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重大地理事件及產生原因是什麼

重大地理事件及產生原因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0 10:39:07

1. 2018年的寒假發生的中國地理大事件 急急急

2018年寒假(1月-3月)發生的中國地理大事件有2月6日的台灣花蓮縣附近海域地震和2月18-23日的瓊州海峽大霧天氣,具體說明如下:

一、2月6日台灣花蓮縣附近海域地震:

2018年2月6日23時50分台灣省花蓮縣附近海域發生6.5級地震,並造成花蓮市區內多處房屋傾斜(如統帥飯店、國盛六街41號民宅),多處路面受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震後,由於受損嚴重,七星潭大橋及花蓮大橋處於戒嚴狀態,仁清隧道由於山體落石積壓原因,無法通行。截至7日早上7:30分,該地震已造成2人遇難219人受傷。

二、2月18-23日瓊州海峽大霧天氣:

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2月18-23日海南瓊州海峽出現了十分少見的連續的大霧天氣,出於安全考慮,從18日開始,瓊州海峽全面停航。又因為眾多遊客和候鳥(即長久以來的冬天來海南避寒的民眾)選擇在春節來海南停留,主要交通方式選擇汽車,春節即將結束,返程高峰車流便堆積在海口的各大輪渡港口如秀英港、新海港等,無處可走。

(1)重大地理事件及產生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1.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是地理大事件的一種。地震發生的具體位置叫做震中,常用震級來衡量地震震動程度大小,一般六級以上的地震就會造成重大的經濟(人員、財產、交通設施、建築等)損失(如18年寒假的花蓮地震)。

2.大霧的產生一般伴隨冷暖空氣的交匯,具體是由於水蒸氣遇冷形成懸浮於空中的小液珠,導致能見度不足500米。大霧的產生會影響交通條件,如果輪渡在大霧中航行,則由於前方能見度低,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足以預料的危險。因此在嚴重大霧天氣(能見度不足100米)時,海運就將全面停航。

2. 國內大事件 背景 地理原因等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情--同胞遇難

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突降強降雨,縣城北面的羅家峪、三

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沖向縣城,造成沿河房屋被沖毀,泥石流阻斷白龍

江、形成堰塞湖。舟曲縣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共造成千人遇難。。。

眾所周知,8月15日是全國哀悼日。作為學生的我,也感到非常的難過與悲

痛。。。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經國土資源部、甘肅國土資源部門等專家現場查看和綜合分析,初步認為四因

素導致舟曲特大山洪地質災害發生。

一是舟曲當地地形地貌和特殊地質構造,是導致災害發生的重要原因。專家分

析認為,舟曲縣城附近的地質構造岩性松軟、比較破碎,風化程度也很厲害,比

較容易發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

二是汶川地震的影響是重要因素之一。舟曲縣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

導致舟曲縣城周邊山體松動、岩層破碎。因地震造成的山體松動等需要3到5年時

間才能消除,但目前距離汶川地震發生僅2年多時間。

三是舟曲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續乾旱,造成城區周邊岩石解體,部分

山體、岩石裂縫暴露在外,使雨水容易進入,導致滑坡。

四是遭遇強降雨。7日晚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持續40多分鍾,

降雨量達到90多毫米,形成了泥石流,直接造成特大山洪地質災害發生。

綜合以上,客觀原因是一方面,但主觀上也有原因的。中國越來越多的地質學

家、檢測專家,他們就不知道嗎??為什麼等災情出現了,才知道原因,還挺多

的。。。

國內大事件的發生都有一定的背景,離不了地理原因。這就是所謂的天災

人禍。我希望我們國家少發生一點。。。

不好意思,腦子有點不好使,卡住了,默哀中。。。

3. 地理我國洪澇災害典型地區及產生原因是什麼

1、洪澇災害
我國典型地區: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產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台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窪(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厄爾尼若現象等。
(2)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彎取直,加固大堤;開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區;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

4. 2011年國內外重大事件,與地理有關,要詳細

1、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九級地震,引發一系列事件,有海嘯、核電站核物質泄露等,核泄漏持續至今也未解決。日本多發火山和地震,主要是由於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造成的。
2、2011年3月20日,由利比亞內部政權爭斗導致的戰爭開始,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雖然不屬於中東地區但可以聯系中東地區,中東地區還有一些這附近的石油豐富的國家內政似乎總不是很穩定的。

5. 因氣候變暖而造成的重大地理事件有哪些

1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
2冰川和凍土消融
3海平面上升
4 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
5引起海岸灘塗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群喪失
6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
7沿海土地鹽漬化
8雨季延長,水災越來越頻繁
9有些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的頻率與強度增加。
10全球氣候變暖導致臭氧濃度增加

6. 國內最近發生地理事件

地理事件不只是地質事件,也包括氣象氣候等等:
2012-04-07 14:47 2012地理時政熱點簡析 1、地質災害:2011年5月9日發生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滑坡事件,事件造成22人死亡、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50萬元。國土資源部認為,根據調查,滑坡災害產生的原因與所處的地層岩性、地形地貌、降雨、採石場開采等因素有密切關系。2011年7月5日發生在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岩質崩塌事件,主要原因是,當地岩質結構特點以及連續強降雨是造成本次災害的主要原因。2011年9月17日發生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的特大黃土滑坡,土質情況以及連續強降雨是造成此次災害的主要原因。2012年全國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發生的數量和危害情況可能與常年持平,局部地區可能加重。南方大部分地區,尤其是西南、中南和東南沿海以及西北部分地區仍然是地質災害發生和危害的重點地區。地質災害全年均有可能發生,汛期相對集中,其他時段時有發生。要求:各地建立健全群測群防體系、確保信息通暢,及時應對出現的災情險情。

2、西昌、酒泉、太原是我國內陸的三大衛星發射基地。據新華社西昌2011年12月2日電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十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北斗導航系統組網的第五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這次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時間及相關內容、發射地點的選擇、導航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的功能及地理信息系統

3、新華社「雪龍」號4月5日電北京時間5日21時左右,「雪龍」號科考船在上海長江口錨地下錨,並將於8日停靠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在航行5個多月、2.8萬余海里之後,「雪龍」號終於凱旋「回家」。「雪龍」號於2011年11月3日從天津正式起航,11月11日越過赤道進入南半球,11月底到達南極中山站,先後完成了中山站及長城站的貨物卸運。第28次南極科考執行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一船三站」考察任務,歷時163天,安全完成了航行任務。「雪龍」號橫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4次成功駛過以狂風巨浪著稱的西風帶,兩次越過零度經線,共經過12個時區,總航程約2.8萬余海里,其中冰區航行3900餘海里。

2011年4月28公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關數據: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率為0.57%。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佔16.60%;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佔70.1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5306人,佔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49546人,佔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07137093人,鄉村人口減少133237289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長81.03%。 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女孩為100)是118.06,這個數據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別比116.86提高了1.2個百分點。

#2012高考熱詞#
高鐵里程第一: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指通過改造原有線路(直線化、軌距標准化),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200公里以上,或者專門修建新的「高速新線」,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250公里以上的鐵路系統。目前,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達7055公里,我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7. 地理事件描述及其所涉及的地理知識

台灣地震。
台灣多地震的原因:位置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多地震活動。

新華社台北2月14日電6日凌晨發生在台灣南部的地震造成台南市重大人員傷亡。隨著失聯人員搜救告一段落,下一步工作重點已轉入災民收容安置、災後重建及後續補償救助等問題,相關追責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
台南市在此次地震中受災最重,共造成116人遇難,550人受傷。其中永康區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致114人罹難。13日下午,維冠大樓的搜救工作告一段落。

8. 地理大發現指什麼事件,其政治原因是什麼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Ageof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與此同時,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胡安·德拉科薩、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喬瓦尼·卡波托、胡安·龐塞·德萊昂、斐迪南·麥哲倫與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等。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准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9. 地理大發現是指什麼事件這一事件對世界市場的形成

太專業的術語我也不太會說 地理大發現就是達伽馬發現了印度 還有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 現在看來 印度次大陸(現主要是印度)現在已是世界經濟崛起的大國 將來市場潛力巨大 對世界經濟肯定有很大影響 美洲大陸 包括美國加拿大 當哥倫布踏上北美大陸 就已經把市場經濟帶到了北美大陸 而現在北美已成了世界經濟的核心 這個地位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改變的 世界市場如果沒有北美 那麼歐洲也不會很強盛 其他地區也不會強盛 所以 這樣看來 地理大發現對後來幾百年的世界市場還真是一個大的貢獻

10. 最近世界上都發生了什麼地理重大事件

2009年1月28日 美國中東部廣大地區遭受特大暴風雪襲擊,已經造成至少24人死亡和上百萬家庭和商戶斷電。本次暴風雪還引起大量航班延誤。由於大量樹木因不堪冰雪重負,紛紛倒下,造成很多輸電線路被壓斷,許多人無奈只能靠木柴點火取暖。有關方面宣稱,全面恢復受災地區的電力供應可能需要一周時間。

閱讀全文

與重大地理事件及產生原因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