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地理因素: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人口眾多的國家。不同的地理環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也不一樣。
一、自然條件方面:氣候溫暖濕潤,適宜居住,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坦廣闊,土壤肥沃;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東臨太平洋,對外聯系方便。
二、經濟地理優勢:水陸交通便利;面向海洋容易接受境外的信息、技術;勞動力豐富,勞動力素質高;科技水平高;市場廣闊。
2. 什麼是社會地理、經濟地理、旅遊地理
社會地理: 包括:(1)有關城市分街道人口特徵、社會地位、家庭狀況、少數民族狀況等非《統計年鑒》資料獲取;(2)流動人口、暴發戶、貧困戶問卷調查表格及訪問提綱設計;(3)異質社區、街角幫的訪問以及心理行為分析。
經濟地理:簡單的說 就是 以經濟發展中心區域擴展的經濟活動、投資環境等一系列因素組成的有機環境體系
旅遊地理:一般意義上說就是在有旅遊價值地區的如海拔氣候植被生物等
3. 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地理因素(自然和人文)有哪
在一個國家內部,地理位置有時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很重要.對於國家,地理位置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時也有重要影響.
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一般與國家面積的大小有關.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的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就顯的越次要.原因是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總有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人口自然會在這些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集中,照樣能利用優越地理位置的好處.比如,面積大國一般都臨海,都可以利用臨海優勢.
地理位置可以通過是否臨海,而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國家是否臨海,對經濟發展有時會有影響.臨海的國家相對來說具有海洋交通優勢.因為國家之間最主要的交通,是以海洋交通為主.是否擁有便捷的海洋交通,對國家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擁有便利的海洋交通,可以實現便利的國際貿易,獲得其它地方的自然資源.可方便出口自己的優勢自然資源或產品,也可以方便的吸收外來資本投資,充分發揮本國的優勢,比如勞動力優勢.
區位因素的影響.國家所在的地區也會影響國家的命運.政治上的影響就不說了,實在太大.通過影響政治狀況而影響經濟狀況,具有必然的邏輯.比如東歐經濟狀況與西歐經濟狀況的差別就是區位因素的不同,導致接受的軍事、政治影響不同,最終導致經濟發展水平的較大差異,朝鮮半島也是這樣的狀況.這個區位因素可以稱為鄰居因素,有一個好鄰居就是有好處,有一個壞鄰居確實倒霉.朝鮮與大陸的經濟狀況深受蘇聯的影響,如果沒有蘇聯這樣的垃圾鄰居,朝鮮與大陸現在也許會是發達國家群體的兩個成員.
區位因素還會通過經濟的影響,而影響國家的經濟表現.周圍國家或地區富裕了,有利於自己國家富裕,這具有經濟學道理.因為富裕國家轉移資本,就近轉移比較方便,擁有富裕的鄰居,有利於得到資本投資,這也是一個好處.還有一個重要好處,可以吸收富裕國家的各種消費,比如旅遊購物.富裕國家高消費人口的到來,有利於自己國家獲得比較多的收入,如果規模比較大,甚至還可以因此而把自己搞富裕.美國的海上鄰居巴哈馬現在已經屬於發達國家,是比較落後的發達國家,人均GDP約是美國人均GDP的一半.巴哈馬之所有能成為拉丁美洲最發達的國家,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己擁有美國這樣的鄰居.巴哈馬主要靠旅遊業而富裕,遊客主要來自美國,美國的富裕程度決定巴哈馬的富裕程度.
區位因素導致的距離因素.一個遠離世界人口重心或經濟重心的國家,在對外貿易及交流上處於不利地位.國家所處位置過於偏僻,平均對外貿易距離就比較長.較長的外貿距離也是一種成本,這個成本主要由偏僻國家所承受.如果紐西蘭處於北大西洋,而不是南太平洋.紐西蘭也許會更富裕一些.這是假設把紐西蘭的人口與土地及氣候,整體大挪移到北大西洋的設想.巴西的鐵礦石離岸價格沒有澳大利亞的高,原因就是離鐵礦石的消費市場東亞距離遠,每年少賺很多錢.
4. 自然地理因素有哪些經濟地理因素有哪些 如題. 交通算哪種
自然地理因素,如:氣候,地形,地勢,水源,河流,土壤,植被.(具體根據題目想,總之就是自然方面的)
經濟地理因素,又叫社會因素,有例如:國家政策,經濟發達程度,人口密度,人口素質,地價,科技技術水平,交通通達程度,資金狀況...也應該具體到題目的
交通是自然的嗎?當然不是啦~你自己想想嘛~~當然是屬於社會因素啦~話說我剛高考完畢,一個多月不沾書了...居然把這么重要的一點忘記了~~還有交通啊~~補充上~
5. 分析寮國經濟地理因素
就找到這些
自1986年實行經濟革新政策以來,寮國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經濟增長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近5年來,寮國經濟增長速度平均達到6.2%。目前,在寮國政治、社會穩定和對外交往密切的大背景下,其經濟保持持續增長態勢,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改善。
寮國是內陸國,經濟受自然環境制約影響較大,加上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落後,對進口依賴過重,曾一度成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86年,寮國人民革命黨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摒棄了閉關自守的觀點,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特別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提出經濟革新的目標。四大之後,經過十多年發展,寮國經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特別是從上世紀末開始,寮國政府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積極推動生產進口替代產品和出口創匯項目,同時大力發展旅遊業,寮國經濟獲得極大改觀。
2001年,寮國人民革命黨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制定了五年、十年和二十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出了加快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的階段性奮斗目標。2005年寮國的經濟增長達到7.2%,2006年達到7.5%,去年達到8%。在2000年至2005年間,寮國出口總額達18.3億美元。在旅遊業方面,寮國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遊觀光客,2000年到寮國觀光的遊客為73萬人次,2007年則達到了160萬人次。
此外,寮國還大力發展交通系統,積極利用區位優勢拓展樞紐作用。目前,寮國正在建設東盟地區運輸通道,以期發展成為地區交通樞紐國家,從而加強與東盟鄰國的聯系與合作。
在電力方面,寮國立志發展成為區域電力供應中心。目前,寮國已擁有十多個水電站,發電總量超過16億千瓦時,不僅滿足國內需求,而且還向泰國等國出口。此外,政府還在偏遠山區利用太陽能發電以滿足當地居民需求。
在礦業方面,寮國積極利用豐富資源吸引外商投資並取得良好成效。寮國目前最大的礦業投資項目是位於沙灣拿吉省西伯的金銅礦,總投資2.3億美元的銅礦已於2005年3月開始運營生產,預期年均產量為6萬噸。該項目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貢獻巨大。
2007年,寮國金融形勢繼續保持穩定,通貨膨脹率僅為4.1%,為10年來最低值。2008年,寮國人民革命黨及寮國政府提出將繼續保持國家金融形勢穩定,增加銀行儲蓄存款,擴大信用貸款,繼續推動銀行業的發展壯大和現代化,為2010年建立證券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6. 經濟地理環境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 以生產為主體的人類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是由物質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鄉村和城鎮居民點、交通運輸站點、商業服務設施以及金融等經濟中心連結在一起而組成的一個經濟活動系統。
這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因此,以地域為單元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系統和它的發展過程,成為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特殊領域。
(6)什麼是經濟地理因素分析擴展閱讀:
經濟地理環境的研究目的:
經濟地理學研究任何一個地區,不論其地域范圍的大小,都要考察它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與周圍地區的相互聯系,和在總體中的位置。重點是結合這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來研究它與周圍地區在原材料供應、生產協作、產品市場、金融信貸、客貨運輸、科技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聯系,具體地闡明它在地區經濟聯系中的地位。
與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緊密相關的經濟聯系是研究經濟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以外,該地區在政治、軍事、文化生活中所處的地位,及其對經濟地理位置的影響,也是研究經濟地理位置需要考慮的內容。
研究經濟地理位置的目的不同,所涉及的內容和地區范圍亦將有所不同。例如,中國沈陽市可以作為省會來研究它在遼寧省的經濟地理位置,也可以作為地區經濟中心來研究它在東北地區的經濟地理位置。同一個研究對象放在不同的地域范圍之內,闡明其經濟地理位置時所包含的內容則不相同。
經濟地理位置是一個歷史性的范疇。要和地區經濟發展歷史聯系起來進行考察。上海的經濟地理位置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幾百年前只是長江口附近的一個漁村,現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
此外,自然資源的重大發現、生產力分布的變革、新的交通干線的建成、國際形勢的演變等,都會使一些地區的經濟地理位置相應地發生變化。
7. 分析一個國家的經濟地理因素
就這些吧!!
8. 怎麼分析關於地理的區位因素或者社會經濟因素條件有那些
區位因素包括:社會經濟因素和自然環境因素。
社會經濟因素:①勞動力(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
②科技發展水平;
③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電力設施等)。
自然環境因素:①地理位置(緯度,海陸位置等);
②氣候(熱量,降水,光照等);
③土地(地形,地勢,土地類型等);
④資源(能源,礦產等);
⑤水文(水能,水資源);
⑥生物資源。
因地而異,作出恰當的選擇,希望對你有幫助!
9. 如何分析經濟區的區位因素
分析經濟區的區位因素核心是地理位置的要素(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地理位置與地位),其他的分為三大類:
第一是農業區位因素
(1) 自然條件因素:氣候、水源、土壤、地形。
(2)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資金、管理。
(3) 技術條件:冷藏、良種、化肥、機械。
第二是工業區位因素
(1) 原料指向。某些原料消耗量遠大於產品重量的行業(如煉鐵),或原料不易運輸且容易變質的行業(如水果、蔬菜、水產等加工工業),區位盡量靠近原料產地。
(2) 能源指向。某些在單位產品成本中能源費用占很大比重的行業(如電解鋁),區位盡量靠近廉價的能源產地。
(3) 市場指向。某些產品不易運輸的行業(如硫酸),或隨時需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調整產品的行業(如日用品工業),區位多靠近銷售市場。
(4) 勞動力指向。需佔用大量勞動力並在產品成本中工資占較大份額的行業(如采礦、縫紉等),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多選擇在勞動力資源充裕和工資水平不高的地區發展。
(5) 技術指向。有些高技術工業,要求靠近科技中心;對技術熟練程度要求較高的行業(如特種手工藝、陶瓷等),多在有生產歷史傳統和熟練工人較多的地區發展。
(6) 環境指向。有些企業要求有優質水源(如釀酒業),或清潔幽靜的環境(如電子工業);有些污染性企業,則往往尋求在環境自凈能力較強的地區建廠。
第三是交通區位因素
(1) 五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
(2) 交通線的區位因素
(3) 交通點的區位因素
10. 經濟地理學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上個學期剛學完,雖然可能每個學校版本不一樣,但內容應該差不多的。
緒論就只是介紹一下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整個的體系與其他學科的大概聯系。
然後學習經濟活動區位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本身也是一個概念,然後結合經濟與地理區位來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資源等)、交通、整個的人文與自然環境;還會介紹經典的經濟學和地理學上的著名區位論,比如杜能農業區位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等,也會講一下關於多部門企業和跨國公司區位。
接著就是經濟活動區域分析,分析區域的結構組織、區域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集群和經濟地域綜合體等,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這些,主要就是圍繞經濟與區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點學習的內容,
當然也會學到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那些趨勢還有經典的行業案例比如汽車製造、服裝加工,也會提到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問題。
最後就會介紹一下經濟地理學研究方法和目前的研究進展什麼的,其實就是講講經典的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還有目前經濟學家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什麼。
希望能幫到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