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地理環境主要地形是什麼
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㈡ 中國地理環境
一般地圖冊上就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階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一二級階梯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 有準格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二三級階梯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階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二
主要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武夷山
台灣中央山
天山-陰山
昆侖山-秦嶺
南嶺
喜馬拉雅山
㈢ 中國的自然環境是什麼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
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文化: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
㈣ 中國的地理環境有什麼特徵
中國地理環境具有復雜性。中國東部地區形成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降水集中,降水豐富。自然環境以濕潤半濕潤的森林環境為主。西北地區深居內陸,不受夏季風影響,形成乾旱半乾旱的草原和荒漠景觀。青藏地區海拔高,形成高寒為主的地理環境。
中國地理環境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受地形和氣候影響,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環境特徵差異明顯。
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一個區域的氣候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主要的。自然環境特色與氣候一致。自然環境各因素之間相互協調,相互聯系,相互依存,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
地形地貌對地理環境影響明顯。高山地區形成垂直分異的自然環境。高海拔地區形成高寒氣候和高寒植物區。
㈤ 我國主要地理環境有哪些
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
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冬季南方比北方溫暖.
全國分為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南方地區:全年溫暖濕潤
西北地區:乾旱
青藏地區:高寒
東部季風區
包括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橫斷山區、沿海的平原和丘陵。
(1)海拔較低,有眾多平原;
(2)受季風影響明顯,冬夏差異顯著;
(3)植被以森林為主,部分為草原,生物種類繁多;
(4)河流為外流河,地表水以雨水補給為主;
(5)人類影響廣泛而深刻,栽培作物廣布,是我國最主要農耕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包括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1)平均海拔高,內部高低差異大;
(2)由於地處內陸及高原山地的阻隔,降水少,氣溫日較差及年較差大,多大風;
(3)植被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草原,土壤貧瘠,生物種類少;
(4)大部分為內流區,平地徑流多來自暴雨屬暫時性水流,山地徑流多來自冰雪融水補給及雨水,湖泊較多且多為鹹水湖;
5)人類影響不如東部廣泛,水成為農業發展決定性因素,草原發展牧場
青藏高寒區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及柴達達盆地。
1)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凍土廣布,太陽輻射強,風力大,外部水汽輸入少
2)植被主要為荒漠、草原及高山草甸灌叢,南部邊緣有森林,生物種類不多,土壤發育差
3)西北部為內流區,東南部是外流區且發育眾多大江大河,冰川和湖泊多
4)人類影響弱,原始狀態保存好,畜牧業佔主要地位
㈥ 中國的地理環境怎樣
首先他位於亞洲東部,面積960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處於亞洲大陸東部,與朝鮮,寮國,巴基斯坦等國接壤,與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隔海相望。以亞熱帶和溫帶氣溫為主。長江和黃河是主要河流,有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地勢東高西低,成階梯狀分布。全國分為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西北,西南,東南各地區。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迅速,西部地區緩慢。大概就這樣,還有什麼就具體再問吧!
㈦ 我國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徵
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
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我國地理環境西高東低,地勢呈三級階梯分部!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地形復雜多樣,西部多高大山脈。西南喀斯特地貌廣部,西北部多荒漠。東部多平原,東南部多為丘陵,地壤為呈酸性的磚紅壤,東北黑土地土壤肥沃。
㈧ 我國地理環境是什麼樣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㈨ 中國地理環境特徵
1、中國地理以海洋和陸地為主。陸地29%、海洋71%。2、由於大氣排放不達標,工業越來越發達,導致氣候環境變暖,不只中國,而是全球性問題等等。
㈩ (地理)請問中國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啊
從世界上看——位於從東西半球來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她位於北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為止關系看,她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我國位於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國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特徵為西部高,東部低。中國地勢從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級降低。
我國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東部,這里土壤肥沃,開發悠久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