東鄰瑞典,東北與芬蘭和俄羅斯接壤,南同丹麥隔海相望,西瀕挪威海。
氣候特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內部山區氣候寒冷。
政治體制:君主立憲政體
主要經濟收入:挪威是擁有現代化工業的發達國家。挪威90年代起油氣產量超過英國,成為一個新興的油氣生產國。深海採油技術發達。 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漁場。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傳統工業部門有機械、水電、冶金、化工、造紙、木材加工、魚產品加工和造船。歐洲最大的鋁生產國和出口國,鎂的產量居世界第二,硅鐵合金產品大部分供出口。70年代興起的近海石油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為歐洲最大產油國、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主要旅遊點有奧斯陸、卑爾根、勒羅斯、北角等地。 挪威是鋁、硅、鐵和鎂的主要生產者,北海石油則為石化工業提供原料,挪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產國之一。挪威的造船廠擅長建造先進的特殊用途船舶。挪威已是世界第四位航運大國。

二十一,瑞典
地理位置: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
氣候特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闊葉林氣候
政治體制:君主立憲政體
主要經濟收入:金屬加工和機器製造業是瑞典最重要的工業部門。瑞典的機械產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藝水平高的特點。滾珠軸承、冷凍設備等傳統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鋼鐵工業是歷史悠久的工業部門之一。化學工業是瑞典主要工業部門之一。在化學工業內部,尤以石油化學,石油精煉最為突出,塑料、化纖、葯品和化肥也有較大發展。汽車工業戰後發展迅速,除生產小汽車外,還生產各種卡車。小汽車產量的三分之一銷往美國。能源工業在瑞典經濟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經濟主要依賴對外貿易,主張市場開放和自由貿易。

二十二,西班牙
地理位置: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
氣候特點:中部梅塞塔高原屬大陸性氣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屬海洋性溫帶氣候,南部和東南部屬地中海型亞熱帶氣候
政治體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主要經濟收入:是西歐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主要工業部門有造船、鋼鐵、汽車、水泥、采礦、建築、紡織、化工、皮革、電力等行業。其中汽車生產量居世界第七。金融業較為發達。旅遊業是西班牙的重要支柱和外匯的主要來源之一。

二十三,荷蘭
地理位置:位於歐洲西北部,東面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海岸線長1075公里。
氣候特點: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君主立憲政體
主要經濟收入:荷蘭是世界主要造船國家之一。荷蘭的農業也發達,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農業生產現代化,乳、肉產品供應國內有餘,是世界主要蛋、乳出口國之一。世界種薯貿易量的一半以上從這里輸出。花卉是荷蘭的支柱性產業。全國共有1.1億平方米的溫室用於種植鮮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歐洲花園」的美稱。荷蘭把美麗送到世界各個角落,花卉出口占國際花卉市場的40%~50%。荷金融服務和保險業、旅遊業發達。航運業和漁業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二十四,匈牙利
地理位置:是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
氣候特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政治體制:議會制共和制
主要經濟收入:主要礦產資源是鋁礬土,其蘊藏量居歐洲第三位。農業基礎較好,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不僅為國內市場提供豐富的食品,而且為國家掙取大量外匯。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甜菜、馬鈴薯等。旅遊業比較發達。

二十五,俄國
地理位置: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
氣候特點: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
政治體制:總統制共和制
主要經濟收入: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於資源行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礦石和木材等,受這類商品價格的波動影響非常大。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

⑥ 瑞典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盟成員國之一,被視為具有社會自由主義傾向以及極力追求平等,設立許多社會福利制度,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中通常名列前茅,這就是瑞典,充滿神奇色彩的一個國家。


瑞典,全稱瑞典王國,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7624千米,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是北歐最大的國家。 公元1100年前後,瑞典開始形成國家。從1397年起是受丹麥控制的卡爾馬聯盟成員,1523年重獲獨立,自1611年至1718年期間,曾晉身歐洲列強之一,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宣布中立,是一個永久中立國。



我覺得瑞典是一個濃墨重彩的國家,真希望能有機會去一次,哎,早著這個美好的願望努力工作吧。

⑦ 瑞典的資料越詳細越好

瑞典
國名: 瑞典王國(The Kingdom of Sweden)

獨立日:6月6日(1809年6月6日,瑞典通過第一部現代憲法。1983年,議會正式宣布6月6日為瑞典國慶節。)

國旗:為藍色,黃色十字略向左側。藍、黃顏色來自瑞典皇徽的顏色。

國徽:大國徽為斗篷式,飾有王冠的藍盾被黃十字一分為四:左上和右下部繪有3頂王冠;右上和左下部繪有戴王冠的金獅。大盾中有一小盾,左面由藍、銀白、紅三色斜紋和一個金瓶組成;右面繪有一個城堡式的鍾樓和一隻金鷹。藍盾兩旁是金獅,下端為勛章。小國徽為一帶王冠的藍盾,盾面上3頂金冠是瑞典王國的象徵,也象徵著當年組成卡爾馬聯盟的丹麥、瑞典和挪威。

國歌:《你古老的光榮的北國山鄉》

國鳥:烏鶇(百舌)

國石: 小(水)晶

國家政要: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 (Carl XVI Gustaf) ,1973年9月繼承王位;首相約蘭·佩爾松 (Goran Persson) ,1996年3月出任首相,2002年10月連任。

自然地理: 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挪威為鄰,東瀕波羅的海,西南臨北海,領土面積為44.99萬平方公里(不包括領海面積)。海岸線長約2181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全國最高峰克布訥凱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約塔河、達爾河、翁厄曼河。湖泊眾多,約9.2萬個。最大的維納恩湖面積5585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三。約15%的土地在北極圈內,但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闊葉林氣候。

人口:有890.9萬(2001年底)。90%為瑞典人(日耳曼族後裔),外國移民及其後裔超過100萬(其中52.6%為外籍僑民)。北部薩米族是唯一的少數民族,約1萬人。官方語言為瑞典語。90%的國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市區人口75萬(2000年初)。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為21個省:布萊金厄省,達拉納省耶夫勒堡省,哥得蘭省,哈蘭省,耶姆特蘭省,延雪平省,卡爾馬省,克魯努貝里省,北博滕省,厄勒布魯省,東約特蘭省,斯科耐省,南曼蘭省,斯德哥爾摩省,烏普薩拉省,韋姆蘭省,西博滕省,西諾爾蘭省,西曼蘭省,西約特蘭省。

簡史: 公元1100年前後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並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薩被推舉為國王。1654至1719年為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並與挪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威脫離聯盟獨立。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守中立。

政治: 現行憲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訂)、王位繼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訂)和新聞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個基本法組成,此外還有議會組織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訂)。憲法規定瑞典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作為國家象徵僅履行代表性或禮儀性職責,不能幹預議會和政府工作。議會是國家唯一的立法機構,由普選產生。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國王的最年長子女是法定王位繼承人。議會為一院制。

經濟: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木材、鐵礦、水力資源的國家,瑞典著重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經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瑞典工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瑞典加大科研與發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交通、通訊、醫葯保健、信息、環保領域在世界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一度作為瑞典主要出口部門的鋼鐵,木材加工業已逐漸被機械製造,電子精密儀器和汽車等工業部門所代替。造船、紡織等工業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資金進行補貼,改組或收歸國有。 金屬加工和機器製造業是瑞典最重要的工業部門。瑞典的機械產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藝水平高的特點。滾珠軸承、冷凍設備等傳統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鋼鐵工業是歷史悠久的工業部門之一。 化學工業是瑞典主要工業部門之一。在化學工業內部,尤以石油化學,石油精煉最為突出,塑料、化纖、葯品和化肥也有較大發展。汽車工業戰後發展迅速,除生產小汽車外,還生產各種卡車。小汽車產量的三分之一銷往美國。能源工業在瑞典經濟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業發達,能源密集企業居多,加上冬季漫長和交通線很長,是一個能源高消費國家,僅電力消耗每人年均達1.3萬度左右。瑞典的農業和服務業也較為發達。瑞典經濟主要依賴對外貿易,主張市場開放和自由貿易。 瑞典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運輸設備、機械和儀器、電子產品、木漿紙張、醫葯化工和鋼鐵及金屬製品。瑞典進口貨物的60%以上為製造業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電子產品、機械和儀器、汽車和運輸設備、食品、紡織品和鞋類等。

文化: 實行9年一貫制義務免費教育。著名高校有斯德哥爾摩大學、烏普薩拉大學、隆德大學、皇家工學院、斯德哥爾摩商學院等。瑞典人文化素質較高、熱情好客、純朴誠實、談吐文明、行為規矩、重諾守時,瑞典人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愛花、愛鳥和其他野生物,熱愛大自然。雇員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計工作1,5000小時。人們喜歡利用閑暇時間到野外活動,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釣;在晝長夜短的夏季,大家紛紛到國內外去旅遊。瑞典已成為世界上外出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體育活動更是瑞典人的愛好。 據瑞典哥德堡大學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網際網路在瑞典已經超過傳統的報紙,成為更受人們歡迎的傳媒。根據抽樣調查,平均每個瑞典人每晝夜上網瀏覽的時間達23分鍾,而瑞典人用於閱讀日報的時間是21分鍾,用於閱讀晚報的時間只剩下8分鍾,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的時間分別高達2小時和45分鍾。調查顯示,女性比較喜歡收聽廣播和讀書;男性則較傾向於收看文字電視新聞,看錄像和閱讀晚報。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較願意上網,讀書和閱讀專業雜志;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則樂意看電視,聽廣播和閱讀晚報。

軍事:瑞典現有總兵力約6.5萬人、文職人員約2萬人,戰時可動員85萬人。2004年9月,瑞典國防大臣比約克隆德發表聲明說,瑞典過去把防範來自前蘇聯集團的入侵當作國家防務的重點,而這一威脅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重點是對付國際危機和捍衛國家領土完整。

名勝:諾貝爾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爾斯庫加市的白樺山莊,離斯德哥爾摩200多公里。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層樓房,樓房前的綠草坪和四周的白樺林交相輝映,環境清幽。1894年阿爾費雷德·諾貝爾結束了海外飄泊生涯回到祖國定居,在這里度過了他生命最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由於他當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舊居如今已經矗立起高樓大廈,白樺山莊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諾貝爾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紀念館以來,這里已成為一游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每年一度在這里舉行諾貝爾學術討論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於人類」的學術思想。紀念館里保留著諾貝爾生前活動的照片、他獲得的各種技術發明專利證書、金質獎章和遺囑。諾貝爾的卧室陳設十分簡單,只有床、桌和衣櫃等幾件最必要的傢具,而他實驗室里的各種儀器和設備,則琳琅滿目。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發明銷化甘油引爆劑、雷管、硝化甘油固體炸葯和膠狀炸葯等,榮膺「炸葯大王」的名聲。1896年12月10日與世長辭。終年63歲。根據他的遺囑,把摺合為920萬美元的部分遺產,作為獎勵造福人類的科學工作者的基金。以這筆基金的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葯、文學、和平5種獎金,每年在諾貝爾的逝世日頒發一次,稱諾貝爾獎金。

瑞典皇宮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斯德哥爾摩主要旅遊景點。坐落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建於17世紀,是瑞典著名建鞏學家特里亞爾的作品。正門由兩只石雕獅子分立兩旁,兩名頭戴紅纓軍帽、身穿中世紀服裝的衛土持槍而立,顯得十分威武森嚴。皇宮四壁有許多精美的浮雕,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場院。南半闕的王宮教堂和國家廳以及北半闕的宴會廳至今保持著原有陳設,對公眾開放。皇宮華麗的大廳里,壁上掛著大幅的歷代國王和皇後的肖像畫,穹頂飾有磁埋和雕刻和絢麗的繪畫。據說大多出自17世紀德國美術家之手。有的室內還陳設著古代的戰車兵器、珠寶飾物、金銀器皿和手持長矛、全身披掛著銅盔鐵甲的中世紀騎士的實體模型。王宮衛隊每天中午按古老傳統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吸引大批遊客。

歷史名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1833年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在遺囑中他提出:將其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 諾貝爾獎>>>

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1927.1.30--1986.2.28),瑞典已故首相。1927年1月30日生於斯德哥爾摩。早年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錫格蒂納學校學習,畢業後服兵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入美國俄亥俄州凱尼恩學院,1948年獲文學士學位。回國後入斯德哥爾摩大學,1951年獲法學士學位。1950參加社會民主黨。1953年任瑞典首相特別顧問。1958年當選為議員。1963年起在政府中任職。1969年任社會民主黨主席。1969年、1982年兩度出任首相。1976年11月當選為社會黨國際副主席。1980年9月,在他倡議下成立了「關於裁軍和安全問題獨立委員會」(也稱「帕爾梅委員會」),任主席。1980年11月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的特使調停兩伊戰爭。1986年2月28日在斯德哥爾摩遇刺身亡。

外交:奉行「和平時期軍事不結盟,以求鄰近地區發生戰爭時守中立」的外交政策。在鄰近地區、歐洲和世界事務三個層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認為合作即安全,鄰近地區是自身的安全基礎,歐盟在歐安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承認北約在歐安事務中的主導地位,視參與聯合國事務為外交基石之一。1994年6月,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系」。1995年1月1日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瑞典還主張發揮聯合國作用,積極促進緩和與裁軍。瑞典是歐洲委員會、北歐理事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1950年5月9日,瑞典與中國建交。

瑞典王國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 瀕臨波羅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峽。瑞典人口稀少,國土大部分為森林和山地。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隨著冰河時期內陸積雪漸漸溶解,瑞典一帶地區石器時代已有人聚居。他們居住在波羅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獵、搜集、捕魚為生。

貿易活動的遺跡顯示瑞典南部青銅時代人口已頗為稠密。

九至十世紀時,瑞典地區發展出維京文化,以貿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東發展,影響的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俄羅斯及黑海。

公元1389年,挪威、丹麥、瑞典三國共戴君主,唯各國仍維持國家的身分,史稱卡爾馬(Kalmar)聯盟。15世紀起,瑞典人極力抗拒丹麥吞並的企圖。1521年,瑞典國王斯塔夫一世(Gustav Eriksson Vasa)再次建立皇權,瑞典從聯盟中獨立。

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中躍升成為歐洲強國。18世紀大北方戰爭(1700-1721)後俄國取代瑞典在歐洲的地位,1809年芬蘭更從瑞典分裂出來成為俄國的大公國。

瑞典的近代史比較平靜。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與挪威的戰事。該戰後兩國組成由瑞典主導的聯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冷戰時期沒有向兩大陣營靠攏。瑞典不是軍事組織的成員,但會參與北約的軍事訓練。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獎禮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舉行。1902年開始諾貝爾獎由瑞典國王頒授。..

瑞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維持中立。可是,1995年放棄中立主義,加入歐盟。

20世紀,瑞典在國際中保持中立,本土相對和平穏定,瑞典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同於美國,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的特點,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瑞典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瑞典人口稀少,不足九百萬,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市場,這一特點決定了對外貿易對瑞典尤其重要,主要天然資源有森林、水力發電、鐵礦等。

私有企業占工業生產九成,其中50%是輸出或輸入的工程項目。農業只佔2%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國亦只有2%的就業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因政府著力緊縮開支,2001年有大額盈餘;但2002的盈餘因全球經濟衰退而大幅下降一半。

通信、機械製造、建築工程及運輸業是瑞典重要的基礎產業。

瑞典有很多國際知名的品牌,沃爾沃汽車、薩博汽車和武器、愛立信通信、伊萊克斯電器、ABB、哈蘇相機、宜家傢具和H&M服裝等等。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瑞典有21個行政區域。地方行政局由政府任命。行政區有區議會,議員為市代表。行政區由市組成,2002年全國共有市289個。

瑞典的人均壽命高,出生率低。二次大戰後大量移民湧入,情況與戰前相反。現該國12%的人口出生地不在瑞典,五分之一人口是移民或移民的後代。移民多數來自芬蘭、前南斯拉夫、伊朗、挪威、丹麥、波蘭,反映了北歐人口流動性高、早期勞工移民及後期的難民潮等現象。

最早的移民是芬蘭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約70,000芬蘭兒童放逐到瑞典,其中15,000戰後居留瑞典。1950-60年代,戰後的芬蘭經濟陷入困境,大量的芬蘭失業者走到經濟起飛的瑞典。高峰時期瑞典有400,000芬蘭人。1973年能源危機,瑞典失業人數上升,芬蘭從與鄰國蘇聯的貿易中得益,留瑞芬人漸降至200,000人。

瑞典語屬日耳曼語系,與丹麥語及挪威語有關系,但發音與寫法均相異。英語是最普遍的第二語言,尤其是50歲以下的人。瑞典語無疑是最普遍的語言,所以官方語言似乎是多餘的政治議題。

文化

烏普薩拉大學 (http://www.uu.se)

隆德大學 (http://www.lu.se)

哥德堡大學 (http://www.gu.se)

斯德哥爾摩大學 (http://www.su.se)

於默奧大學 (http://www.uu.se)

林雪平大學 (http://www.liu.se)

皇家工學院 (http://www.kth.se)

查爾姆斯工學院 (http://www.chalmers.se)

卡洛林斯卡醫學院 (http://www.ki.se)

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 (http://www.sse.se)

瑞典的假期主要是天主教節日及傳統節日如仲夏節(Midsummer)及沃爾帕吉斯夜(Walpurgis Night)。各大的節日同時也是國旗日,家家戶戶會掛起國旗。瑞典人亦會根據名字日日歷掛起國旗。6月6日是瑞典的國慶日,但仍未是正式的假期。

官方語言 無(瑞典語為事實上的全國語言)

首都 斯德哥爾摩

國王 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

瑞典總理 戈蘭·佩爾松(Göran Persson)

國土面積

- 總計 449964平方公里

- 水域 第54位 8.67%

人口

- 總計 897.7萬人

- 密度 第82位

統一: 900-1200

貨幣 瑞典克朗(Svensk krona)

時區 UTC +1

國歌 你古老的光榮的北國山鄉(Du gamla, Du fria)

互聯網國家域名 .SE

國際電話區號 46

⑧ 瑞典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瑞典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東部,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與挪威為鄰,東臨波的尼亞灣和波羅的海與俄羅斯隔海相望,西南臨北海,並與丹麥和英國隔海相望。領土面積為449964㎞²(不包括領海面積)。領海有12海里,海岸線長約2181公里,約15%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⑨ 瑞典和瑞士的地理位置

瑞士在德國、法國、義大利之間
瑞典在斯堪蒂娜維亞半島

閱讀全文

與瑞典地理位置特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