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中國地理位置用一句話表示
海陸兼備。
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兼備。
2. 在地理上首都用什麼表示
如果是中國地圖的話:中國首都(即北京)用紅色的五角星表示,這也是地理上用的;外國首都用一個圓圈裡面一個實心圓表示(即用省會的符號表示)。如果是世界地圖的話:首都都用一個紅色的實心圓圈表示。(不同的地圖可能略有不同)。
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3. 地理中東西南北分別用什麼字母表示
東——E(esat)
南——S(south)
西——W(west)
北——N(north)
1、東西南北中方位:
東南西北中表示五個方位,東方,西方,南方,北方和中間,與五行、五色和五季相對應。也指中國或某一個國家的四支和中心。在中國:
(1)最東邊:為黑龍江主航道與烏蘇里江主航道的交匯處(東經135度左右);
(2)最西邊:帕米爾高原(東經73.5度);
(3)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約北緯53度);
(4)最南端:海南省曾母暗沙(約北緯4度);
(5)最中間的,也就是原點,在陝西省中部。
2、辨別東南西北方向的方法:
(1)東南西北口訣: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指南針初始方向設定的就是指北的。
(3)利用地圖來辨別方向,平日里沒事多看看地圖,了解一下地鐵的大概走向。
(4)利用太陽的方向來辨別方向,中國是處於北半球的,拿中國大部分城市來說,都是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太陽早上從東南升起,黃昏從西南落下,正午就是正南。
(5)利用樹木來辨別方向,在一片向陽的山坡上,請注意,是向陽的山坡上,觀察一下有沒有被砍伐的樹木,看一下它的年輪,年輪排列稀疏的就是南邊,反之,另一面就是北邊了。
(3)中國用地理怎麼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地理學的應用:地理學利用各種方法和技術,直接的大地測繪尤為重要。空中攝影和人造地球衛星電子遙感技術使測量方法得到了改進。統計方法幫助對數量資料,主要是人口統計和測量數據,進行地域分析。但是繪制地圖一直是地理學家的獨特手段。
地理學有多種應用。它使人了解所生活的世界的基本特點、地區和居民的多種多樣、人與資源和自然的復雜聯系和相互關系,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面臨的問題。地理學研究能解釋地球上自然、生物和人類的分布特點以及它們相互聯系的復雜鏈條。
實用地理分析對管理資源、了解環境問題、分析自然災害(如旱災、水災)和計量環境污染(城市、農業及工業廢物排放造成的污染)的分布很有助益。修建大壩和水庫造成的不良環境影響的分析特別重要。
地理學家參與土地利用與住房規劃。他們還是負責研究、調查、開發或管理自然資源的國家機構和國際機構的重要力量。
4. 地理中的東西南北各自用什麼字母表示
地理中的經緯度和方位用N表示北緯和北方,用S表示南緯和南方,用E表示東經和東方,用W表示西經和西方。
5. 中國地理的特徵與中國的地理特徵是什麼
中國地理的特徵
1,地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2,人口: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中國的地理特徵
1,地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復雜多樣,各類地形佔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
2,地貌:中國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
3,自然資源: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
(5)中國用地理怎麼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自然災害狀況:
中國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其中氣象災害包括旱澇、台風、寒潮,而地質災害包括海嘯、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中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6. 什麼是地理什麼是中國地理具體怎麼解釋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中國地理就是中國地方的地理環境和當地的風土人情
7. 「中國」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地理概念還是什麼
關於「中國」一詞的含義,大致有兩種解釋
1.中國二字有京都、京師之意。最早這么用中國一詞的便是《詩經?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經綏四國」。據說這幾句詩是規勸暴君周厲王的,讓他先從愛護京都的人民開始,然後推而廣之,安定天下。漢代研究《詩經》的學者毛萇,特意為「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作註:「中國,京師也。」《孟子》中記載了一段齊王對大臣說的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照現在的意思,不過是想在京城中給孟夫子蓋間房子而已。漢末學者劉熙也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2.中國一詞指古時華夏民族聚居的區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大河南北,古稱中土、中原,或稱中夏、中華。當然也被稱為中國。這些稱呼,實際是指黃河流域一帶。如《史記?楚世家》載:「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當時的楚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所講的中國實際上就是對黃河流域的幾個國家的統稱。
8. 地理科普什麼是中國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側,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
9. 我國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南臨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入內陸,遠離海洋。處於北半球的東部,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國家之一。
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於北半球;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遼闊的疆域
我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6.4%,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1707.5萬平方千米)和加拿大(995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我國陸地邊界長約2.2萬千米,與15個國家相鄰接,相鄰的國家自東北向西南依次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
10. 中國的地理特徵是什麼中國
中國地理特徵,具體有氣候類,地形類,還有人文地理.
中國幅員遼闊,跨緯度較廣,距海遠近差距較大,加之地勢高低不同,地形類型及山脈走向多樣,因而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從氣候類型上看,東部屬季風氣候(又可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屬高寒氣候.從溫度帶劃分看,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青藏高原區.從干濕地區劃分看,有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之分.而且同一個溫度帶內,可含有不同的干濕區;同一個干濕地區中又含有不同的溫度帶.因此在相同的氣候類型中,也會有熱量與干濕程度的差異.地形的復雜多樣,也使氣候更具復雜多樣性.
地形
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由西向東呈階梯狀.東部多平原丘陵,西部不多山地,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