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安市是以下哪些地理位置中最大的城市
西安市應該屬於絲綢之路沿途地理位置中最大的城市。
⑵ 西安的地理位置,歷史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與華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台塬為界,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南至北秦嶺主脊,與佛坪縣、寧陝縣、柞水縣分界。
北至渭河,東北跨渭河,與咸陽市區、楊凌區和三原、涇陽、興平、武功、扶風、富平等縣(市)相鄰。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
歷史: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於此。又命子姬發(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後者為政治中心,前者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後,以豐鎬為都,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長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漢城)建立西漢王朝。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隋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隋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戰亂,殘破不堪。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建造新城大興城。
唐朝定都長安後,改隋大興城為長安城,並進行了增修和擴建。貞觀八年(634年),在原外郭城東北龍首原上營建大明宮。之後又不斷修建城牆、城樓、興慶宮等建築。宮城完全與今西安市重合,皇宮與今西安市明城牆重合。唐代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則大部分在今咸陽市境內。
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宋代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趙匡胤統一中國後,曾經有意遷都長安,最後由於部下反對,只得放棄。金代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
元初,長安城的范圍依然沿用五代初期唐長安城被毀後節度使韓建所重建的「新城」,並使用京兆府的名稱。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遂該京兆府為安西路。後來由於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
(2)西安市以下列哪些地理位置中最大的城市擴展閱讀:
西安是水資源缺乏的西部城市,西安地下水儲量估算,總計約19.91億立方米。2001年12月,黑河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億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萬噸,加上地下水資源,市區日供水能力可達172萬噸,基本滿足城市生產生活用水。
西安的自然植被未遭受第四紀大陸冰川直接侵襲,尚保留若干第三紀古老的孑遺植物,如銀杏、水青樹、連香、馬甲子等。秦嶺山地從高海拔向低海拔垂直分布有高山灌叢草甸、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等自然植被類型。自然植被中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截至2016年,計有野生植物138科、681屬、2224種,為中國種子植物的重要「基因庫」之一。
⑶ 17西安市是以下哪些地理位置中最大的城市() A黃河流域 B絲綢之路沿途 C.亞歐
西安是絲綢之路沿途中最大的城市。
⑷ 27.西安市是以下哪些地理位置中最大的城市( )
寶雞、咸陽、延安、榆林、漢中、安康、渭南、銅川
⑸ 西安的地理位置
關中平原中部
⑹ 西安市是以哪些地理位置中最大的城市A黃河流域B絲綢之路沿途C亞歐城市面積D長
西安市是以下哪些地理位置中最大的城市A黃河流域B絲綢之路C亞歐城市面積最大
答案應該是A黃河流域
⑺ 西安市的資料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和國務院最早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遊勝地。如今的西安是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和黃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製造基地。2011年國務院《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西安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基地」。中文名稱:西安市外文名稱:Xi'an,Hsian,Sian,Chang'an ,ちょうあん別名:長安行政區類別:副省級市,區域中心城市,省會所屬地區:中國西北下轄地區:新城區、碑林區、雁塔區等9區4縣政府駐地:未央區鳳城八路未央廣場電話區號:(+86)029郵政區碼:710000地理位置:北臨渭河、南依秦嶺面積:9983平方千米(2011年)人口:常住人口846.78萬(2010)方言:中原官話-關中方言-西安話氣候條件:森林茂密,水量豐沛,氣候濕潤著名景點:鍾鼓樓,大雁塔,秦始皇兵馬俑,秦嶺,華清池,碑林,大明宮等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火車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車牌代碼:陝A歷史名人:張騫、杜甫、白居易等著名高校: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北大學等行政區劃代碼:610100市花:石榴花市樹:中國槐
西安市行政區劃轄區▪ 新城區▪ 碑林區▪ 蓮湖區▪ 雁塔區▪ 未央區▪ 灞橋區▪ 長安區▪ 閻良區▪ 臨潼區轄縣▪ 藍田縣▪ 周至縣▪ 戶縣▪ 高陵縣
目錄西安簡介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氣候自然資源民族情況秦腔戲劇展開西安簡介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氣候自然資源民族情況秦腔戲劇展開
西安簡介概況西安市,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1]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2011年,西安成功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西安地圖[2]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之一,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長安」最為長久和著名。長安,是中華文明史及東方文明史上最負盛名的都城之一。西安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據《廣博物志》、《述異志》、《山海經》等記載,傳說中的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等故事都發生在這里。據考古證實,早在舊石器時代,這里就是藍田猿人的聚居區,新石器時代早期,這里就已經形成了原始聚落「華胥古國」、「半坡」、「姜寨」、「灰堆坡」等。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時確定了西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秦州自古帝王都」,公元前12世紀,周文王在這里建立豐京、鎬京兩京,從此,西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200多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代周、秦、漢、隋、唐均建都西安。漢唐時期,西安是中國對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過百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唐長安城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西羅馬,東長安」是其在世界古代歷史地位中的寫照。西安向世界展現了文明中國擁有的自信、開放、大度、包容的民族精神,鑄造了炎黃子孫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西安作為東方世界歷史文化的代表區域之一,先後有200多個國家元首以及領導人訪問古都西安,包括聯合國秘書長、美國總統、日本天皇、德國總理、法國總統、英國首相等等。 「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西安,這座中國歷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傳承的雍容儒雅,博學智慧,大氣恢弘,成為中國古達歷史的底片,中國文化的名片之一。[2]歷史遠古時代,「藍田猿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在灃河兩岸建立豐鎬二京,從此揭開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輝煌史,有著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譽。西安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譽。文物古跡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價值之高,在全國首屈一指,許多是國內僅有、世界罕見的稀世珍寶。 .
⑻ 17.西安市是以下哪些地理位置中最大的城市() A黃河流域 B絲綢之路沿途 C.亞歐
黃河流域。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區,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落差4480米。黃河流域位於東經96°~119°、北緯32°~42°之間,東西長約1900公里,南北寬約1100公里。
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包括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河口鎮以上為黃河上游,河道長3472公里,流域面積42.8萬平方公里;河口鎮至桃花峪為中游,河道長1206公里,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道長786公里,流域面積只有2.3萬平方公里。
(8)西安市以下列哪些地理位置中最大的城市擴展閱讀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與華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台塬為界,與眉縣、太白縣接壤。
南至北秦嶺主脊,與佛坪縣、寧陝縣、柞水縣分界;北至渭河,東北跨渭河,與咸陽市區、楊凌區和三原、涇陽、興平、武功、扶風、富平等縣(市)相鄰。轄境東西長約204千米,南北寬約116千米。
⑼ 西安地理位置
西安市位於中國大陸腹地黃河流域中部的關中盆地,東經107°40′~109°49′和北緯33°39′~34°45′之間。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與華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台塬為界,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南至北秦嶺主脊,與佛坪縣、寧陝縣、柞水縣分界;北至渭河,東北跨渭河,與咸陽市市區和楊凌區、三原、涇陽、興平、武功等縣和扶風縣、富平縣相鄰。轄境東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 面積9983平方公里。秦嶺山脈橫旦於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國地理上北方與南方的重要分界。
西安以北,陝甘黃土高原邊,由梁山、黃龍山、葯王山、隴山組成的北山山系,與秦嶺山脈遙相對應,共同構成環繞關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黃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橫貫關中平原。關中平原由渭河及其眾多支流沖積形成,因而又稱渭河平原。它西起寶雞,東到黃河,號稱「八百里秦川」。
西安市的地質構造兼跨秦嶺地槽褶皺帶和華北地台兩大單元。距今約1.3億年前燕山運動時期產生橫跨境內的秦嶺北麓大斷裂,自距今約3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以來,大斷裂以南秦嶺地槽褶皺帶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山體北仰南俯劇烈降升,造就秦嶺山脈;與此同時,大斷裂以北屬於華北地台的渭河斷陷繼續沉降,在風積黃土覆蓋和渭河沖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西安市境內海拔高度差異懸殊位居全國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競秀的秦嶺山地與坦盪舒展、平疇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構成西安市的地貌主體。秦嶺山脈主脊海拔2000~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巔海拔3767米,是中國大陸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700米,其中東北端渭河床最低處海拔345米。西安城區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級階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