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南極點什麼是北極點什麼是地軸
南極點是地球最南端那一點
北極點是地球最北端那一點
而地軸就是南極點與北極點之間假設連起來的軸.是虛設的
地球是饒著地軸自轉的!
⑵ 「北緯,東經,緯度,基線」等方位名稱是什麼意思
北緯
從地球赤道平面向北量度的緯度。符號為N。自北緯0°~90°。地球上的緯度的一種。地面上的點在參考橢球體上的緯度,即過該點的參考橢球體的法線同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它不考慮地球內部物質分布不均和地形的影響,故不同於天文緯度。但地理緯度是由天文緯度訂正而得。它同天文緯度的差值不超過30″。通常說的地理緯度,概指此而言。從赤道向北量度為「北緯」(N);向南量度為「南緯」(S)。由0°~90°。
東經
自本初子午線向東度量的經度,叫東經度簡稱「東經」,自零度至180度。
緯度
經度和緯度的確定
地圖和地球儀上,我們可以看見一條一條的細線,有橫的,也有豎的,很象棋盤上的方格子,這就是經線和緯線。根據這些經緯線,可以准確地定出地面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這些經緯線是怎樣定出來的呢?地球是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地軸是一根通過地球南北兩極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線),在地球中腰畫一個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使圈上的每一點都和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這個圓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兩邊,畫出許多和赤道平行的圓圈,就是「緯圈」;構成這些圓圈的線段,叫做緯線。我們把赤道定為緯度零度,向南向北各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緯,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北極就是北緯90度,南極就是南緯90度。緯度的高低也標志著氣候的冷熱,如赤道和低緯度地地區無冬,兩極和高緯度地區無夏,中緯度地區四季分明。
其次,從北極點到南極點,可以畫出許多南北方向的與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圓圈,這叫作「經圈」;構成這些圓圈的線段,就叫經線。公元1884年,國際上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作為計算經度的起點,即經度零度零分零秒。在它東面的為東經,共180度;在它西面的為西經,共180度。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東經180度和西經180度的經線是同一條經線。各國公定180度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為了避免同一地區使用兩個不同的日期,國際日期變線在遇陸地時略有偏離。
每一經度和緯度還可以再細分為60分,每一分再分為60秒以及秒的小數。利用經緯線,我們就可以確定地球上每一個地方的具體位置,並且把它在地圖或地球儀上表示出來。例如問北京的經緯度是多少?我們很容易從地圖上查出來是東經116度24分,北緯39度54分。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隻,只要把所在地的經度測出來,就可以確定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和前進方向。
緯度共有90度。赤道為0度,向兩極排列,圈子越小,度數越大。
什麼是基線
如果單純從基線在CMM中定義的概念看基線的定義,還是很難理解,如果將檢查點、里程碑、基線三個概念放在一起解釋並加以比較,對基線的理解就會相對容易些,我就是這么乾的,共享下吧。
檢查點、里程碑和基線是項目生命周期中與時間相關的很重要的概念。
檢查點(check point)指的是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對項目進行檢查,進行偏差分析,並據此進行計劃調整。
檢查點的設置間隔不宜過長,否則失去了檢查的目的,在我參與實施過的項目中,檢查點間隔一般是周,形式可以是周例會或者項目經理、質管部親自深入各實施小組檢查。
里程碑是完成階段工作的標志,不同類型的項目,里程碑也不同。在項目生命周期中設置里程碑,可以降低進度無法按期完成的風險。
里程碑的設置不宜過多,否則增加管理成本;也不宜過少,否則失去細化管理的目的。我們實施的項目基本上是軟體開發項目,里程碑基本上按啟動、規劃、需求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培訓、試運行等實施階段設置。
基線,則是指一個(或一組)配置項在項目生命周期的不同時間點上通過正式評審而進入正式受控的一種狀態。
這么一來就可以理解為,基線其實就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只是里程碑產生的相關成果物要通過正式批准並作為後續工作的基線和出發點。基線一旦建立,再變化則需要受控。在軟體開發項目中,需求分析完成和設計完成都可以設置為里程碑,但需求分析報告作為需求分析階段的成果物,經過評審確認後,則建立基線,作為後續設計工作的基準,如對需求分析報告進行修改,則需要變更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