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每個地理氣候的特徵都是什麼

每個地理氣候的特徵都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06 19:55:38

㈠ 地理12種氣候類型特點

地理氣候類型分布特點:

1、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分布均勻;分布:主要在南北緯5°以內;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緯5-10°;成因:副高與赤道低壓交替控制。

3、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分布:亞洲東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風控制。

4、熱帶沙漠氣候;特點:終年高溫乾旱;分布:回歸線附近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分布: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6、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分布: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西;成因:風帶與副高交替控制。

7、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分布:亞洲東北部;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8、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緯度大陸內部;成因:常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9、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溫和濕潤,降水均勻;分布:40-60°大陸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風控制。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大陸內部緯度較高處;成因:緯度高,受副極地低壓控制。

11、苔原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極圈附近緯度較低處;成因:受極地氣團控制。

12、冰原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極圈附近緯度較高處;成因:受極地氣團控制。

13、高山高原氣候;特點:情況復雜,不好一概而論;分布:海拔較高處,一般3000以上;成因:海拔高。

(1)每個地理氣候的特徵都是什麼擴展閱讀:

氣候類型成因:

1、太陽輻射:

陸地若受陽光照射強、 則地面氣溫高;若陽光照射弱、則地面氣溫低。而海水因為熱傳遞強,所以溫度穩定。

當陸地受陽光照射強、而導致陸地氣溫高時,陸地的空氣膨脹上升,此時海面的空氣相對來說比重大,海面空氣沿著地表從海面流入陸地。而海面較低的溫度導致海面上空的空氣因收縮而下降,地面上則由於溫度高導致的空氣膨脹而上升,於是高空的空氣從大陸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陸地受陽光照射弱、而導致的地面氣溫低於海洋溫度時,海洋上空的空氣上升,陸地上空的空氣下降,地表的空氣則是從陸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氣溫和降水狀況等特徵有所不同,根據這些特徵而把各地不同的氣候分為若干種類型。

2、大氣環流

3、下墊面(海陸位置,洋流,地形)

㈡ 地理氣候類型和特點

氣候類型及其特徵:1、熱帶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緯10°之間),成因是全年受赤道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典型地區:亞馬孫河流域,剛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亞。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濕季多雨(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分布在非洲、南美洲附近熱帶雨林兩側(南北10°~15°),低壓(濕季)與信風帶(乾季)交替控制而成。植被類型:熱帶疏林草原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夏季多雨,有旱雨兩季,分布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北緯10°至25°大陸東岸)。海陸熱力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植被類型:常綠闊葉林、水稻。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乾燥分布在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沿岸(南、北緯15°~30°)。成因:副熱帶高壓與信風帶控制。植被類型:熱帶荒漠。2、溫帶氣候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分布:北緯25°~35°大陸東岸。成因:海陸熱力差異。植物類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成因: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交替控制。植物類型: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葡萄 、油橄欖等)。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北緯35°~55°左右的大陸東岸。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濕潤,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成因:全年受中緯西風控制。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夏溫差大,全年降水少。北緯35°~50°大陸內部。成因:距海較遠,緯度較高。3、亞寒帶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呈帶狀分布,橫貫北美和亞歐大陸。冬季漫長而嚴寒,每年有5~7個月平均氣溫0℃以下,並經常出現-50℃的嚴寒天氣;夏季短暫而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高者可達18°~20℃,氣溫年較差特別大;年降水量一般為300~600毫米,以夏雨為主。因蒸發微弱,相對濕度很高。4、極地極地苔原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沿岸,與冰原氣候同為極地氣候。因常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C,降水少,蒸發弱,雲量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蘚、地衣類)。極地冰原氣候。分布在極地及其附近地區,包括格陵蘭、北冰洋的若干島嶼和南極大陸的冰原高原。這里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源地,整個冬季處於永夜狀態,夏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寒,各月溫度都在0℃以下;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1967年挪威人曾測得-94.5℃的絕對最低氣溫,可堪稱為世界「寒極」。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蓋,又多凜冽風暴,植物難以生長。5、高原山地氣候在中緯度地區的高原地區,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脈等地區,由於海拔較高,終年低溫(自海平面起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高原山地氣候的特點最重要的有兩個:海拔高、氣溫低。

㈢ 地理中各大氣候的特徵

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等地區,其特點為常年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小,各月平均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較均勻。

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南北兩側,這里年平均氣溫高,但氣溫年較差略大於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間,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離赤道越遠,乾季越長,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系,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區遠多於此數。

4.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其特點為年平均溫高,年溫差較大,日溫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許多地區只有數十毫米,甚至數毫米,降水變率很大,常常連續數年不下雨。

5.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大陸東岸的亞熱帶地區,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6.地中海式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亞熱帶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地區最為典型,故名。這類氣候的特點是冬季溫和,夏季炎熱或暖熱,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乾旱,因此又稱為亞熱帶夏干氣候。

7.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溫帶地區,其特點為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在0℃以上),夏季不熱(7月平均溫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達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地區,朝鮮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地區,其特點為夏季溫暖,冬季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溫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減少。

9.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部,由於全年在大陸氣團控制下,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陸中部形成乾燥或半乾燥氣候;而大陸北部,則由於緯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蒸發不旺,降水雖少,但不幹旱,形成特殊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10.極地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區、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在大陸邊緣地區,冬季長而寒,但夏季最熱月平均溫可達10℃,苔蘚、地衣是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稱為苔原氣候;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等地的絕大部分地區,終年在冰雪覆蓋下,最熱月平均溫也不超過0℃,因此被稱為冰原氣候。

11.高山氣候可能出現在任何緯度,其特點是氣溫和降水都有垂直變化,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隨高度增加而增加,超過這一高度則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其中10.極地氣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氣候.(1)極地長寒氣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陸和亞歐大陸的北部邊緣(南以最熱月10℃等溫線與亞寒帶大陸性氣候相接)、格陵蘭島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在南半球則分布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地。其特徵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個月月平均氣溫在0°~10℃之間,冬季酷寒而漫長;年降水量約200~300毫米,以雪為主;地面有永凍層,只有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 ��
��(2)極地冰原氣候。分布在極地及其附近地區,包括格陵蘭、北冰洋的若干島嶼和南極大陸的冰原高原。這里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源地,整個冬季處於永夜狀態,夏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寒,各月溫度都在0℃以下;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1967年挪威人曾測得-94.5℃的絕對最低氣溫,可堪稱為世界「寒極」。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蓋,又多凜冽風暴,植物難以生長。

13.亞寒帶針葉林氣候)。這種氣候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呈帶狀分布,橫貫北美和亞歐大陸。具體來說,在北美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紐芬蘭的大部分;在亞歐大陸西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除外),經芬蘭和蘇聯西部(南界在列寧格勒—高爾基城—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一線)至蘇聯東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熱月10℃等溫線為界。這一帶的氣候主要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並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冬季,北極氣團侵入機會很多;在暖季,熱帶大陸氣團有時也能伸入。該類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冬季漫長而嚴寒,每年有 5~7個月平均氣溫0℃以下,並經常出現-50℃的嚴寒天氣;夏季短暫而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高者可達18°~20℃

㈣ 地理氣候特徵

1、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3、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4、熱帶沙漠氣候;氣候特點:全年炎熱乾燥。
5、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6、地中海氣候;氣候特點: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 冬季溫和多雨。
7、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8、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特點:全年溫和濕潤。
9、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全年乾旱少雨。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氣候特點:夏季溫暖短促,冬季嚴寒漫長,降水量少。
11、苔原氣候;氣候特點:長冬無夏,降水稀少。
12、冰原氣候;氣候特點:終年嚴寒乾燥。
13、高原山地氣候;氣候特點:垂直變化顯著。

㈤ 地理中有哪些氣候都有什麼特點

1、熱帶雨林氣候:

氣候分布:赤道附近;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氣候成因: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分布:南北緯10度~南北回歸線附近;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干濕季交替;氣候成因:乾季受信風帶,濕季受赤道低壓控制。

3、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東南亞、中南半島;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季交替;氣候成因:冬(旱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雨季):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4、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南;氣候特點:冬低溫少雨,夏濕熱;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5、熱帶沙漠氣候:

氣候分布:回歸線~30度附近;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氣候成因:終年受副高或信風控制(信風是從大陸吹來的干風,且是由高緯吹向低緯,是一個升溫的過程,不易形成降水)。

6、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中國的秦嶺淮河以南;氣候特點:冬低溫少雨,夏濕熱;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7、地中海氣候:

氣候分布:30~40度,大陸西岸;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氣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風(濕)交替控制。

8、溫帶海洋性氣候:

氣候分布:40度~60度,大陸西岸;氣候特點:終年濕潤,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冬天高於0度,夏天低於20度);氣候成因:終年受盛行西風控制(風是從海上吹來的暖濕風)。

9、溫帶季風氣候:

氣候分布:35~50度,大陸東岸;氣候特點:冬寒冷乾燥,夏高溫多雨;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10、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候分布:溫帶大陸內部;氣候特點:干,冬冷夏熱溫差大;氣候成因:身居大陸內部。

11、極地氣候:
氣候分布:極圈內;氣候特點:終年寒冷乾旱;氣候成因:緯度高,終年受極地高壓控制。

㈥ 初中地理12種氣候類型特點是什麼

初中地理12種氣候類型特點是如下:

1、熱帶雨林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特點:常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悶熱多雨,受信風帶控制時,乾旱少雨。

3、熱帶沙漠氣候

特點:常年高溫少雨,乾旱。

4、熱帶季風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氣候

特點:夏季乾旱炎熱.冬季溫和濕潤。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7、溫帶海洋性氣候

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均勻.冬季稍多,氣溫年變化小。

8、溫帶大陸性氣候

特點: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大。

9、溫帶季風氣候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變化大。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特點: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暖短促,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

11、極地氣候

特點:全年皆冬,嚴寒少雨。

12、高原山地氣候

特點:氣溫要低於通緯度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㈦ 地理的各種氣候以及特徵描述

世界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大致在南北緯10°之間,主要位於非洲剛果河流域,南美亞馬孫河流域,亞洲印度尼西亞等地。
處在赤道低壓帶控制下,盛行赤道氣團,高溫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氣溫在26°C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較均勻。

熱帶草原氣候
大致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區,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南美巴西等地。
處在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地區,乾季濕季明顯交替。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盛行赤道氣團,形成悶熱多雨的濕季;信風控制時,盛行熱帶大陸氣團,形成乾旱少雨的乾季。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之間。

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以亞洲中南半島、印度半島最為顯著。
一年中風向隨季節轉變非常明顯。夏季風來臨時,赤道氣團帶來大量降水;冬季風來臨時,降水明顯減少。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在20°C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之間。

熱帶沙漠氣候
大致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區,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大沙漠區。
在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常年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日照強烈,氣溫極高。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東岸,如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等地。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熱冬溫,季節變化明顯,盛行夏季風時,熱帶海洋氣團帶來大量降雨;盛行冬季風時,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降雨減少。季風性濕潤氣候冬夏溫差較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較均勻。

地中海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緯度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澳大利亞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南角等地。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熱帶高壓帶北移控制這里,受熱帶大陸氣團影響,乾旱炎熱;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多氣旋活動,暖濕多雨。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間。

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於亞洲大陸東部,如我國華北、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和朝鮮半島。
冬夏季風向明顯交替。冬季風時,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夏季風時,受極地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間。

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於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
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很大。

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西歐、北美和南美大陸西海岸狹長地帶。
終年盛行西風,受海洋氣團影響,終年濕潤,冬雨較多。冬不冷夏不熱,氣溫年變化較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間。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歐洲、亞洲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主要受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海洋氣團控制。冬季漫長而嚴寒,暖季短促;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夏季。

苔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嚴寒,皆為冬季。最熱月氣溫僅達1~5°C。降水少,多雲霧,蒸發極弱。

冰原氣候
主要分布於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內陸地區。
全年酷寒,各月氣溫皆在0°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南極大陸年均氣溫約在-29~-35°C,北極地區在-22°C以下。

高原氣候和山地氣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區,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隨著高度增加,氣候垂直變化非常明顯。如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強,風力也大。

㈧ 地理各種氣候的特徵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壓帶影響
赤道附近,南北緯10度之間

熱帶草原氣候-分干濕兩季
受赤道低壓帶和副熱帶高壓交替控制
南北緯10-20度,大陸西岸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燥
常年受副高影響
南北緯20-30度,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交替控制
南北緯30-40度,大陸西岸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
常年受西風帶影響(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
南北緯40-60度,大陸西岸

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高溫少雨,分雨旱兩季
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南亞熱帶季風,成因加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南北緯15-25度,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南北緯25-35度,大陸東岸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我國西南的季風,加上地形的影響)
南北緯35-55度,大陸東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溫和少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內部,遠離海洋

極地氣候-全年低溫,降水少
分苔原帶和冰原帶。苔原帶主要在在北冰洋沿岸;冰原帶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

山地氣候-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降水發生變化

哦,該死,順序讓我排錯了,不好意思啊...........

㈨ 地理氣候類型及特徵和分布

(1)熱帶雨林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緯10°之間) 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 典型地區:亞馬孫河流域,剛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亞
典型植被:熱帶雨林
高原山地氣候
(2)熱帶草原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濕季多雨(有干濕兩季)
分布:非洲、南美洲附近熱帶雨林兩側(南北緯5°~15°) 成因:低壓(濕季)與信風帶(乾季)交替控制
典型地區: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亞北部和南部
典型植被:熱帶季雨林
(3)熱帶沙漠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分布: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沿岸(南、北緯15°~30°) 成因:副熱帶高壓與信風帶控制
典型地區: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
典型植被:熱帶荒漠
(4)熱帶季風氣候
特點:全年高溫,夏季多雨,有旱雨兩季 分布:印度半島 中南半島(北緯10°至25°大陸東岸)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亞熱帶氣候
典型地區:亞洲中南搬到,印度半島
典型植被:熱帶季雨林
(5)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特點: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分布: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 成因: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交替控制
典型地區:地中海沿岸
典型植被: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6)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
特點: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分布:北緯25°~35°大陸東岸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典型地區:我國秦嶺—淮海以南地區
典型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7)溫帶海洋性氣候
特點:全年溫和,降水均勻,最冷月大於0℃
分布: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成因:受中緯西風和副極地低氣壓控制
典型地區:西歐
典型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8)溫帶季風和大陸性濕潤氣候
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分布:南北緯35°~55°左右的大陸東岸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典型地區:我國華北,東北,日本和朝鮮半島北部
典型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9)溫帶大陸性氣候
特點:冬夏溫差大,全年降水少
分布:北緯35°~50°大陸內部 成因:距海較遠,緯度較高
典型地區: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部地區
典型植被:溫帶草原和荒漠

㈩ 請寫出地理上各種不同的氣候和它們分別的代表特徵。

地中海氣候:「雨熱不同期」;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暖濕潤;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濕潤;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
寒帶氣候:全年寒冷少雨。

閱讀全文

與每個地理氣候的特徵都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