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PT製作怎麼插入地理要素
可以這樣插入地理要素:
比如插入地圖就可以這樣進行:打開一個ppt,在菜單欄上的「插入」里找到「形狀」,在「推薦」右邊點擊「更多」,點擊「在線形狀」,在搜索框里輸入「地圖」,在下面就可以看見有多個地圖出現,在幻燈片上拖出來一個地圖;
點擊「形狀填充」,可以改變地圖的顏色,如果只是要一部分改變顏色,可以點擊其中一個區域,這樣就完成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地圖的顏色。
㈡ 怎樣在PPT中製作地理動畫
在PPT中製作地理動畫方法詳見:https://wenku..com/view/2df9b85c52ea551811a6873f.html
㈢ 如何做地理PPT
找文字材料、圖片,構思,設計製作
㈣ 如何製作地理課件
1、確定課題與教學目標。
課件設計首先要確定教學課題,明確該課題要實現的目標。一般來說,我們平時的教學課題都是按照教材教師本人自己確定,所以我們就根據自己的需要與教學目標來設計課件,有更大的自主性。但遇到公開課、評優課、競賽課什麼的,就不同了,通常要根據所給課題設計課件,這就要我們更好地理解課題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更好的設計效果。
2、深挖教材,理順關系。
深挖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很好地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內容體系,才能實施有效教學。通過仔細分析研究課題內容,理解重點、難點問題,確定課件內容的結構、表現形式及展示順序。對於PowerPoint這個軟體來說,展示順序是很重要的。因為其本身的交互性相對來說要弱一些,所以要求課件的設計一定要注重順序的編排。
3、課件素材的搜集。
互聯網是我們獲取信息、材料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於平時教學所要的素材,我們幾乎都可以直接從網上搜索到。
4.
編輯素材。
雖然我們能從網上搜索到我們想要的素材,但往往與我們在實用中的要求不是很相符,這就要求我們利用一些軟體(FLASH、PHOTOSHOP、視頻分割器)進行修改編輯。
5.製作課件
這是課件製作的最核心的環節。在這個環節,我們要將各種多媒體素材,按編輯好的腳本,設計好的順序,編輯在一起,製作成交互性強、操作靈活的、視聽效果良好的課件。這就要求對PowerPoint
2003能夠熟練操作。
6.
調試、運行、試用
課件製作完成後,如果有時間要或者有需要,我們可以經過多次的調試、試用,並及時修正。如果只是平時上課,上完課後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行相應調整,修正後再應用。如果是公開課、評優課、競賽課往往要先演練幾遍,找出問題,修改後再定稿。
㈤ 地理老師讓我介紹韓國,框架是什麼弄成ppt形式
韓國(韓語:한국)全稱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成立於1948年8月。韓國位於東北亞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西南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領土面積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9。韓國是20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之一,也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締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跡」。名列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發達國家名錄。
[國名]
韓國的國名來源於古代朝鮮半島南部的辰韓、馬韓、弁韓等「三韓」部落。「Han」在古韓語中表示「大」或「一」的意思。「三韓」最遲在西漢時便與中國有密切交往,首爾1(30張)其中辰韓因語言、稱謂、器物等與秦朝相似而被稱為「秦韓」。《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曾提到:「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此系「韓國」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公元元年前後,朝鮮半島進入三國時代,在這之後近兩千年的時間里,金氏新羅、王氏高麗、李氏朝鮮先後統一朝鮮半島,從未以韓國為號。但「韓」仍然作為其政權的別稱,如高麗太祖王建曾聲稱「朕賴三韓山川陰佑以成大業」,在1882年簽訂的《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中,便稱朝鮮人民為「韓民」,1894年清朝在向日本開戰的詔書中也說「拯韓民於塗炭」,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則有「征韓論」。1897年10月12日,朝鮮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李熙即皇帝位,並於次日在敕令中稱:「我邦本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韓之地……及高麗時吞並馬韓辰韓弁韓,是謂統合三韓……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韓。」遂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於是韓國這一名稱被重新啟用,直至今日。韓國的英文名Korea源於古名「高麗」。
國旗
首爾2(30張)太極旗,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在船上第一次繪制的,1883年被高宗皇帝正式採納為朝鮮王朝的國旗。1949年3月25日,韓國文教部審議委員會在確定它為大韓民國國旗時作了明確解釋:太極旗的橫豎比例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間為太極兩儀,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極的圓代表人民,圓內上下彎魚形兩儀,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陽和陰,象徵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條陽爻代表天、春、東、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條陰爻代表地、夏、西、義;右上角的坎即四條陰爻夾一條陽爻代表水、秋、南、禮;左下角的離即兩條陽爻夾兩條陰爻代表火、冬、北、智。整體圖案意味著一切都在一個無限的范圍內永恆運動、均衡和協調,象徵東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國徽
韓國國徽國徽公布於1970年7月。國徽中央為一朵盛開的木槿花。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徵著和平與純潔,黃色象徵著繁榮與昌盛。花朵的中央被一幅紅藍陰陽圖代替,它不僅是韓國文化的一個傳統象徵,而且在此代表著國家行政與大自然規律的和諧。一條白色飾帶環繞著木槿花,飾帶上縫著國名「大韓民國」四字。[2]
國歌
首爾3(30張)韓國的國歌是《愛國歌》。韓國最早創立的民間報刊《獨立新聞》曾於1896年時刊登了多版本的愛國歌歌詞,但當時「愛國歌」的旋律還未確定。後在大韓帝國時期,愛國歌的旋律被定為軍隊曲,稱大韓帝國愛國歌。1902年再經修改後大韓帝國愛國歌,被使用於國家的重要慶典上。大韓民國創立前愛國歌一直是依照蘇格蘭民謠「Auld Lang Syne」 (中國稱《友誼地久天長》)的旋律而演唱的。但作曲家安益泰(1905——1965年)深感不適合拿其它國家的名謠旋律來作自己國家的國歌曲,於是在1935年重新創作了國歌曲,立刻被當時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所採用。但直到1945年大韓民國成立前,國歌仍是以「Auld Lang Syne」版本為主。
貨幣
韓幣的基本單位是韓元。 韓國的貨幣單位為"元"用'WON'表示。 韓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紙幣有1000韓元、5000韓元、10000韓元、50000韓元四種,易於根據紙幣上面印的歷史人物和顏色加以分辨,同首爾4(30張)時50000韓元上首次將女性頭像印在其上,表示了追求兩性平等。
韓國鑄幣總共有1韓元,5韓元,10韓元,50韓元,100韓元,500韓元,6個幣值。現流通的硬幣有10韓元、50韓元、100韓元、500韓元四種(10韓元是最小單位)。
由於韓元匯率高不值錢,故1元,5元硬幣2001年2月起停止流通。
韓幣匯率(2009年9月30日)1美元 = 1084.6 韓國圓元,1英鎊 = 1773.0914韓國圓,1日元 = 14.0676韓國圓,1歐元 = 1565.5312韓國圓,1瑞士法郎 = 1362.3917韓國圓,1人民幣 = 169.7340韓國圓。
國花
木槿花是韓國的國花。花開時節,木槿樹枝會生出許多花苞, 一朵花凋落後韓國國花——木槿花,其它的花苞會連續不斷地開,開得春意盎然,春光燦爛。因此,韓國人也叫它「無窮花」。
人口
韓國總人口5008.7萬(2010年1月底),主要民族為韓民族(或稱:朝鮮民族),屬蒙古人種東亞類型,佔全國總人首爾6(30張)口的99%,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
語言
朝鮮族在19世紀前以漢字為書寫工具。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大王遣人完成《訓民正音》,參考漢字外型創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諺文。由於當時朝鮮上層階級的官員貴族們和正式書籍文本仍然使用漢文,諺文在數世紀間未能成為正式文字。諺文因多在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朝鮮人群中使用,而被兩班抵制。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朝鮮被日本吞並後,諺文方逐步成為朝鮮族的主要書寫工具。二戰結束,朝韓分裂後,朝鮮徹底廢除漢字在朝鮮文字中的使用,朝鮮語全部採用諺文字母拼寫。韓國也一度廢除漢字(國語純化運動),但由於拼音文字所產生的諸多不便,後又恢復漢字基礎教育以分辨同音詞彙的不同意義。現在韓國的語言中10%左右是朝鮮語固有詞,69%左右是漢語的變音,還有10%是英語的變音,剩下的則是其他語言的變音。現在的韓語與朝鮮語基本相同,但在發音和外來語以及部分語法及單詞的用法上稍有不同,其中在發音和外來語上表現尤為突出。因為政治原因,朝鮮半島在內戰後南北長期分裂,使得南北語言也出現略微差異。
風景名勝
昌德宮截至2011年10月,韓國擁有9處世界文化遺產和1處世界自然遺產,被收錄進世界遺產的韓國文化遺產包括:首爾宗廟(1995年)、海印寺(1995年)、佛國寺和石窟庵(1995年)、水原華城(1997年)、昌德宮(1997年)、慶州歷史遺址區(2000年),高敞,和順,江華支石墓遺址(2000年),朝鮮王陵40座(2009年),安東河回村。濟州火山島和熔岩洞窟於2007年被登載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景福宮:韓國朝鮮時代最大的王宮。景福宮是李朝(1392~1910年)時期首爾的五大宮之一,也是朝鮮王朝的正宮,具有500年歷史。景福宮是朝鮮王朝的始祖——太祖李成桂(1392~1398年在位)於1395年將原來高麗的首都遷移時建造的新王朝的宮殿,位於首爾北部,因此也叫「北闕」。
青瓦台:韓國總統府。韓國政治中心青瓦台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靑瓦,一到青瓦台首先看到的是主樓的靑瓦。
樂天冒險世界:世界最大的室內娛樂中心。韓劇《天國階梯》的拍攝地。樂天世界是首爾市中心一個集娛樂參觀為一體的娛樂場所,有驚險的娛樂設施、涼爽的溜冰場、各種表演、民俗博物館,另外還可以在湖邊散步,是一個愉快的主題公園。每年來這里參觀的遊客多達600多萬人次,其中外國遊客佔10%。獨具匠心的自然採光設計,使得這里一年365天都可以接待遊客。
龍頭岩:龍頭岩是200萬前年熔岩噴發後冷卻而形成的岩石,高10米,長30米,看上去象是在龍宮生活的龍欲飛上天時突然化作石頭一般。正是由於岩石一端頗似龍頭,故得名龍頭岩。
城山日出峰:為漢拿山360個子火山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突出於海岸的火山口。
天帝淵瀑布:瀑布由樹木茂盛的懸崖絕壁飛流直瀉而下,相傳瀑布下的湖底棲息著多條鰻。
木石苑:擁有150年壽命的赤松以及侏木、海花等,還有250年生的血火樹及山棠花等100多種樹木和1000多盒盆栽,已成為這里的象徵。
㈥ 老師叫我們做一個有關地理的ppt,做什麼內容呢請大家幫一幫忙
製作關於地理分界線的吧:1(1)黃土高原:長城以南-日月山以東-太行山以西-秦嶺以北
(2)內蒙古高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馬鬃山-南沿長城-北接蒙古
(3)雲貴高原:我國西南部,包括雲南省東部,貴州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邊境
(4)青藏高原:向東是橫斷山脈-向南和向西是喜馬拉雅山脈-向北是昆侖山脈
2(1)200mm等降水量線: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2)400mm等降水量線:大興安嶺西坡-經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達喜馬拉雅山東部
(3)800mm等降水量線: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3(1)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巴彥克拉山-橫斷山
(2)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檢舉
㈦ 韓國應該做ppt哪幾個主題
應該先介紹韓國文化,然後介紹韓國的景福宮開始做,然後韓國青瓦台,漢江等
㈧ 地理課的日本介紹ppt
你是教高二選修世界地理嗎?
1,可以上網路文庫找啊;
2,查日本概況,給你我整理的資料(注意,要體現地理學術性):
日本國是位於亞洲大陸東岸外的太平洋島國。西、北隔東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東瀕太平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日本是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強國,科學研發能力居世界第三,同時也是當今世界第四大出口國與第四大進口國。
還有一點很重要,學生喜歡看圖,多來幾張日本的照片。
上面給的材料不是閑的沒事,可以引出以下問題(像學歷史一樣分析材料):
1:日本地理位置 2:日本由哪些島嶼構成 3:由其進出口能力強引出一系列問題
這個必須介紹:
氣候
日本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北海道與本州的高原地帶屬亞寒帶,本土地區屬溫帶,而沖繩等南方諸島則為亞熱帶。此外,日本所處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風及洋流交匯的影響,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講日本也必須講它的地震,與環太平洋地震帶有關,講選修6又說叫環太平洋災害帶。你懂得。
做ppt,做法上要注意超鏈接和效果動畫的精緻。但千萬不要帶什麼效果音,效果也別帶打字機什麼的,學生學習興趣正濃卻突來怪聲和擠牙膏似的動畫一下就分心了。
2,第一頁介紹講什麼,第二頁既是目錄又是大綱。告訴學生考綱要求,但口頭說,別在ppt上告訴,學生煩應試。告他們利於他們復習與考試。
3,開始一大堆圖片的展示,加上概況,邊展示邊講。
4,接下來就讓學生在「問題」中學地理。明白知識後藉由做題深入。
注意:ppt的背景寧肯是白的也別花了呼哨。要清秀。讓人放鬆
如果用電視展示就白背景
用幕布投影就深色
用pvc手寫板LED投影就清秀點
字要大,照顧孩子們的眼睛。我們這邊近視率有92%,一個班才兩三個眼睛好的啊。
就這樣,還想交流切磋就追問,祝你愉快。
P.S.:需要做flash或3D也可找我。
㈨ 如何製作地理課件
1、確定課題與教學目標。
課件設計首先要確定教學課題,明確該課題要實現的目標。一般來說,我們平時的教學課題都是按照教材教師本人自己確定,所以我們就根據自己的需要與教學目標來設計課件,有更大的自主性。但遇到公開課、評優課、競賽課什麼的,就不同了,通常要根據所給課題設計課件,這就要我們更好地理解課題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更好的設計效果。
2、深挖教材,理順關系。
深挖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很好地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內容體系,才能實施有效教學。通過仔細分析研究課題內容,理解重點、難點問題,確定課件內容的結構、表現形式及展示順序。對於PowerPoint這個軟體來說,展示順序是很重要的。因為其本身的交互性相對來說要弱一些,所以要求課件的設計一定要注重順序的編排。
3、課件素材的搜集。
互聯網是我們獲取信息、材料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於平時教學所要的素材,我們幾乎都可以直接從網上搜索到。
4.
編輯素材。
雖然我們能從網上搜索到我們想要的素材,但往往與我們在實用中的要求不是很相符,這就要求我們利用一些軟體(FLASH、PHOTOSHOP、視頻分割器)進行修改編輯。
5.製作課件
這是課件製作的最核心的環節。在這個環節,我們要將各種多媒體素材,按編輯好的腳本,設計好的順序,編輯在一起,製作成交互性強、操作靈活的、視聽效果良好的課件。這就要求對PowerPoint
2003能夠熟練操作。
6.
調試、運行、試用
課件製作完成後,如果有時間要或者有需要,我們可以經過多次的調試、試用,並及時修正。如果只是平時上課,上完課後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行相應調整,修正後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