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州和蘇州同屬江南魚米之鄉,為何經濟差距如此懸殊
湖州和蘇州同屬江南魚米之鄉,為何經濟差距如此懸殊?我們知道過去農業社會,大家拼的就是第一產業,農業經濟,他們同屬魚米之鄉,當然差不多了,現在是多元化的經濟,蘇州的科技、旅遊、服務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人才政策等方面,使得蘇州成為了江蘇的第一大經濟體,這是非常正常的,就像我們說的,不能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這樣的好處非常明顯,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會有持續產出的地方,所以蘇州的經濟也是健康的,不會受到某一個行業的萎靡而過度影響。
湖州與蘇州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他們不在一個量級,甚至連杭州也不是它的對手,這個主要得益於人才的政策,蘇州目前三星電子能夠幫助它吸引全國的優秀人才,國家級開發區,高新技術區優勢明顯,這些優惠政策,吸引了無數的高新企業,人才自然也會隨之而來。
我們知道有人才能有需求,人口優勢對於蘇州也是一個巨大的,人口越多社會分工越細,可提供的就業機會就越多,社會發展的越完善和穩固,目前蘇州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在長三角,除了上海基本沒有對手,而且在新一線城市中,它也是排名靠前,所以拿它和湖州比較,意義不是很大,不具有可比性。
② 湖州的地理位置,四面接壤的省市有那些
湖州為於浙江北部,湖州現轄德清、長興、安吉三縣和吳興、南潯二區。總人口258萬,其中市區人口108萬;總面積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51%,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71.2平方公里。
湖州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東鄰上海、南接杭州,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處於長三角中心區域,距杭州75公里,上海160公里,西接安徽,領近廣德,宣城,蕪湖。
我是湖州人,作為湖州人值得驕傲。
③ 湖州市的地理位置,氣候,地形,河流
湖州市位於東經119度14分至120度29分、北緯30度22分至31度11分之間,東西長度126公里,南北寬度90公里,處於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緊鄰江蘇、安徽兩省.現轄德清、長興、安吉三縣和吳興、南潯兩區.東部為水鄉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為主,俗稱「五山一水四分田」.
全市地勢大致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多山,最高峰龍王山海拔1587米.東部為平原水網區,平均海拔僅3米左右.有東苕溪、西苕溪等眾多河流.本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氣候總特點:季風顯著,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降水充沛;光溫同步,日照較少;氣候溫和,空氣濕潤;地形起伏高差大,垂直氣候較明顯.
全市年平均氣溫12.17.3℃;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0.5.5℃;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4.30.8℃.年降水量761~1780毫米,年降水日數116~156天,年平均相對濕度均在80%以上.風向季節變化明顯,冬半年盛行西北風,夏半年盛行東南風,三月和九月是季風轉換的過渡時期,以東北和東風為主.
湖州的地形,西倚勢若奔馬的天目山脈,境內重崗復嶺,群山逶迤,異峰突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其中龍王山高1587米,比在臨安境內的天目山主峰還高出80米,山勢磅礴,奇峰異石與懸崖陡壁相間,有仙人橋、龍門瀑布、龍門坎等自然景觀.周圍雲霧變幻,溪谷深切,水流湍急,疊瀑壯觀,覆蓋著生態完好的原始森林.在700米以上森林呈現出黃紅相間的暖溫帶夏綠林景觀,森林面積達2063平方公里,素有「極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之稱,此乃上海黃浦江之源頭.
湖州境內主要河流有西苕溪、東苕溪、下游塘、雙林塘、泗安塘等;境邊南接東苕溪上游,北瀕太湖,東聯大運河及黃浦江.平原河網湖盪密布,山區建有山塘水庫,庫容10立方以上水庫149座.域內536平方公里,河道密度約2.6-3.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河流、湖泊面積496平方公里.
④ 浙江湖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各個城市的經濟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經濟轉型時期,重眾多城市都在尋求經濟的新突破,逐漸將產業重心向第三產業過渡並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隨著旅遊熱潮的到來,湖州這座浙江省內的黑馬城市也逐漸進大家的眼裡,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相信它會以最快的速度讓大家記得這座依太湖而建的城市,成為浙江省的下一個寧波,小編對它還是很有信心的!
⑤ 湖州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我覺得最大的優勢是:地理位置以及環境;最大的劣勢是:交通位置以及人的觀念和心態....所謂要發展必要有革新,湖州人的心態太儒太中庸,養老還行,革新不行啊!
⑥ 地處長三角腹地,太湖之濱的湖州為何存在感這么低
沒有什麼特點,人口少。而且民國時期,湖州國民黨高官比較多。
第三,地理位置既好又不好。
湖州與上海,杭州,南京相鄰,但其實七月上海中間隔著嘉興,而杭州的發展主要向東,南京的發展也夠不到湖州,所以被三大城市圍繞的小湖洲變成了沒人養,沒人要的娃。但是雖然我們不了解湖州,可是湖州的城市榮譽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等等等。存在感低都沒啥,未來發展部落後就可以了呀。
⑦ 在浙江省,湖州的地理位置算是好的,為什麼經濟發展這么緩慢
偶是外地人,現在湖州上班,幾年的經歷可以看出
1.湖州這地方大部分人吃不了苦.太容易滿足,而且好玩,所以湖州大部分企業負責人都是外地人.
2.太容易滿足,生活態度散漫(也不排除少量有積極向上的人).
3.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北偏西面和西面環山,到二環(算是二環吧,一環也就是個雛形)就發展不下去了.北靠太湖,不過由於太湖是浙北地區的飲水命脈,不可能全面開發.湖州所謂的南太湖開發中心也就那麼大一小塊,很少能吸引眾多大型跨國集團入駐.現在湖州只能往東南放發展了。。。
4.內外環境影響:湖州附近地區,如杭州蕭山、寧波、嘉興等地區崛起迅速,完全壓制湖州的影響力的釋放。長興、四安、廣德地價遠比湖州開發區便宜,企業也不是傻子!
⑧ 同樣作為太湖之濱,為何湖州發展的就不如蘇州無錫
古諺雲:「蘇湖熟,天下足」。這在古代,共飲一湖水的蘇州和湖州,都是江南魚米之鄉的典型代表,老百姓吃好住好讀書好狀元多,看看蘇州的同里和湖州的南潯就知道了。但是到了近代後,湖州就慢慢落後於蘇州了。別說和蘇州比,就連一個崑山都可以秒殺整個湖州。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今天湖州發展落後於蘇州的局面:
第五個就是湖州的城市功能定位。這還是要說到湖州的地形和地理位置。作為傳統的稻作區,湖州需要為保障整個浙江的糧食供應而做出一定的發展犧牲,工業發展難免會受到限制。再則,湖州有山,山中溪流是上海黃浦江的重要源頭。為了保障大上海的發展,湖州也要做出工業發展方面的很大犧牲。
當然,今天湖州發展相對落後於蘇州,也只是相對落後。整個湖州的發展在整個中國來看,還是相對發達地區。而且,湖州在綠色發展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條特色路子,安吉余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當地人都說,養雞養鴨不如養一個上海佬。
湖州不僅僅可以養上海佬。擁有莫干山、天目山、太湖水等豐富山水資源的湖州也不僅僅可以做上海、南京、杭州甚至蘇州的後花園。在新興產業發展道路上,著墨較少的湖州或許會迸發出更大的發展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