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地理知識點
按照中國自然區劃(席承藩方案)中國分為三大自然區:東部季風氣候區、西北乾旱區、青藏高寒區。我想你這提到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都屬於東部季風氣候區。在東部季風氣候區內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以秦嶺——淮河一線作為他們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為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為:沿大興安嶺南下至燕山一帶再向西向長城遺址至祈連山東麓,基本上與400mm等降水量線一致;南方地區與青藏地區的分界線為岷山、大雪山、邛崍山至橫斷山脈。想要全面的了解南、北地區就一定要清楚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含義,它是一條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橫亘於我國中部的秦嶺,以其巨大的屏障作用使得南北的氣候產生很大差異,以而構成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其具體表現為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秦嶺以北大部分屬溫帶季風氣候,秦嶺以南大部分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同時秦嶺也是我國一月份零攝氏度等溫線通過的地方以及800mm等降水量通過的地方。這也決定了它成為我國溫度帶中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干濕地區中青年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由於秦嶺對於氣候的重大影響,使得我國秦嶺南北河流顯示出不同的水文特徵。秦嶺以南的河流沒有封凍期,水量豐富,泥沙含量小;而以北的河流冬季有封凍期,且越向北去結冰期越長,河流的泥沙含量較大,而水量較小。
明顯差異的氣候,使秦嶺南北的自然景觀也截然不同。在秦嶺北坡及其以北的關中平原是溫溫帶落葉闊葉林與森林草原——褐色土帶,在秦嶺南坡及其以南的漢江谷地是北亞熱帶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黃棕壤與黃褐土地帶。
由於秦嶺南北在地理位置、氣候、土壤、植物等方面的差異,在農業生產上也呈現出明顯的不同。
秦嶺以南,一月平均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上,年降水量超過800mm,屬亞熱帶濕潤地區,作物可全年生長,良好的水熱條件保證了水稻和油菜的政黨發
育,冬季可露地栽培蔬菜,是主要的稻、麥、油菜區,耕地主要是水田,稻麥一年兩熟至三熟。
秦嶺以北,一月平均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下,年降水量不足800mm,屬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因為冬季溫度較低,為冬小麥宿根越冬提供了條件,冬小麥生長和質量均比秦嶺以南好,夏季高溫適宜種植棉花、玉米和水稻,因此,以喜溫作物為主,耕地主要是埋地,一般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冬季景色比較單調。
Ⅱ 我國北方地區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徵是
答案選B。
A選項錯誤,北方包括東北,東北的黑龍江、松花江等除了遼河之外的河流的含沙量較小,因為植被覆蓋率高。
B選項正確,因為北方地區指淮河以北地區,我國1月0度等溫線經過秦嶺-淮河一線,淮河以北地區1月平均溫度在0度以下。
C選項錯誤,北方地區包括黃土高原,黃土高原位於我國地勢第二階梯。
D選項錯誤,東北有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
Ⅲ 中國北方地區自然地理要素
北方地區 1.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東北平原位於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之間,主要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華北平原位於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淮河以北,東面瀕臨海洋。黃土高原位於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長城以南、秦嶺以北之間的地區。北方地區不僅包含第三階梯,還包括第二階梯。 2.北方地區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局部地區是高原氣候。我國北方高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且多暴雨,此時河水暴漲,河流易泛濫成災;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乾旱。 3.植被:華北地區為暖溫帶季風氣候,典型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東北地區為中溫帶、寒溫帶季風氣候,典型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針葉林混交林。 4. 水文:主要河流:黑龍江及其支流松花江,烏蘇里江;黃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及其支流遼河;鴨綠江;圖們江。主要湖泊:長白山天池,興凱湖。 5.東北平原的土壤大多是黑土、黑鈣土,東部多沼澤地。華北平原土質為黏土和沙土,鹼性。黃土高原土層深厚疏鬆,鈣質含量多,土質比較肥沃。
Ⅳ 北方地區地理環境特徵
A.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屬於我國南方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徵.故不符合題意.
B.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屬於我國南方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徵.故不符合題意.
C.平原高原為主,地形平坦,屬於我國北方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徵.故符合題意.
D.深居內陸,氣候乾旱,屬於我國西北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徵.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Ⅳ 請說出北方的位置和范圍,地形特點,主要有哪些平原和高原,以什麼土壤為主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中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陝西全部或大部分、東北三省,以及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北部。
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
華北平原位於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淮河以北,東面瀕臨海洋。華北平原是地質歷史時期黃河、海河所挾帶的泥沙沉積作用形成的沖積平原,土壤為黃土。
東北平原,位於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土壤為黑土。
黃土高原位於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以長城為界、秦嶺以北之間的地區。這里的黃土是地質歷史時期風力沉積作用堆積而成的。那時,強勁的偏北風吹揚起沙塵南下。隨著風力減弱、沙土沉積、形成了平坦高聳的黃土塬。後來隨著黃土高原的植被遭到大規模破壞、疏鬆的黃土遭受沖刷,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形成了溝壑縱橫的黃土丘陵(黃土川、黃土梁、黃土峁)。
北方地區主要是北溫帶,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多暴雨,此時河水暴漲,河流易泛濫成災;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乾旱(春旱嚴重,夏季暴雨)。
Ⅵ 北方地區的地理特徵(回答詳細)
北方地區是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大興安嶺以東的廣大地區。西到祁連山東端的烏鞘嶺,東臨渤海和黃海,北面與俄羅斯、東面與朝鮮為鄰。主要包括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黃河中下游的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山西的全部和河南、寧夏、陝西、甘肅的部分地區,以及江蘇、安徽兩省的北部地區。面積佔全國1/5,人口卻佔了近40%。黃河中下游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口稠密。
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最完整的二個大平原。東北平原位於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之間,主要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華北平原位於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淮河以北,東面瀕臨海洋。華北平原是地質歷史時期黃河、海河所挾帶的泥沙沉積作用形成的沖積平原。黃土高原位於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長城以南、秦嶺以北之間的地區。這里的黃土是地質歷史時期風力沉積作用堆積而成的。那時,強勁的偏北風吹揚起沙塵南下。隨著風力減弱、沙土沉積、形成了平坦高聳的黃土源。後來隨著植被遭到大規模破壞、疏鬆的黃土容易遭受沖刷。水土流失嚴重,形成了溝壑縱橫的黃土丘陵(黃土溝谷、黃土梁、峁)。黃土高原、華北平原被稱為是「黃土地」。
北方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冬季氣溫在 以下,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由於絕大部分地區是濕潤、半濕潤地區,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間,雨季開始晚,降水集中,河流、湖泊較少,河川徑流季節變化、年際變化大、旱澇災害頻繁。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較為緊張,耕地多為旱地。
2.北方地區的農業、交通、工業與城市
黃河中下游地區屬於暖溫帶、大部分地區為半濕潤區。華北平原土層深厚、疏鬆,夏季雨量充沛、夏秋季光照充足、生長期長。農業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宜種植耐旱、早熟的冬小麥,喜溫、耐旱的花生和喜溫好光、生長期長的棉花。華北平原是我國冬小麥、棉花、花生的主要產區。黃土高原在氣候上與華北平原類似,但地形崎嶇,水土流失嚴重、灌溉困難。這里是我國歷史上開發利用最早的地區之一。以種植穀子(小米)而聞名。頻繁的旱澇災害,冬春季節的風沙、土壤鹽鹼化、寒潮(凍害)以及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嚴重製約了北方農業的發展。特別是春季,降水沙、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土壤墒情差。對種子的發芽和返青十分不利。水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的命脈。新中華成立以來,新修了大量的水利設施,但由於水資源總量少、人口多,工農業生產用水量不斷上升,加上用水又不合理、浪費嚴重。使缺水的狀況日趨嚴重。許多地方河水斷流、湖泊、水庫乾枯,地下水位日益下降,機井越打越深。因此,實施「南水北調」是緩解北方用水緊張矛盾的根本措施。發展節水農業已經成為本地區農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東北平原地勢坦盪、土壤肥沃,分布著廣泛的「黑土」。這里大部分地區屬於中溫帶,為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夏季高溫多雨。農業可一年一熟,宜種植春小麥、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過去「人煙稀少」,被稱為「北大荒」。如今,這里已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商品率高,被人們稱為「北大倉」。
除種植業外,北方還是我國溫帶水果的重要產區。主要出產蘋果、葡萄、梨、桃、杏、柿、棗、粟、核桃等,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以來,許多中西部的丘陵山區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果品產量大幅提高。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過去,遼東丘陵、山東丘陵的蘋果產量最大。現在,昔日黃沙漫漫的黃河故道已改造成為全國最長的果園帶。陝西、山西等省的蘋果產量也很大。除輸出新鮮水果外,還可發展水果加工工業、葡萄酒等。農民的收入大大增加。「要致富、栽果樹」已成為山區人民的普遍共識。
北方地區的交通主要以鐵路運輸為主。東北地區有濱洲線(哈爾濱到滿洲里)、濱綏線(哈爾濱到綏芬河)、哈大線(哈爾濱到大連)等,構成了「丁」字形鐵路網。華北地區的鐵路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以京哈線與東北鐵路網相連接,主要鐵路干線有京哈線、京滬線、京廣線、京九線、京包線、隴海線等。西起大同,東到秦皇島的大秦鐵路線,是我國第一條重載運煤專線,被稱為「神州第一線」。除此以外,天津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港口,秦皇島是我國最大的煤炭輸出港,青島、連雲港、大連、煙台等也是天然的優良港口。
北方地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東北是我國最大的木材、石油生產基地。山西是我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著名的煤礦有:黑龍江的雞西、鶴崗,遼寧的阜新、鐵法,山西的大同、陽泉、西山,陝西的神府,河南平頂山,河北峰峰、開灤,山東兗州等。大慶、勝利、遼河、中原、華北油田等,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遼寧鞍山、本溪,河北的遷安鐵礦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生產基地。
發達的海陸運輸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本區形成了全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發展源地——環渤海工業帶,其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1/4。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是環渤海工業帶重要的重工業基地。這里煤鐵和有色金屬礦豐富,交通便利,重要的工業中心城市和工業部門是:鞍山鋼鐵工業、沈陽的機械製造、長春的汽車工業、哈爾濱的電機製造,大連的化工和造船工業等在全國久負盛名。
京津唐是環渤海工業帶的另一個重要工業基地。這里煤、鐵、石油、海鹽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科技力量雄厚,信息通信發達。是我國輕重工業都很發達的工業基地。如京津唐的鋼鐵工業、北京燕山的石化、開灤煤礦、天津的制鹼、棉紡等是本區知名的工業企業。近年來,本地區以電子信息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
首都北京是一座古都城,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它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山脈、永定河沖積扇上,北依燕山、古長城沿燕山婉延伸展,西面是屬於太行山的西山。古代時依山傍水,易守難攻。現在,北京的主要職能是作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城市,今後應控制那些污染重、運輸量大、耗水多、佔地廣的重工業部門。著重發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的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Ⅶ 北方地區區域特徵
1、地形
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
2、氣候
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北溫帶,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多暴雨,此時河水暴漲,河流易泛濫成災;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乾旱(春旱嚴重,夏季暴雨)。
1992年以來,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這時,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中國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濕氣流相對較弱,再加上冷暖空氣配合不利,此消彼長,一直沒能在北方地區形成理想的降雨條件,由此出現了持續少雨乾旱的天氣。
3、糧食
北方地區氣候雨熱同期,適宜農作物生長。一些省份是產糧大省,如黑龍江(總產最高)、吉林(單產最高)、河南、山東、遼寧等省。
東北地區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麥等農作物,華北地區主要種植冬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東北地區主食為大米,出產優質的東北大米。華北地區主食為麵食。
北方地區盛產溫帶水果,比如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地方特產也很豐富,著名的有「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洛陽牡丹、蘭州白蘭瓜等。
4、礦產
北方地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東北地區盛產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木材等等,華北地區則煤炭儲量極為豐富。
(7)北方地區符合什麼地理思想擴展閱讀:
北方地區主要包括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黃河中下游的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山西的全部和河南、寧夏、陝西、甘肅的部分地區,以及江蘇、安徽兩省的北部地區。面積佔全國1/5,人口卻佔了近40%。黃河中下游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口稠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方地區
Ⅷ 說出北方地區的范圍與地理位置特點
我國北方地區西到大興安嶺、青藏高原,東到海洋,南至秦嶺--淮河一線,北抵長城。我國北方地區位於大興安嶺以東,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東。
Ⅸ 說說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的氣候類型,主要的平原和高原
北方地區的劃分也有多種劃分方法,我個人答不全,說實在的也太多,寫不完,這里以中學地理最常用的來說明:
1.位置范圍:北方地區為我國東部季風區的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主要包括東北三省(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以及內蒙古高原東部。
2.氣候類型:東部季風區中的溫帶季風氣候區。
3.降水量:400-800mm之間
4.干濕區:大部分為半濕潤地區,東北平原的東部和東北部為濕潤地區。
5.溫度帶: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南部為暖溫帶,東北平原大部和黃土高原北部為中溫帶,大興安嶺北部為寒溫帶
6.1月均溫在0度以下,河流有結冰現象,越往北結冰時間越長
7.自然帶多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植被多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為針闊葉混交林
8.耕地及農業:由於降水量不多,並且是我國耕地最多的地區,所以旱地為主,是主要的旱作農業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小麥(東北平原主要是春小麥,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南部主要是冬小麥),其次玉米。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為甜菜,經濟作物棉花(主要在華北平原)
9.內外流河(湖)及內外流區:外流河(湖),外流區。
10.語言:北方方言區,又分為東北方言區,華北方言區,黃土高原方言區等
11.三大自然區:為東部季風區。
12.土壤: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黃土,東北平原的黑土分布區。
13.地形地勢: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
Ⅹ 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
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寒冷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