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北美洲有什麼地理之最

北美洲有什麼地理之最

發布時間:2022-07-08 06:13:07

A. 北美洲之最

最高峰麥金利山
最長河密西西比河
最大城市墨西哥城
最大國家美國
最大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最低點死谷
最著名高科技園區矽谷
最長鐵路美國東西大鐵路
最有名娛樂場所好萊塢
最長山脈落基山脈
最大城市群紐約城市區
最大平原大平原
最大島格陵蘭島
最大漁場紐芬蘭漁場
最險峽谷科羅拉多大峽谷
最大蔗糖生產國古巴
最多人口國美國
最發達國美國
最大三角洲密西西比河河口
最著名大學哈佛大學
最長懸索橋金門大橋
最大半島下加里福尼亞半島
最大海灣墨西哥灣
最佳度假勝地西印度群島
最大冰川格陵蘭冰川
最大港口紐約
最危險城市新奧爾良
最大鐵礦區阿巴拉契亞山脈
最大石油貯藏區墨西哥灣沿岸
最北不凍港努克
最大恐怖地區百慕大三角區
最大海加勒比海
最大鋼鐵中心芝加哥
最大農業國美國
最大礦產生產和進口國美國
最佳教育移民及社會保障國家加拿大
最繁忙運河巴拿馬運河
最強硬總統小布希
最厲害籃球隊休斯敦火箭隊!
最強悍籃球運動員姚明和麥蒂!

B. 北美洲海陸位置是什麼

北美洲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和北回歸線之間,從海陸位置看,其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東北面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地理位置優越。

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西經55°40′,北緯52°13′),南至馬里亞托角(西經81°05′,北緯7°12′),西至威爾士王子角(西經168°05′,北緯65°37′),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西經94°26′,北緯71°59′)。

北美洲地理概況

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佔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

1、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

2、中部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3、西部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

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500-10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嶺等。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麥金利山海拔6193米,為北美洲最高峰。

C. 北美洲的位置,地形,河流,主要氣候類型,世界之最

北美洲:
(1)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北部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也比較廣
(2)地形特徵:以平原為主(中央大平原)。地形南北三大縱列分布 依次為高大山脈、高原(落基山脈 墨西哥高原),中部平原,東部低緩山地、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 拉布拉多高原)。
(3)位置:北美洲是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的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濱北冰洋,南臨大西洋屬海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陸上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分開。大陸東至拉布拉多半島的聖查爾斯角.

(4)河流: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國西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約塞米蒂瀑布,落差達700米。尼亞加拉瀑布,落差51米,寬1240米。北美洲是個多湖泊的大陸,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

(5)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世界上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冒納羅亞火山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世界上最長的洞穴:猛獁洞
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泛美公路
世界上最大的游樂場:美國迪斯尼樂園
世界上棒球產量最多的國家:海地
世界上湖泊面積最大的國家:加拿大
世界上國民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美國

D. 北美洲的海陸位置 特點

【海陸位置】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總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其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東北面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地理位置優越。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西經55°40′,北緯52°13′),南至馬里亞托角(西經81°05′,北緯7°12′),西至威爾士王子角(西經168°05′,北緯65°37′),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西經94°26′,北緯71°59′)。

【氣候特點】

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占優勢。北美洲面積緯向延伸比較廣,但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同時,地形結構以三大南北縱列帶為特徵,西部山地、東部高地,特別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縱貫南北,形成了海洋氣團運行的重要障礙。因此,北美洲的氣候主要屬於溫帶和亞寒帶氣候類型,特別是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占優勢。這里大陸性氣候的總特點是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氣溫最低;夏季暖熱,七月是最熱月;氣溫年較差較大;年降水量適中,以夏雨為主。但與具有大陸性強烈的亞洲相比,該洲溫帶大陸性氣候遠不如亞洲那樣極端,氣溫的年較差沒有亞洲同緯度地區那麼大,夏雨的集中程度和冬季的乾旱程度也均不如亞洲。

二是氣候類型的多樣性。北美洲的氣候類型較多,擁有從熱帶到寒帶的各種氣候型,這在各大洲中也是比較突出的。但北美洲又有自己的特點,如極地冰原氣候的分布比亞洲廣;亞洲缺少西海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而北美洲東岸又不具備亞洲東岸那樣典型的季風氣候,而是由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所代替;另外,本洲無赤道雨林氣候及熱帶海洋氣候、熱帶干濕季氣候,而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類型的分布也不及亞洲廣泛。

三是氣候類型結構獨特。北美洲所擁有的各種氣候類型在分布和排列上也有其特點。首先,大陸北部的極地冰原氣候、極地長寒氣候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三種類型的分布,都是南北排列的,其中除極地冰原氣候外,又作東西延伸,這與亞歐大陸北部的情況基本上相似,具有明顯的緯向地帶性結構的特點。自此以南,氣候類型的分布、排列圖式出現了東、西部的對比:大致在西經100°以東地區,從北向南依次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一般說來,它們也是南北更替、東西延伸的,基本上體現了緯向地帶性結構特點。在西經100°以西,包括大平原和科迪勒拉山間地區,因深居內陸,自東向西乾旱性增強,氣候類型作東西排列、南北延伸,表現出非緯向地帶性結構特點。在大陸西岸,氣候類型的排列順序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亞熱帶夏干氣候、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它們雖是自北向南有規律地更替,但又都作南北延伸,因此,這是緯向地帶性和非緯向地帶性結構特點的綜合體現。



摘自網路

E. 北美洲地理概況有哪些

又名北亞美利加洲,簡稱北美洲(NorthAmerica)。

洲名釋義:與南美洲全稱亞美利亞洲,義大利探險者亞美利亞到此探險。

國家:有23個獨立國家和十幾個地區。

人口:4.62億人。

民族:大部分居民是歐洲移民的後裔,其中以盎格魯薩克遜人最多。

語言:通用英語、西班牙語,其次是法語、荷蘭語、印地安語等。

宗教: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位置:位於西半球北部。東濱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

范圍: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西經55°40′,北緯52°13′),南至馬里亞托角(西經81°05′,北緯7°12′),西至威爾士王子角(西經168°05′,北緯65°37′),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西經94°26′,北緯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馬運河以北的美洲外,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島。

面積:2422.8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地理區域分為東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地區)、中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西部地區(屬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脈是本區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極群島、格陵蘭島、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九個地區。

北美洲包括國家:巴哈馬貝里斯美國巴貝多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薩爾瓦多格瑞那達瓜地馬拉宏都拉斯海地牙買加聖露西亞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多米尼加多米尼克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居民】人口462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絕大部分分布在東南部地區,其中以紐約附近和伊利湖周圍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千米在200人以上;而面積廣大的北部地區和美國西部內陸地區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

民族:大部分居民是歐洲移民的後裔,其中以盎格魯薩克遜人最多;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種人。此外還有因紐特人、波多黎各人、猶太人、日本人和華人等。語言通用英語、西班牙語,其次是法語、荷蘭語、印第安語等。

宗教:居民主要信基督教和天主教。

【自然環境】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

半島與島嶼: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格陵蘭島為世界最大島。

地形: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20%,海拔200?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佔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中部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000?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1000?5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嶺等。阿拉斯加的麥金利山海拔6194米,為北美洲最高峰。東帶和中帶之間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底部海拔1300?800米,盆地南部的死谷低於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

火山與地震: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是太平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北美洲有活火山90多座,其中阿留申群島有28座,阿拉斯加有20座,中美洲有40多座。北美洲西部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繁和多強烈地震的地帶。

水系: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各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國西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約塞米蒂瀑布,落差達700米。尼亞加拉瀑布,落差51米,寬1240米。北美洲是個多湖泊的大陸,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區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總面積為245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以蘇必利爾湖面積最大,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氣候: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北部在北極圈內,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熱帶颶風侵襲。大陸中部廣大地區位於北溫帶。由於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於0℃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3/4;整個北極群島(北美大陸以北、格陵蘭島以西眾多島嶼的總稱)及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地區都低於-32℃,格陵蘭島中部低達?0℃,成為西半球的寒極區。夏季全洲普遍增溫,最熱月(7月,沿海多為8月)平均氣溫格陵蘭島中部為0?3℃,成為北半球夏季最涼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都在0-32℃之間,其中20℃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區面積較小。美國西南部的死谷,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6.7℃,為全洲最熱地區。北美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多。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的東南部、美國的東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達2000毫米以上,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區;佛羅里達半島、落基山脈東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00毫米;加勒比海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美國大盆地西南部、科羅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島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0月,北美洲東南部常受颶風侵襲,往往造成嚴重災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強烈的暴風和陸龍卷風。西風在翻越落基山脈後,於東麓形成欽諾克焚風。

【自然資源】北美洲大部分地區已經過勘查。主要礦物是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銅、鎳、鈾、鉛、鋅等。北美洲的森林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30%,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產達格拉斯黃杉、巨型金針柏、奴特卡花柏、糖槭、松、紅杉、鐵杉等林木。草原面積佔全洲面積14.5%,約佔世界草原面積的11%。北美洲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蘊藏量約為24800萬千瓦,佔世界水利資源蘊藏量的8.9%,已開發的水利資源為5360萬千瓦,佔世界的34.7%。

北美洲沿海漁場的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20%,西部和加拿大東部的邊緣海區為主要漁場,盛產鮭、鰈、鱈、鯖、鰻、鯡、沙丁、比目、薩門等魚類及*類,在加拿大東部邊緣海區還產鯨。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極熊等。

【經濟簡況】工業美國和加拿大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農、林、牧、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北美洲采礦業規模較大,主要開採煤、原油、天然氣、鐵、銅、鉛、鋅、鎳、硫磺等,而錫、錳、鉻、鈷、鋁土礦、金剛石、硝石、銻、鉭、鈮以及天然橡膠等重要的戰略原料幾乎全部或大部靠進口。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為:生鐵、鋼、銅、鋅等均佔20%左右,鋁佔40%以上,汽車約佔37%。

農業:北美洲農業生產專門化、商品化和機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煙草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麥產量在世界農業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島諸國和地區主要生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

交通:北美洲鐵路總長420000多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55000多千米。公路四通八達。美國東北部是交通最發達的地區,其次是美國中部、東南部、西部沿海地區;加拿大東南部;墨西哥東部,以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古巴的糖廠鐵路專用線較發達。加拿大中部地區的夏季河運、冬季雪橇運輸也很重要。北部沿海地區以雪橇運輸為主。

F. 北美洲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
半島與島嶼: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格陵蘭島為世界最大島.
地形: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佔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中部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 000—3 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5 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人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1 000—1 5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嶺等.阿拉斯加的麥金利山海拔6 193米,為北美洲最高峰.東帶和中帶之間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底部海拔1 300—1 800米,盆地南部的死谷低於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
火山與地震: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是太平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北美洲有活火山90多座,其中阿留申群島有28座,阿拉斯加有20座,中美洲有40多座.北美洲西部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繁和多強烈地震的地帶.
水系: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各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人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國西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約塞米蒂瀑布,落差達700米.尼亞加拉瀑布,落差51米,寬1 240米.北美洲是個多湖泊的大陸,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區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總面積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以蘇必利爾湖面積最大,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氣候: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北部在北極圈內,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熱帶颶風侵襲.大陸中部廣大地區位於北溫帶.由於所有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於O ℃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3/4;整個北極群島(北美大陸以北、格陵蘭島以西眾多島嶼的總稱)及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地區都低於-32 ℃,格陵蘭島中部低達-50 ℃,成為西半球的寒極區.夏季全洲普遍增溫,最熱月(7月,沿海多為8月)平均氣溫格陵蘭島中部為0.3 ℃,成為北半球夏季最涼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都在O ℃—32 ℃之間,其中20 ℃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一半以上.30 ℃以上的地區面積較小.美國西南部的死谷,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6.7 ℃,為全洲最熱地區.北美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多.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的東南部、美國的東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500~1 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達2 000毫米以上,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區;佛羅里達半島、落基山脈東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1 000毫米;加勒比海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美國大盆地西南部、科羅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島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10月,北美洲東南部常受颶風侵襲,往往造成嚴重災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強烈的暴風和陸地龍卷風.

G. 北美洲的世界之最有哪些

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世界上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冒納羅亞火山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世界上最長的洞穴:猛獁洞
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泛美公路
世界上最大的游樂場:美國迪斯尼樂園
世界上棒球產量最多的國家:海地
世界上湖泊面積最大的國家:加拿大
世界上國民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美國

H. 北美洲的地形特點是什麼

北美洲地理特點

【地形】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佔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中部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500-10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嶺等。阿拉斯加州的麥金利山海拔6193米,為北美洲最高峰。東帶和中帶之間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底部海拔800-1300米,盆地南部的死谷低於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I. 北美洲地理位置有什麼特點

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男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

閱讀全文

與北美洲有什麼地理之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