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後天中地理知識如何推動情節發展

後天中地理知識如何推動情節發展

發布時間:2022-07-03 12:21:29

Ⅰ 電影後天的地理知識,要詳細講解

1、冰芯標本是要鑽頭鑽到一定深度採集的冰樣品
2、氣流原因
3、風暴來臨前的徵兆
4、龍卷風的形成
龍卷風是雲層中雷暴的產物。具體的說,龍卷風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區域內集中釋放的一種形式。龍卷風的形成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由於急流中的最大過境氣流的影響,它被進一步加強。
(2)由於與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變的風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
(3)隨著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變細並增強。同時,一個小面積的增強輔合,即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產生氣旋的同樣過程,形成龍卷核心。
(4)龍卷核心中的旋轉與氣旋中的不同,它的強度足以使龍卷一直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
風眼,或稱台風眼,是位於熱帶氣旋中心天氣十分穩定的地帶,也就是台風的中心
5、南北極、寒帶、亞寒帶、高山
6、溫室效應,主要是人類的活動
由環境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
後果:
1)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7、相比於之前看過的很多災難片中從開始一群人到最後一男一女拯救世界的固定模式,《後天》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一個突破,即在這部電影中,無論科學家Jack Hall還是他兒子Sam Hall抑或是其他的角色,他們都不是英雄,他們都沒有拯救世界,從頭到尾他們都只是在拯救自己、拯救朋友、拯救親人,可正是這樣,才讓這部片子變得更加動人。畢竟我們誰能真正感受到全世界被拯救的成就感呢?但災難中人們的堅強、朋友愛人受傷時的挺身而出、兒子遇險時不顧一切的北上救援,看到這些誰能不為之動容呢?
作為一部災難片,影片中的特技效果令人震撼。電影中有個鏡頭令我印象深刻:幾股龍卷風肆意襲卷著洛杉磯城,一位大廈內的清潔工人對外面發生的事情似乎全然不知。等到他感覺有些異樣,再推開一間屋子的門,卻發現腳下已是深淵——原來龍卷風甚至將大廈的外層刮落!此時鏡頭外拉,整個洛杉磯城一片廢墟,滿眼荒涼。
在色彩和光的運用上,《後天》這部影片主要使用了藍、白、灰黑三種色彩。而其中藍色又按照劇情的發展分為深藍和天藍兩種。災難開始時,狂風暴雨、雷電交加、大水掩沒城市,此時整個地球都被籠罩在一種有些混沌的深藍色之中,加之象徵著恐怖的黑色,連人們的著裝幾乎一概都是深色系,銀幕前光線一篇昏暗。這樣的色彩和光線的使用,很好地渲染了災難的可怕,給人以震撼。而當全世界都被冰凍,我們看見了被冰雪覆蓋的自由女神像,此時的紐約只有兩種色彩,天藍和雪白。光線在此時又變得光明起來。而這樣的藍與白正是地球本身應該有的色彩,這樣的色彩運用清楚明了地點名了本片的主題,即喚醒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片中使用的暖色調色彩很少,而大多集中在一個東西上,那便是火。在那樣的環境之中,火便象徵著生命、象徵著希望,象徵著人們之間的關愛,象徵著我們人類的堅強。
《後天》這部影片直觀地體現了影視藝術的逼真性和假定性,一方面運用電腦特技營造出了一個似乎不可能發生的「後天」,但特技之後,我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到,隱隱地感覺到那個「後天」真的並不遙遠。

Ⅱ 《後天》描述地理環境

首先了解的是電影中重點提到的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已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溫室效應加劇主要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燃燒過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冰河世紀結束以後,地球氣候於大約1.7萬年前開始變暖,氣溫逐漸地回升。兩極、北美和北歐的冰川開始消融,海平面逐漸上升,渤海、黃海、挪威海的草原被水淹沒。到了1.3萬年前,北美和北歐的冰雪已經融化了相當大一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開,一片繁榮景象。但是,就在這時,在12640年前,氣溫又驟然下降了,世界各地轉入嚴寒,兩極和阿爾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蓋擴張,許多本來遷移到高緯度地區的動植物大批死亡。這一次降溫是很突然的,在短短十年內,地球平均氣溫下降了大約7、8℃這次降溫持續了上千年,直到11500年前,氣溫才又突然回升。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新仙女木事。

Ⅲ 《後天》在地理角度發生的原因

主要是全球大洋環流形式的變化。全球變暖使得極地地區的冰川消融,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使來自赤道熱帶地區的暖流供給中斷,導致了北半球氣溫驟降,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

Ⅳ 《星際穿越》地理知識如何推進影片情節發展

、糧食危機存疑問
影片開頭,全球的農作物都遭到枯萎病襲擊而死亡。但「枯萎病」並不是一種病,而是一個門類,是形形色色植物病的統稱,片中卻暗示為同一種病原像連環殺手一樣依次獵殺農作物,其中玉米抗病力最強也缺乏說服力。影片結尾,人類在太空重新種植莊稼,但假如真是病原體作祟,上了太空又如何擺脫。不妨假

Ⅳ 《後天》《星際穿越》 論述地理知識如何推動情節發展

噗哈哈哈哈作業沒寫完吧我寫了哎 告訴我你是誰我把鏈接給你:)

Ⅵ 電影《後天》里有哪些是正確的地球科學知識

為了達到嘩眾取寵,忽悠觀眾的目的,電影《後天》描述的絕大多數場景都是毫無根據和聳人聽聞的偽科學。第一,氣候的確會發生變化,史前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冰期-暖期的周期變化,但這個變化是漸變的,至少是百年尺度的漸變,絕不是像《後天》所說幾天之間全球發生幾十度的急劇降溫,這在古氣候研究中從來沒有發現過。第二,氣候變化到底是人為因素作用大,還是自然本身周期性節律影響更大,至今尚無絕對的定論。事實上,我們今天仍然處在最後一次冰期的末期,就算沒有人類排放溫室氣體,今後地球仍然會按著既定趨勢朝著繼續變暖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急劇降溫。最後,即使地球上完全沒有人類(實際就在1萬年前,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就是微乎其微的),地球氣候也在發生周期性的劇烈變化,在這種全球尺度甚至星際尺度變化發生時,即使今天掌握了各種高科技的人類使盡吃奶的力,也會無能為力的,人類的選擇恐怕就是積極地去適應,而不是試圖去改變。
《後天》就是一幫似懂非懂的科學盲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拿偽科學來賺錢的作品而已。

Ⅶ 如何理解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海燕》中的這些描寫還主要是烘托氛圍。要特別注意的是,景物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一般是在敘事性比較強的文體中。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比如《在沙漠的中心》一文中,沙漠惡劣的環境,人如何應對惡劣環境才能生存下去,人不斷地想辦法應對寒冷就成為主要面對的問題。這才是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既然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就一定與故事情節有關,如果僅僅是營造氛圍是不算的。比如,一個寒冷的冬天,人們坐在溫暖的公交車里發生了一個故事,這里的寒冷只是為了冷熱的對比,這就沒有推動故事情節。比如大家都熟知的一個故事,人們在公交車里,突然窗子破了,寒冷就成為故事發展的推動力,這時候環境描寫就參與到了故事的發展之中。並且如何應對寒冷成為了故事發展的一個因素。最終一個人用身體擋住了寒冷。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就要參與到情節發展之中。

閱讀全文

與後天中地理知識如何推動情節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