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邵陽人文地理民俗有哪些

邵陽人文地理民俗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0 03:36:34

① 邵陽有什麼優勢

邵陽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文化底蘊豐厚,在城市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對歷史的銜接,充分挖掘古代文明的精華,把這些歷史文化挖掘出來,將為現代城市增添異彩,使之更具歷史的厚實感。邵陽歷史悠久,河山毓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從漢代開始,邵陽一直為歷代郡、州、府、路、縣治所在地,控引黔桂,襟帶長衡,貫通祁永,既是中原通往大西南的門戶,又是湘中,湘西南的商品集散中心,為水陸要沖,湘中重鎮。邵陽歷史上人才輩出。唐有著名詠史詩人胡曾;宋有一代宏儒周儀;明初有開國重臣沐英,藍玉,明末清初有才俊滿門的車氏一家。尤其是清代傑出的啟蒙思想家魏源,於混沌之世振臂高呼,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主張,成為啟迪人們解放思想、睜眼看世界的進步先驅。民國初年,辛亥革命元勛譚人鳳、民主革命先驅蔡鍔,更是敢為天下之先,為反對帝制、創建共和立下了卓越功勛。上世紀20年代以來,邵陽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腥風血雨的革命斗爭中,涌現出袁國平、姚喆、李壽軒、袁也烈等人民軍隊一代驍將,哺育了賀綠汀、呂振羽、劉敦楨、李薰等一批文藝家、史學家和科學家。這些都為我們的城市規劃提供了厚實的歷史文化和寶貴財富,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挖掘歷史文化,弘揚先進文化,建好當前正在建設中的市火車南站魏源文化廣場和江北蔡鍔路,在街道規劃時,可利用歷史名人、名言、古建築、古路燈進行街道設計,建立歷史文化街道。市內還有著名的「邵陽八景」,在城市規劃時必須重點規劃、加強保護、合理開發利用。稍有文化的人知道周敦頤的《愛蓮說》,卻很少有人知道愛蓮池就在邵陽,修復愛蓮池不僅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而且能對振興邵陽旅遊產業、提升邵陽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挖掘民族風情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城市規劃要與世界發展潮流相融洽,挖掘、重塑民族文化是關鍵。邵陽是一個多民族市,在我市的2.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居住著40個民族,有著深厚、多樣的民族風情文化,隆回縣花瑤的挑花,灘頭紙文化就是獨特的文化。在城市規劃時,努力發掘出各民族的文化,建立邵陽民俗風情園、邵陽飲食文化城、梅山文化園、邵陽宗教史館、邵陽特色民居建築,使城市文化更豐富更多樣、更多彩、更具有吸引力。要提煉民俗文化,開發民族手工業品及民族服飾品、土特食品和旅遊紀念品,打造出在全國乃至世界上有影響力的邵陽民俗品牌,提升邵陽城市的民俗文化品位。

三是融入現代文化。城市規劃,不僅要立足本地文化,而且要放眼世界、放眼時代,不斷地將新思想、新文化、新觀念融入到城市規劃中,使之更具時代性、世界性。現代工業文化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工業園區是工業經濟的載體,也是現代工業文化的載體,在城市規劃時,要突出特色,科學規劃,高標准、高起點地規劃出有相當規模和品位的邵陽工業園區,促進邵陽現代城市的發展。

四是將藝術生活化。藝術是精神生活的高濃度表現。在城市規劃時,要精心設計,巧思妙想將藝術由書齋搬入城市,大力發展園林藝術、城市雕塑藝術、城市建築藝術,通過這些審美客體,增加城市的藝術品位,陶冶人們的情操。我市藝術文化底蘊豐厚,有音樂家賀綠汀為代表的藝術名人,充分利用這些藝術資源,將為現代城市增添異彩。邵陽石刻藝術具有鮮明的地方風格和歷史淵源,明代巡撫趙賢書寫「雙清勝覽」,其石刻仍懸於雙清公園入口處。邵陽人酷愛石獅,常作為建築裝飾和吉祥的象徵,其石料不同,形態各異,有「東安牌樓西安塔,寶慶獅子蓋長沙」之說。邵陽的翻黃竹刻、羽毛畫,抽紗刺綉、木雕藝術都堪稱一絕,邵陽市的人民巷一帶,的房屋,現在還遺留有不少欞雕,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在城市規劃時,要注意開發、利用和保護好這些藝術資源,為邵陽爭創歷史文化名城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

② 湖南邵陽新邵結婚習俗

邵陽有九縣三區,西部幾個縣民俗和邵陽、邵東、新邵、市區等東部略有不同。說到婚俗,很多不同。但是邵陽有個婚俗,上過焦點訪談等大型電視進行道德討論的,就是我們邵陽地區,鬧新婚的接親這一段。

俗話說:結婚三天無大細。也就是結婚那三天,不要分輩分長幼。大家可以盡情的玩。這也導致了邵陽喜歡鬧婚的源頭。以本人及朋友的婚禮來舉例子吧。

我結婚因為我父母身體不好,老婆有孕,伴娘我老婆同學外地的,我約法三章,所有節目,不涉及他他們,我朋友欣然同意。我也和父母以及親屬說,我朋友打我,辱我,萬萬不可做聲,否則氣氛尷尬。

結婚當日,由於我家離丈人家不遠,出親後100米,立即被攔截下來,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朋友在大馬路上,每人一根藤條斥候。首先一言不合,各種抽打,不可以還手,還要說打的好,越躲越打。拖板車,走正步,喊口號,對切口,稍有怠慢,藤條上手,更有朋友用帶刺藤蔓。那才真正酸爽。走了100米,帶綠色高帽,上書:我討婆娘丫耙火(我娶老婆父親耙灰),穿D照紅色胸罩蕾絲內褲,塞包子,穿小鞋鞋裡放石子。內褲連接各種帶響物件。雞雞前掛胡蘿卜加雞蛋兩個。兩把水槍一把裝奶一把裝紅墨水插腰間。臉用鍋底灰畫滿,一路敲鑼打鼓,每見一人,朋友為首者發號司令,要我做什麼就做什麼,遇見人就去發煙喊口號,遇見鋼管物體就是去跳舞,各種人格侮辱。稍有還手,怠慢,逃跑,就是一頓毒打。…………

回到家,首先洗臉就得花好久。挑腳肚子的刺,挑好久。我有朋友不配合被打成骨裂的。

不過還好,沒玩我父母,沒欺負我老婆。算他們有良心。

比起北方來講,還算文明,至少邵陽一般不玩媳婦或者伴娘。一般都是玩新郎,除非新娘也是一個朋友圈的,要是身體差點的新郎扛不住。

邵陽結婚遊街打新郎基本算是邵陽特色,上述介紹也只是片面,我有朋友發誓不結婚的,為什麼?因為打人太多,自己結婚基本上會被打死的那種。有很多人反感這種婚俗,我覺得,也沒什麼,有點惡俗,但也算是個風俗,存在即是道理。為什麼要打,就是讓你知道,結婚不是好日子的開始,而是歷盡磨難而來

③ 邵陽的資料

邵陽是一座歷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壘土築城,距今已有2500餘年了。邵陽,舊名寶慶,位於湘中而偏西南。北障雪峰之險,南屏五嶺之秀,資水橫貫,邵水交匯,盆地珠連,丘陵起伏。自西漢置縣,為郡為州為府,為一方之重鎮。北鄰婁底,南界永州,上通雲貴,下接長衡。自古為交通要道,商埠中心,經濟發達,文化昌明。

邵陽現為省轄市,轄1市8縣3區,人口700萬,面積2萬平方公里。地域遼闊,交通便利。姿邵鐵路東來,國道交迭;資水坑蜒北去,江河流布。氣候溫和,風物怡人。地理形勝,文化遺存。雙江秋月,昭陵故城。法相摩刻,岳平雲頂。山川靈秀,物產豐盈。資源豐富,河下流金。地方風味土產,馳名四海。歷為雪峰柑桔之鄉,如今是一座現代化工業新城。

邵陽也是一方旅遊勝地。山川地理,秀麗天成。岌山景區,是天下風光之勝;南山枚場,為江南草山明珠;黃桑森林王國,雲山佛門聖地,綏寧神奇綠州,龍山地下藏金。銀衫國寶,鐵衫群落,自然景觀,民族風情。泛舟資江三峽,尋幽舜皇秀色,無不風光奇絕,引人入勝。邵陽更是一方人文薈革之區。「衣冠王化染,耕鑿古風同」。邵陽開化甚早,民風淳厚,智慧勤勞,尚武崇文,文明綿遠,代有才人。唐代胡曾,工詩味史;車氏一家,才俊滿門;清代魏源,倡師夷制夷之說;民元蔡婿,有護國倒袁之勛。比及民國,志士接踵。御外侮而謀解放,表國平沙場獻身;求真理而競自由,尹如圭血寫春秋。他們都是邵陽人傑,千古風流,民族精英。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作主,百廢俱興。中國共產黨領導,艱苦創業,改舊貌而換新顏;移風易俗,建文明而樹新風。彩圖重繪,山河一新,淪桑巨變,欣欣向榮。際此改革開放,更是千帆競發,城鄉經濟飛騰,悠悠古城,百業勃興。

境內系江南丘陵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南嶺山脈綿亘南境,雪峰山脈聳峙西、北,衡邵丘陵盆地展布中、東部。整個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順勢向中、東部傾斜,呈東北向敞口的筲箕形。最高峰為城步苗族自治縣東部二寶頂,海拔2021米;最低處是邵東縣崇山鋪鄉珍龍村測水岸邊,海拔僅125米,地勢比降為10.25%。境內溪河密布,有5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595條,分屬資江、沅江、湘江與西江四大水系。資江幹流兩源透巡,支派縱橫,自西南向東北呈「Y」字型流貫全境,流域面積遍及市轄9縣3區。巫水源出城步,橫貫綏寧,西入沅江,為境內西南部的主要水道。全境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水雨豐沛,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夏少酷熱,冬少嚴寒。受地貌多樣、高差懸殊影響,氣候既有東、西部的地域差異,又有山地與丘平區的垂直差異,形成一定的小氣候環境和立體氣候效應。境內年平均氣溫16. 1~17. 1C,無霜期272~304天,日照時數 1347.3~1615.3小時,降水量1218.5~1473.5毫米;雨水大多集中在4~6月,易遇夏秋連旱。

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即有先民棲息屯居。秦代,今境內分屬長沙郡及黔中郡。西漢初,始置昭陵縣。吳寶鼎元年(266),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轄地置昭陵郡,治今城區,為境內建郡之始。西晉太康元年(280),更昭陵為邵陵,移郡治於資江北岸。唐代設邵州,與邵陽縣在今城區同城而治。宋崇寧五年(1106),分邵州西部置武岡軍。南宋寶慶元年(1225),理宗趙晌登極,用年號命名曾領防禦使的封地,升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始於此。元代設寶慶、武岡2路。明初設寶慶、武岡2府,後降武岡為州。中華民國2年(1913),廢寶慶府,設寶慶縣,境內各縣隸湘江道;民國11年直隸於省。民國17年,寶慶縣復名邵陽縣。民國26年,在邵陽縣城設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設置湖南省邵陽區督察專員公署;同時建立邵陽市,隸邵陽縣。11月,邵陽區督察專員公署更名為行政專員公署。翌年7月,邵陽市升格為縣級市。1955年4月,邵陽區行政專員公署更名為邵陽專員公署。1968年2月,邵陽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邵陽專區改稱邵陽地區。1977年7月,邵陽市升格為省轄市,仍由中共邵陽地委、地區革委會代管;10月,分邵陽地區東北部置漣源地區。1980年元月,邵陽市由省直隸。1986年元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邵陽地區建制,實行市領導縣體制。1990年末,邵陽市共轄邵東、新邵、邵陽、隆回、洞口、綏寧、城步、武岡、新寧9縣,東、西、郊區3區,59個縣轄區,59鎮,308鄉,11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人口為676. 68萬人,居全省14個地州市首位。其中市區人口51.75萬人;加上59個建制鎮,城鎮人口達194. 92萬人,占總人口的28.8%。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25人,較全省平均密度高出38人。中、東部人口稠密,西南部山區人口稀疏。邵陽又是湖南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省轄市,除漢族外,繁衍生息著苗、瑤、回、侗、土家、壯、仫佬、滿、布依、拉枯、黎、彝、白等39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9. 3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5. 94%。建有1個苗族自治縣,25個民族鄉。

境內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各類地貌兼有,大體是「七分山地兩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園」。1990年,全市土地總面積3131.4萬畝,其中耕地639. 19萬畝,居全省第二位;耕地中有水田430.28萬畝。除盛產水稻、雜糧外,經濟作物和傳統土特產品種繁多。寶慶苡米、陡嶺煙葉、龍牙百合、武岡銅鵝、雪峰蜜桔、新寧臍橙、邵東黃花、隆回辣椒等久負盛名,蜚聲省內外;茶葉、西瓜、黃豆、花生、生薑、大蒜、蘭麻、蠶桑、甘蔗、葯材等出產頗豐。柑桔、黃花菜、苡米等作物產量為全省之冠;烤煙產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市被定為湖南省的山丘經濟開發區。

邵陽位於南嶺山脈、雪峰山脈與雲貴高原余脈三大植物區系交會地帶,是湖南四大林區之一,高等植物有245科,792屬,2826種。其中用材林樹種210種,以杉木、馬尾松和闊葉用材林為大宗。經濟林樹種432種,楠竹、油茶、油桐、漆樹、板栗、烏柏、白蠟樹、山蒼子樹等成片分布。受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有60種,一級保護的銀杉,二級保護的資源冷杉、銀杏、鍾尊木、連香樹、鵝掌揪、香果樹、水青樹、蓖子三尖杉等,為國內特有的孑遺樹種。城步沙角洞的銀杉群落,新寧、城步的資源冷杉群落,綏寧黃桑的長苞鐵杉群落,是研究江南地域古生物學的活標本。茂密的森林是野生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和繁衍場所,境內有野生脊椎動物397種,分屬5綱,33目,102科。受國家一、二級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雲豹、華南虎、水鹿、黃腹雉角、紅腹錦雞、黿、大鯢等36種。已建立綏寧黃桑、武岡雲山、新寧舜皇山和紫雲、萬峰山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一批縣級自然保護區。1990年,全市林地面積為1588.89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達284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42.7%。其中綏寧縣活立木蓄積量1050萬立方米,人均32. 94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67.7%,均居全省各縣之首,有「神奇的綠洲」之譽。長期以來,境內除盛產木材、楠竹、茶油、桐油、生漆等大宗林產品外,松脂、玉蘭片、白蠟、五倍子、山蒼子油、棕片、竹麻等林副產品行銷省內外。境內不僅有莽莽林海,而且有茫茫草山。草山草場有114.04萬畝,連片分布10萬畝以上的有城步南山、十萬古田和新寧黃金3處,1^-10萬畝的有56處。城步苗族自治縣西南境是江南有名的山地草原區,其中八十里大南山,總面積23萬畝,已建設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現代化山地牧場,是全省的種畜牧草良種繁育基地和奶肉牛商品基地。

境內礦產資源較為富足,已發現的礦藏有煤、鐵、錳、鎢、銻、金、銀、鉛、鋅、硫鐵、石膏、大理石、輝綠岩、優質石灰岩等74種。礦藏地有644處,其中大型礦床23處,中型礦床33處,小型礦床61處。非金屬礦藏蘊藏量大,品位高。石膏礦遠景儲量4.4億噸,工業儲量1.229億噸,儲量、產量均居全省各地州市前列,邵東縣是全國八大石膏礦產地之一。優質石灰岩礦、大理石礦為省內優勢礦種;硫鐵礦、冰洲石礦、優質白雲岩礦在省內享有盛名。煤礦工業儲量1.417億噸,遠景儲量1.447億噸。金屬礦藏比較集中地分布於隆回、新邵、邵東、新寧等縣。

境內河川水系發育,水域面積為111. 9萬畝,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8.3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157.44億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2749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44. 73萬千瓦,可開發利用量68.77萬千瓦。水能資源集中分布於西南部城步、綏寧等山區縣。

邵陽河山毓秀,風光旖旎,自然景觀和人文勝跡散布各地。歷史上的「寶慶十二景」,多點綴於資江兩岸,環布市區。由雙清公園、水府廟小游園和東塔公園連綴而成的城區風景區,兼有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秀。水府廟前,雙江匯流;資江南北,兩塔並峙;江流蜿轉,四橋飛虹;近水遙山,綠意蔥籠。市郊附近的溶洞亦為奇觀。境內辟有新寧莨山、城步南山、武岡雲山、新邵白水洞等風景區,60多個旅遊景點。武岡雲山為全國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歷來香火鼎盛。有兩華聳翠、一瀑飛濤、仙橋橫漢、杏塢藏春等10景,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被辟為國家森林公園。城步南山象一塊碧綠的翡翠鑲嵌在湘西南邊睡,芳草如茵,牛羊成群,既具北國草原的雄渾,又不失江南草山的靈秀,為回歸綠色旅遊的最佳生態環境。新寧莨山系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集奇峰、幽谷、碧水、丹崖於一體,方圓達100平方公里,紫霞洞曲徑通幽,駱駝峰高聳入雲,牛鼻寨的「天下第一巷」鬼斧神工,堪稱「亞洲第一」的仙人橋渾然天成。登八角寨遠眺,群峰幽谷,丹崖秀水,盡收眼底;泛舟扶夷水上,澄江如練蜿蜒於百里畫廊。全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至此油然感慨:「一線天梯驚煞人,幽谷深處凈無塵;新寧別有奇峰在,不讓武陵獨占春。」
境內交通稱便。明清之際,寶慶府城依資江黃金水道和數條釋道而成為水陸要沖,湘中重鎮;民國時期,湘黔公路干線貫穿境內,邵陽縣城成為東南與西南商品物資轉運樞紐。而今,婁邵鐵路連接湘黔鐵路干線,經婁底、株洲、長沙而達全國各地。公路有320國道橫貫東西,207國道縱連南北,省道、縣道、鄉道及專用公路在境內經緯交織,通車里程達5839公里。

④ 湖南人的風俗習慣

湖南人家鄉過年風俗
小年與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過小年的習俗,只是具體時間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過小年是「過年」的「開幕式」,從這天開始,喜慶的氣氛持續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區視農歷臘月二十四日為「小年」,益陽等地以二十三日為「小年」,而邵陽、婁底等地卻以正月十五日為「小年」。衡陽及湘北地區較看重過小年,而株洲等地不太注重過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區都有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風俗。據說,灶王爺二十三日這天要上天言人善惡,因而祭灶這一天,家家要將灶台、幾案、鍋碗瓢盤打掃乾乾凈凈,在灶神像旁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並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行禮許願,希望灶神吃了以後,不說人們的壞話。這叫「送灶神」。
春節與貼春聯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傳統節日。原在「臘日」(陰歷十二月八日),南北朝改在歲末。春節時張貼對聯由來已久。對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據《淮南子》記載,桃符是用桃木製成的,即在桃木板上書「神茶」、「郁壘」二神的名字或畫此二神像掛於門首,五代時始在桃木板上書聯語,據說我國第一副對聯是五代里後蜀的孟昶所題:「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清人所著《燕京歲時記》中說:「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街頭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可見,自五代以後,歡迎的祝辭,換掉了難以理解的符咒,後來,桃符為大紅紙張書寫的春聯所代替,今天,湖南各地也都有張貼對聯的習慣。
拜年與壓歲錢
人們通常把春節期間的訪親問友叫「拜年」,相傳古時隆冬季節有騷擾人們生活的「年」怪,「年」怪有三怕:一怕聲響,二怕紅色,三怕火光。這樣每到「年」要出來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放鞭炮、貼紅紙寫春聯,點起一堆篝火,等兇猛的野獸「年」跑了以後,大家互道「新年好」「恭賀新喜」,這些傳說慢慢衍化,就成了今天的習俗。
民間拜年要選日子。長沙、常德等地,「初一不出行,初二丈母娘,初三以後,村裡村外互來往。」株洲、湘潭、衡陽等地,「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乾娘,初五初六團團轉,初六以後隨便行,」並有「七不出八不歸」的忌諱。邵陽等地,「初一村裡走,初二外婆家,十五接回老媽。」婁底等地認為長輩到晚輩家拜年是好吃的表現。拜年時,放鞭炮以示喜慶,衡陽等地,主要放鞭炮接客,邵陽等地客人帶鞭炮到主人家門前自放。
湘黔一帶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

⑤ 邵陽的民風民俗作文

民風民俗作文 例文: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穿著,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民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江西也有著與這邊不一樣的過節風俗!

我們過節吃的年夜飯是用自家種的大米做的,飽滿粒大。我們還要吃餃子、湯圓,用意是團團圓圓;餃子里會放少許糖,用意是這一年的日子過得甜美;還有一種「長壽果」,大多是給老人吃的,是在餃子里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長壽。我們還把餃子和面條一起煮,餃子包的像元寶,名叫「金針穿元寶」。

過年時我們還要貼對聯、貼年畫、拜祖先、敲鑼打鼓......但最開心的還是我們這些晚輩了,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表示了長輩們對晚輩新一年的祝福。我們還要到親戚家拜年,不過,我們要送禮物,都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臨走時,主人便會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贈吉祥。

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在傳統的緊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們收到壓歲錢的喜悅中、在人們吃年夜飯的快樂中漸行漸遠。這也明顯地展示了中國文化風俗的魅力!

⑥ 湖南有哪些風俗

湖南有以下風俗:

1、湖湘文化:是指一種具有鮮明特徵、相對穩定並有傳承關系的歷史文化形態。當然也指湖南幾千年歷史沉澱下來的文化底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俗風土人情,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值得一探究竟。

2、方言文化:湖南方言指湖南境內的方言,其中漢語方言包括湘語、西南官話、贛語、客語,另外,還有湘南土話、鄉話這一些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湖南的少數民族語言主要有苗語的湘西次方言,土家語的龍山土話、保靖土話、孟茲話,侗語、勉語以及壯語。

3、節日文化:湖南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全國56個民族,都有居民在境內生活。湖南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東的邊遠地區,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4、嫁娶文化: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漢族、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白族、回族等51個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漢、苗、土家、侗、瑤、回、壯、白族等9個民族,世居少數民族大多數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東山區。

土家族婚禮別具一格,姑娘在出嫁時要唱「哭嫁歌」,送親時姑娘和母親唱「發轎歌」,新婚夫婦進了洞房,歌手就唱「賀喜歌」和「拜客歌」。

5、飲食文化:湘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地方菜。是漢族飲食文化八大菜系之一。湘菜歷史悠久,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烹調技藝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湖南地處我國中南地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湘西多山,盛產筍、蕈和山珍野味;湘東南為丘陵和盆地,家牧副漁發達;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素稱"魚米之鄉"。

6、湖南禁忌:湖南人的性格以熱情豪爽著稱,新世紀初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以一首《辣妹子》讓湖南的湘妹子「享譽全國」。

在「不怕辣,辣不怕」的「潑辣」背後,掩藏著的是湘妹子臨水而居的柔情。面對人生的逆境,湖南人秉持的信條是「吃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精神激勵,才有了湖南如今中部崛起大省的繁榮。

7、湖南傳統建築:湘西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川、黔四省邊區,乃古蠻夷之地。特有的生活方式等結合了山區的建築材質、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的經濟發展背景,創造了獨特的建築藝術。如堂屋、火塘、門扇、窗欞、柱頭、天花板等,統稱湘西民居或民居文化。

8、湖南湘劇:湘劇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與民間藝術和地方語言巧妙結合,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9、湖南祁劇:祁劇是湖南省漢族地方戲劇種之一。它又稱「祁陽班子」,民國初年稱「祁陽戲」,因形成於祁陽而得名「祁劇」。

流布區域較為廣泛,除湖南的衡陽、零陵、懷化、邵陽、郴州等地區擁有祁劇演出班社之外,不少祁劇班社還到外省演出,曾一度形成「祁陽弟子遍天下」的鼎盛局面。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祁劇的資料么?

10、灘頭年畫: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寶慶(現在為邵陽市)隆回灘頭鎮漢族民間工藝品之一。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種類在最盛期達六十多種。那麼灘頭年畫有哪些藝術特色呢?

11、蠶燈舞:長鼓舞長鼓舞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類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動物細節。其動作特徵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灑脫。

不管是跳、躍、蹲、挫或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動態,都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

12、寶慶竹刻:寶慶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民間工藝。
寶慶屬西高東低半山區半丘陵地貌,盛產楠竹,自古竹器製作業十分發達,是中國竹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寶慶竹刻這朵民間藝術奇葩雖然在歷代戰亂和20世紀60年代屢受嚴重摧折,仍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13、湖南道教文化:湖南道教始於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65-581)。晉太興年間,女官祭酒魏華存至我省南嶽潛心修道16年,宣講上清經錄,成為湖南最早的道教傳播者。由此推算,湖南道教已有1700餘年歷史。

14、土家族擺手舞: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以重慶市秀山縣、酉陽縣、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湖北恩施自治州的來鳳。

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龍山、永順為主要傳承地,共有四節。現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改編的新版擺手舞,更易於學習和傳承。

15、新化山歌:新化山歌,是主要流傳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民間的民歌。新化山歌,其內容廣泛、調式古老、風格獨特、音韻簡朴、結構多變,音樂特色鮮明,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句式長短有致,俚俗方言襯詞較多,說唱風味很濃。

⑦ 邵陽端午節吃的是什麼

邵陽市隆回人多稱「端陽」為「端午」,「端午」在隆回方言中與「躲五」諧音。五月初五,五五相重,在古代民間稱五月為「惡月」,五日端午又是「毒日」。相傳這時節天氣漸熱,雨水豐沛,瘟疫易起,疾病滋生。人們把初五日看作五月中最不吉利的日子,隆回鄉間老話「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正因為如此,未滿周歲的小孩,都要到外婆家去過端午節,謂之「躲五」。古代無法解釋一些生理現象,人們以為疾病是惡神魔鬼附著人體以後引起的,都希望這天能「化凶為吉」、「遇難呈祥」,於是各種「避邪除疾」的端午風俗應運而生。端午節起源於古楚人的圖騰祭祀,插艾蒲,飲雄黃酒,掛香囊(香袋),禳災異,來源於江南濕熱氣侯中辟邪驅惡的原始公共衛生防疫措施。

邵陽端午節民間有很多習俗,除了龍舟競渡,包粽子外,還有懸艾葉,掛菖蒲,飲雄黃酒,灑蒜瓣子水,吃蒜瓣子,系香袋,系花花繩,掛鍾馗像等。兩千多年來,這種古老的習俗仍在隆迴流傳。隆回端午節民間習俗的來源,是以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為主題,但是,它也受到地方巫儺文化的影響,使地方的巫儺文化也滲透在這些習俗之中。

每逢農歷五月初五小端午,各地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懸艾葉,掛菖蒲,這已成為隆回農村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端午節來臨前,鄉下農婦們便去採摘艾葉和菖蒲,採摘回來經過清洗。在五月初五小端午的早上,就挑著艾葉和菖蒲進縣城或鄉鎮街上往各家各戶送。因為懸艾葉掛青蒲是紀念屈原,因此不能用「買」字,同時也不能收對方的錢,不然,就會被看作是褻瀆屈原的魂靈。收到他人送來的艾葉和菖蒲的人,主人也要回贈一些如粽子之類的禮品給送艾葉和菖蒲的人。這種古風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據悉,家鄉送艾葉和菖蒲的古風在改革開放和諧建小康的現在又有出現。

有關懸艾葉,掛菖蒲的傳說有很多。宗懍《荊林歲時記》載: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蹋百草,采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氣。也有人說,掛菖蒲於黃巢起義軍有關;也有傳說和汨羅屈原四十九座墳上插菖蒲劍有關。《北平風俗類征·歲時》說:「五月初一至初五端陽節……家家於門前掛蒲艾,貼五雷天師符以禳不祥……又有於是日午時,以朱墨畫鍾馗像,以雞血點眼,俗稱『硃砂判』者懸在屋中,謂能驅邪」。這種懸艾葉,掛菖蒲,貼五雷天師符,掛鍾馗像的風俗,和赧水、資水流域的梅山巫儺文化所提倡的「驅邪避疫」是源出一脈。從這里可以看出,邵陽隆回梅山巫儺文化對端午風俗的滲透和影響

⑧ 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習俗

在很多人看來,中秋節的習俗似乎只有月餅。但民俗專家介紹,除了吃月餅,在歷史長河中多地形成了獨特的習俗。

南昌市民俗博物館館長梅聯華說,各地結合自身人文地理特點產生出各具特色的中秋節習俗。除了吃月餅、賞月、祭月外,還有南昌的抱高士橋柱、香港的舞火龍、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尊重傳統,並非一成不變。梅聯華認為,如何傳承傳統的中秋核心內涵,關鍵是要找到新的載體和新的慶祝方式,這就需要開發更多的文化活動。「傳統節日不是越土越好,也不是越古越好,應該融入更多的現代氣息。中秋節也可以加入時尚的元素,這樣就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

現在過節越來越沒有氣氛了。

⑨ 邵陽到底好在那裡(人文、世故、地理)舉例說明```

邵陽歷史
邵陽市,史稱「寶慶」,資江與邵水交匯穿城而過,是一座具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古城。 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即有先民棲息屯居。春秋末期楚國大夫白善在此築城,稱白公城,屬楚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邵陽屬長沙郡,東漢末屬零陵郡。三國初屬蜀,後入吳。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為昭陵郡,郡治設今邵陽市。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馬炎平定東吳,為避其父司馬昭之諱,改昭陵為邵陵。,移郡治於資江北岸。唐代設邵州,與邵陽縣在今城區同城而治。宋崇寧五年 (1106) ,分邵州西部置武岡軍。南宋理宗趙均作太子時,曾被封為邵州防禦使。南宋寶慶元年 (1225 年 ) ,理宗登極,用年號命名曾領防禦使的封地,升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始於此。元代設寶慶、武岡 2 府。明初設寶慶、武岡 2 府,後降武岡為州。中華民國 2 年 (1913 年 ) ,廢寶慶府,設寶慶縣,境內各縣隸湘江道;民國 11 年直隸於省。民國 17 年,寶慶縣復名邵陽縣。民國 26 年,在邵陽縣城設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 年 10 月設置湖南省邵陽區督察專員公署;同時建立邵陽市,隸邵陽縣。 11 月,邵陽區督察專員公署更名為行政專員公署。翌年 7 月,邵陽市升格為縣級市。 1955 年 4 月,邵陽區行政專員公署更名為邵陽專員公署。 1968 年 2 月,邵陽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邵陽專區改稱邵陽地區。 1977 年 7 月,邵陽市升格為省轄市,仍由中共邵陽地委、地區革委會代管; 10 月,分邵陽地區東北部置漣源地區。 1980 年元月,邵陽市由省直隸。 1986 年元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邵陽地區建制,實行市領導縣體制。 1994 年 3 月,撤銷武岡縣建制,設置武岡市,武岡市由邵陽市代管。 1995 年,撤區並鄉建鎮,全市共轄 8 縣 1 市 3 區。全市有 199 個鄉鎮, 80 個鄉級鎮, 5819 個行政村。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325 人,較全省平均密度高出 38 人。中、東部人口稠密,西南部山區人口稀疏。邵陽又是湖南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省轄市,除漢族外,繁衍生息著苗、瑤、回、侗、土家、壯、仫佬、滿、布依、拉枯、黎、彝、白等 39 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 39. 38 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 5. 94 %。建有 1 個苗族自治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 , 25 個民族鄉。
邵陽景點
邵陽境內山環水復,風光秀美,景色宜人,旅遊資源豐富。有被譽為「山水甲桂林」的丹霞地貌國家AAAA級、世界自然遺產地--崀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新寧縣境),省級地質公園、AA級旅遊區白水洞(位於新邵縣境內);有八十里南山的江南草原風光;有全國七十二佛地之一的武岡雲山;有原始次生林綏寧黃桑自然保護區。市區有「雙清秋月」、「龍橋鐵犀」、「六嶺春色」、「佘湖雪霽」、「神灘晚渡」、「山寺曉鍾」、「洛陽仙洞」、「白雲樵隱」、「岳平雲頂」、「桃洞流香」等景觀。其中如雙清亭,地處資江砥磯上,與北塔夾江對峙,大有雲帶鍾聲穿林去,月移塔影過江來之神韻;桃花洞庭湖和無底洞,構造奇特,兼有地下暗流,風趣萬千。 邵陽市歷史上的「寶慶十二景」,多點綴於資江兩岸,環布市區。由雙清公園、水府廟小游園和東塔公園連綴而成的城區風景區,兼有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秀。水府廟前,雙江匯流;資江南北,兩塔並峙;江流蜿轉,四橋飛虹;近水遙山,綠意蔥籠。市郊的溶洞亦為奇觀。境內辟有新寧崀山、城步南山、武岡雲山、新邵白水洞等風景區,60多個旅遊景點。全國道教72福地之一的武岡雲山歷來香火鼎盛。有兩華聳翠、一瀑飛濤、仙橋橫漢、杏塢藏春等10景,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被辟為國家森林公園。城步南山象一塊碧綠的翡翠鑲嵌在湘西南邊陲,芳草如茵,牛羊成群,既具北國草原的雄渾,又不失江南草山的靈秀,為回歸綠色旅遊的最佳生態環境。新寧崀山系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集奇峰、幽谷、碧水、丹崖於一體,方圓達100平方公里,紫霞洞曲徑通幽,駱駝峰高聳入雲,牛鼻寨的「天下第一巷」鬼斧神工,堪稱「亞洲第一」的仙人橋渾然天成。登八角寨遠眺,群峰幽谷,丹崖秀水,盡收眼底;泛舟扶夷水上,澄江如練蜿蜒於百里畫廊。全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至此油然感慨:「一線天梯驚煞人,幽谷深處凈無塵;新寧別有奇峰在,不讓武陵獨占春。」 邵陽山川地理,秀麗天成。崀山景區,是天下風光之勝;南山牧場,為江南草山明珠;黃桑森林王國,雲山佛門聖地,綏寧神奇綠洲,龍山地下藏金。銀杉國寶,鐵杉群落,自然景觀,民族風情。泛舟資江三峽,尋幽舜皇秀色,無不風光奇絕,引人入勝。邵陽更是一方人文薈萃之區。「衣冠王化染,耕鑿古風同」。邵陽開化甚早,民風淳厚,智慧勤勞,尚武崇文,文明綿遠,代有才人。唐代胡曾,工詩味史;車氏一家,才俊滿門;清代魏源,倡師夷制夷之說;民元蔡鍔,有護國倒袁之勛。比及民國,志士接踵。御外侮而謀解放,袁國平沙場獻身;求真理而競自由,尹如圭血寫春秋。更有抗日名將廖耀湘將軍。他們都是邵陽人傑,千古風流,民族精英。

⑩ 邵陽的十大風景是啥

1、崀山風景名勝區

崀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新寧縣境內,包括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橋六大景區,18處風景小區,已發現和命名的重要景點有500餘處,有三大溶洞和一個原始森林,總面積108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難得的環保型山水自然風景區。

2、城步南山

南山,位於城步苗族自治縣西南部,綿延80餘里,人稱八十里大南山。她得天獨厚,平均海撥1760米,象一塊碧綠的翡翠,嵌鑲在湘桂邊陲的崇山峻嶺之上。上有48坪,48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既有北國草原的蒼茫雄渾,又有江南山水的靈秀神奇。

3、黃桑自然保護區

黃桑自然保護區位於綏寧縣西南部,南北長25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9.5公里,有森林面積25.5萬畝,其中原始次生林23.5萬畝,堪稱稀世之寶的名貴樹木、花草、葯材、動物、在這里生長旺盛,一座真正的自然王國。

4、高洲溫泉

高洲溫泉座落在金石橋鎮熱泉村,南距縣城63公里。溫泉最早開鑿於漢代,馳名於川黔和江南廣大地區,相傳乾隆皇帝南巡時還專程來此暢游沐浴過。

5、雲山風景名勝區

雲山位於邵陽市武岡縣城南7.5公里,海拔1372.5米,屬雪峰山余脈。東西綿延數十里,毗連著武岡、新寧、城步三縣疆界。雲山之名,據清初新化人鄧顯鶴游雲山後著文:「每晨起,坐院中,見腳底白煙一線,蓬蓬出石際,老僧日:『雲起矣』,已而蓊然滿山谷。

6、湖南綏寧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綏寧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地處三湘林業第一縣的綏寧,有神奇生態綠洲之稱,屬湖南省重點生態功能區。濕地公園主要以流經綏寧縣關峽苗族鄉至長鋪苗族鄉溶岩苗寨的巫水為主體,包括石脈河、蘭溪等支流河段和沿岸部分林地。

7、黃桑林海石峰

黃桑-石峰霧海茫茫,去霞飛渡,此時你若高翔天際,鳥瞰-,就會看到座座石峰突兀,有如孤島;又像神仙去游的仙境,神秘飄逸。仔細觀看,就會發現:八戒巡山,來去匆匆;天狗守洞,兩耳豎立;麒麟過天,雙蹄騰空;穿岩高聳,拔地而起;桃子山頂,秀色橫溢,菩薩排座,「神光四射」。

8、綏寧神龍洞

神龍洞並非洞中有真龍,而是由於整個洞由神似龍體的大小六層溶洞構成而得名。經地質、考古、文物方面的專家認證,該洞內石頭構造形成年限約5億年,比一般溶洞形成的時間長,冬暖夏涼。

9、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位於邵陽市雙清區昭陵西路兩路口28號。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又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湘通訊處,原設在長沙市。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被日寇佔領,湖南腹背受敵。湖南省黨部於11月中旬火燒長沙之後遷往沅陵,省政府遷往耒陽,長沙處於混亂之中。

10、六鵝洞瀑布

六鵝洞瀑布在湘西南雪峰山與五嶺山接吻的地方,有一片浩瀚的原始次生林——國家黃桑自然保護區。密林深處,太平溪上游,有一處十丈高的瀑布,飛流直下,猶如一塊從天上垂下的白簾,

瀑布出口水柱有四隻水桶那麼粗,幾乎成直角下瀉,下部散開兩丈來寬,一絲一絲流水注入深潭,潭上方四丈處,有一塊尖石突起,阻擊水珠飛濺,活像水簾中開出一朵白蓮花。

閱讀全文

與邵陽人文地理民俗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