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指導教師是怎樣批改學生作業
1、隨堂批改作業
新課後,簡單的作業可當堂完成,採用競賽搶答、小組比賽的方法,當堂集中統一批改。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完成作業的速度,還可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2、教師面批
對教學中的重難點練習,做到人人過關,利用課外時間與學生面對面,逐題批改,及時指出其錯誤,啟發弄清錯誤的原因,並要求學生馬上進行訂正。例如電路圖題目,若不採取面批,學生根本不知道錯在哪裡、如何改正。如進行面批效果就好多了。
3、小組批改作業
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後兩桌,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課堂上的有些練習,教師可以先檢查最早完成的作業,每小組只須檢查一人,並指出其錯誤所在,然後由他去批,改另外三人的練習,並監督、幫助他們進行訂正。
對於課外的作業,同樣可採取這種辦法。對於有些非常簡單的作業,如課堂講過的練習,課外需鞏固的、元素符號、化合價的默寫等,可直接交由小組長負責督促組員抽時間完成。教師對小組批改後的作業要進行抽查,了解作業的完成和批改情況。
4、自改和互改
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練習,教師可先報出答案,讓學生自批自改,發現錯誤,還可同桌或前後桌同學相互批改。如有問題,馬上提出,教師立即講解;或課後小組討論訂正,對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可匯報給老師。
每個學生都是很負責的,往往能在一定意義上進行比教師更為細致的批改。在自改法的經常運用中,學生會慢慢形成自我檢測習慣,減少馬虎。
『貳』 作業批改的幾種方式
在中學數學教材中,每一章節都安排有一定數量的習題.這些習題是考查學生理解、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開發學生智力,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所以,布置、批閱、講評這些習題,對提高中學數學質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批閱學生作業,是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及時有效地調整教學活動,制訂新的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學生作業大體分為預習、課內、課外、測試等四類作業,我在不同作業的批閱上採取了不同的批閱方法:1、預習性作業一般是採取抽樣評估式,通過課堂提問抽查獲得信息反饋,調整教學方案.2、課內練習批閱採用學生自查自考的自我訂正式、相互檢查的交換批改式及小組討論式或小「老師」的檢查批改.在批改時先要讓學生明確訂正的任務,提出具體的訂正要求和注意事項,交代訂正方法,然後按照教師給予的習題答案進行批改,或教師有意提出正確、錯誤的解答,讓學生進行批閱,發現問題,或選取學生中富有代表性的正確、錯誤典型答案進行對比辨析,在程序上一般採取核對→再算→判斷→批改→議論的方式.或採取教師抽查的解法評講式、錯例評改式、集體訂正的集中評講式、以及重點面批式.3、課外作業一般採用全批全改的方式.在批改時,進行以下記錄,
講評時才能因材施教,使學生各有所得,不僅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而且能起到對知識的深化提高作用.總之不論何種作業批改,目的在於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能,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對於作業批閱都應有具體的分析總結.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把自己比作醫生,批閱作業如同診治.對於學生的每道習題都要通過細心切脈問診,發現毛病,分析病因,從而擬出切實可行的處方,對症下葯,把批閱作業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途徑,而不視為事務性的教學工序.而在批閱方式方法上可靈活多樣.可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作業目的而定.只要我們重視作業的合理布置,有效地批閱與講評,就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學效率.
『叄』 如何批改學生的作業
作業,是對知識的鞏固與訓練。作業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與掌握的程度。它對教師對所教知識的信息反饋,對教師今後的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在新課改的今天,作業批閱不能與課堂教學改革同步進行,成為薄弱環節,影響了整個教學質量的提高。如何切實有效的進行作業的批改,整體提高教學質量,談談個人的看法。
1、作業上交時間過長。
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負擔很重,班大學生多,而師資配備又跟不上,如果對作業施行全批全改,造成每次作業批改的周期過長,反饋時間短則兩天,長則三四天。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正確的得不到強化,錯誤的得不到及時改正,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批改作業的價值,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2、教師不能全心全意的批閱。
由於教師教學負擔過重,所謂全批全改,也只是簡單劃上對、錯號,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給每個學生的作業認真評論或改正。等作業發下,學生看到的只是對錯號,卻不明白錯因,如此反饋,信息量過小,作業利用價值不大。
3、學生作業改正不夠及時。
由於作業量大,作業返回學生手中時,知識已學過幾天,加上課業負擔較重,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回頭復習舊課以及改正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就開始做新作業,形成了問題遺留,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4、作業形同虛設。
有的教師為了便於批改,片面追求作業的「質量」,應付上級檢查,多讓學生做一些給出標准答案的習題,甚至是抄寫例題,對學生來說,只是進行了知識的「搬運」。作業反而成了「負擔」,失去了作業應有的價值。鑒於上述問題,本人教學過程中採用了以下幾種批改方法:
(1)分層次批改。
作業收齊後,找出成績好、中、差三類學生的作業,進行精心細改,了解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以便進行分類輔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種方法能有效減輕教師批改作業的負擔,使教師有更多時間鑽研教材,改進教法。
(2)學生自我批改。
作業做完後,教師公布解題過程和標准答案,寫出各種解法,要求每個學生對照答案自己批改作業,對於不同的解法師生共同討論解決,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當面批改。
面對學生的知識差異,批改作業當堂當面進行,方法卻因人而異。作業做的較好的,教師應給予表揚,指出其優點,要求繼續保持;對於作業錯誤較多的後進生不要諷刺挖苦,應該給予關心愛護,幫助分析錯誤的原因,使其掌握正確的改正方法;對做作業馬馬虎虎、不認真的學生,應在批評教育的基礎上,做耐心的工作,使他們改正不良習慣。
以上幾種批改作業的方法,能夠大大提高作業的評改效率。起到作業教學應有的作用,還可以使教師從繁重的作業批改負擔中解脫出來,從事更有效的教學研究工作。
『肆』 地理課的作業該怎麼布置比較合理
遵循適量、重點鞏固的原則。不要讓學生反感即可
『伍』 如何有效的進行作業批改
用海校雲智不就行了
『陸』 小學教師批改作業的方式有哪些
①全批全改
全批全改,是小學教師常用的一種作業批改方式。教師逐份批改學生的作業,全面檢查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而且對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基本上都予以判斷指正。這種批改作業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用到。
②面批面改
小學教師當面批改作業可以在課內、課外同時進行,課內進行是幫助差生及時解決問題,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課外進行則是有側重點、有針對性地輔導那些還沒有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生。
③重點批改與部分批改
重點批改就是把全部作業收上來後,只批改一部分列為重點的學生的作業,他學生不批。
部分批是指小學教師每次只批一部分抽到學號的作業,這次批單號的,下次批雙號的,也可以只批一至二組的作業,逐次輪流,另一種是從作業題中選擇幾題全班批改,只要統籌兼顧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④教師指導下的自我批改
具體的做法是小學教師把收齊的作業瀏覽一遍後,找出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後,把作業分發給學生,隨即公布解題步驟、過程和答案,要求學生對照答案訂正自己的作業。
⑤其他批改方式
學生之間相互批改。簡單的課內作業,可當堂完成,採用集體討論答案,當堂集中統一批改。
小組批改。把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教師批改小組長的,小組長批改組員的。小組長在改完作業後,需要及時向老師匯報錯題情況,包括出現錯誤最多的是什麼題目,是怎麼錯的。
巡迴批改。小學教師可以在學生做練習的時候,走下講台。一邊觀察學生練習的情況,一邊拿著紅筆,現場批改。
小學教師批改作業的方式有哪些小編就說到這里了,祝願各位教師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更多關於教師資格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柒』 如何批改作業
如何批改作業
批改作業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作業的批改,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了解、評價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批改數學作業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
一、改變「全收全改」的方法。
「全收全改」是長期以來被廣大教師普遍採用的方法。教師通過全收、全批、全改,可以全面了解學生對已講授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安排後續章節的教學,知己知彼,備好下面的課。但是,「全收全改」工作量大,要花費教師大量的課余時間,教師備課及課外輔導時間勢必要減少。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我會採用「全收半改」的方法。它是按學生的座位次序,以列為單位編號,單數放在一起記為A組,雙數記為B組,每次批改非A即B,輪流進行,同桌兩人中每次必改一人。「全收半改」,可以減輕作業的批改工作量,使教師有精力認真批改作業。在批改時,教師不僅檢查答案的對錯,而且還要審查做題的思路、推導過程。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看學生做題方法是否對,還要看其方法是否好、是否巧。對於只收不改的一半作業,教師在批「閱」時要建立學生作業檔案,認真登記學生做題情況。然後,由同桌參照自己的作業進行批改。這樣,不僅教師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減少了,而且使批改作業變成了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從而調動了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我有時還會採用學生「自批自改」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按學生座位順序,把前後桌四人作為一組,選學習認真的學生為組長。在教師提出批改要求後,組長負責取組內一人的作業為「示範作業」,大家逐題研究,集體批改,然後進行自批和互查。這樣做,學生成為批改作業的主體,那麼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不是的,因為每組討論中所出現的問題和一些新穎的解法都要及時反映給教師,由教師做及時的總結與處理。
二、改變了作業的批改的地點
在辦公室里,我經常看見同行埋首於批改作業中,而無暇於精心備課及教研。而我,不論是家庭作業還是課堂作業,都喜歡在教室里批改,共原因有以下三點:
(1)可以縮短作業反饋評價的時間;
(2)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學生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
『捌』 淺析構建高中地理作業批改教學的幾點建議
我是這樣批改作業的。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般一周有一次,至少一次,全班作業統一檢查。
一周三節課,每節課後都有作業,抽查一班抽1到2個組。
作業檢查有記錄。有跟蹤檢查。總體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玖』 教師如何正確批改作業(轉載)
改作業時應注意及時性,准確性,靈活性與效率性。
1、及時性:作業是學生進行學習的獨立行動,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十分重要,學生的作業不可能完美無缺,依據學生缺乏長遠的學習動機和厭久圖快的心理,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業不能拖拉太久,否則,會導致學生的草率應付或乾脆不做.教師要堅持當日作業當日批改,批改後當日與學生見面或訂正,有利於教師及時總結、反思和改進教學,有利於及時查漏補缺。
2、准確性:批改作業最忌粗糙馬虎、錯批或漏批,教師用紅筆判斷學生的正誤,是學生衡量自己掌握知識程度的標准之一。
首先批改的符號要明確,雖然有時答案是多元化的,但是要給學生一個明白,正確的打勾;錯誤的打叉的同時可以劃線、打圈、打問號等等方式給予學生提醒錯在哪兒.教師根據學生的作業的綜合質量,准確給個優、良、及格、不及格.學生從作業批改的反饋信息中會被教師責任心所感染,自覺會提高作業的質量的。
3、靈活性:除了常規性批改方式以外,教師要因人而異,採用靈活的批改形式首先要個別面批.對基礎差、作業錯誤多的學生,最好是面批.以及時補缺堵漏,開啟學生的心智潛能。
其次合作批改.教師要重視小組的集體學習,加強學生之間的聯系,互相檢查,互相幫助.根據教學的合作性規律,成立生生合作小組.教師可以開發利用優秀的小助手,如,四人小組,在作業後由組長主持進行互相檢查、建議,互相啟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同時對疑難問題可以反饋,由教師在全體學生面前講解.這樣有利於養成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好習慣,又有利於學生自主意識的養成。
4、實效性:即強調學生作業評改自主性的同時,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從批改的作業中自覺探究錯題,學生拿到批改的作業後,就迫不及待地查看分析,討論糾錯,而且學到正確的解題方法,對作業會感興趣而不覺得是一種負擔。
同時教師要適時給予鼓勵,使他們積極作業、樂於作業、善於作業.此外,定期舉辦作業展評,給予學生精神和物質上的小獎勵.這種激勵評選必須認真慎重,以強化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拾』 如何批改和檢查學生作業
檢查我批改學生作業,是教師最常規性的一項工作。如何檢查和批改學生作業,我有以下建議:
1、對學生布置的作業量要適度,即難易要適度、作業數量有限度。
2、檢查和批改要及時,對一些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也要寬容,而對作業認真,完成及時的學生,要給予表揚。當大多數學生都完成了作業,而且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對個別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有一種內在的壓力,會覺得不好意思,下次就也能按時完成作業了。
3、盡量面批學生作業,對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當面指出來,並由學生自己改正過來,效果很好。有效地避免了學生對教師批改的作業「不聞不問」,而能及時反饋。
4、盡量用鼓勵性的評語。對學生的優點可以用放大鏡來對待,對學生的錯誤可以「忽略不計」或「視而不見」。如作業做得整潔的,就要多說他作業如何整潔;字書寫得好的同學,就多誇他的字如何寫得好。對作業潦草的同學,可以說「你的字寫得不錯,但老師是老花眼,看不太清楚,希望把字寫端正些,老師才看得見。」對一些作業不認真的同學,只要偶爾認真了些,就要及時表揚,可以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上「學習有進步,希望看到你的成績更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