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卷是考什麼的

地理卷是考什麼的

發布時間:2022-07-10 08:15:20

『壹』 地理會考大題是考世界地理多還是中國地理,大概范圍呢

呵呵,我初中地理都不用會考的,我剛高一會考考了,初中地理有多簡單,而且那時候我們都是開卷考試,政史地連著一張試卷類似於高考文綜,地理基本上不怎麼考,好好努力初中打好基礎很重要。。。

『貳』 地理高考試卷考查了學生哪些能力

地理學科高考命題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即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考核目標與要求如下:
1.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能夠從題目的文字表述中獲取地理信息,包括讀取題目的要求和各種有關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夠快速、全面、准確地獲取圖形語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讀和分析各種地理圖表所承載的信息。

·能夠准確和完整地理解所獲取的地理信息。

2.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
·能夠調動和運用基本的地理數據、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徵及分布、地理原理與規律等知識,對題目要求作答。

·能夠調動和運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相關地理信息。

·能夠選擇和運用中學其他相關學科的基本技能解決地理問題。

·能夠運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標的判斷和識別,不同類型地理數據之間的轉換,不同類型地理圖表的填繪,地理數據和地理圖表之間的轉換,基本的地理觀測、地理實驗等。

3.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
·能夠用簡潔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或其他表達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徵,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發展變化,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要點。

·能夠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通過比較、判斷、分析,闡釋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

4.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

·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

·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結果。

·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

『叄』 地理中考考些什麼

地球與經緯網 中國地理 世界地理 鄉土地理 滿意請採納,不滿意請追問

『肆』 高考地理有哪些考點

專家指出,要掌握一些應考策略,總結各種題目的解題方法,並注意檢驗和訓練,強化應考能力。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回歸書本,鞏固知識體系,突出《考綱》、《說明》的重點。

在總復習階段,大腦中要一定脈絡的地理基礎知識體系,以不變應萬變。高考地理試題的特點之一是題干在教材之外,答案在教材之內。所以,只要仔細審題,就能夠將試題所考內容落實到地理教材的具體單元章節內,答題就有可能八九不離十。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在涉及每個單元章節的若干考點中,了解哪一考點或哪幾個考點相對重要,大膽取捨,有舍必有得。

強調「雙基」、突出主幹一直是高考地理試題命題的原則。在高考復習中重點抓住學科內最基本、最常見的主幹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地球運動中的時間、日期計算、日照圖的判讀,大氣環境中的天氣與氣候、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陸地環境中的地形地貌、水資源、河流、地下水,海洋環境中的海水性質、洋流與環境、海洋資源,農業、工業、交通、人口、城市、環境、區域國土整治、可持續發展等等。另外高考不迴避已經考過的知識,某些考點的重復率極高。比如時間的計算一直都是地理高考的經典選擇題目,雖說幾乎年年都在考,但呈現形式卻年年不同,一直作為全卷的區分題出現。

注意近幾年考查的主幹知識。2010年高考命題會在現有的體例、難度和回歸教材的特點上,延續現在的命題理念和風格的特色。變化在於主幹知識的命題角度,地理原理、分布規律的特殊性,因此考生要特別注意近幾年主要考查的主幹知識有哪些,這些主幹知識還可以從哪些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考查;還有哪些主幹知識沒有涉及,對於近幾年沒有考查過的知識點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復習課本莫忘細節。考生復習的最後階段,要回歸課本,把課本上所有內容細細看一遍,許多因為系統復習漏掉的細節,都要重新過一遍。考生千萬不要忽略了書上圖表下的小字,許多考生復習時粗略帶過,到了考場上才追悔莫及。舉例來說,往年高考中曾經考過的月相和地下水就不屬於大綱之列,課本上詳細講解的也只限於小字部分。

2、強化限時定量訓練,訓練解題能力。-

按照高考的題量命題,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完成,逐步提高答題時間和正答率。如此做法著眼點一是如何審題,如何去提取最有效的信息;二是引導考生追求解題思路、過程,適時地給考生進行規律的總結,教給考生方法,讓考生有一個明顯的提高,有一個質的飛躍。

-看書和做題不可偏廢

地理學科是對不少文科考生的「軟肋」,對部分考生提出的「復習地理是不是該多多做題,看書有沒有用啊?」對這一問題,王老師表示,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學科,學文科的同學都知道,相對於自然地理、區域地理來講,人文地理較為簡單,因此建議在學習人文地理時務必把課本理解吃透。

至於自然地理,只要把原理掌握了也很簡單,就像給了一數學公式,考生需要懂得如何去運用公式來面對不同的題。自然地理題目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圖文題的組合,因此需要考生抓住題目信息,比如時間、地點一類,將有助於判斷季節時區。難度較大的是等值圖一類的題,只要多做多練,記得高高低低一類訣竅也是很有用的。因此自然地理不僅要看書,背死原理,還要多多做題,才能積累經驗。現在是四月,應該把每天的復習安排得明確一些,比如練一組題之類。

3、專題復習的方法

至於怎樣重組知識,怎樣突破專題,應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制定相應的專題及復習方案,為提高效率可採用「看、想、做」的復習方法。

1、看要點、想內容。每個專題已把相關聯的知識點歸納在了一起,看知識要點,採用「過電影」的方式,在腦海中再現相關內容,一是溫故知新,二是對其中薄弱環節可查缺補漏、有針對性地加強。這樣,既省時又省力、效果好、針對性強。

2、看圖、想空間(想原理)。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知識和信息的載體,近年的高考幾乎是無圖不成題,所以,每天都應要求學生堅持抽時間看圖,變手中的圖為「心中的圖」,以強化空間概念和圖文轉化能力。

3、看典例、想思路。「典例」可以是以前的錯題,可以是薄弱知識環節的典型例題,也可以是經典的高考題。把它們歸在一起,經常翻看,總結、分析解題的思路,有利於相關知識和方法的遷移。

4、看思路、找方法。每節課或每個專題教師都要圍繞核心內容精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題,通過典型例題的解題分析,一方面指導學生掌握核心知識的靈活運用,另一方面通過例題的分析掌握該類問題的分析思路形成規律性的解題模式。在課堂上要注意加強運用例題分析歸納的模式對學生進行解題模式的訓練和鞏固,使學生牢牢掌握。

5、做真題、找感覺。第二輪復習時間緊,搞題海戰不可取。但必須適量地做一些「真題」 (高考題、經典模擬題或例題),及早找到高考考場感覺,對新情境題型,還要總結解題技巧,尋找對策,以提高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

4、有效運用「地理語言」作答,要學會「踩點」。

從近幾年高考地理試卷答題情況看,考生文字表述能力比較差。主要表現:答題沒有思路;語言不規范(不用地理語言);不全面;沒有層次;答不到點上等。究其原因:簡答題是一種較新的題型,學生接觸的時間短;沒有答題的思路;沒有答題的技巧(良好的習慣和地理學科技巧)等。平時的訓練不到位。因此,後階段復習要向失誤學習,不斷總結學習過程中知識性和非知識性錯誤,從對錯誤的分析和糾正過程中,弄清概念、規律,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優」的現象。組織答案前要充分思考命題者意圖,答案要既合題意,又合命題者意圖。答案表述要准確精練。作答時,三類材料各有解析特點:文字材料---直接用、總結用;地圖和圖畫材料---解釋地圖、看圖會說話;數字材料---會把數字變文字、重在比較。要認識到規范就是高考分數,規范是張開理想翅膀的重要羽翼。

從對從2007年高考地理試題分析可知,答題是否規范越來越成為整張試卷的區分點。能不能較好地吻合標准答案,能不能用科學的地理術語表達,都成為當今學生能不能取得高分的分水嶺。大家應該做到語言規范、條理清晰、答題全面,答題有效性強,最好養成一定的解題習慣即①先讀題,把有效的信息畫一畫;②再根據圖例看圖,從圖中解讀有效的信息,圈一圈;③思考題目問什麼,應該調用教材哪部分的內容,題干、圖中可以利用的信息有哪些;④根據分值,思考采分點,用規范、正確的地理語言,突出關鍵詞進行組合答題。

地理解題通常有「三步曲」:捕捉信息→處理信息→整理答案。但高考試題往往是「非一般的、非常規的」,需要考生具備發散思維與多端思維能力,所以訓練時,不但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還要注意用實際去聯系理論,逐步形成科學的地理思維模式。整理答案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很多學生對於開放性試題,雖然理解了,思路也正確,但就是沒有回答正確或回答不完整。針對這一情況,在平時訓練語言表達時要注意以下兩點:①條理性。答案要分段,分要點,條理要清楚,脈絡要分明,決不能長篇大論;②層次性。把有把握的、精彩的答案放在前面,如果沒把握,怕漏答,可以適當多答幾條,但要將把握性不大的放在後面,對一些不很清楚的地理名詞,可採用模糊答法。

5、要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除注意復習方法外,第二輪復習還應注意心理素質的培養。大多數學生經過前期數月的緊張復習,身心俱已疲憊,學習熱情有所下降。這時,許多學生的心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企盼高考盡快到來,及早結束這種「痛苦的煎熬」;另一方面,隨著高考的不斷臨近,由於懼怕高考失利,又希望高考不要到來,每天都處於焦躁不安的狀態中,心神不定。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原現象」,其實「高原現象」並不代表學生的生理極限和學習效率的絕對頂點,這好比是長跑運動中出現的「極點」現象一樣,只要咬牙堅持住,度過短暫的困難期,一切都會好轉,會越跑越輕松。針對學生的「高原現象」,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尋求突破:

(1)引導學生堅定信念、相信自己。戰勝別人的是英雄,只有戰勝自己的才是聖人。要想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必須有一顆堅強的「心」。

(2)在復習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分析、反省自己的復習狀態,並從中體會到自己的提高。對其中的不足之處和存在的問題,要求學生與老師或同學們多交流,以尋求解決的辦法。

(3)指導學生恰當安排各門功課的復習時間,集中復習和分散復習相結合,這樣不容易產生疲勞感。

(4)課堂復習和訓練要合理把握高度和難度,有些教師對做過的題不想再讓學生做,簡單的題覺得交給學生做沒多大的意思,在二輪中一味地去追新題、難題、怪題,結果在「新、難、怪」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越走越困惑。其實做題鞏固的是知識、練的是方法、培養的是能力,只要能達到目的即可,不必追求大量,尤其是一些難度過大的題,在近年高考更重基礎且難度不斷降低的情況下,更是沒有必要。

6、關注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

引領學生把理論和實際相聯系,把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巧妙的與當前熱點問題或熱點區域聯系起米,關注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關注社會發展和我國的國情。如: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人類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資源及能源問題;三農問題;南水北調;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及流域的綜合治理:產業結構的調整;人口問題:中外的友好關系;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等等。比如南堡油田的開發;「嫦娥一號」的發射;孟加拉國熱帶風暴潮帶來的災害等;例如今年南方的冰雪災害;「嫦娥一號」上天和探月計劃;我國將建第三南極考察站;文昌航天基地建設等等。

二、地理復習的常規誤區

誤區1:沉迷題海,盲目做題

一些學生由於對「做題」理解的偏差,而誤認為只要多做題就能「取得成功」。其實適度的做題是對的,如果不進行適度的做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就會片面和不深刻,但是習題的知識覆蓋面是有限的,它無法覆蓋教材中的所有知識點,如果對習題缺乏選擇性,就會出現重復的機械勞動,因而練習的收效甚微。為此高三復習不能只做題,要注意練習的有效性和精練性,要在練習過程中不斷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通過訓練,培養良好的考試習慣、應試技巧。

誤區2:忽略基礎、求難求深

許多學生對考綱不研究,對考綱的要求不明確,加上對自己的實際能力不了解,往往高估自己的實際水平,因此在地理復習過程中對基礎題不屑一顧,而一味地鑽難題,追求巧解偏題怪題,忽略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因而在高考中頻頻出現失誤。為此學生在復習中應該熟悉地理主幹知識和理解主幹知識,要注意查漏補缺,將沒有牢固掌握的基礎知識及時記憶和掌握,對理解有誤的知識要及時加以改正,做到「題不二錯」,從而為高考打下扎實的基礎。

誤區3:主次不分、一味求全

由於高考試卷受卷面、考試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識點,試題的覆蓋率是有限的。因此學生在地理復習的過程中,要根據考綱的要求和知識范圍進行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主次分清,要突出對重點知識的復習,在復習中應該採取以下策略:1、重點知識重點復習;2、常考常錯的知識多次復習;3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等理解不夠的知識要多下工夫;4、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規律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復習,並多變化問題情境進行思維和解答訓練,從而促進對知識的理解。為此學生在今後的地理復習中應該抓住地理主幹知識如:地球運動、時間計算、等值線、氣候、災害、工農業和城市的區位分析、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旅遊開發與評價等進行重點復習和加強訓練,以求得復習效益的最大化。

誤區4:重視解題、忽視過程

到了高三階段,練習量大增,但許多同學沒有注意做練習的習慣養成,在做練習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的習慣:1、追求做題的數量而忽視做題的質量;2、審題不認真,在具體做練習時,沒有靜下心來逐字逐句地通讀習題材料,沒有認真細致地審圖。為此在平時的復習中,如果學生在做練習時能夠關註解答的過程,尤其是解答中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障礙,那麼在高考中也就不會出現諸如審題、答題習慣等方面的問題,如果在平時的解題中還能注意總結解題方法,並經常進行解題思路的訓練,那麼學生的解題能力一定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二輪復習中,還應適當注意應試技巧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總之,高考是以選拔為目的的考試,高考備考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要讓學生認准目標,持之以恆,以一種健康的、積極的心態迎接高考,相信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高考中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伍』 高考區域地理考什麼

廣東卷的話,區域地理涉及內容較少、 那麼你可以參考一下往年的高考題。

『陸』 初一上地理考試一般考什麼內容期末考試

熟練掌握幾幅重要地圖 (地圖很重要!!)

復習地理必須復習地圖,熟練掌握幾幅重要地圖,是搞好會考復習,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手段。
一是中國政區圖。政區圖是各地理要素空間分布的基礎,要把眾多的地理要素落實到地圖上,政區圖必不可少。要熟記各省、區的名稱和位置;要掌握各省、區與重要山脈、大河、海洋、鄰國的相對位置。
二是中國地形圖。熟悉地形概況,對掌握各區域地形的特徵,對了解氣候的重要界線,內、外流區域的劃分,大河的水文特徵,以及農業、礦產、森林的分布,都有重要意義。對地形圖要牢記主要山脈的位置,並熟悉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祁連山分布的省、區及與長江、黃河的相對位置。還要了解地勢的三級階梯。
三是氣候圖。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氣溫圖、溫度帶圖、年降水量圖、干濕狀況圖。掌握上述氣候圖,對了解氣候的空間分布與主要特徵,了解區域地理的水文、農業等差異都有好處。在上述氣候圖中,要掌握一月份0℃等溫線的位置,年降水量圖中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位置,五個溫度帶、四類干濕地區的分布范圍。其中以秦嶺——淮河一線的氣候意義最為重要。
四是主要鐵路干線、重要城市圖。鐵路是交通運輸的動脈,城市是經濟活動的中心,兩者放在一起,點線結合,學生容易掌握。鐵路干線圖要求學生掌握重要鐵路干線,掌握南北向干線和東西向干線的會合點,南北向干線與長江的會合點,學會利用鐵路干線作假想旅行,還要了解主要城市是否臨海、臨河,是否是鐵路樞紐或港口城市。
五是四大工業區與礦產圖。要把重要工業區與礦產相聯系,掌握四大工業區重要工業中心及其礦產資源。
怎樣才能熟練掌握這幾幅地圖,首先要在地圖知識部分打好基礎。如會用比例尺量算距離,會在不同類型經緯網圖上定方向,會判讀和分析等值線圖,如能做到默畫中國輪廓(有長江、黃河)示意圖則更好。
要熟練掌握上述幾幅重要地圖,還必須突出練字。練習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使用多媒體手段,利用填空圖進行練習,強化學生的空間概念。復習中教師還必須注意把兩幅或三幅有關地圖進行比較,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正確推理、判斷,以得到系統知識。進行比較時,可把屬自然地理內容的地形、氣候、河流等地圖放在一起,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如河流的水文特徵)特點的形成。有時可著重對比分析某地理界線兩側區域地理特徵。也可以把屬於經濟地理內容的地圖,如土地利用的農業、牧業、林業圖,和自然地理內容地圖進行比較,分析地理環境與生產發展的練習。我們還可以在利用鐵路作假想旅行時,把地形、氣候等圖與旅行線對照起來,把沿途經過的地形區、氣候變化、主要農產、礦產資源和工業中心等內容都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練習,起到以線帶面,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作用。
在運用地圖進行比較分析和綜合練習時,要注意地理要素的內在聯系,正確掌握因果關系,並能用正確的地理語言來回答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還有就是重視 鄉土地理的復習

鄉土地理是初二地理教學的重要部分,在初中地理會考中佔有一席之地。考綱規定考試范圍包括「鄉土地理概況(自然條件、資源開發、經濟發展)約佔10%」。在會考復習中,教師必須重視鄉土地理的復習。從歷年會考試卷看,鄉土地理的重點應是自然條件和資源開發等內容。復習鄉土地理,教師可變換方法,把重點放在對學生能力的開發上。復習中可要求學生運用復習區域地理的方法,對照地圖,自己提出問題,對鄉土地理各要素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總結。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對區域地理的印象,掌握鄉土地理基本概念,還能提高學生地理分析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柒』 山東高考地理考什麼卷

山東高考用的是新高考「3+3」全國卷一,總分750分,,採用「3+3」新考試改革,高考科目3+3,共包括6科。

『捌』 高考地理考什麼,怎麼考

我也是2012屆的 呵呵 不過我是復習生。

地理是 11個選擇題 + 2個大題 +1個選修題 固定模式。 但是題的內容會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區域地理)

如果你要問怎麼考好的話,呵呵 只有一條路,好好學習, 多做題,, 題做多了, 自然就會了。 沒有什麼學習方法能讓你一下子成績飛升。 腳踏實地吧

『玖』 高中地理會考考些什麼,

我國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
京津滬渝直轄市蒙寧新藏桂自治一國兩制台港澳東北三省黑吉遼冀晉魯 歸華北蘇浙皖贛在華東湘鄂豫 歸華中華南還有粵閩瓊川滇黔 歸西南西北還有陝甘青
我國之最
面積最小的省是澳門緯度最高的省是黑龍江面積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經度最廣的省是內蒙古跨緯度最廣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門
我國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 河南洛陽和開封,安陽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宮天安門,頤和園及八達嶺。 西安大小兩雁塔,驪山華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橋,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雙十景,靈隱寺與飛來峰。
洛陽龍門石窟精,白馬少林寺著名。 開封鐵塔和龍亭,相國寺鍾觀音聽。
中國鐵礦:
我國鐵礦有八家,內蒙白雲湖北大。 遼寧鞍山和本溪,河北遷安安徽馬。 海南鐵礦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國煤礦:
中國煤礦有十一,開灤峰峰省份冀。 遼寧煤礦是阜新,大陽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蘇徐,黑龍抓住鶴和雞, 平頂山礦省份豫。
有色金屬礦:
德興銅礦在江西,湖南錫礦山產銻。 貴州銅仁產汞礦,雲南個舊出產錫。
甘肅金昌礦產鎳,鎢礦產地贛大余。 湖南水口山鉛鋅,廣西平果出產鋁。
內蒙白雲泥土稀,山東招遠有金幣。
貨運選擇三原則:
貴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選擇是航空。 易死變質鮮活貨,短程可用公路送,遠程而且數量大,鐵路上有專車用。 大宗笨重遠距離,水運鐵路二者中。
中國十大旅遊景點:
北京故宮八達嶺,避暑山莊河北行。 陝西省內秦皇陵,長江三峽鄂渝境。
安徽黃,桂桂林,浙江西湖蘇園林, 台灣島上日月明。
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
我國是個多民族,少數民族五十五, 人口最多是壯族,四百萬人滿回土, 苗維彝藏和蒙古。
我國十四個陸上鄰國:
北面俄蒙古,朝鮮在東岸 西北哈吉塔,三個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國在西南西邊巴和基,還有阿富汗南方三國家,老緬和越南
中國地形區特點:
青藏高原有雪山,遠看是山近成川。
內蒙高原第二大,一望無際地面坦。
黃土高原黃土松,支離破碎多溝坎。
雲貴高原峰嶺眾,岩溶壩子到處看。
塔里、准噶、柴達木,盆地內部戈壁灘,四川盆地山嶺環,內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東北華北長江岸。
東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華北又稱黃淮海,海拔50地勢坦。
河汊交織湖泊多,"水鄉"遍布長江岸。
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地勢階梯界線
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區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准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口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1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三大自然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青藏高寒區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大體從昆侖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自然地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①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華北暖溫帶濕潤地區與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秦嶺~淮河(1月0℃等溫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② 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3200℃等值線。
③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7500℃等值線。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與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的界線:賀蘭山一線,相當於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農業活動界線
(1)牧區與農耕區的界線:大體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水田區與旱作區的界線:秦嶺~淮河。
行政區界線
(1)南疆與北疆的界線(流動沙丘與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線):天山。
(2)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線:巫山。
(3)福建省與江西省的界線:武夷山。
(4)廣東省與湖南省的界線:南嶺。
(5)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線:昆侖山脈。
(6)甘肅省與青海省的界線:祁連山脈。
(7) 四川省與陝西省的界線:大巴山脈。
綜合地理界線
(1)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① 黃土高原的南界② 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③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④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⑤ 亞熱帶長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⑥ 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⑦ 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⑧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2)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②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③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④ 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⑤ 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通過的地方⑥ 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通過的地方
地理方位記憶歌上北下南左為西, 右東兩手來區分;北東西南出新聞, 四方符號NEWS論(即:北緯-N;東經-E;西經-W;南緯-S.)
其他:
1)
秦嶺淮河線,南北農特點:以北為旱地,多用水澆灌;東北春小麥,作物一熟年;華北冬小麥,兩年能熟三。
秦淮線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兩或三,水稻為重點。
水文特徵變,北河汛斯短;有冰流量小,水混位變顯。
南河流量大,水位變不顯;沙少汛期長,冬季無冰現。
氣候分界線,五個大方面:無霜生長期,長短南北反;濕潤半濕潤,八百等降線;亞熱暖溫帶,一月零度線。
植被界以南,綠色為常年;亞熱闊葉林,熱帶雨林南。
以北溫草原,落闊葉廣泛;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北邊。
地表十分陸佔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
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佔西半邊,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極洲。
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高加,高加索山脈。
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
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
2)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3)
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水陸百分比,海洋佔七一。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亞非南北美,南極大洋歐。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
4)
東北三省黑吉遼 北部邊疆內蒙古兩河兩山連京津 兩湖三江接皖滬南部瓊台閩粵桂 川黔雲藏加重慶西北陝甘寧青新 港澳特別行政區
祝您地理學習愉快!

『拾』 高考地理試卷什麼知識點佔多少分

這個可是說不準的。看出卷那傢伙的心情吧。可以說,地理有一定的重點。不過高考地理試卷什麼知識點佔多少分,倒是愛莫能助了。
祝願它考得簡單一點。

閱讀全文

與地理卷是考什麼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