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上信風帶怎麼形成的

地理上信風帶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07-04 22:19:40

❶ 地理 什麼是信風和信風帶的特徵

信風帶:從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的定向風叫信風。終年吹著信風的地帶叫信風帶。在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在南半球為東南信風.
要了解
信風和信風帶的特徵 必須 先了解 地球上的三風五帶
這里有資料;

http://..com/question/7611561.html

高中地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信風帶形成的原因

1、
赤道低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赤道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附近太陽高度角大,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氣流強烈對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上升過程中降溫冷卻,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雲致雨,高溫多雨。
2、
極低高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極低(90ºN/90ºS)附近
形成原因:極低地區,太陽高度角小,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氣溫較低。氣體遇冷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極地高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下沉增溫,大氣中的水汽不能凝結,干(燥)嚴寒
3、
副熱帶高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30ºN/30ºS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地區上升氣流,源源不斷流向高緯,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在30ºN/30ºS附近堆積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增溫,高溫乾燥
4、
副極地低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60ºN/60ºS附近
形成原因:從極地吹來的冷而重的東風與從副熱帶高氣壓地區吹來的暖而輕的盛行西風在60ºN/60ºS附近相遇,暖而輕的氣流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寒冷濕潤
二、
六個風帶
1、信風帶(北半球——東北信風帶;南半球——東南信風帶)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高緯(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低緯(赤道低氣壓帶),氣流逐漸升溫,難以凝結致雨
氣候特徵:高溫乾燥
2、盛行西風帶(北半球——西南風;南半球——西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低緯(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較高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逐漸降溫,冷卻致雨
氣候特徵:濕潤溫和
3、極地東風帶(北半球——東北風;南半球——東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極低東風帶吹向低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難以致雨
氣候特徵:嚴寒乾燥

❸ 地理中的信風指的是什麼

一半是說東南信風和東北信風 信風的願意是軌道上的風 呵呵 信風的形成與地球三圈環流有關,太陽長期照射下,赤道受熱最多,赤道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氣壓帶,在高空形成高氣壓,高空高氣壓向南北兩方高空低氣壓方向移動,在南北緯30度附近遇冷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此時,赤道低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產生氣壓差,氣流從「副高」流向「赤低」。在地轉偏向力影響下,北半球副熱帶高壓中的空氣向南運行時,空氣運行偏向於氣壓梯度力的右方,形成東北風,即東北信風。南半球反之形成東南信風。在對流層上層盛行與信風方向相反的風,即反信風。信風與反信風在赤道和南北緯20~35°之間構成閉合的垂直環流圈,即哈德萊環流。由於副熱帶高壓在海洋上表現特別明顯,終年存在,在大陸上只冬季存在。故在熱帶洋面上終年盛行穩定的信風,大陸上的信風穩定性較差,且只發生在冬半年。兩個半球的信風在赤道附近匯合,形成熱帶輻合帶。信風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系統,但也有明顯的年際變化。有人認為,東太平洋信風崩潰,可能對赤道海溫激烈上升有影響,是厄爾尼諾形成的原因。其增強、減弱是有規律的,厄爾尼諾時信風大為減弱,致使赤道地區的緯向瓦克環流也減弱。反厄爾尼諾時,信風增強,瓦克環流增強並向西擴展。

❹ 地理中,信風帶和副高帶是什麼意思

信風帶是指南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大氣環流,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帶,南半球為東南信風帶,副高帶指的是副熱帶高氣壓帶

❺ 地球上七個氣壓帶和風帶分別是由於什麼原因形成的

①熱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由於地面冷熱不均,引起大氣的膨脹上升或收縮下沉運動,從而導致近地面形成低氣壓區或高氣壓區,稱為熱力原因。赤道地區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熱源,極地是最大的冷源,因此,與之相應的氣壓帶(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是由熱力原因形成的(見課本P.66—「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圖」),又被稱為熱低壓和冷高壓。②在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區的上升氣流在高空運動(向北、向南)時,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轉成偏西氣流並在南北緯300上空聚積、下沉,地面氣壓增高,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副熱帶高氣壓帶與極地高氣壓帶的兩股冷暖不同的性質的氣流,在南北緯600附近相遇輻合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顯然,副熱高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與當地冷熱狀況無直接關系。這樣的氣壓變化稱為動力原因。③在高低氣壓帶之間形成了由高壓吹向低壓的風帶(見課本P.6—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變化圖)。請特別注意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方向不同,對風向的影響。說明南北半球信風帶、西風帶、極地東風帶的位置以及方向的差異。④事實上,隨著太陽直射點位置的季節移動,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隨著季節而變化(見課本P.6—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變化圖)。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對氣候的影響很大(例如對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的降水年變化影響)。

❻ 高一地理中季風和信風帶是如何形成的

季風的形成是下墊面物理性質不同引起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表現為海洋暖風和陸地冷鋒的南北交替。信風帶的形成是赤道低壓上升氣流至高空隨地轉偏向力南半球向左偏形成東南信風,北半球向右偏形成東北信風。

❼ 地理學上,地球上七個氣壓帶和風帶分別是由於什麼原因形成的

①熱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由於地面冷熱不均,引起大氣的膨脹上升或收縮下沉運動,從而導致近地面形成低氣壓區或高氣壓區,稱為熱力原因。赤道地區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熱源,極地是最大的冷源,因此,與之相應的氣壓帶(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是由熱力原因形成的(見課本P.66—「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圖」),又被稱為熱低壓和冷高壓。
②在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區的上升氣流在高空運動(向北、向南)時,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轉成偏西氣流並在南北緯300上空聚積、下沉,地面氣壓增高,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副熱帶高氣壓帶與極地高氣壓帶的兩股冷暖不同的性質的氣流,在南北緯600附近相遇輻合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顯然,副熱高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與當地冷熱狀況無直接關系。這樣的氣壓變化稱為動力原因。
③在高低氣壓帶之間形成了由高壓吹向低壓的風帶(見課本P.6—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變化圖)。請特別注意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方向不同,對風向的影響。說明南北半球信風帶、西風帶、極地東風帶的位置以及方向的差異。
④事實上,隨著太陽直射點位置的季節移動,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隨著季節而變化(見課本P.6—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變化圖)。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對氣候的影響很大(例如對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的降水年變化影響)。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❽ 地球上三風五帶的成因分析

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熱力作用形成。
是由於太陽輻射在赤道地區豐富,在極地少。赤道地區溫度高,空氣受熱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壓;極地寒冷,空氣下沉,在極地地區形成極地高壓。
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動力作用形成。
副熱帶高氣壓帶是由於地轉偏向力作用使得赤道附近上空氣流流向兩極時發生偏轉,在30°附近偏轉成高空西風,繞地球運動,後續空氣不斷移來,積累過多時下沉形成。
副極地低氣壓帶是近地面西風和極地東風相遇後,形成鋒面,暖空氣沿鋒面向上爬升形成。
由於近地面形成了高低壓相間分布的氣壓場形式,近地面的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信風帶、盛行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上信風帶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