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盆,山地怎麼區分 地理
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切有較大的起伏的連續性山脈!山盆是指在山地的地形之中形成的低於周圍海波較多的切面積較大的山谷盆地!
② 6年級上冊地理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的定義。
高原,海拔2000米以上的平原地區,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勢低平地區,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高山的地方,盆地,中間低四周高的地區
③ 地理 高原與山地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高原與平原的主要區別是海拔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區別於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它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平原,又以較大的平緩地面和較小的起伏區別於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寬廣平坦,地勢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則山巒起伏,地勢變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國的青藏高原,面積最大的高原為巴西高原。
廣闊的平坦高地,通常四面八方全是陡崖,但有時周圍是高山。高原最本質的特徵是︰地勢相對高差低而海拔相當高。高原分布甚廣,連同所包圍的盆地一起,大約共佔地球陸地面積的45%。山地,屬地質學范疇,地表形態按高程和起伏特徵定義為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差200米以上。
地球陸地的表面,有許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山由山頂、山坡和山麓三個部分組成 ,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們以較小的峰頂面積區別於高原,又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丘陵。這些群山層巒疊嶂,群居一起,形成一個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態奇特多樣,有的彼此平行,綿延數千公里;有的相互重疊,犬牙交錯,山裡套山,山外有山,連綿不斷。山地的規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稱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稱為中山,海拔低於1000米的稱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為褶皺山、斷層山、褶皺一斷層山、火山、侵蝕山等。褶皺山是地殼中的岩層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擠壓,向上彎曲拱起而形成的。斷層山是岩層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層發生斷裂,然後再被抬升而形成的。喜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皺山,江西的廬山是斷層山,天山山脈屬於褶皺一斷層山。
④ 高中地理 最簡單的方法區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還保證不錯。
平原:200米以下
高原:500米以上
丘陵:500米以下
山地:500米以上
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比較完整的大片高地。
盆地是低於周圍山地相對凹下的地表形態。
山地海拔高度不超過500米,相對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地勢起伏,坡度和緩,稱之為丘陵.
平原是地勢低平坦盪、面積遼闊廣大的陸地。根據平原的高度,把海拔0-200米的稱為低平原,平原是地勢低平坦盪、面積遼闊廣大的陸地。根據平原的高度,把海拔0-200米的稱為低平原,海拔200-500米(或600米)的平原稱為高平原
山地的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險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並且沿著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長,這樣的山地就是山脈。因此山脈是有一定延伸方向的,其延伸方向即走向。
⑤ 山地和平原的區別初中地理題
1.有區別 地形類型指山脈,平原 盆地 高原 丘陵等這是基本的地形類型但像湖泊海嶺海溝也算
而地貌類型指什麼什麼地貌例如: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溫帶草原 熱帶雨林等等
2.大地的骨架指"山脈";湖泊海嶺海溝也算
3.內蒙古高原地勢高平坦一望無垠所以是高平
山脈也算地形類型的一種嗎?回答是例如安第斯山脈 落基山脈 大小興安 嶺這類都是
內蒙古算地勢低平嗎?不算
⑥ 初一地理的山地因素有哪些
山地的因素主要有火山噴發、地殼褶皺、地殼斷層、外力侵蝕這四類。
1火山
由於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山被稱為火山。這類山的特點是山頂上有一個窪地,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火山口。如果此山位於較高緯度,到了冬天,山上有降雪,遠遠望去,就像山上長出了白頭發;近看,火山口裡有積水,積水為湖,即為天池。
2褶皺山
褶皺山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大陸漂移,造成兩塊大陸相撞,岩石發生彎曲變形所致。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最外層是厚厚的岩石殼,就像蛋殼一樣,但它並不是一塊完整的「蛋殼」,而是由多個板塊拼接而成的。這些板塊並不「老實」,它們互相擠壓碰撞,有的板塊被另一個板塊「翹」起來,山地就形成了,例如喜馬拉雅山;有的板塊比較軟,於是被另一個板塊「擠皺了」,例如中國的昆侖山脈和天山山脈、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就是這樣形成的,它們都屬於褶皺山系。
3斷層山
岩石由於受到來自地球內力的頂托作用而斷裂,上升的岩塊像堡壘一樣,因此叫地壘,它常常形成塊狀山地,如江西的廬山、山東的泰山、陝西的華山等;下陷的地區形成窪地,叫地塹,降水多的地區易形成湖泊,如中國的鄱陽湖、俄羅斯的貝加爾湖,降水少的地方就會形成沖積平原,如陝西的渭河平原等。這類山地的特點是在平原上會出現一個塊狀山地,高聳入雲。登山遠望,一覽眾山小。
4外力侵蝕山
岩石成因有三種:岩漿岩質地堅硬,如花崗岩,不易被侵蝕;變質岩質地細膩光滑,如大理岩,也不易被侵蝕;沉積岩是泥沙沉積後,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固結成岩而成,質地柔軟,易被侵蝕。當這些岩石露出地表,在風的吹拂和雨水的沖刷下,松軟的岩石會被流水和風侵蝕帶走,堅硬的岩石便留下來形成山地。
⑦ 地理的地形類型什麼意思
名詞解釋: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狀態。按其自然形態可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名詞詳解:地表起伏的形態,如陸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陸架、大陸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脈等。根據地表形態規模的大小,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陸與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單元,較小的地貌形態如有在流水和風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壟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對地理環境的其他要素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響。地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地貌發展變化的物質過程稱地貌過程,包括內力過程和外力過程。內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兩種營力,地貌是內力過程與外力過程對立統一的產物。根據形態及其成因,可將地貌劃分出各種各樣的形態類型、成因類型或形態—成因類型。地貌也叫地形,不過這兩個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區別,如地形圖一般指比例尺大於1:100萬著重反映地表形態的普通地圖,而地貌圖則是一種主要反映地貌形態——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專題地圖。在測繪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總稱。地形起伏的大勢一般稱為地勢。
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不同地勢往往由不同條件下內、外動力組合作用形成。人類對地勢的利用表現在工程水利、建築和軍事等許多方面。
地形【topographyf】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總稱。
(1)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2) 包括地勢與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內的地表形態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統稱
⑧ 初中山地和丘陵的區別用地理知識解答
丘陵是陸地上起伏和緩、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海拔一般在200米~500米之間,孤立存在的稱丘,群丘相連的稱丘陵。丘陵一般都比較破碎、低矮,頂部渾圓,坡度和緩,沒有明顯的脈胳,多為山地向平原的過渡地帶,是山地久經侵蝕的產物。在地貌演化過程中,丘陵是山地向平原過渡的中間階段。從構造上看丘陵所在地區一般地殼抬升緩慢,從氣候條件上看,一般在溫暖濕潤地區丘陵分布較多.
地球陸地的表面,有許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山由山頂、山坡和山麓三個部分組成
,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們以較小的峰頂面積區別於高原,又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丘陵。這些群山層巒疊嶂,群居一起,形成一個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態奇特多樣,有的彼此平行,綿延數千公里;有的相互重疊,犬牙交錯,山裡套山,山外有山,連綿不斷。山地的規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稱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稱為中山,海拔低於1000米的稱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為褶皺山、斷層山、褶皺一斷層山、火山、侵蝕山等。褶皺山是地殼中的岩層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擠壓,向上彎曲拱起而形成的。斷層山是岩層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層發生斷裂,然後再被抬升而形成的。喜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皺山,江西的廬山是斷層山,天山山脈屬於褶皺一斷層山。
山地是大陸的基本地形,分布十分廣泛。尤其是亞歐大陸和南北美洲大陸分布最多。我國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馬拉雅山、昆侖山、唐古拉山、天山、阿爾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一般多呈脈狀分布。山地是一個眾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別於單一的山或山脈,山地與丘陵的差別是山地的高度差異比丘陵要大,高原的總高度有時比山地大,有時相比較小,但高原上的高度差異較小,這是山地和高原的區分,但一般高原上也可能會有山地,比如青藏高原。
丘陵為世界五大陸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表面形態起伏和緩,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內
,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由各種岩類組成的坡面組合體
。坡度一般較緩,切割破碎,無一定方向。中國自北至南主要有遼西丘陵,江淮丘陵和江南丘陵等。黃土高原上有黃土丘陵。長江中下遊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遼東,膠東兩半島上的丘陵分布也很廣。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地面崎嶇不平,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
丘陵一般沒有明顯的脈絡,頂部渾圓,是山地久經侵蝕的產物。
習慣把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丘陵在陸地上的分布很廣,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在歐亞大陸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帶。丘陵地區降水量較充沛,適合各種經濟樹木和果樹的栽培生長,對發展多種經濟十分有利。
⑨ 高中地理,丘陵與山地的區別
按等高線數值丘陵一般在200—500米,但這只是一般情況。
還可以根據等高線的稀疏情況判斷,一般來說丘陵的等高線較稀疏,山峰是比較密集的。兩者相比較能更好的判斷。
解釋一下,有的大一點的丘陵確實比一些低矮山峰海拔要高,但由於坡度小,十分和緩等情況,顧也稱之為丘陵
。
⑩ 山地和高山一樣么
山地,平原,高原,丘陵,是地理上的一種地形分類方法。
高山,是俗語中的一種講法。你可以網路一下什麼叫「山地」,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