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應該學些什麼東西
很多門課程,看你感不感興趣,像地圖學,氣象學,水文學,地質學,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等等,千萬別抱著隨便學的態度,其實地理可以教給你很多東西,考研可以考地理信息系統,這個專業還可以,不過要求計算機和數學成績優秀。千萬不要現在就想自己不當老師,把該學的東西學好,以後找工作你就會發現受益無窮。
2. 地理科學專業學什麼
地理科學專業學習地理知識,還有測量之類的,還有地理發現地理結構跟動植物相關的都會學習
3. 有些大學開設;地理科學.專業,地理科學專業是什麼意思有哪些內容
你好,我是中山大學的,我們學校的地理學院開設這個課程。我本身就是地理學院的。
但我不是地理科學這個專業的,我與該專業的人比較熟悉,所以對這個專業還是有點了解的。
奉勸你別讀這個專業,這個專業理學性質太強了,畢了業想找對口的工作非常非常難,只有繼續讀研甚至是讀博才有出頭之日。
他們專業的就業率也不好,因為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去國土,科研單位才對口,但是這些單位要麼要碩士,要麼考公務員,本科生很難進的。
他們平時學什麼,地質地貌,土壤地理,生態,土壤化學等都搞。還有河口海岸。他們系一年賺百萬的老師也有好幾個,但是你能堅持一步步讀碩士,讀博士,然後就是教書,研究一輩子么,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報這個。
4. 大學地理專業學些什麼內容
自然地理、地圖學、測量學、地球科學導論、地質學以上是基礎課;
高數、大學英語、大學語文、思修、馬原、毛概、形勢與政策,以上是通修課;
還有其他的是專業課,要看具體的專業了~
5. 地理學 的內容是什麼
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系等。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
研究對象
地理學地理學研究的是地球表面這個同人類息息相關的地理環境,地理學者曾用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等術語稱呼地球表面。它是地球各個層圈——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積和厚度。在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組成一個宏大的地表綜合體,它具有以下的特徵:
一方面,地球表面是由五個同心圈層組成的整體,它們分別是大氣對流層、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
大氣對流層主要由氣態物質組成,也包括部分液態水和固體顆粒。由於對流層同地面和水面接觸,因此大氣中各種要素都受到下墊面的強烈影響;
岩石圈上部主要由固體物質組成,包含部分氣態、液態物質和微生物,它是生物和人類所依附的場所,也是各種圈層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最集中的地方;
地理學水圈主要由液態水組成,以海洋為主還有陸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質和能量循環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生物圈和人類圈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生物圈是有生命活動的圈層,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生物圈同大氣對流層、岩石圈上部、水圈相互交錯,組成一個巨大的復雜的自然綜合體;
人類的出現是地球表面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人類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勞動,通過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地球表面施加影響,創造了一個新世界,並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層圈——人類圈。
上述各層圈所組成的地球表面這個綜合體,這是自然歷史發展的結果,各層圈的形成在實踐上亦有一定的順序:岩石圈、大氣圈和水全是無機的物質,首先出現;有機的生物圈及其相關的土壤,是在無機圈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類則是生物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種發展的動力來自於地球內部和外部力量——太陽能。
地理學另一方面,地球表面是一個不均一的層面,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分異。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區域分異的主要原因是太陽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勻性和地球內能分布的不均勻性。人類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因此人類的體制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差異。比如人種的差異、生活方式的差異等等。
在有,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地球表面形成過程中,大陸與海洋的面積和位置幾經變遷,氣候歷經了炎熱與寒冷、濕潤與乾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發展到陸地,有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
自然地理的變化影響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反作用於自然地理。特別是在現代工業化時期,人類的活動是地球表面發生深刻的變化,一方面控制或減輕了某些自然災害,另一方面諸如森林的砍伐、污染、荒漠化等等情況的出現,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資源的大量消耗,人類的影響程度還在加劇。
6. 地理學的含義,內容各是什麼
地理學(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隨著地理信息技術發展與研究方法變革,新時期的地理學正在向地理科學進行華麗轉身,研究主題更加強調陸地表層系統的綜合研究,研究範式經歷著從地理學知識描述、格局與過程耦合,向復雜人地系統的模擬和預測轉變。
7. 地理科學是什麼專業專業是什麼意思
"地理科學"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地理科學與地理學是同義詞,但在學術上,二者存在差異。
8. 大學地理主要學什麼
大學地理教的不僅僅是知識,關於大學地理知識系統網上你一搜就是一大堆,主要就是三大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相關技術,這沒什麼好說的,大學地理培養的關鍵是地理學科的專業素養,也就是要求你在畢業之後能夠進行基礎的地理研究,能夠應用基本的地理理論進行相關問題的分析……這才是大學最應該培養的東西,如果一個大學沒有這個意識,那它就不配開著門課程……
9. 地理科學主要學什麼
地理科學主要學地理知識與科學知識的結合運用。
專業課主要有:地質學、地貌學、水文學、氣候與氣象學、土壤與植物地理學、地球概論、地理科學導論、人文地理學、計算機輔助制圖、測量與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導論、計量地理學、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經濟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文化地理學等,主要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科學三個方向。」
「地理科學」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
學科體系
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理論層次(基礎科學)、技術理論層次(技術科學)、技術層次(工程科學)。
一般認為,基礎理論層次包括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部門地理學(如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及其分支);技術理論層次主要是研究應用的地理理論,如建設地理學、應用地貌學、應用氣候學等;技術層次包括災害預報、生態設計、區域規劃、計量地理學、地理制圖、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實際應用技術。
這樣理解的地理科學比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學研究領域要廣闊得多。從學科性質上來說,它是受哲學指導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從層次上看,是一個「基礎理論——技術理論——應用技術」的完整體系。
錢學森在現代人類知識體系11個門類中,將地理科學歸結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橋梁科學;在五大開放的復雜巨系統中,把地理系統排在星系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在社會總體設計部下設四大建設中,將地理建設與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並列。
錢學森把地理科學看做是舉足輕重的科學體系。錢學森從哲學高度,從人類知識體系的高度,從復雜性系統科學的理論框架中,從社會總體設計工程的實踐出發,把地理學提升到為國民經濟服務的科學,因此,地理科學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地理科學
10. 地理科學是什麼專業 怎麼上 哪些本科大學有這個專業 學習什麼 謝謝
特別提示:由於各個學校的培養目標不同,各學校具體專業設置也不同,名稱上可能不叫「地理科學」。
「地理科學」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也指高校本科專業名稱,學術期刊名稱。
地理科學專業包括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水文學、測量與地圖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多媒體課件製作、地理教學論、遙感概論等。本專業以重基礎、重技能、寬口徑的人才培養理念為指導思想,在課程與課時設置上重視地理科學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強化學生的地理實踐與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的教學、因學生而異開設選修課程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具體由於各個學校的培養目標不同而不同,詳細可見各學校專業設置介紹。
建議在網路搜索一下:
地理科學_網路 http://ke..com/view/258812.htm
地理科學專業_網路 http://ke..com/view/1649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