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理課題研究可以選什麼題目
一、選擇課題1.課題來源課題來源(問題的提出)可謂五花八門、多種渠道:諸如實踐中尋找、經驗總結、信息交流、比較對比等:以本課題為例,課題來源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現實生活中親身感受。長期以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存在嚴重局限性,由於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浪費、人口膨脹、耕地減少、森林枯竭、草原沙化、氣候變暖等問題對人類生存的威脅越來越嚴重:而且更可怕的是目前這些問題並沒有為每一個人所清醒地認識和理解。人們不管是從事工業、農業、牧業等生產活動,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和貪圖過度享樂,可隨意開采資源、過度放牧、亂排廢物等,到處都能看見或聽見環境被污染、生態被破壞的現象和事件。出現這些現象和事件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為人們缺乏環境保護知識和環境保護意識。(2)長期教學實踐中體會。本人在9l級大專專科學生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環境化學概論》的教學過程中,驚訝地發現:90%以上的中學教師和校長竟然不相信地球缺乏淡水,而且認為環境的惡化與自己毫不相干;不了解為什麼國家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不了解沙塵暴起因、溫室效應、酸雨及厄爾尼諾現象等比較常見的環境問題。這些事實清楚地說明,在學校教育中嚴重缺乏環境教育。環境問題的解決,從根本上來說,除依靠科技力量、經濟制裁和依法治理以外,還必須持久、系統和全面地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努力培養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從而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以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我深深感到廣泛、持久地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是當前環境保護工作中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2.確定課題范圍提出籠統的課題以後,需要進一步了解、加工相關材料,使課題更加精煉、有價值。以本課題為例,需:要做以下幾項工作。(1)查閱資料。查閱並收集有關資料、科研情報的目的:一是,可以盡量充分弄清前人在本課題相關研究領域的最前沿成果、研究方法和被關注的程度,以防止重復勞動.從而可以確定課題研究的價值、意義和目的;二是,經過了解、分析、比較找出本課題的優勢,估計可能遇到的困難、現有的研究條件、實驗設備和人力、物力等自身研究能力,從而可以分析課題的可行性;三是,同時可以搜集有關資料。據搜集相關材料和科研情報了解到:目前關於環境知識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實際例子多、譴責檢討多、法律法規多、監測數據多等,環境問題確實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其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漸被世界各國政府和人們所認識,人們的環境意識日益提高。世界各國普遍開展了各項治理活動,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採取了強硬措施,世界環境狀況初步得到好轉。例如,採取了一些污染企業關閉、排放污染物定標」、垃圾處理、「氟里昂」和「六六六」的禁用等具體措施,對控制和治理環境污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因為人們的環境意識淡薄,導致了一邊治理、另一邊破壞的惡性循環。更值得一提的是,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的「環境教育問題」卻強調的少、措施也不得力,而且人們根本不重視教育手段,只重視懲罰。從此得出結論:必須加強環境保護與治理課題的研究,盡快找到對所有的人進行環境教育的有效途徑;在全社會應加強環境教育工作,廣泛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活動,以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2)確定研究方向。環境問題內容廣泛、復雜交叉,包括環境保護政策、教育、措施、治理與檢測等;所涉及的學科門類多,包括生物、化學、地理、物理、社會經濟、文化教育、醫葯保健、法律政策等;環境教育的內容豐富,教育對象也普遍,涉及到全社會的各行各業。所以必須找出環境教育的突破口、切入點,以實現「以點帶面」的效果。「要讓環境教育走進學校、走進課堂是全社會開展環境教育的突破口,也是最有效的途徑。」這是經過總結歸納、全面分析以後所得出的結論。初步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有些地區雖然強調在某些某類學校應開設環境教育課程,但是其內容不全面、方法生硬死板,收效甚微。所以有必要更深入研究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加強環境教育的必要性、滲透方法及其具體內容,這就是本課題所研究的方向。(3)確定研究類型。本課題屬於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和各學科教學理論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改革,並探尋新教育措施和途徑,所以屬於開發性研究類課題。(4)明確指導思想和原則。以馬列主義、辯證唯物論為指導,堅持「客觀性、科學性、可行性和創新性」原則。客觀性主要表現在尊重客觀事實,掌握第一手材料,實事求是地評價;科學性主要表現在找出事物內在聯系,概括其發生變化的規律,並在實踐當中檢驗、修改;可行性主要表現在正確估計可能遇到的困難、現有的研究能力和研究者的積極性;創新性主要表現在課題的獨到之處,研究成果的先進性和現實意義。3.分析特色與可行性經過分析、比較,應歸納出課題研究的前景、研究價值和現實可行性,這是課題研究的內在動力,思想基礎。以本課題為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選題新穎,目前在我國居領先地位;實用,為各級各類學校的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提供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材料;創新,便於推廣落實,實施環境教育的方法富有創造性;具有現實意義,可行性較強。本課題不但受國家政策支持,學校、教師和學生也都容易接受,而且所需的經費少,也不需要太多的設備條件和場地。二、制定研究方案選定課題以後,不要急於操作,首先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課題研究方案,做好計劃,在思想和物質等方面進行充分准備,使課題研究工作具有計劃性、科學性和規范性。為此需要作以下幾項工作:1.大膽設想,總體規劃,分解任務根據課題的研究方向、研究原則,結合現有的科研條件,一要大膽提出理論假設,明確研究思路;二要策劃總體規模,制定出研究方法、時間進度和成果體現形式;三要把整個課題研究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若干個階段,分期分批、分層次、有計劃地完成任務;四要提出課題的具體名稱。以本課題為例,可分成以下幾個小問題。(1)說明必要性。本課題從環境污染的現狀和嚴重性出發,研究我國在各學科、各層次學校教育中實施環境教育的目的、意義以及其緊迫性,列舉大量的環境問題和環境污染的事實說明加強環境教育的必要性。(2)探討實施方法。即探討在各學科、各層次學校教育中實施環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徑:(3)列舉實施內容。即從學校心理學角度,結合各年齡階段學生的特徵和現狀,列舉對各類學生實施或滲透環境教育的具體內容。(4)驗證推廣。即選擇一定數量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典型學校進行試驗,在實踐當中推廣、使用,驗證所提出的理論、實施方法和滲透內容的准確性:並找出不足之處,及時修改,使之更加完善。(5)推出成果。即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分學科匯總,並編輯出版書籍,使實施環境教育的工作落到實處。(6)結題升級。進行結題論證、廣泛推廣,進入更高層次的課題研究計劃。2.確定重點、找出難點本課題的重點,也是其創新部分,即探討進行環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本課題的難點,也是其關鍵部分,即列舉滲透環境教育的具體內容,在實踐當中驗證、推廣、使用;匯編並出版書籍:3.確定工作步驟及時間進度確定工作步驟及時間進度的目的是把分解的小問題更加具體化、定量化,以保證研究工作按時完成:以本課題為例,一般按下列步驟完成整個研究工作:第一步:×年×月一×年×月,組織有關的研究人員,深入到各學科、各層次學校教育的實踐當中,以走訪、問卷調查、座談討論等形式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廣大群眾、教師和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態度等情況。第二步:×年×月一×年×月,進行統計歸類、分析總結,形成書面材料(論文),概括地說明實施和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並提出以下問題:進行環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列舉滲透環境教育的具體內容:第三步:×年×月一×年×月,在實踐當中驗證推廣:第四步:×年×月一×年×月,匯編並出版書籍:第五步:×年×月一×年×月,進行結題論證、推廣、升級。4.確定研究方法以課題的研究目的、內容以及研究對象的性質和特點為依據,確定切實可行、易於操作的研究方法。必要時可綜合採用多種方法。可採用的方法是:調查討論法、觀察發現法、試驗推廣法、比較改進法、統計歸納法等。5.經費預算以節儉、高效的原則預算經費,包括旅差費、會議費、資料費、實驗推廣費、印刷費等項
Ⅱ 初中的地理小論文,幫我想想寫什麼題目好
主題:關注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
你可以先寫生態平衡的事,比如環境破壞,水土流失,從而造成各種現象,如土地荒漠化、動植物減少,甚至滅絕。這些可以是自然原因,也可以是人為原因,不過我個人覺得寫人為的原因會比較好寫,你可以上網找資源,套進去就可以了。最後防寫環境的原因、措施等,應該怎麼做,要實際客觀,主觀與客觀相符合。
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不懂可以qq聯系我。(貓君個人觀點,謝絕復制轉載)
Ⅲ 地理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急用!
1
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的現狀研究
2
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的前景探究
3
學習主體性認識形成及發展的歷史背景探究
4
中學地理教師地圖素養現狀研究
5
西方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機制和發展過程
6
案例研究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7
中學教材開發現狀調查研究
8
關於加強初中旅遊地理教育的思考
9
淺析中學開設環境教育課的必要性
10
中學地理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1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研究
12
城市與城市間投資環境比較研究
13
中國小城鎮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
14
某地投資環境評價研究
15
某地鄉村旅遊開發研究
16
旅遊商業化對目的地的影響-以某某鎮為例
17
某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對策
18
論旅遊的經濟影響
19
論旅遊的社會文化影響
20
論旅遊的環境影響
21
某旅遊地旅遊資源的評價
22
論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在旅遊活動中的統一和矛盾
23
欠發達地區城鎮化道路的思考
24
長江上游泥沙的來源及其對三峽庫區的危害
25
長江三峽庫區固體漂浮物的危害及治理
26
我國南方的水資源和水環境分析
27
簡論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城鎮化特徵
28
試論小城鎮發展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的作用與問題
29
簡論當今中國城市化戰略與問題
30
試析中國三大地區城市化的特徵與發展趨勢
31
試析新時期區域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之關系
32
簡論新時期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Ⅳ 地理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急用!
1 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的現狀研究
2 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的前景探究
3 學習主體性認識形成及發展的歷史背景探究
4 中學地理教師地圖素養現狀研究
5 西方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機制和發展過程
6 案例研究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7 中學教材開發現狀調查研究
8 關於加強初中旅遊地理教育的思考
9 淺析中學開設環境教育課的必要性
10 中學地理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1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研究
12 城市與城市間投資環境比較研究
13 中國小城鎮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
14 某地投資環境評價研究
15 某地鄉村旅遊開發研究
16 旅遊商業化對目的地的影響—以某某鎮為例
17 某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對策
18 論旅遊的經濟影響
19 論旅遊的社會文化影響
20 論旅遊的環境影響
21 某旅遊地旅遊資源的評價
22 論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在旅遊活動中的統一和矛盾
23 欠發達地區城鎮化道路的思考
24 長江上游泥沙的來源及其對三峽庫區的危害
25 長江三峽庫區固體漂浮物的危害及治理
26 我國南方的水資源和水環境分析
27 簡論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城鎮化特徵
28 試論小城鎮發展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的作用與問題
29 簡論當今中國城市化戰略與問題
30 試析中國三大地區城市化的特徵與發展趨勢
31 試析新時期區域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之關系
32 簡論新時期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Ⅳ 地理學位論文的選題原則
要明確自己專業的主攻方向、擅長內容和興趣所在,並透徹了解地理研究發展的熱點、趨勢,結合學院需要和個人實際情況選題。簡單來說要遵循的原則:
一個原則是:王寶強講話,要有意義:課題的研究不僅在學術上要有理論意義,在實際中也要有現實指導意義,最好選地理專業的重大熱點問題,即普遍被關注、被爭議、有前景的課題,避開已經有所定論的課題。
另外,站在巨人的肩上,明確前人的相關研究,再對比自己的課題,找遺留問題、待完善的理論、方法、內容,找准課題研究的切入點;
第三要自己擅長並感興趣的,揚長避短;
最後切忌選題太大,要細化,否則容易假大空,言之無物。明確大方向、縮小范圍、細化題目,小而具體的論題才能得出深刻而明確的結論。
以上回答全原創,望採納。
Ⅵ 地理專業 畢業論文題目
這個好多好多,隨便為你提供一些吧:
1《當前縣域經濟的空間特徵分析——以某某縣為例》
2《縣級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分析——以某某縣為例》
3《XX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地理效應分析》
4《xx地區社會空間的時空分布特徵》
等等
。。。。。。
Ⅶ 關於地理方面的論文題目應該怎麼選
注重三個方面,一是我們的所學和所研究的內容,第二是根據當前社會的研究熱點或政府熱點來選擇(不能象國外那樣注重研究的價值和終身成果),第三是看你是發表的還是畢業論文之類,如果是發表的,得看發表的刊物要求等級等。不知是否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