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酈道元為什麼地理學家

酈道元為什麼地理學家

發布時間:2022-07-07 16:29:21

1. 酈道元是哪時期的地理學家

北魏 酈道元(470—527)字善長,范陽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於關中(今陝西臨漳縣)。出生於宦官世家.他的父親酈范年少有為,在太武帝時期,給事東宮,後來以他優秀的戰略眼光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軍師,曾經做過平東將軍和青州刺史。酈道元也先後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陽(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遷到這里)擔任過騎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將等中央官史,並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過冀州(今河北省冀縣)長史,魯陽郡(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守,東荊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刺史,河南(今洛陽)尹等職務。撰寫了地理巨著《水經注》。
酈道元前半生,北魏正是鼎盛時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統一北方之後,經過獻文,文成等諸多帝王的勵精圖治,至後來的北魏孝文帝的積極改革,北魏國力日漸強盛。酈道元也跟隨孝文帝等人致力於統一大願的實現。然而,在孝文帝死後,北魏從500年開始,國內矛盾又開始高漲起來,逐漸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鎮叛亂,四方叛亂揭竿而起。在國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時候,酈道元慷慨殉國。長空孤雁鳴,秦山鳥悲歌,在流星閃過之時,一代英豪就此隕落。
酈道元在做官期間,「執法清刻」,「素有嚴猛之稱」。頗遭豪強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酈道元在奉命赴任關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蕭寶夤受汝南王元悅慫恿派人把酈道元一行圍困在陰盤驛亭(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亭在岡上,沒有水吃,鑿井十幾丈,仍不得水,最後力盡,和他的弟弟酈道峻以及兩個兒子一同被殺害。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愛好游覽。他跟隨父親在青州時候,曾經和友人游遍山東。做官以後,到過許多地方,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游覽當地名勝古跡,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並且在餘暇時間閱讀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他一生對我國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調查、考證和研究工作,並且撰寫了地理巨著——《水經注》,為我國古代的地理科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2. 北魏地理學家是誰

酈道元

北朝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他所著的《水經注》不但是一部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地理學著作,又是一部極具特色的山水游記,一直影響著後世。

【名人歷史】

酈道元(456年-527年),字善長。范陽涿縣(今屬河北涿州)人。他歷任洛陽御史中尉、冀州鎮東府長史、魯陽郡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等職。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愛好游覽,他在長期的游歷中,特別留心觀察河道溝渠的分布與通塞的情況。他認為「天地之間,水是十分重要的」。他還一邊對照自己考 察的情況,一邊仔細閱讀地理古籍。漸漸地,酈道元發現:有許多地理古籍,雖成果豐碩,但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山海經》雖記述詳細,但不完備; 《尚書·禹貢》、《周禮·職方》、《漢書·地理志》等缺少發展脈絡,使人看不懂;《水經》雖論述了全國主要河流水道,但過於簡略,又很不系統;還有一些地 方性的地理書籍,因受體裁的限制而不能詳盡地描述;有些地理書籍對同一事物還說法不一,造成了混亂。於是,酈道元立志從事地理研究。久而久之,他悟出了這 樣的道理:地理現象總是處於發展變化之中,河水晝夜奔流,時代不斷更替,部落的遷徙,城邑的興亡,地名的改易,這些都應該納入地理學的研究范圍。他又經過 長期准備,決定為《水經》作注,以水道為綱,盡可能地將經常變化的地理面貌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

《水經》是漢代桑欽撰寫的一部記述 河道水系的專著,所記載水道有137條,約一萬字,由於對每一條河道僅用不到一百字進行描述,所以沒有把河流水系的來龍去脈和詳細情況說清楚。酈道元要給 《水經》作注,面對的困難重重。但是,他毫不畏懼,日復一日地堅持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華北、華東、華中大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就是他在實地考察水道時的寫照。這樣,酈道元不僅弄清楚了很多水道的詳情,還掌握了它們流經地區的地理 概況、歷史古跡和民間傳說等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與此同時,他還博覽群書,尤其翻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地理書籍和各式各樣的地圖,夜以繼日地加以梳理和撰 寫。有人曾經做過統計,酈道元為寫《水經注》,一共引用了437種書籍。這真是「掇其精華,以注《水經》」。

3. 酈道元簡介

酈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字善長,范陽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曾任東荊州刺史,因得罪權貴,被免去官職。十年後,朝廷復起用為著河南尹。明帝孝昌元年,率軍去彭城討平元法僧叛亂,因功升為御史中尉。

因他彈劾過汝南王元悅,在雍州刺史蕭寶夤想反叛北魏時,元悅乘機叫朝廷派酈道元去宣撫,酈道元入關時被蕭寶夤殺害。著有《水經注》,是著名的文學與地理學大作。

(3)酈道元為什麼地理學家擴展閱讀:

酈道元一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代表作有《水經注》。道元寫景文字,遣詞精當,「片語隻字,妙絕古今」。歷來研究《水經注》稱「酈學」。

唐代李白、杜甫的詩,都吸收了《水經注》的藝術滋養,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文章實脫胎於《水經注》。宋朝蘇軾說:「嗟我樂何深,水經也屢讀。」張岱說:「古人記山水,太上有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則袁中郎。」

劉熙載亦雲:「酈道元敘山水,峻潔層深,奄有楚辭《山鬼》、《招隱士》勝境。柳州游記,此先導也」日本地理學家米倉二郎稱酈道元為「中世紀全世界最偉大的地理學家」。《本志》、《七聘》並無流傳至今。

4. 酈道元是什麼時地理學家,散文家

北朝北魏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可稱為我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5. 酈道元是什麼家

酈道元是地理學家。

酈道元(466年~527年),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時期官員、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范的兒子。

酈道元以父蔭入仕,襲封永寧伯。遷都洛陽後,出任尚書郎、太傅掾,升任治書侍御史。受到尚書僕射李沖所彈劾,遭到免職。歷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將,外任冀州長史、青州刺史、魯陽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等職。執法嚴峻,頗有威名,招致一些宗室怨恨。

後世影響

酈道元的著作《水經注》在後世學者對其不斷的研究中逐漸形成了一門學問——酈學。自從隋唐以來,不少學者就已對《水經注》進行研究,但酈學作為一門學問,要到明朝以後才獲得發展。清乾隆時期,由於先後出現了全祖望、趙一清、戴震三位酈學大師,酈學研究趨於極盛。

酈學研究先後出現了三個主要流派,首先是考據一流,即關注《水經注》文本本身的修補整理工作。

由於《水經注》文字生動優美,長期來為士人所喜愛,因此明人鍾惺、譚元春評點《水經注》又發展出詞章學派。

6. 酈道元是怎麼從文采斐然的地理學家變成執嚴苛的酷吏的

酈道元的父親在北魏太武帝時期為官,酈道元後承襲了爵位,開始走向為官之路。在《魏書》中將酈道元與酷吏放在一起,與事實不符。酈道元其實是個辦事雷厲風行,文武兼備,頗具才能得好官。之所以說他是酷吏是對他的污衊。

官方史籍《魏書》的作者魏收,就是他說酈道元是酷吏。他經常出入娛樂場所,為人更是不怎麼樣,他寫的書不可信,裡面的水分不少。酈道元以後家道中落,無人為其主持公道,所以他酷吏的名聲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7. 酈道元是什麼學家

酈道元是地理學家。
酈道元(466年~527年),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時期官員、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范的兒子。
酈道元以父蔭入仕,襲封永寧伯。遷都洛陽後,出任尚書郎、太傅掾,升任治書侍御史。受到尚書僕射李沖所彈劾,遭到免職。歷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將,外任冀州長史、青州刺史、魯陽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等職。執法嚴峻,頗有威名,招致一些宗室怨恨。
孝昌三年(527年),鎮守雍州的齊王蕭寶夤出現反狀,拜關右慰勞大使,負責監管蕭寶夤,遭到殺害。武泰初年,獲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著有《水經注》四十卷,成為中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均已失傳。
酈道元的著作《水經注》在後世學者對其不斷的研究中逐漸形成了一門學問——酈學。自從隋唐以來,不少學者就已對《水經注》進行研究,但酈學作為一門學問,要到明朝以後才獲得發展。清乾隆時期,由於先後出現了全祖望、趙一清、戴震三位酈學大師,酈學研究趨於極盛。
酈學研究先後出現了三個主要流派,首先是考據一流,即關注《水經注》文本本身的修補整理工作。
由於《水經注》文字生動優美,長期來為士人所喜愛,因此明人鍾惺、譚元春評點《水經注》又發展出詞章學派。

8. 酈道元是個什麼樣的人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可稱為我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酈道元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酈范年少有為,在太武帝時期,給事東宮,後來以他優秀的戰略眼光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軍師,曾經做過平東將軍和青州刺史。酈道元也先後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陽(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遷到這里)擔任過騎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將等中央官史,並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過冀州(今河北省冀縣)長史,魯陽郡(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守,東荊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刺史,河南(今洛陽)尹等職務。 酈道元前半生,北魏正是鼎盛時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統一北方之後,經過獻文,文成等諸多帝王的勵精圖治,至後來的北魏孝文帝的積極改革,北魏國力日漸強盛。酈道元也跟隨孝文帝等人致力於統一大願的實現。然而,在孝文帝死後,北魏從500年開始,國內矛盾又開始高漲起來,逐漸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鎮叛亂,四方叛亂揭竿而起。在國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時候,酈道元慷慨殉國。長空孤雁鳴,秦山鳥悲歌,在流星閃過之時,一代英豪就此隕落。
酈道元在做官期間,「執法清刻」,「素有嚴猛之稱」。頗遭豪強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酈道元在奉命赴任關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蕭寶夤受汝南王元悅慫恿派人把酈道一行圍困在陰盤驛亭(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亭在岡上,沒有水吃,鑿井十幾丈,仍不得水,最後力盡,和他的弟弟道峻以及兩個兒子一同被殺害。
酈道元
生於仕官家庭,父親酈范作過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書郎,以後歷任潁川太守,東荊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職,看來他一生在政治上還是有所建樹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時,在陰盤驛(今希臨潼附近)為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酈道元一聲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但除《水經注》外,其餘著作都已亡佚。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志於地理學的研究。他喜歡游覽祖國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歡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風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內蒙等廣大地區,調查當地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游覽名勝古跡、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勢,並訪問當地長者,了解古今水道的變遷情況及河流的淵源所在、流經地區等。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古代地理學著作,如《山海經》、《禹貢》、《禹本紀》、《周禮職方》、《漢書·地理志》、《水經》等,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為他的地理學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礎。
酈道元
通過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現象同古代地理著作進行對照、比較,發現其中很多地理情況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及時把這些地理現象的變遷記錄下來,後人就更難以弄明白歷史上的地理變化。因此,應該對此時的地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考察,同時查閱古代文獻,與古代的地理學著作相印證,將地理面貌的歷史變遷盡可能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為此,酈道元決定以《水經》為藍本,以作注的形式寫一本完整的地理學著作。
《水經》是三國時代桑欽所著的一部地理學著作,此書簡要記述了137條全國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1萬多字,記載相當簡略,缺乏系統性,對水道的來龍去脈及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記載不夠詳細、具體。為此酈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在《水經》的基礎上,酈道元終於完成了《水經注》這一地理學名著。
酈道元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愛好游覽。他跟隨父親在青州時候,曾經和友人游遍山東。做官以後,到過許多地方,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游覽當地名勝古跡,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並且在餘暇時間閱讀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他一生對我國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調查、考證和研究工作,並且撰寫了地理巨著——《水經注》,為我國古代的地理科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水經》一書寫於三國時期,是一部專門研究河流水道的書籍,共記述全國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條。原文一萬多字,文字相當簡略,沒有把水道的來龍去脈和詳細情況說清楚。酈道元認為,應該在對現有地理情況的考察的基礎上,印證古籍,然後把經常變化的地理面貌盡量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酈道元決心為《水經》作注。
後人評價編輯
善長公
文章博洽,為儒者宗。水經有注,禹貢同功。
考據天官,經緯融通。魯陽安定,勛奇績雄。
流輝史乘,俎豆攸崇。
現代評價
酈道元生活在南北朝時期,北方為北魏、北齊、北周政權,南方先後為劉宋、南齊、南梁、南陳政權。酈道元雖然只是活動在北魏統治的地區之內,但他的著作並沒有受政權和地域的限制,他的視野遠遠地超出了北魏政權統治的范圍,反映了他盼望祖國早日實現統一的心情。在《水經注》中,酈道元所記述的內容包括了全國各地的地理情況,還記述了一些國外的地理情況,其涉及地域東北至朝鮮的壩水(今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和柬埔寨),西南到印度新頭河 (今印度河),西至安息(今伊朗)、西海(今蘇聯鹹海),北到流沙 (今蒙古沙漠)。可以說,《水經注》是北魏以前中國及其周圍地區的地理學的總結。
酈道元在寫《水經注》時,突破了《水經》只記河流的局限。他以河流為綱,詳細地記述了河流流經區域的地理情況,包括山脈、土地、物產、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興衰、水利工程、歷史遺跡等古今情況,並且具有明確的地理方位和距離的觀念。像這樣寫作嚴謹、內容豐富的地理著作,在當時的中國,以至世界上都是無與倫比的。
從《水經注》中我們可以看到,酈道元以其飽滿的筆觸,為我們展現了一千四百年前中國的地理面貌,使人們讀後可以對各地的地理狀態及其歷史變遷有較清晰的了解。例如從關於北京地區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北京城的城址、近郊的歷史遺跡、河流以及湖泊的分布等,還可以了解到北京地區人們早期進行的一些大規模改變自然環境的活動,像攔河堰的修築、天然河流的導引和人工渠道的開鑿等。這是我們現在所能得到的關於北京地區最早的地理資料,也是我們研究北京地區歷史地理變遷的一個重要地點。這些資料對於我們今天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水經注》中的內容,除酈道元親身考察所得到的資料外,還引用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和資料,其中引用前人的著作達437種之多,還有不少兩漢、曹魏時代的碑刻材料。這些書籍和碑刻,後來在歷史的變遷中大都已經散佚了,幸而有酈道元的引用轉錄,才尚存一斑,使我們能夠知道這些書籍和碑刻的部分內容。這又是我們研究我國文明發展歷史的極其寶貴的資料。
酈道元對地理學的貢獻和歷史功績,是值得人們尊崇的。因此,酈道元被後人尊為中世紀最偉大的地理學家,是當之無愧的。

9. 酈道元是什麼時期的地理家散文家

北魏時期。

一、人物簡介

酈道元(?~527年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時期酷吏、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范之子。

幼時隨父訪求水道,博覽奇書,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為官之後,仕途坎坷,未盡其才,歷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將,遷冀州長史、青州刺史 、魯陽太守、東荊州刺史,轉河南尹,封永寧伯。 執法嚴峻,拜關右慰勞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為叛臣蕭寶夤部將郭子恢殺於陰盤驛,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

二、作品

酈道元撰有《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成為中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9)酈道元為什麼地理學家擴展閱讀

作品簡介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酈道元

閱讀全文

與酈道元為什麼地理學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