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空間數據的基本特徵 GIS中的名詞解釋
數據是一個GIS應用系統的最基礎的組成部分.空間數據是GIS的操作對象,是現實世界經過模型抽象的實質性內容確良.圖3展示了GIS對現實世界的信息表達與分層.
一個GIS應用系統必須建立在准確合理的地理數據基礎上.數據來源包括室內數字化和野外採集,以及從其他數據的轉換.數據包括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空間數據的表達可以採用柵格和矢量兩種形式.空間數據表現了地理空間實體的位置、大小、形狀、方向以及幾何拓撲關系.屬性數據表現了空間實體的空間屬性以外的其他屬性特徵,屬性數據主要是對空間數據的說明.如一個城市點,它的屬性數據有人口,GDP,綠化率等等描述指標.
數據的有效組織與管理,是GIS系統應用成功與否的關鍵.主要提供空間與非空間數據的存儲、查詢檢索、修改和更新的能力.矢量數據結構、光柵數據結構、矢柵一體化數據結構是存儲 GIS的主要數據結構.數據結構的選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系統所能執行的功能.
數據結構確定後,在空間數據的存儲與管理中,關鍵是確定應用系統空間與屬性資料庫的結構以及空間與屬性數據的連接.目前廣泛使用的GIS軟體大多數採用空間分區、專題分層的數據組織方法,用GIS管理空間數據,用關系資料庫管理屬性數據.
2. 簡述地理信息的特徵
地理信息是地理數據所蘊含和表達的地理含義,是與地理環境要素有關的物質的數量、質量、性質、分布特徵、聯系和規律的數字、文字、圖像和圖形等的總稱。
地理信息除具備信息的一般特性外,還具備以下獨特特性:
區域性
地理信息屬於空間信息,其是通過數據進行標識的,這是地理信息系統區別其他類型信息最顯著的標志,是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徵。區域性即是指按照特定的經緯網或公里網建立的地理坐標來實現空間位置的識別,並可以按照指定的區域進行信息的並或分。
多維性
具體是指在二維空間的基礎上,實現多個專題的地三維結構。即是是指在一個坐標位置上具有多個專題和屬性信息。例如,在一個地面點上,可取得高程,污染,交通等等多種信息。
動態性
主要是指地理信息的動態變化特徵,即時序特徵。可以按照時間尺度將地球信息劃分為超短期的(如台風、地震)、短期的(如江河洪水、秋季低溫)、中期的(如土地利用、作物估產)、長期的(如城市化、水土流失)、超長期的(如地殼變動、氣候變化)等。從而使地理信息常以時間尺度劃分成不同時間段信息,這就要求及時採集和更新地理信息,並根據多時相區域性指定特定的區域得到的數據和信息來尋找時間分布規律,進而對未來作出預測和預報。
3. 地理信息系統的特徵有哪些
地理信息系統的特徵:
1、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礎;
2、具有採集、管理、分析和輸出多種地理空間信息的能力;
3、系統以分析模型驅動,具有極強的空間綜合分析和動態預測能力,並能產生高層次的地理信息;
4、以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為目的,是一個人機互動式的空間決策支持系統。
(3)地理數據的屬性特徵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許多學科受益於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活躍的地理信息系統市場導致了GIS組件的硬體和軟體的低成本和持續改進。這些發展反過來導致這項技術在科學、政府、企業和產業等方面更廣泛的應用,應用包括房地產、公共衛生、犯罪地圖、國防、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景觀建築、考古學、社區規劃、運輸和物流。
地理信息系統也分化出定位服務(LBS)。LBS使用GPS通過所在地與固定基站的關系用移動設備顯示其位置(最近的餐廳,加油站,消防栓),移動設備(朋友,孩子,一輛警車)或回傳他們的位置到一個中央伺服器顯示或作其他處理。
隨著GPS功能與日益強大的移動電子(手機、pad、筆記本電腦)整合,這些服務繼續發展。
4. 什麼是地理空間數據,它有哪些表現形式
地理空間數據,英文名稱:Geospatial data,定義:面向主題的、集成的、動態更新的、持久的空間數據集合。所屬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地理信息系統(二級學科)空間數據:是數據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是指凡是帶有空間坐標的數據。地理空間數據:是空間數據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是指帶有地理坐標的數據,包括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等領域的一切帶有地理坐標的數據,是地理實體的空間特徵和屬性特徵的數字描述。
科技名詞定義中文名稱:地理實體的空間特徵表現為地理實體的幾何(定位)特徵(地理實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及其分布特徵)和實體間的空間關系。地理實體的屬性(定性)特徵表現為實體的數量特徵、質量特徵和時間特徵。定位是指一個坐標系裡空間實體都具有唯一的空間位置。定性是指有關空間實體的自然屬性,它伴隨著空間實體地理位置。時間特徵是指空間實體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5. 地理數據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是地理空間數據基本特徵嗎?如果是就有三個特徵:空間特徵,屬性特徵,時間特徵。
6. 地理空間數據的基本特徵
正好我也正做這個考研題目
空間數據是指用來表示空間實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及其分布特徵諸多方面信息的數據,它可以用來描述來自現實世界的目標,它具有定位、定性、時間和空間關系等特性。定位是指在已知的坐標系裡空間目標都具有唯一的空間位置;定性是指有關空間目標的自然屬性,它伴隨著目標的地理位置
;時間是指空間目標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空間關系通常一般用拓撲關系表示。空間數據是一種用點、線、面以及實體等基本空間數據結構來表示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數據。
空間數據具有三個基本特徵:空間特徵(定位)、屬性特徵(非定位)、時間特徵(時間尺度)。
空間數據是數字地球的基礎信息,數字地球功能的絕大部分將以空間數據為基礎。現在空間數據已廣泛應用於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如城市規劃、交通、銀行、航空航天等。隨著科學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空間數據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這也加快了人們獲取和應用空間數據的步伐。
空間數據是數據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是指凡是帶有空間坐標的數據,如建築設計圖、機械設計圖和各種地圖表示成計算機能夠接受的數字形式。
7. 地理數據和地理信息的區別與聯系
「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質,也非能量。」 狹義資訊理論將信息定義為「兩次不定性之差」,即指人們獲得信息前後對事物認識的差別;廣義資訊理論認為,信息是指主體(人、生物或機器)與外部客體(環境、其他人、生物或機器)之間相互聯系的一種形式,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識。我們認為信息是通過某些介質向人們(或系統)提供關於現實世界新的事實的知識,它來源於數據且不隨載體變化而變化,它具有客觀性、實用性、傳輸性和共享性的特點。
信息與數據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數據是定性、定量描述某一目標的原始資料,包括文字、數字、符號、語言、圖像、影像等,它具有可識別性、可存儲性、可擴充性、可壓縮性、可傳遞性及可轉換性等特點。信息與數據是不可分離的,信息來源於數據,數據是信息的載體。數據是客觀對象的表示,而信息則是數據中包含的意義,是數據的內容和解釋。對數據進行處理(運算、排序、編碼、分類、增強等)就是為了得到數據中包含的信息。數據包含原始事實,信息是數據處理的結果,是把數據處理成有意義的和有用的形式。
地理信息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它同樣來源於地理數據。地理數據是各種地理特徵和現象間關系的符號化表示,是指表徵地理環境中要素的數量、質量、分布特徵及其規律的數字、文字、圖像等的總和。地理數據主要包括空間位置數據、屬性特徵數據及時域特徵數據三個部分。空間位置數據描述地理對象所在的位置,這種位置既包括地理要素的絕對位置(如大地經緯度坐標),也包括地理要素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如空間上的相鄰、包含等)。屬性數據有時又稱非空間數據,是描述特定地理要素特徵的定性或定量指標,如公路的等級、寬度、起點、終點等。時域特徵數據是記錄地理數據採集或地理現象發生的時刻或時段。時域特徵數據對環境模擬分析非常重要,正受到地理信息系統學界越來越多的重視。空間位置、屬性及時域特徵構成了地理空間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
地理信息是地理數據中包含的意義,是關於地球表面特定位置的信息,是有關地理實體的性質、特徵和運動狀態的表徵和一切有用的知識。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地理信息除具備一般信息的基本特徵外,還具有區域性、空間層次性和動態性特點。
8. 地理空間數據可抽象為哪三類各有什麼特徵知道的告訴下。謝謝
空間數據是GIS的操作對象,是現實世界經過模型抽象的實質性內容確良。圖3展示了GIS對現實世界的信息表達與分層。
一個GIS應用系統必須建立在准確合理的地理數據基礎上。數據來源包括室內數字化和野外採集,以及從其他數據的轉換。數據包括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空間數據的表達可以採用柵格和矢量兩種形式。空間數據表現了地理空間實體的位置、大小、形狀、方向以及幾何拓撲關系。 屬性數據表現了空間實體的空間屬性以外的其他屬性特徵,屬性數據主要是對空間數據的說明。如一個城市點,它的屬性數據有人口,GDP,綠化率等等描述指標。
數據的有效組織與管理,是GIS系統應用成功與否的關鍵。主要提供空間與非空間數據的存儲、查詢檢索、修改和更新的能力。矢量數據結構、光柵數據結構、矢柵一體化數據結構是存儲 GIS的主要數據結構。數據結構的選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系統所能執行的功能。
數據結構確定後,在空間數據的存儲與管理中,關鍵是確定應用系統空間與屬性資料庫的結構以及空間與屬性數據的連接。目前廣泛使用的GIS軟體大多數採用空間分區、專題分層的數據組織方法,用GIS管理空間數據,用關系資料庫管理屬性數據。
9. 地理信息系統的特徵
與一般信息系統相比,GIS具有以下特徵:
(1)數據的空間定位特徵。地理數據3個基本要素:屬性、時間和空間位置。其中空間位置特徵是地理數據區別於其他數據的本質特徵,並且是地理數據所特有的。GIS應具有對空間數據表示、操縱和管理的能力。
(2)空間關系處理的復雜性。GIS除了要完成一般普通事物性信息系統的工作(屬性信息處理)外,還需要完成與其對應的空間位置及空間關系處理,與屬性數據的一一對應關系的處理,及空間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問題。
(3)海量數據管理能力。GIS中海量數據特徵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地理數據,二來自空間分析。這些海量數據帶來的是數據組織、系統運轉、網路傳輸等一系列技術難題,這也是GIS比其他信息系統復雜的因素之一。
10. 如何用矢量結構記錄地理實體的空間特徵和屬性特徵
藉助專業軟體對底圖進行矢量化(ArcGIS、MapGIS、MapInfo、SuperMap等),鏈接屬性數據。
地理數據分類:屬性數據和非屬性數據。
非屬性數據又可以稱幾何數據,非屬性數據的數據結構分為兩種,矢量數據結構、柵格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的性質:矢量數據結構屬性隱含定位明顯,柵格數據結構屬性明顯定位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