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論文怎麼寫!!!!!求救!!!答復好追加
學生寫地理小論文包括選擇好題目,搜集材料,確立論點,寫作修改等幾個方面。
一、小論文的形式
中學生的小論文可以分成三類形式,第一類是在野外考察活動的基礎上,經系統總結成書面報告或專題性的小論文、游記,即是將野外的所見、所聞、參照有關資料寫成調查報告,按要求分門別類地描述。第二類是結合本地區有代表性的問題,諸如環保,資源開發等進行專題調查與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專題性論文,第三類是編寫鄉土地理志。
二、小論文的命題和選材
您可以從看到的問題入手。在觀察人們的生活後搜集各種資料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抓住要點。當然,也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或人們關心的熱點問題,或透視自己感知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引發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感想等。例如:《如何利用我們不用的書?》、《我們身邊的「高碳」現象》等命題;再進行觀察、調查等。在社會、生活中尋求主題。
然後有理有據、有條不紊的闡述自己的觀點,把問題說清,這也是寫好小論文的基礎所在。三、小論文的構思和寫作
小論文的構思過程是一種直覺的過程,應該通過我們的直覺,使其形成一種感應活動。不僅在於拓寬學生的思路,使其悟出小論文的構思,而且還要幫助學生尋找寫作方法和內容,思考寫作意義和寫作需要。其構思方法主要有:
1.放射思維型。指導學生根據題目圍繞一個中心點,展開思維進行構思。例如:寫《小清河急待治理》這篇小論文,可圍繞原因這個中心論點由表及裡地分析。在組材上,先把小清河表面存在的的現象簡略寫一寫,然後,再仔細分析出原因,最後加以論證,寫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2.要點思維型。這種構思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為主題服務的前提下,把搜集到的復雜混亂的資料內容,列出要點、分類組合、通過科學分析、類比和精選,從中提煉出的構思。從開篇到收尾,選用那些材料,說明那些問題。「文章不是繪畫綉花」,要講求實際,但又要注意文理通順。例如對《理想的生活》的構思指導:①開頭引論部分:你想提出什麼樣的理想生活(觀點)?選用哪些感性材料?運用哪種方式提出來?②中間本論部分:你為什麼提出這個觀點(道理),借用哪些資料?提出這個觀點的根據是什麼(事實)?怎樣利用根據(已掌握的資料)論證自己的觀點(論證方法)?你准備從哪幾方面論證?手中的資料是否足夠來論證你的觀點?③結尾結論部分:文章所涉及的問題,你以為怎樣解決?
3.自我思維型。結合自己寫作與思維的特點,感知哪種格式符合自己所寫內容。怎樣跳出論文的條條框框,寫自己獨創的一筆?怎樣安排材料使文章有較強的針對性?等等,都是構思中應考慮的問題。
只有充分細致的構思,動筆時才會使文章言之有物,內容具體、觀點明朗,而且深化主題。
當學生有了命題、材料和構思以後,小論文是否寫得成功,關鍵在於學生的思維是否放得開,是否能夠大膽的、無拘無束的自由寫作。當學生醞釀已久後,要指導學生迅速思索、整理材料,搜尋准確、鮮明的觀點,放開思路,把要寫的內容雲集筆端,筆隨思路而行。若思路中斷,再仔細想一想,想出多少寫多少,可暫不考慮字詞的對錯及句子是否連貫。寫完後,不要急於修改,先放置幾天,但要認真琢磨自己搜集的原始材料,再從新醞釀、從新求索。待有了一些「靈感」後,再重新分析、判斷,精選自己所寫內容,以達到「謀篇」新穎、巧妙的目的。
四、成稿後,讓教師幫助檢查修改,如有大的或多處改動應讓學生自己去改,反復幾次就能寫出不錯的文章來了。
⑵ 考中國地理怎麼命題 考什麼
首先看什麼學齡(級別)的,看考試對象都掌握了哪些知識,要對人對事考慮充分。比如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及招教考試這五種,都不一樣。
其次是看地理范圍,這個地理指的是考試所在地轄區大小,比如一個省,還是一個縣,所以,要適當考慮所在地轄區內的小地理、小氣候問題。
然後就是具體出題。地理,不外乎地形、氣候、時差(經緯度)、國家、地區、風俗和特產(社會經濟)、自然災害這些內容。
⑶ 地理試卷命題形式質量看法怎麼寫
從難度,區分度,考察知識的靈活性等方面分析
⑷ 地理論文怎麼寫
1、積累資料:資料來源可從地理課堂中來;課後的教學反思、輔導學生;教研活動;課題研究;網路資料等,平時做個有心人,不斷積累豐富的資料,為論文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2、精選論題:一個好的題目是吸引編輯和讀者的最關鍵的步驟,論文標題的切入口宜小,對於一般的一線教師來說,最好和實踐教學經驗類的標題為主,例如地理培優策略、地理命題編寫的要領,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心得等等。
3、精心論證:圍繞論點或者大論題包括每段的小論題或者中心句,作詳細的論證,論證的案例最好是來自自己的學校、自身的經驗,有獨特性和新穎性,這樣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文章的原創性。
4、細心修改:有人認為好的文章是靠修改出來的,這個觀點也是非常符合本人的寫作實際,發表的論文也不少了,不少的文章經過一段時間的冷卻,經過自己的修改,或者藉助同事、專家的指點明顯地有很大的改觀,畢竟每個人的觀點都是有差異性的,文章的結構、語句、字詞都是可以得到不斷的改善。
⑸ 地理題咋寫
夏至
夏季
晝長夜短
北
頭頂正上方
最高
望採納
⑹ 地理題 怎麼寫。。急好的有懸賞
1,氣象學里的日平均溫度是指一天當中的8時,14時,20時和2時這四個時刻空氣溫度的平均值. 就是把這四個點的氣溫加起來,除以4。
月平均氣溫,就是把一個月中每天的平均氣溫加起來,除以當月的天數。
年平均氣溫,就是把每個月的平均氣溫加起來,除以12。
2,對生產的影響:對農作物的種類和耕作制度有影響,要根據所處的溫度帶不同因地制宜的安排農業生產,如南方氣溫高,農作物可一年兩熟到三熟,以水稻為主。
對生活的影響:對人類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影響,例如新疆「早穿北方皮襖午穿紗」,我國北方居民喜歡吃火鍋,睡火炕,北方氣溫低,房屋矮小緊湊牆壁厚,窗戶小,而南方的的房屋高大寬敞,利於通風
⑺ 地理作文怎麼寫
你可以介紹某個地區,比如說你的家鄉:主要格式可以如下:地理位置:在什麼地方自然條件:氣候(氣溫,降水等),地形,土壤,河流,資源等社會經濟條件:交通條件,經濟發展,城市化(農村發展),產業(農業、工業等),人們生活水平等。
⑻ 什麼是地理作文,要怎麼寫,從哪些方面
學習地理,建設祖國
地理,對生活很有幫助.地理,它告訴我們好多美麗風景;它讓我們知道雨、雪、風、沙、霧、霾、山洪等自然狀況的原因;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太陽是這樣升起,那樣落下;讓我們知道在世界的極端,有極晝和極夜;讓我們知道在地球的各個地方是怎樣的天氣.日常生活中,它讓我們不再迷路,在旅途中跟更了解沿路的風景.了解它們的歷史,了解它們的成因,幫助我們更好的欣賞周圍的一切.
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迷路,才可以在人生中不迷失方向.人只有先學會欣賞周圍的風景,才可以發現人生旅途的美麗.
以色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以色列是一個乾旱缺水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僅為271立方米,沙漠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7%,年蒸發量達2500毫米.但是由於他們發展了先進的節水用水技術,「不毛之地」變成了「糧果之鄉」.
以色列的電腦微灌技術給農業灌溉賦予了新概念,為世界乾旱地區農業發展樹立了榜樣.該國的微灌設備由控制樞紐、管材部件和灌水系統三大部分組成.農業專家根據氣象條件、土壤含水量、農作物需水量等參數編好程序,由太陽能驅動的計算機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統密封輸水,適時適量緩慢均勻地把含有肥、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噴灑在莖葉上.應用該技術比大畦灌水節水90%,節能50%,平均增產30%.以色列的農業用水較前大為減少,可出更多的水用於工業和環保.
⑼ 高中地理答題模板
☆怎樣描述地形特徵……: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勢起伏狀況
3.主要地形分布(多種地形條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徵(剖面圖中)
☆影響氣溫的因素 :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
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
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
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於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描述河流水系特徵:
1.長度 2.流向 3.流域面積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況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狀:扇形、樹枝狀等
☆描述河流水文特徵:
1.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於降水特徵、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
2.含沙量:取決於流域的植被狀況
3.結冰期:有無、長短
4.水位:高低、變化特徵(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
5.水能:與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氣候(降水量的多少,徑流量的大小,蒸發
量的大小)有關
☆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1.緯度:決定正午太陽高度、晝長: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eg.我國青藏高原)
3.天氣狀況:晴天多,太陽輻射豐富(eg.我國西北地區)
4.空氣密度
☆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1.降水:當地氣候特徵情況;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eg.喜瑪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線低)
2.氣溫:陽坡雪線高於陰坡;不同緯度的溫度變化、0℃等溫線的海拔的高低
☆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1緯度:.山地所處的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帶譜可能越復雜
3.熱量(即陽坡、陰坡):影響同一帶譜的海拔高度
社會人文地理部分
☆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 2.交通 3.國家政策 4.勞動力
5.科技: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 6.工業基礎
☆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資源因素:原料、燃料
3.農業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網路的通達度):便於物資、人員、信息交流 5.市場因素
6.科技因素
7.勞動力因素:勞動力價格、素質
8.歷史因素
9.政策因素:國家、地區政策扶持
10*.軍事因素:國防安全需要
11*.個人因素:個人偏好情感 (eg.歸國華僑投資辦廠)
☆城市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有利於交通聯系,節約建設投資,人口較集中;
☆影響水庫壩址選擇因素:
1.壩址在河流、峽谷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口袋形區域有利於建壩:工程量小,造價低,
庫區容量大
2.選擇地質條件好的地方,避開喀斯特地貌、斷層
3.氣候水文條件:保證水量充足
4.考慮修建水庫是否需要移民,佔地搬遷情況,盡量減少淹沒居民點
☆港口建設的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決定港口位置)」
1.水域條件:港闊水深(等深線密集,有利於停泊靠岸避風) 2.築港條件:陸地地質穩定、地形平坦、坡度適當(有利於安排建築用地、港口設備) 「社會經濟條件(影響港口興衰)」
1.經濟腹地條件:經濟腹地是否廣闊(影響著客貨流量);客貨流量大小(影響著港口的興衰);腹地經濟性質(決定港口性質<綜合港、專業港等>)
2.城市依託:交通便利;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
3.政策條件:對外開放地區建成自由貿易港
☆商業中心、商業網點形成的區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條件:設立原則:交通最優(環路或市區邊緣,公路沿線)
2.較強的商品生產能力、穩定的商品來源
3.廣闊的市場或經濟腹地:設立原則:市場最優
☆鹽場形成的區位條件:
1.氣候:氣溫高、降水少、多風、日照強:有利於蒸發
2.地形:面積廣闊的平坦海灘、淤泥質海岸
☆漁場形成的區位條件:
1.地形:面積廣闊的大陸架(陽光直射、光合作用強、餌料豐富)
2.溫帶海域:氣溫變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處: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 4.洋流:(交匯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帶來海底營養鹽類,餌料豐富
☆衛星發射基地選址的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 1.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
2.緯度:地球自轉的線速度
3.地勢:平坦開闊
「人文條件」
1.人口:單位面積人口密度低,地廣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軍事: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汽車站選址的區位條件:
1.路況:周圍道路寬闊 2.與市內外交通聯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選址的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
1.地形:有平坦開闊、坡度適當的地形,以保證排水;
2.地質:有良好的地質條件
3.氣候:少雲霧。
「社會經濟條件」
1.交通條件:與市內有便利的交通聯系。
2.經濟:建在經濟發達的地區。
原因分析類問題
☆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徵:a.流域廣,支流多; b.含沙量大;
c.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徵:a.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 b.幹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徵:該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人為原因」
1.植被破壞:a.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
削峰補枯能力降低;
b.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導致湖泊萎縮,湖泊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區缺水原因的分析:
「自然原因」
1.氣候:降水較少或不充沛、蒸發量大、季節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徑流量較少
「人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費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