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市中心」、「城市中心區」、「市區」是同一個概念么如果不是,他們有什麼區別
這三個概念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市中心是城市中商業、娛樂、購物、文化、交流、公共設施、行政機關比較集中,人群流動頻繁的地區。
城市中心區以城鎮主城區為主體,並包括鄰近各功能組團以及需要加強土地用途管制的空間區域。中心城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外環線以內地區作為中心區范圍。關於功能定位。 城市中心區總體上應以現代商務為主體功能。
而市區則是指(行政區劃)內的地域,另一種含義是城市轄區內地理景觀具有城市特徵的地域。
(1)高中地理市中心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市區作為城市的統計單元時,由於各國城市狀況有很大差別,無法做比較。在西方,城市法定邊界趨於穩定,稍大一點的城市普遍是建成區大於市區。
在中國,幾乎全部的城市都是市區范圍大於城市建成區。中國的城市行政區劃分和城市統計概念中,直轄市和地區級城市的市區是指不包括轄縣在內的城市行政管轄區。
所以人們常常用市中心來形容人流量大且經濟繁華的地域。
城市中心區往往是一個城市商業較為發達的區域,我國各地區都開始進入城市化的加速發展時期,城市中心區發展戰略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方面。
Ⅱ [高中地理]城市空間形態問題
每一個城市的生長都是一個外部擴展(outward extension)和內部重組(internal reorganlzation)的雙向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會增加新的結構,對外以合生(acceretion)的形式,對內則以替代(replacement)的形式(Smailes,1966)。城市外部擴展的各向異性使得合生形式多樣,從而產生了千姿百態的空間形狀;內部替代過程往往既是物質性的,又是功能性的,特別是在城市核心地區。在任何一段時間里,隨著城市的生長與更新,多數現有結構即將過時,而且在它們惡化的過程中傾向於功能的改變,即轉向新的用途。城市空間變化的外部擴展和內部重組是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沒有建成區的向外擴展,外遷的企業和居住區就沒有去處,城市內部空間的結構重組就無從實現;沒有內部重組造成的推力,郊區化就失去了動力而無法產生。造成城市內外空間變化的動力機制實質是相同的:即所謂的「政策力」、「經濟力」和「社會力」三者的共同作用(張庭偉,2001)。因此,城市空間形態演化就是創造和再造城市形態物質結構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形態發生了變化,不僅產生了新的城市結構,而且已有的城市結構也被修正(Knox&Pinch,2000)。城市總是在各種作用力的推動下,在這種矛盾的運動中持續生長、演化。
城市空間形態的發展與演化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高度不可逆的過程,其形態特徵就是城市形成與發展過程的綜合反映,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揭示城市空間形態演化背後的作用機理是城市空間形態研究的必要時提。對於認識城市的發展過程,優化城市空間形態,引導城市健
第118頁
Ⅲ 高一地理城市的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發布各有什麼特點
根據人的居住換居住區進行劃分的,商業區一般在最中心其實是住宅區工業區,最遠距離市中心。
城市的各項經濟活動都需要佔用一定的土地,由於城市土地面積相對有限,不同地塊的交通通達度和地價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項活動之間必然要發生競爭,並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區。
城市土地面積相對有限,各個地塊的交通通達性和地價也各不相同,各項活動之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劃分:無明確界線,區內以某種功能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各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的界線,一個功能區往往以某種功能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大城市功能復雜,還會形成行政區、文化區等功能區。
(3)高中地理市中心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因:
1、歷史因素:
歷史背景:很大程度上決定功能分區的現狀。例如:北京的商業區,上海的中心商務區;歷史變化:城市土地利用隨歷史而變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區的班落、城內污染工廠外遷。
2、經濟因素:
距離市中心的遠近:距離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價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隨距離的增加而遞減。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業區,商業區外圈形成住宅區,城市外緣形成工業區。
交通通達度:通達度越好,土地價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則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達度低,則往往形成住宅區
3、社會因素:
收入:形成不同級別住宅區的常見原因;社會群體: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區和活動區。例如:住宅區出現分化,高、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知名度:對住宅區的選擇有很大影響,還影響到商業區和工業區的發展變化。例如:高收人階層集聚形成高級住宅區。
種族:對住宅區分異的影響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種族聚居區,如唐人街等
4、行政因素:
政府採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規劃,干頂城市社會經濟的自由發展,通過合理引導明確劃定不同功能區。例如:北京方庄住宅小區
Ⅳ 關於高中地理城市功能區的問題
「高級住宅區在城市邊緣」這種情況出現在城市發展的逆城市化階段。
在這個階段,城市發展迅速,城市范圍迅速擴大,城市建設逐漸完善,交通
更加便利,城市功能輻射范圍更廣。由於常年的發展,老城區內環境質量下降,
交通變得擁擠,各類設施逐漸不能滿足人們日益發展的需求。因此,高級住宅區
逐漸向城市邊緣發展,而工人住宅區由於工作的需要也逐漸向城市中心轉移。
因此說,高級住宅區在城市邊緣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逆城市化。
Ⅳ 市中心區是什麼意思
區------是區域。市中心區的意思飽含三方面 1 該城市的政治中心,即政府及其主要部門所在的地方; 2 經濟,科技發達的區域 ; 3 地理位置上的該城市的核心區域。一般情況下,市中心區多指後者。
Ⅵ 關於高中地理滴城市問題
一般來說,城市的地域形態和結構類型可以用功能分區來說明,例如中心一般均為商業區或中心商務區,面積最大為住宅區,最外圍為工業區,這是主要有地價來決定的,當然也存在其他原因,但都是少數。
眼交通線或沿河分布使城市形成帶狀布局形態,交通線先呈帶狀最後均為網狀
Ⅶ 南京市中心是什麼區
南京中心地理位置:位於南京市新街口核心地帶(秦淮區)秦淮區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國家東部地區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華東地區的商貿、信息、文化、旅遊中心,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南京中心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新街口核心地帶,地鐵1號線和2號線可直達新街口,周邊有中山東路、中山南路、漢中路等多條城市主幹道。
南京市屬於副省級市。截至2019年1月,南京市下轄玄武區、秦淮區、鼓樓區、建鄴區、棲霞區、雨花台區、浦口區、江寧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共11個市轄區、94個街道、6個鎮,總面積6622.45平方公里。
(7)高中地理市中心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秦淮區面積49.2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郵政編碼210002。區人民政府駐五老村街道。
位置境域
秦淮區位於南京主城中部,面積49.11平方公里,東與江寧區上坊接壤,西至外秦淮河與建鄴區相連,北以中山東路、漢中路為界與玄武區、鼓樓區交界,南以雨花東路、卡子門大街為界與雨花台區相鄰。
地貌
秦淮區屬低山丘陵區,呈東南低西北高之勢。沿線附近有翠屏山、牛首山、方山等,地形起伏較明顯。有秦淮河谷平原,地勢低平,地面水系較多,地表水蝕嚴重,形成溝崗相間的的波狀地形景觀,地面標高在6~12m之間。秦淮區地貌,以平原為主,間有若干座小山崗,中華門內有赤石磯(一部分)、花露崗,城外有寶塔山,紅花街道內有窨子山、夾崗,山崗高度10~30米。
Ⅷ 高中地理最常見的區域定位
地理學注重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因此區域性是地理學的顯著特點之一。全國文綜卷注重對區域地理的考查,區域地理試題所佔比重大,而且很多試題往往是以區域為背景,來考查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因為許多地理現象的發生和發展只有落實到某一區域中才能加以正確的分析和評價。
首先,列出主要經緯線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表格,圖文對照進行填圖練習。
一、世界地理區域定位
1.主要經線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經線
穿過地區
附近的地理事物
0°
歐洲和非洲西部、大西洋
倫敦、英吉利海峽、巴黎、伊比利亞半島、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幾內亞灣
30°E
歐洲中部、非洲東部
摩爾曼斯克和莫斯科、東歐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黑海、小亞細亞半島、地中海、開羅、尼羅河、東非高原、東非大裂谷、維多利亞湖、南非高原
60°E
亞洲西部、印度洋
烏拉爾山脈、鹹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東側、阿拉伯海
90°E
亞洲中部、印度洋
葉尼塞河(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界河)、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恆河三角洲、孟加拉灣
120°E
亞洲東部、澳大利亞西部
勒拿河與大興安嶺、北京、上海、台灣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澳大利亞西部
150°E
亞洲與澳大利亞東部
東西伯利亞山地、千島群島、大分水嶺、堪培拉、悉尼、塔斯馬尼亞島
180°
日界線、太平洋中部
白令海、阿留申群島、中途島、斐濟群島、紐西蘭
150°W
阿拉斯加、太平洋
夏威夷群島
120°W
北美洲西部、太平洋
落基山、溫哥華、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
90°W
北美洲中部、太平洋
蘇必利爾湖、密西西比河、墨西哥灣、中美洲
60°W
南美洲中部、大西洋
格陵蘭島、紐芬蘭島、加勒比海、蓋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布宜諾斯艾利斯、南極半島、長城站
30°W
大西洋中部
同時說出以上經線穿過的主要氣候區。
2.主要緯線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緯線
穿過地區
附近的地理事物
赤道
非洲中部、東南亞、南美洲北部
剛果盆地、東非高原、維多利亞湖、乞力馬扎羅山、馬來群島、新加坡、基多、亞馬孫平原
北回歸線
北非、亞洲、中美洲
撒哈拉沙漠、紅海、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中國華南和台灣島、夏威夷群島、墨西哥高原、墨西哥灣
北極圈
歐洲、北亞、北美洲
冰島(南)、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島
南回歸線
非洲南部、澳大利亞中部、南美洲中部
南非高原、馬達加斯加島、澳大利亞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嶺、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西高原南部、里約熱內盧、聖保羅
南極圈
南極大陸外圍
同時說出以上緯線穿過的主要氣候區。
3.七大洲的經緯度位置:
大洲
經度范圍
緯度范圍
位置特徵
亞洲
26°E—169°E
10°S—169°N
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跨南北半球和高、中、低三個緯度,赤道穿過馬來群島
非洲
17°W—51°E
35°S—37°N
赤道和南北回歸線穿過,跨南北半球,以熱帶為主,「熱帶大陸」
歐洲
10°W—66°E
36°N—71°N
北半球,北極圈穿過,中高緯度
北美洲
170°W—20°W
7°N—72°N
北半球,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跨高中低三個緯度
南美洲
82°W—35°W
54°S—12°N
赤道、南回歸線穿過,熱帶面積廣大
大洋洲
110°E—130°W
47°S—30°N
赤道和日界線穿過島嶼,跨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同時存在兩個日期
南極洲
360°
62°S以南
跨經度最廣的洲,以南寒帶為主
4.四大洋的位置特徵:
大洋
位置特徵
太平洋
大致以150°E和赤道為中心,跨東西半球
大西洋
大致以30°W和赤道為中心,跨東西半球
印度洋
大致以80°E和南回歸線為中心,東半球
北冰洋
大致以北極為中心,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二、中國地理區域定位
1.四條經緯線框出骨架:40°N、23°26´N,120°E、90°E,分東北區、華北區、西北區和華南區等。
2.主要經線穿過的地區:
經線
穿過的省區及附近主要城市
穿過的主要地形區、河湖及名山
80°E
新疆、西藏
天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昆侖山、青藏高原、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
90°E
新疆、西藏、青海西緣;烏魯木齊、拉薩
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天山、吐魯番盆地、羅布泊、阿爾金山、柴達木盆地、昆侖山、三江源、青藏高原、唐古拉山、雅魯藏布江、喜馬拉雅山
100°E
內蒙古、甘、青、川、滇;酒泉、玉門、西寧、麗江、昆明、大理
內蒙古高原、祁連山、青海湖、黃河、巴顏喀拉山、長江、瀾滄江、(怒江)、橫斷山
110°E
內蒙古、陝、鄂西、湘西、桂、粵西、瓊;包頭、呼和浩特、西安、桂林、南寧、湛江、海口
內蒙古高原、陰山、黃河、黃土高原、秦嶺、巫山、長江、雪峰山、兩廣丘陵、珠江、五指山
120°E
內蒙古、遼西、魯、蘇、浙、閩東;秦皇島、青島、連雲港、南京、滬、杭州、福州、台北
呼倫貝爾草原、大興安嶺、遼河、渤海、山東半島、淮河、長江、太湖、東南丘陵、玉山
130°E
黑龍江、吉林
黑龍江、小興安嶺、東北平原、松花江、長白山
3.主要緯線穿過的地區:
緯線
穿過省區及附近主要城市
穿過的主要地形區、河湖及名山
50°N
內蒙古、黑龍江
呼倫貝爾草原、大興安嶺
40°N
新、甘、內蒙古、晉、冀、京、遼;敦煌、玉門、酒泉、北京、秦皇島
塔里木盆地河、內蒙古高原、賀蘭山、黃河、太行山、海河、華北平原、渤海、遼東半島
30°N
藏、川、渝、鄂、皖、浙;拉薩、成都、重慶、宜昌、武漢、杭州
喜山、岡山、怒江、瀾滄江、長江、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洞庭湖、鄱陽湖、杭州灣
北回歸線
滇、桂、粵、台;廣州
雲貴高原、兩廣丘陵、珠江、台灣山脈、玉山、日月潭
先以上表為參考進行填圖練習,再用空白地圖對照表格說出或填出以上的區域定位內容。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省時高效,比拿著地圖死記硬背的效果要好。
第二,在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定位練習的基礎上,再進行「以點定面」訓練。
經過以上的填圖練習,考生對區域地理的位置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但以上表格內容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全部記在腦海中,也不需要記全部記住,要求是「不求記住,但求熟悉」。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以點定面」的訓練,即先確定某點,再以該點為中心(或作為參照物)推測某區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圍。參照點的選擇應具備代表性和典型性,如可以選擇大洲或大洋的中心或某地形區的中心或某重要城市。但參照點不宜太多,否則難於記住而達不到目的。
第三,根據經緯線簡圖,寫出區域名稱。
這屬於較高層次的讀圖訓練(其給出條件類似高考試題),要求根據給出的經緯線快速判斷出區域名稱。舉例如下:
70°
80°
90°
30°
20°
10°
100°
110°
120°
130°
20°
10°
0°
10°
一、世界地理區域定位
80°
100°
120°
140°
60°
40°
20°
80°
60°
40°
0°
20°
40°
120°
150°
20°
30°
40°
120°
100°
60°
50°
40°
30°
90°
120°
150°
180°
70°
60°
50°
60°
50°
60°
70°
80°
50°
40°
40°
50°
60°
70°
40°
30°
20°
30°
0°
20°
40°
23.5°
0°
23.5°
0°
20°
40°
60°
70°
55°
40°
140°
100°
60°
60°
40°
20°
以上12個區域的名稱依次是(從左至右,從上到下):東亞、東南亞、南亞、歐洲、北美、拉丁美洲、中亞、西亞、非洲、北亞、澳大利亞、美國。
二、中國主要地形區定位
80°E 100°E
38°N 30°N
100°E 120°E
42°N
105°E 115°E
37°N
100°E 110°E
28°N 23.5°N
80°E 90°E
40°N
95°E 38°N
120°E 135°E
53°N 40°N
110°E 120°E
30°N
115°E
120°E
(40°E、33°N) (105°E、30°N) (80°E、45°N )
以上11個地形區的名稱分別是(從左至右,從上到下):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在每次測試前,可對照以上區域定點陣圖表用5分鍾左右時間默認一次。這樣經過多次反復,可以建立比較清晰的「心理地圖」。區域地理是高考復習的基礎,而區域定位又是區域復習的基礎,熟練的區域定位是解答地理試題的基石和突破口。
Ⅸ 高中地理~功能區分布
你該注意到圖中的陰影有兩塊,如果僅僅是中間那一條,也可以說是倉儲區。不知你是哪裡人,北方主要城市的倉儲區都這樣。可左下還有一片臨近公路的郊區,那種城區邊緣、地價低廉的土地最好的用途就是工業區。
不知你想選什麼,若商業區和居民區布局在鐵路沿線,噪音的不利影響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