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岡在武漢的什麼方向
黃岡市與武漢市同屬於湖北省,黃岡市位於武漢市的東方或東北方向。
湖北省
黃岡位於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東連安徽,北接河南、南與鄂州、黃石、九江隔江相望。地理方位為東經114°24′—116°07′、北緯29°45′—31°40′。黃岡市黨、政、軍機關駐地黃州,西距省會武漢78千米。全市國土面積17446平方千米,占湖北省總面積9.4%。全市總面積中,平原佔12.2%,崗地佔10.3%,丘陵佔43.3%,山地佔34.2%。東西最長距離為168千米,南北最寬跨度為208千米。
② 黃岡市的地理位置
黃岡市位於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地理方位為:東經114°25�0�7至116°8�0�7、北緯29°45�0�7至31°35'。北接河南、東連安徽、南與鄂州、黃石、九江隔江相望。黃岡市黨、政、軍機關駐地黃州,是中外聞名的文化古城,西距省會武昌78公里。全市國土面積17446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總面積 9.4%。全市總面積中平原占 12.10%,崗地佔10.34%,丘陵佔43.31%,山地34.25%。東西最長距離為166公里,南北最寬跨度為209.5公里。
③ 黃岡市是否在中原區域
黃岡市在大別上區,屬於山區了,在平原的邊緣地帶。中原區域指的是河南河北那一帶。
④ 黃岡市在湖北的哪個方位
黃岡市地處湖北省東部。
黃岡,湖北省地級市,地處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京九鐵路中段,自北向南逐漸傾斜,東北部與豫皖交界為大別山脈。
黃岡北接河南,東連安徽,南與鄂州、黃石、九江隔江相望。地理方位為東經114°24′—116°07′、北緯29°45′—31°40′。黃岡市黨、政、軍機關駐地黃州,西距省會武漢78千米。
黃岡全市國土面積17446平方千米,占湖北省總面積9.4%。全市總面積中,平原佔12.2%,崗地佔10.3%,丘陵佔43.3%,山地佔34.2%。東西最長距離為168千米,南北最寬跨度為208千米。
黃岡自北向南逐漸傾斜,東北部與豫皖交界為大別山脈,主脊呈西北—東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96座,位於羅田、英山兩縣的天堂寨主峰海拔1729米,為全市最高點。
(4)黃岡的地理區位怎麼樣擴展閱讀:
黃岡簡介:
黃岡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黃岡有2000多年的建置歷史,孕育了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升,明代醫聖李時珍,現代地質科學巨人李四光,愛國詩人學者聞一多,國學大師黃侃,哲學家熊十力,文學評論家胡風等。
旅遊資源:2013年,全市有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李先念故居紀念園、麻城市龜峰山風景區、麻城烈士紀念園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天堂寨風景區、湖北大別山主峰風景區、英山桃花沖風景區、浠水三角山旅遊度假區、遺愛湖公園等。
名優特產有武穴酥糖,武穴龍坪油麵,黃州東坡餅,浠水九孔藕粉,蘄春家方酒,黃梅魚面等。
黃岡民風淳樸,土風厚善,農耕、商肆、語言、服飾、飲食、醫療、宗教、婚喪喜慶以及四時八節等生產生活習俗涉及面廣,歷史悠久,特點鮮明,春節打糍粑,花朝做軟曲粑,端午節喝雄黃酒、家家插菖蒲艾葉,麥收時節做鍋烙粑或「千層餅」,紅白喜事做「起家粑」等。
⑤ 誰能介紹一下黃岡的地理環境、人文特色及名勝古跡等方面的問題
黃岡地處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京九鐵路中段。現轄一區(黃州)、二市(武穴、麻城)、七縣(紅安、羅田、英山、浠水、蘄春、黃梅、團風)和一個縣級龍感湖農場,版圖面積1.7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30萬。
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黃岡有2000多年的建置歷史,孕育了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升,明代醫聖李時珍,現代地質科學巨人李四光,愛國詩人學者聞一多,國學大師黃侃,哲學家熊十力,文學評論家胡風,《資本論》中譯者王亞南,等等一大批科學文化巨匠,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歷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革命傳統光輝燦爛。黃岡是中共早期建黨活動的重要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組建了紅十五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革命武裝力量,發生了「黃麻起義」、新四軍中原突圍、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為締造共和國,先後有44萬黃岡兒女英勇捐軀,其中5.3萬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林彪、王樹聲、韓先楚、陳再道、陳錫聯、秦基偉等200多名開國將帥,鑄就了「緊跟黨走、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老區精神。
區位交通得天獨厚。黃岡位於楚頭吳尾和鄂豫皖贛四省交界,與省會武漢山水相連,是武漢城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依傍一條黃金水道(長江),緊鄰兩座機場(武漢天河機場、九江機場),貫通四條鐵路(京九鐵路、合九鐵路、京廣聯接線、滬漢蓉快速鐵路),飛架四座長江大橋(鄂黃大橋、黃石大橋、九江大橋、鄂東大橋),縱橫五條高速公路(滬蓉高速、黃小高速、江北高等級公路、武英高速、大廣高速),具有「承東啟西、縱貫南北、得中獨厚、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
自然人文交相輝映。黃岡依山帶水,風光秀麗。大別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奪,連綿境內數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雄、奇、險、幽於一體,堪與泰山、廬山媲美。龍感湖古稱雷池,曾與鄱陽湖相連,現有水域面積2500平方公里,是全國重要的濕地保護區。長江流經本市189公里,境內倒、舉、巴、浠、蘄、華陽河六水並流,百湖千庫星羅棋布。黃岡名賢咸至,勝跡如雲。李白、杜牧、王禹偁等歷代騷人為此吟詠千古名篇,蘇軾因此成就其文學巔峰,黃梅戲在此發源。以黃岡為中心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更是全國12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是湖北紅色旅遊的主體。
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改革開放尤其是1996年撤地建市以來,黃岡人民搶抓機遇,開拓奮進,全市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工業初步形成食品飲料、醫葯化工、紡織服裝、建築建材、機械電子等五大支柱產業,吸引了北京匯源、湖南太子奶、內蒙古伊利、浙江奧康、香港穩健等大批知名企業落戶。農業建成全國重要的優質糧油基地,蠶繭、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農產品產量居湖北之冠。市區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和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黃岡人民堅持科學發展,推動全民創業,傾力打造優質高效的行政環境,規范嚴明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加快構建實力黃岡、活力黃岡、魅力黃岡、文明黃岡、和諧黃岡。
旅遊資源
黃岡是歷史文化名城。已形成東坡赤壁旅遊區,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四祖、五祖佛教旅遊區,紅安、麻城革命遺址旅遊區。黃岡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黃岡有2000多年的建置歷史,孕育了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升,明代醫聖李時珍,現代地質科學巨人李四光,愛國詩人學者聞一多,國學大師黃侃,哲學家熊十力,文學評論家胡風,《資本論》中譯者王亞南。黃岡的人文古跡,自然風光等旅遊資源極其豐富!
黃岡市旅遊景點甚多,被載入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詞典》即有23處:東坡赤壁、青雲塔(以上黃州)、七里坪、紅安烈士陵園、大聖寺塔、天台山(以上紅安)、龜峰山、柏子塔(以上麻城市)、天堂山(寨)(羅田)、斗方山、舍利寶塔(以上浠水)、筆架飛瀑(即三角山,浠水、蘄春交界)、李時珍墓(蘄春)、五祖寺、十方佛塔、飛虹橋、釋迦多寶如來佛塔、毗盧塔、魯班亭、靈潤橋、高塔寺塔(以上黃梅)、雙善洞、鄭公塔(以上武穴市)。各地投資建設旅遊景點,已形成東坡赤壁旅遊區,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四祖、五祖佛教旅遊區,紅安、麻城革命遺址旅遊區。
⑥ 湖北省黃岡市屬於東西南北哪個方向
黃岡市是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地理方位為:東經114°25´至116°8´、北緯29°45´至31°35´。北接河南、東連安徽、南與鄂州、黃石、九江隔江相望。
如下為黃岡市在湖北省的區點陣圖:
注:完全沒有問題!歡迎及時採納!
⑦ 黃岡有一座小縣城,人口60.92萬,為什麼人稱「第一將軍縣」呢
黃岡市是湖北省的一座地級市,位於湖北省的中部,長江北岸,是湖北省的第二人口大市。說到湖北省,我們都知道,湖北省省會城市武漢的經濟實力非常雄厚,連續多年霸佔中國各大城市排行榜前十名,即使在今年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但是上半年的城市排名名單發布的時候,在前十名中,武漢市依然是赫然在列。
紅安縣境內交通方式較為便利,麻安高速橫穿東西,滬蓉高速也穿境而過,滬漢蓉快速鐵路在紅安縣的中間站點為紅安西站。另一方面,快捷的交通方式極大地帶動了紅安縣的旅遊業的發展。紅安縣是我國比較知名的紅色旅遊縣城,主要的景點有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七里坪革命遺址群、天台山、紅安影視城等地。
⑧ 黃岡鎮的地理環境
黃岡鎮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16°6′,北緯23°4′,地處南海之濱、閩粵交界,東鄰福建省詔安縣,西連錢東鎮,南至南海,北接聯饒鎮,處於汕頭和廈門兩個經濟特區之間。全鎮總面積96.6平方公里。
黃岡地處黃岡河下游沖積平原,形成了糧食、水產、水果、蔬菜、禽畜五大農業生產基地。201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6.0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6915元。
全鎮淡水養殖面積1569畝,海水養殖面積1.78萬畝,其中對蝦養殖11420萬畝,網箱養魚4410格,貝類7120畝,水產品總量2.62萬噸。漁業產值2.60億元,占農業產值46%。名產有疊石赤蟹、大澳珠蚶、鳳洲烏耳鰻等。先後獲得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省水產養殖萬噸鎮」和「 全國農牧副漁豐收獎」。 2012年,黃岡鎮已建成1個省級台商投資區、2個縣級工業園區。全鎮共有工業企業89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為25家,全鎮工業總產值38.46億元。產品種類涉及農產品(食品)加工、電子元件、糧食機械等近20大門類4000多個花式品種,產品遠銷香港、台灣、東南亞和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以工業為主體、外向型為重點的經濟發展格局。
黃岡鎮工業龍頭產業已列入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全鎮擁有著名商標9個,其中國家馳名商標1個(金灶);著名品牌11個,其中國家名牌1個(嶺頭單叢茶);專利產品313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民營科技企業21家、農業龍頭企業8家、省知識產權企業3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發中心8個、省民營企業自主創新500強企業1個、國家農業部「水產品加工示範基地」1個。2010年被省評為「技術創新專業鎮」,水族機電產品類被省列為「廣東省特色產品示範基地」。 截至2012年,黃岡鎮有新城區客運站,有年供水930萬噸自來水廠2座,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並與省電聯網,有縣城污水處理廠,還有黃岡河一河兩岸長廊景觀、中山公園、濱河公園、大澳文化公園和上林公園等休閑場所,城市功能設施完善。
截至2012年末,全鎮有郵政、電信機構4個,固定電話擁有量約4.13萬戶,手機擁有量約14萬個,寬頻接入約3萬個,形成以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為主,數字數據網,公用電子信箱、網際網路等各種通信手段並用的電信網路。 肖米 饒平肖米,起源於北方的「燒賣」。過去北方地區,有一種小食以肉料為餡,以麵粉作皮,這種小食大都是小攤小販當街擺賣。由於北方天氣寒冷,所以這些小攤小販在擺賣這種點心時,便要將其放置小籠中,燒熱爐火不斷溫熱它,故這種小食便名為「燒賣」。後來「燒賣」這種小食被移植到南方來,一些地方以讀音來給它叫名字,便有了許多讀音相近的不同名字,如「燒米」、「肖米」、「小米」等,但實際都是源於「燒賣」的一種小食。 寶斗餅 黃岡鎮生產一種餅食叫寶斗餅,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一個餅種,八角四方,如賭具骰子,俗稱「斗子」,因餅好吃,故名「寶斗」。它的用料,非常精巧、細致、講究以新鮮雞蛋、豬油和豆油混和精麵粉作餅皮,餅餡用綠豆豆泥(砂)加油、白糖、冬瓜丁、蔥珠油和芝麻油。
其烤制,是先用手把包好餡料的大丸壓成正方體,然後把其依次放在一個大型的平底鍋上煎,煎好一面後用手翻滾烤另一些面,直至六面全烤成。 潮州大鑼鼓是饒平很早就最為盛行的音樂演奏。以大鼓(120寸)1個,斗鑼16~32面,欽波、黃鑼各1個,大鈸、小鈸各2對和其它小銅器為打擊樂,輔以嗩吶管弦配對(不拘數量) ,幾十人組成陣容壯觀的樂隊。演奏時振奮人心,為潮汕群眾喜聞樂見。鑼鼓演奏有《封相》等諸多曲牌。動靜配合,跌宕起伏。每於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或慶典、拜年,各村、各居委會便出動潮州大鑼鼓,配以文藝化妝巡遊。全縣鄉鎮各有數十支潮州大鑼鼓班。發展較好的黃岡、錢東、樟溪、汫洲、三饒、海山、浮山、新圩等地,幾乎每村都有一班。黃岡、錢東、汫洲、樟溪等鎮曾派隊參加省、市、縣以至香港、澳門的重大慶典活動或比賽,先後取得比賽二、三等獎或優秀獎等獎項。
每年春節前後,黃岡鎮都會舉行群眾鑼鼓班遊行,場面熱鬧壯觀。 黃岡還富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農歷四月十一日(陽歷5月22日),在黃岡爆發了聲震中外的「丁未革命」,史稱「潮州黃岡丁未起義」。當時建立了臨時軍政府,孫中山手創的青天白日旗第一次在黃岡上空飄揚,成為饒平近代史上光榮的一頁。為了紀念丁未革命,民國23年(1934年),廣東省政府撥款在黃岡城建築了丁末路、中山路和丁未革命紀念亭。
1923年,黃岡創辦模範小學,首辦「晨光女子小學」;1925共青團在瑞光台設立第一個支部,繼而開展工農運動。1925年,相繼成立黃岡錫箔工會和理發工會,僅錫箔工會會員便達600多百人。1930年,中共饒平縣委在刺圍設立地下縣委機關和地下交通站。 黃岡,古時稱「鳳崗」。據《饒平縣志》記載:「明初鳳崗改名黃岡埠。」「洪武三年設黃岡巡檢司」。原來,黃岡北面東側,乃是鳳嶺余脈岡陵,故名鳳崗。明初,朝廷決定在這里設巡檢司以鎮平禍亂,當時饒平尚屬潮州府的海陽縣,海陽縣令便派劉宗仁來主辦這事。劉宗仁是湖廣人,操荊楚音,完全不懂潮語,上司叫他來鳳崗,他誤聽作「黃岡」,呈文也寫作「黃岡」,文到上司,也就照批。黃岡之名遂流傳至今。民間把「黃岡」又叫瓮城,據清《饒平縣志》載:明嘉靖戊申年,因倭寇蹂躪居民,余廷仁等呈請當道築城禦寇,潮州知府郭春震來到黃岡,著手規劃建城。東門在今豬仔場街與中山路交匯處,向北至菜石獅巷北,折西至蟹洞,再向西至小金山西側。南面直至溪畔街頭,折西至太平門,稍偏西北沿今於末路南邊向西進,至城隍廟西側會合。這樣,兵家防禦之城,又酷似一個向東平放的大瓮,城開四門,東門特別闊大,且外門拱成圓形,頗似瓮嘴,從此,遠近都知黃岡叫瓮城。
⑨ 黃岡的地理環境
黃岡市林業用地面積71.6千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41%,森林覆蓋率達43%,活立木蓄積量2800萬立方米。境內生物資源種類極為豐富,大別山地區是華中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物種資源庫。黃岡市境內分布有高等維管束植物1465種,其中蕨類植物82種,種子植物有1383種。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5種,一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銀杏、南方紅豆杉;二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7種:金毛狗、大別山五針松、金錢松、巴山榧樹、厚朴、櫸樹、香果樹、楠木、野大豆、秤錘樹等;其中大別山地區特有的瀕危物種大別山五針松,當前數量不足百株,面臨絕跡的危險。
境內分布有陸生脊椎動物208種,其中獸類41種、鳥類122種,爬行類32種,兩棲類動物13種。列入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0餘種。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原麝、豹、白鸛、大鴇等;穿山甲、白冠長尾雉、豺、小靈貓、白額雁、鳶、禿鷲、細痣棘螈、水獺、虎紋蛙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黃岡也有廣泛分布。
黃岡市是全國「板栗之鄉」,「葯材之鄉」,「甜柿之鄉」,還有羅田的板栗、茯苓,蘄春四寶(蘄龜、蘄蛇、蘄竹、蘄艾),英山的雲霧綠茶和桔梗、麻城「福田白菊」、團風的苦荊茶等特產。麻城龜山古杜鵑群落以其面積最大而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