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寧夏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寧夏指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寧夏首府銀川。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寧夏界於北緯35°14'-39°14',東經104°17'-109°39'之間,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6.64萬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8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共轄5個地級市,分別是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銀川市解放西街361號。
省級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級行政區,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中國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個自治區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1)寧夏屬於什麼地理區域擴展閱讀:
寧夏地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丘陵溝壑林立,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寧夏地處黃河水系,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
23個省: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山東省、福建省、浙江省、台灣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蘇省、安徽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
4個直轄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⑵ 寧夏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位置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於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之間,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地區。寧夏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自古以來就是內接中原,西通西域,北連大漠,各民族南來北往頻繁的地區。
寧夏疆域輪廓南北長、東西短。南北相距約456公里(北起石嘴山市頭道坎北2公里的黃河江心,南迄涇源縣六盤山的中嘴梁),東西相距約250公里(西起中衛營盤水車站西南10公里的田澇壩,東到鹽池縣柳樹梁北東2公里處),寧夏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區之一,總面積為5.18萬平方公里。
在中國自然區劃中,寧夏跨東部季風區域和西北乾旱區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區域,大致處在我國三大自然區域的交匯、過渡地帶。在中國國土開發整治的地域劃分上,寧夏位於中部重點開發區的西緣或西部待開發區的東緣,是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黃河上游水能礦產開發區的組成部分,北部和中部系「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的重點地段,南部屬於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區和「三西」地區的范圍。
地理概貌寧夏地處我國地質、地貌「南北中軸」的北段,在華北台塊、阿拉善台塊與祁連山褶皺之間。高原與山地交錯帶,大地構造復雜。從西面、北面至東面,由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地相圍,南面與黃土高原相連。地形南北狹長,地勢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較大,東部起伏較緩。
南部的六盤山自南端往北延,與月亮山、南華山、西華山等斷續相連,把黃土高原分隔為二。東側和南面為陝北黃土高原與丘陵,西側和南側為隴中山地與黃土丘陵。中部山地、山間與平原交錯。衛寧北山、牛首山、羅山、青龍山等扶持山間平原,錯落屹立。
北部地貌呈明顯的東西分異。黃河出青銅峽後,塑造了美麗富饒的銀川平原。平原西側,賀蘭山拔地而起,直指蒼穹。東側鄂爾多斯台地,高出平原百餘米,前緣為一陡坎,是寧夏向東突出的靈鹽台地。
地貌復雜,山地迭起,盆地錯落,大體可分為:黃土高原,鄂爾多斯台地,洪積沖積平原和六盤山、羅山、賀蘭山南北中三段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按地表特徵,還可分為南部暖溫帶平原地帶,中部中溫帶半荒漠地帶和北部中溫帶荒漠地帶。全區從南向北表現出由流水地貌向風蝕地貌過渡的特徵。
根據自然特點和傳統習慣,一般把銀川市、石嘴山市、中衛市和吳忠市的利通區、青銅峽等市縣的引黃灌溉區稱為寧夏北部;把吳忠市的鹽池、同心兩縣和靈武、中衛的山區以及中衛市海原縣的北部稱為寧夏中部;把固原市的固原、西吉、隆德、涇源、彭陽5縣及中衛市海原縣的南部山區稱為寧夏南部。
地理特點寧夏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從地貌類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蝕的黃土地貌為主,中部和北部以乾旱剝蝕、風蝕地貌為主,是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內有較為高峻的山地和廣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於地層斷陷又經黃河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還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態復雜多樣,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不同的條件。據2004年初統計數據顯示,寧夏地形中丘陵佔38%,平原佔26.8%,山地佔15.8%,台地佔17.6%,沙漠佔1.8%。
天然屏障與高原「綠島」
寧夏有名的山地有賀蘭山和六盤山。
賀蘭山綿亘於寧夏的西北部,南北長200多公里,東西寬15—60公里。山地海拔多在1600—3000米,主峰達3556米。古人稱之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山勢巍峨雄偉,既削弱了西北寒風的侵襲,又阻擋了騰格里沙漠流沙的東移,成為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山中有豐富的煤炭等礦產資源。山麓部分,1500米以下為荒漠草原帶;1500米以上出現覆蓋度較大,草本植物生長較高的山地草原及旱生灌叢帶。大約2000米以上,有以雲杉、油松等為主要成分的森林。森林帶以上,有一定面積的高山灌叢草甸帶,是較好的夏季牧場。賀蘭山的山脊是我國荒漠草原與荒漠、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外流區域和內流區域的分界線。山嶺中間,也有一些較低矮的山口,成為東西交通要道。其中三關口是銀川通往內蒙古阿拉善盟的重要通道。
六盤山古稱隴上,位於寧夏的南部,聳立於黃土高原之上,是一條近似南北走向的狹長山脈。主峰位於和尚輔以南的美高山,海拔2942米,山勢高峻。山路曲折險狹,須經六重盤道才能到達頂峰,六盤山因此而得名。山腰地帶降雨較多,氣候較為濕潤,宜於林木生長,有較繁茂的天然次生闊葉林,使六盤山成為突起於黃土高原之上的一個「綠島」,也是寧夏重要的林區之一。
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
海拔1100-1200多米,地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黃河自中衛入境,向東北斜貫於平原之上,河勢順地勢經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層深厚,地勢平坦,加上坡降相宜,引水方便,便於自流灌溉。所以,自秦漢以來,勞動人民就有這里修渠灌田,發展了灌溉農業。2000多年來經勞動人民的辛勤開發,這里早已是渠道縱橫、阡陌相連的「塞上江南」。現為寧夏的商品農業基地。
寧夏平原以青銅峽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青銅峽口以南叫衛寧平原比較狹窄,寬僅2一10公里。坡度較大,不僅有利於灌溉,排水也比較方便。地面徑流及地下水均可順利排入黃河。地下水位較低,土壤鹽漬化現象較少。青銅峽以北的銀川平原,地形開闊,有的地方竟達40公里以上。尤以黃河以西的地區。平原面積較廣。這里坡度較小,引水雖便,排水欠佳,過去缺乏良好的排水系統,積水匯集於注地。人為地增加了許多湖泊。由於排水不暢,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的鹽漬化現象嚴重。建國後加強了排水措施,鹽鹼灘被改造成為沃土,很多湖泊被排干,墾為農田。現在平原上還有不少湖泊,這些湖泊已成為今日發展淡水養魚的重要場所。
丘陵起伏的黃土高原區寧夏南部為黃土高原的一部分,其上黃土覆蓋,厚的地方可達100多米,大致由南向北厚度漸減。六盤山主峰以南,流水切割作用顯著,地勢起伏較大,山高溝深。六盤山以北的地區,由於降水少,流水對地表切割作用較小,除少數突出於黃土瀚海之上、狀如孤島的山峰之外,一般為起伏個大的低丘淺谷,相對高度在150米左右。凡有河流流過的地方,經河流的沖積,形成較寬闊的河谷山地,宜於發展農業生產,是重要的糧油產地。許多低丘緩坡也多開墾成農田。丘陵坡下,開挖一排排窯洞,是勞動人民因地制宜建造的住房,是這里普遍的、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人文景觀。在人們對黃土丘陵地區長期墾殖過程中,由於認識能力的限制,使這里的生態環境逐年惡化,破壞了植被,水土流失嚴重,農作物產量下降。根治的出路在於大力植樹種草恢復植被,保持水土,廣辟水源。
風沙侵襲的靈鹽台地在黃土丘陵區以北、銀川平原以東,即靈武市東部和鹽池縣北部的廣大地區,為鄂爾多斯高原的一部分,是海拔1200—1500米的台地。檯面上固定和半固定沙丘較多。西部,低矮的平梁與寬闊谷地相交錯,起伏微緩。谷地里散布有面積不大的鹽池、海子,生產食鹽、芒硝等鹽類礦點。
台地區降水少,地下水埋藏深。水質差,水分條件不好。風沙侵襲嚴重,沙荒多,農田少。天然植物主要是早生草類和低矮的灌木叢,這里是生態比較脆弱的天然牧場。
⑶ 寧夏屬於東南西北哪個區
摘要 你好,寧夏屬於西部地區。
⑷ 寧夏是哪個省
寧夏就是寧夏省,簡稱寧。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地處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寧夏簡首府銀川市。位於中國大陸的西北部,名稱的源出於元代,全省范圍為今日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大部份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全境及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省會在銀川。其行政區劃前期(北京政府時期,1927年前)是省、道、縣三級制。中後期(南京政府時期,1927年後)是省、縣二級制。
拓展資料:
1.寧夏區域經濟中不可理解的問題或事實:
問題:寧夏地區礦資源豐富,但水資源短缺;土地資源廣闊,但荒漠化嚴重;自然景觀獨具特色,但生態環境惡劣,寧夏既有煤炭、農業、旅遊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又明顯受到水資源短缺和生態脆弱的制約;寧夏既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又存在著資金存量小、對外開放程度低的制約;寧夏既有寧東和河套灌區等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又面臨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脫貧致富的繁重任務;寧夏既有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有利條件,又存在基礎設施薄弱、市場發育程度較低、人才匱乏等突出問題。
2.寧夏的優勢:
每萬人中所擁有的技術人才似乎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寧夏每萬人中擁有的大學生人數也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寧夏科研在某些方面是領先全國的,比如中衛沙坡頭防沙養護林的科研成果,據我所知不僅在中國就是在全球也是領先的。在世界各國廣泛注意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當今世界,寧夏應當在防沙治沙方面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承攬防沙養護工程。再比如,寧夏的水稻種植科研水平據我所知也是出於全國領先地位的。寧夏的回族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善於經商的民族,在寧夏的回族中有著許多經商能手,比如當年的同心縣似乎就成為一個某些特需商品的集散地。這些應當都可以算作寧夏的優勢。
⑸ 寧夏屬於東南西北哪個區
按照七大區標准寧夏屬於西北地區;按照三個地區標准寧夏屬於西部地區。
中國=23省+4直轄市+5自治區+2特別行政區
地理劃分為七大區(圖例僅供參考):
華東: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灣
華南:廣東(包括東沙群島)、廣西、海南(包括南海諸島)、香港、澳門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中部
華中:河南、湖北、湖南
東北: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部
西南:四川、雲南、貴州、重慶、西藏、陝西南部
西北:寧夏、新疆、陝西、青海、甘肅、內蒙古西部
⑹ 寧夏屬於東南西北哪個區
一、按照七大區標准寧夏屬於西北地區;按照三個地區標准寧夏屬於西部地區。
1.中國=23省+4直轄市+5自治區+2特別行政區
2.地理劃分為七大區(圖例僅供參考):
華東: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灣
華南:廣東(包括東沙群島)、廣西、海南(包括南海諸島)、香港、澳門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中部
華中:河南、湖北、湖南
東北: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部
西南:四川、雲南、貴州、重慶、西藏、陝西南部
西北:寧夏、新疆、陝西、青海、甘肅、內蒙古西部
二、寧夏回族自治區
1.寧夏回族自治區(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簡稱寧,位於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之間。是我國五大自治區之一。寧夏自治區首府銀川。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地區。南北相距約456公里,東西相距約250公里,總面積為6.6萬多平方千米。
2.寧夏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自古以來就是內接中原,西通西域,北連大漠,各民族南來北往頻繁的地區。
⑺ 寧夏是屬於哪個省
寧夏不屬於哪個省,其為我國省級行政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面積6.64萬平方公里,2019年末全區常住人口694.66萬人,其中回族人口佔36.69%,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首府為銀川市,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5個地級市,其中包括9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1個縣。
特色產業集聚地
枸杞產業品牌卓越。寧夏枸杞是唯一被載入中華葯典的優質品種,已形成果葉籽芽全系列有機產品。規劃到2025年,枸杞種植70萬畝,是參與中國「枸杞之鄉」品牌提升的大好機遇。
肉牛和灘羊產業頗具特色。六盤山黃牛肉質細嫩,鹽池灘羊是G20峰會、金磚五國峰會等重大外交活動指定食材。規劃到2025年,肉牛、肉羊飼養量達到263萬頭和1750萬只,是打響高端肉牛生產基地和中國灘羊之鄉的最佳契機。
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寧夏自然風光獨特,人文環境優美,擁有沙坡頭、沙湖、西夏王陵、鎮北堡影城等王牌景區,正在打響黃河文化、大漠星空、酒庄休閑、紅色主題、動感體驗等文旅品牌,是參與西部國際旅遊目的地建設的難得機遇。
⑻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是什麼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