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科學專業學什麼
地理科學專業主要學習: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質學、地貌學、水文學、測量與地圖學、城市規劃原理、遙感導論、經濟地理學等課程。地理科學專業其實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專業,不僅包括自然地理,也包括人文地理。下面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以及地貌學主要學習哪些內容?
地理科學專業是一門興趣類的專業,適合特別喜歡地理、擅長地理的學生,相信在學習這個專業的過程中,我們都能收獲到豐富且有趣的知識!
2.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專業介紹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從現代地理教育理念出發,培養綜合發展、適用中等以上學校的地理、環境、社會等課程教學教育崗位需要的高級師資,同時可從事環境資源、區域經濟和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高級管理人才。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勝任中學、中等專業學校及高等院校的教學工作,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行政工作。部分品學兼優的同學可獲得免試保送至中國科學院及其他著名高校深造的機會,並且本院各專業可招收大量的研究生。
主要課程:宇宙環境、流體環境、生態環境、經濟地理、人文地理、測量與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建模、地理教學論等20多門專業必修課以及城市地理、旅遊地理、區域經濟學、海洋地理等10多門專業選修課,並有多門實踐和實習課程,其中有廬山等地理綜合實習,著重培養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實踐能力和全面的師范生技能。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現代旅遊觀念的從事旅遊業管理與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規劃策劃等工作的高級人才。
就業去向:學生畢業後可到旅遊企事業單位和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規劃或教育培訓工作;主要從事旅行社、星級賓館、外事部門、旅遊院校及旅遊規劃策劃公司等部門的旅遊資源開發、旅遊導游、經營管理、賓館服務管理和旅遊職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課程:旅遊學概論、旅遊景觀學、旅遊心理學、旅遊策劃、景區管理與規劃、旅遊法規、旅遊經濟學、旅遊英語、旅行社管理、旅遊飯店管理、旅遊規劃、旅遊市場營銷、計算機與旅遊管理信息系統等20多門專業課程,另有旅遊景點(黃山、廬山、九華山等)實習及旅遊企業、旅行社、飯店等實習課程。 學制4年
培養目標:主要培養從事城鄉土地管理、建設規劃開發和地價評估等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以及從事國土資源信息化管理與研究的高級人才。
就業去向: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土地價格評估所以及房地產開發等工商企事業單位;從事土地評估、國土管理及國土資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教育研究部門。
主要課程:土地管理、測繪學、土地評估、土地經濟、國土規劃、地籍管理、地產法律制度、房地產經營與開發、地理信息系統、土地信息系統、遙感應用等20多門專業必修課程和經濟學基礎、會計學基礎、城市規劃等一系列選修課。 該專業為地理科學學院與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合辦
學制4年
培養目標:該專業為21世紀最新興起的交叉學科,也是該校重點建設的唯一的特區學科。主要培養利用計算機技術從事地理信息系統設計、研究開發與管理工作的高級研究型人才。
就業去向:學生畢業後主要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從事本專業的科研、教學工作;從事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土地、房產、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計算機語言、計算機方法、數據結構、資料庫、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計算機網路技術、地圖學與測量學、專題制圖學、全球數字攝影測量技術;遙感原理與方法、遙感數字圖像處理、遙感地學分析、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地理信息系統演算法基礎、地理信息系統集成的原理與方法、網路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數字高程模型及其地學分析的原理與方法、虛擬城市建設的原理與方法、地理建模的原理與方法、地理信息共享的原理與方法、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工程;城市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土地管理信息系統、設備設施管理信息系統(AM/FM/GIS)、房產管理信息系統、環保信息系統、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環境科學概論等20多門必修課及10多門專業選修課。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在信息時代數字測繪體系以及航天航空、農業、環境、交通、軍事等相關領域從事測繪新型高級工程技術、科研等工作的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本專業的學生能夠掌握攝影測量、數字測圖與數字地圖學、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主要基本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在國民經濟建設相關領域中的基本的專業應用能力。
主要課程:測繪學概論,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大地測量基礎,空間定位技術及其應用,攝影測量原理,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遙感原理與應用,以及工程測量、數字攝影測量,衛星導航定位演算法與程序設計、遙感圖像解譯,數字圖像處理、GIS工程與實踐、、空間資料庫原理、數字高程模型,電子地圖學、空間分析與輔助決策、空間信息可視化等多門專業課程。
專業特色:本專業依託於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設有地理信息系統(理學)和測繪工程(工學)兩個本科專業,一理一工,相輔相成;該專業具有一流的教學科學研究隊伍,優越的實習實驗環境。培養具有信息化測繪理論與技術和空間信息服務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是本專業的特色之一。該專業的畢業生有良好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有很好的深造前景和廣闊的就業機會。 專業培養目標及基本要求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具備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工程初步設計能力及運營管理能力,具備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究和開發能力及環境污染物分析與監測能力,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政府環保和規劃部門、設計單位、環保公司、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部門從事環保管理、規劃、設計、施工、運營、教育和技術研發工作的高級環境工程技術人才。
學制、總學分及授予學位
本專業一般修讀四/五年,學生在學期間修滿本方案規定的172學分方能畢業,其中必修課程為通識教育課程49學分,學科基礎課程31學分,專業主幹課程62學分;學生可在自主發展課程部分繼續選修專業課程也可自主選修其他開放課程,應修滿30學分。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授予條例》和《南京師范大學本科學士學位授予條例》規定者,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培養目標及基本要求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制、總學分及授予學位
本專業一般修讀四/五年,學生在學期間修滿本方案規定的160學分方能畢業,其中必修課程為通識教育課程49學分,學科基礎課程31學分,專業主幹課程53學分;學生可在自主發展課程部分繼續選修專業課程也可自主選修其他開放課程,應修滿27學分。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授予條例》和《南京師范大學本科學士學位授予條例》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培養目標及基本要求
(1)本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系統掌握海洋科學技術(尤其是海洋資源開發)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嚴格的科學研究和開發應用技術訓練的海洋資源開發高層次通用人才。
畢業生適宜從事海洋資源調查和開發利用、海洋高新技術(尤其是海岸工程技術、海洋資源環境監測與評估技術)等的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
學制、總學分及授予學位
本專業一般修讀四年,學生在學期間修滿本方案規定的162學分方能畢業,其中必修課程為通識教育課程49學分,學科基礎課程32學分,專業主幹課程51學分;學生可在自主發展課程部分繼續選修專業課程也可自主選修其他開放課程,應修滿30學分。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授予條例》和《南京師范大學本科學士學位授予條例》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3. 請問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本科有哪幾個專業
呵呵,你好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共有五個本科專業,其中有三個重本,分別是:地理科學(師范)、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另外兩個是成人本科,分別是房地產和規劃班。 你也可以到學院網站去查證一下,網址是 http://geography.swu.e.cn/ ,希望對你有幫助~
4. 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專業介紹
地理科學專業設立於1952年,是自治區成立最早的本科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現代地理學基本理論、技術與方法,在各類中等學校及相關科研機構從事教學與科研、管理、開發、工作的人才。擁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碩士點。至今已培養2895名本、專科畢業生。其中就有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原所長,著名遙感學家劉紀遠研究員和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地理學家史培軍教授。現有在校本科生275名,研究生92名。2005年該專業被評為自治區級品牌專業,人文地理為自治區重點學科。
該專業主要開設《自然地理學》、《中國地理》、《人文地理》等19門專業必修課和《民俗地理學》、《數字地球》等23門專業選修課。本專業注重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在教學方面,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不斷進行教學與課程體系改革;在科研方面;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將學生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成為自治區地理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設立於1993年,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土地經濟學及土地資源學基礎,掌握土地資源調查、評價、利用、保護和管理理論和方法,能夠熟練運用測量學、制圖學、計算機技能的高級土地資源管理人才。至今已經培養615名本、專科畢業生,絕大多數畢業生進入自治區土地資源管理系統。目前,在校本科生195名,研究生31名。2006年該專業被評為自治區品牌專業,該學科為自治區重點培育學科。
主要開設《測量學》、《土地管理學》、《土地經濟學》等20門專業必修課和《房地產會計學》、《房地產金融學》等25門專業選修課。本專業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加強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建設,教學和科研成果豐碩。其中「創辦土地管理專業,走教學、科研、生產結合的道路」獲自治區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土地資源管理專業2003年新增碩士點,碩士點設「土地經濟學、土地資源利用與規劃、土地信息化管理」三個研究方向。地理科學學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已經成為自治區培養本、專科,研究生等不同層次土地資源管理人才的基地。 城市規劃專業設立於1994年,培養從事城市規劃與管理,城市設計,城市建設,土地管理,房地產開發,決策咨詢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截止到2009年共招收本科生八屆,專科生五屆,同時招收成人本、專科生。共培養畢業生498名,現有在校本科生92名。
該專業主要開設《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詳細規劃》等19門專業必修課和《中國和外國建築史》、《城市生態學》等22門專業選修課。城市規劃專業不僅注重教學環節,不斷進行教學與課程體系改革;更注重實踐環節,加強野外實習與學生的生產實踐活動。同時該專業本著「產—學—研」相結合的原則,在完成教學任務外,還承擔了「內蒙古設市預測與規劃」、「內蒙古師范大學盛樂校區規劃」等多項科研項目。本專業已經成為自治區培育城市規劃和管理人才的基地。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地理科學學院2000年增設的本科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應用地理信息系統科學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目前該專業招收五屆學生。已經有295名德才兼備的優秀畢業生已經走生了各自的工作崗位、施展他們的才華。現有在校本科生63名。
該專業主要開設《環境監測學》、《環境評價與規劃》、《資源環境經濟學》等18門專業必修課和23門專業選修課。該專業學生以扎實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以及較強的實踐能力面向社會的選擇,成為了自治區環境監測、環境教育、環境發展和資源環開發管理及保護等方面的有用人才。同時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成為自治區培養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環境監測、環境教育等部門培養專業人才的基地。2012年依據教育部文件調整為如下兩個專業;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培養目標:地理科學學院在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較強的分析環境問題、區域資源配置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在政府決策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從事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工作。畢業生可到土地、礦產、水利、農業、環保等資源與環境管理部門及相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工作。
主幹課程:地質學、地貌學、氣象氣候學、水文學、生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管理學概論、地圖與測量學、高等數學、遙感導論、地理信息系統、資源學、生態學、環境學概論等。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培養目標:地理科學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貫徹「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基本原則,以人為本,努力實現培養目標和模式的多元化、多樣化。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較強的協調與處理人地關系、分析與人類經濟活動有關的區域經濟發展及城鄉規劃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在政府決策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從事人類區域經濟活動、城鄉建設與規劃設計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畢業生可到區域規劃、旅遊、城市建設、水利管理、國土資源管理等政府部門及相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工作。
主幹課程: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旅遊地理學、城市地理學、自然地理學、管理學概論、高等數學、遙感導論、地理信息系統、地圖與測量學、區域分析與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 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是以計算機軟硬體為基礎的新興學科,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運用使地理信息採集、存儲、管理、分析、模擬和顯示一體化,極大地推動地里的發展,是適應21世紀信息時代的重要技術支撐條件。
該專業2003年開始招生,是我區第一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以地理科學學院地理系信息系統實驗室軟硬體設備為依託,開設《地理系信息系統》、《遙感導論》、《地圖學》、《GIS軟體二次開發》等22門專業必修課和《GPS原理》、《WebGIS原理和應用》等25門選修課,培養掌握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房地產、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和行政管理等良好的科學素質和應用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學位點於2003年被批准,並以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地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資源環境遙感方向招收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該專業已經畢業本科生265名。目前,在校本科生203名,研究生49名左右。 測繪工程專業旨在加強基礎教育,淡化專業界限,拓寬專業口徑的指導思想下,以測繪技術的發展為導向,以市場調節為動力,培養掌握測繪工程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具有數字測繪和國家基礎地理信息建設、應用與開發,以及在航空航天、農業、環境、交通、軍事、國土資源管理、規劃等相關領域中測繪信息的獲取、處理和應用的基本能力,培養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國家基礎測繪建設、城市和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等測繪工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我院測繪工程專業從2007年開始招生,以測繪工程實驗室軟硬體設備為依託,開設的課程主要有《測量學》、《GPS技術原理與應用》、《攝影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等20門專業必修課和《測量程序設計》、《地籍測量與房產測量》、《礦山測量學》等27門專業選修課。學生畢業後,可在國土資源相關部門、城市建設部門、交通、水利以及工礦企業和測繪單位從事測量工程以及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實施和技術管理工作,也可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該專業已經畢業本科生35名。目前,在校本科生102名。
5. 雲南師范大學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的專業介紹
擁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邊疆地理學、教育地理學、山地環境與自然災害等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山地環境與災害防治、邊疆地理學、教育地理學、區域經濟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旅遊管理、旅遊管理(專業學位)、課程與教學論(地理學科教學論)、學科教學(地理)(專業學位)、地理教育(教育碩士)等13個碩士點或方向,有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旅遊管理、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測繪工程等7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地理科學和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2個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擁有「低緯高原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雲南省特色優勢學科群和「地理學」雲南省重點學科,「西部資源環境地理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高原地表過程與環境變化」雲南省重點實驗室,「低緯高原環境變化」、「高原湖泊與全球變化」、「邊疆發展與地緣安全」等3個雲南省科技創新團隊,「雲南旅遊產業發展」、「雲南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2個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6. 文科生可以填報的地理專業有哪些
文科生可以填報的地理專業有:
1、地理科學專業
地理科學專業包括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學、城鄉規劃、城市規劃、植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水文學、自然資源學原理、測量與地圖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多媒體課件製作、地理教學論、遙感概論等。
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3、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原專業名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以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理為內容的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專業。它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內容。
4、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原名地理信息系統專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或GIS)2012在教育部日前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在地理科學類專業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已改為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研究地理信息採集、分析、存儲、顯示、管理、傳播與應用,及研究地理信息流的產生、傳輸和轉化規律的一門科學。
地理科學是教育部批准設置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地理科學類專業。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可知,地理科學類包括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4個專業
7. 地理科學專業學校排名
1、 北京師范大學
2、 北京大學
3、 南京師范大學
4、 華東師范大學
5、 武漢大學
6、 福建師范大學
7、 山東師范大學
8、 東北師范大學
9、 陝西師范大學
10、 華南師范大學
11、 中山大學
12、 西北師范大學
13、 遼寧師范大學
14、 河南大學
15、 首都師范大學
1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書籍
8.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有些什麼專業
我是南師大的 我來回答吧
南師大地科院在國內享有盛譽 創立於1912年
現在南師地科有 地理科學(師范) 地理科學(土管) 旅遊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
地科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 國家重點學科1個 江蘇省重點學科 特色學科若干 教授副教授占師資比重在85%以上
好好考慮一下吧
9. 關於地理的都有哪些學科
1、地理科學地理科學專業包括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學、城鄉規劃、城市規劃、植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水文學、自然資源學原理、測量與地圖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多媒體課件製作、地理教學論、遙感概論等。
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3、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原專業名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以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理為內容的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專業。它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內容。
4、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原名地理信息系統專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或GIS)2012在教育部日前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在地理科學類專業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已改為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研究地理信息採集、分析、存儲、顯示、管理、傳播與應用,及研究地理信息流的產生、傳輸和轉化規律的一門科學。
5、工程地質勘查專業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培養具有地質學、岩上鑽掘工程學等知識,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及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與監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門人才。(9)地理科學學院有什麼專業擴展閱讀:
地理科學專業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學校、企業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規劃與開發及在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方向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訓練,只有較好的科學素養,掌握運用地圖遙感及地理信息系統與資源環境實驗分析的基本技能並具備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三、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如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熟悉國家科技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法規;
5、了解地理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