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年級地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1、多看地圖,在家裡牆上掛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沒事的時候就看看,看的多了腦子里就有輪廓。
2、多看地球儀,拿著地球儀,按照地球自轉的方向轉動,在腦子里建立起地球的概念。
3、記關鍵信息,比如赤道,南北歸線,大概穿過那些國家,周邊有什麼河流,記住關鍵信息後,往外拓展,逐漸構建完整的架構。
(1)如何學好初一地理地球和地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人生活在環境里,人類離不開環境。地理學科引導去認識環境,教用戶怎樣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使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因而也是學習生存的科學,是生活的工具,是每一個公民必須的素質。
地理學科的涵非常廣泛。不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學知識,與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各門學科有著廣泛的聯系,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問題的地理思維方法還對我們學習其它學科大有幫助,使我們在這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淺。
⑵ 如何學好初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學好初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地理包括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兩部分,與其它學科相比,該學科以其綜合性、區域性、空間性見長,內容涉及地理、氣候河流、人口、城市、交通、物產等。根據調查,有部分初中生反映該門學科難學。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掌物學習的方法。其實,學習地理只要掌物了方法,是很容易學好的,根據我的幾年教學經驗,特推薦幾種學習方法。
一、自編順口溜記憶
地理知識內容繁多,有缺少連貫性,學習時往往記得慢、忘得快,如果編個順口溜識記,則會記得快,忘得慢。如南亞地理中,講到印度的物產有:棉花、黃麻、甘蔗、花生、茶葉,可編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在學慣用NSWE幾個字母分別表示經緯度時,學生對這幾個字母很容易造成混淆,張冠李戴,可編為北N南S、西W東E。也可讓學生自行編順口溜,將較好的順口溜在班上推廣應用。
二、學會概括
有的章節內容繁多,但重點內容少,學習時,只要抓住重點,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南亞地型復雜,可用八個字概括,即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北三省的氣候可用四個字概括,即長冬短夏。我國季風氣候的優點可概括為:預熱同期。
三、對地理的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抓住重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並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公式、定理那樣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和要點,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就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資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它不是工業產品。例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取的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才是自然資源。例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所以他不是自然資源。
四、有效地體現"地理的特點:地圖和理論的結合,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
部分學生對地理的學習存在嚴重的錯誤認識,認為背背成績就會很好,那是大錯。因為地理是地圖和理論的結合,也就是說要在理解好地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養成看地圖、記地圖、畫地圖的良好習慣,使所學內容有效地落實在地圖上。
1.看地圖學習時首先要多看地圖,將河流、城市、礦產都落實到地圖上去,並從地圖中找到它們的位置。事實證明,看各省地圖效果好於看分區及全國地圖,如學習中國地理華北地區五省二市時,可逐個省學習,以山西省為例,其形狀象平行四邊形,主要河流有黃河、粉河、省會太原,煤礦有北部的大同,中東部的陽泉,臨近省份分別為:北臨內蒙古、西臨陝西、東臨河北、南臨河南。可用相同的方法學習其它省份,只要各省地理知識掌握了,中國地理也就學會了,學習世界地理也是如此。
2、記地圖記地圖也是學習地理的重要環節,一旦記下了圖就能達到胸有成竹的效果,例如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要記下這幾個國家的圖形也不難,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中國的圖形象一隻高昂著頭的雄雞,澳大利亞象騾駝背,加拿大象被綁著腳而背朝地的山羊,巴西與南美洲圖形相似。
3、畫地圖如西亞石油輸出的路線,同學們可以在一張草紙上繪制出簡單的、相對位置正確的示意圖。這類圖不需要繪製得多麼精準,只要能說明問題就行。
五、要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首先必須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為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系起來了。
六、與生活聯系起來
地理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與生活聯系起來,就不會感到乏味了,"學習人口、糧食與環境"時,特別是農村學校,可結合當年大量開荒毀林而遺留下來的荒坡荒地的現象,讓學生作為社會調查,了解當年開荒毀林的背景、原因及情景,以此激發起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並樂於學地理的情操。
⑶ 如何學好初中地理
地理是初中必學的科目之一,對於剛升學的同學來說,可能還不是特別適應,不知道要如何去學好初中地理這門課程,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學習初中地理的一些小技巧。
怎麼學好初中地理
緊跟地理老師的步伐,上課專心聽講。很多地方地理在八年級就會進行畢業會考,而不是等到九年級中考的時候再考,因此讓學生產生地理學科不重要的誤解。其實地理科目的成績一樣計入中考總成績當中,只不過是提前考了,所以還是要重視起來,上課千萬不可以開小差喲。
課前預習。不管什麼科目,預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先預習了,就會知道自己對於哪些內容比較容易接受,而對那些知識點又比較難以理解,對於自己比較難接收的部分,就會更側重的去聽講。對於重難點的掌握是比較有幫助的,所以一定要做課前預習。
及時提問。如果老師在上面講,講的不是很清楚,或者是自己沒有聽懂,可以舉手示意,讓老師再講詳細一點。因為老師站在講台上沒辦法清楚每一位同學對於新知識的接收程度,你不說,老師就不知道你沒聽懂,所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提問,及時消除疑問,不要等到考試的時候才想起來,哦這里我都沒聽懂。
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大部分的老師在課堂上都會提問,甚至有的老師很喜歡提問,一方面是為了了解學生接收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為了加深重要知識點在同學們心中的印象。站在學習者的角度來看,自己回答過的問題,參與過的互動,這部分的知識點一般都會掌握的比較牢固,所以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也是很有幫助的。
多翻地圖冊。地理學科一把都會配有專門的地圖冊,有的學生基本不看那本地圖冊,這種做法也是不提倡的。地圖冊作為地理學習的輔助工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理中大部分知識都跟地圖密切相關,只有熟悉地圖,才能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如果考試的時候給你一個經緯度的某一個角落,你看了半天都不知道這是哪裡,就會影響做題的效率。學習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所以要多翻地圖冊,盡量把地圖銘記於心,看到地圖就能在心中形成知識網路。
按時完成課後練習。地理不像語數外那樣是主要學科,有的學生因為其他作業多,就不做地理的練習,這樣就容易造成知識點掌握不牢靠。上課的時候老師一講就懂,下課老師走出教室馬上就忘,課後又不去做練習,到下節課的時候就完全不記得上節課講了什麼,到考試的時候甚至都不記得有學過這個知識點,這樣又怎麼能學的好地理呢。
盡量在課堂消化本節課內容。七年級八年級雖然不像九年級那樣課業繁重,不過相對於五六年級來說,要學習的內容還是多了很多。如果什麼科目的知識都堆到課後去消化的話,那隻會越堆越多,而且容易忘記。建議在課堂上就把本節課的知識點消化掉,如果時間不是很夠,至少把重要的知識點在課堂上掌握下來,這樣課後只需要稍微看一下書,就能把整節課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哦。
⑷ 如何學好 初一地理
先講了什麼叫地理
第一單元
地球
第一課講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這個看看書就行,知道就可以了,知道人們認識地球的幾個重要過程,形狀的大小搞清楚,5頁的圖1.2背會。
第二課
在地球儀上認識經緯網
這個很重要,這個學不好,以後就費盡
經線和緯線的概念弄懂就行,7頁的圖1.3
1.4背會。經度和緯度,要能在圖上,認出是多少度,北緯,南緯,東經,西經用什麼字母表示,最大是什麼。圖1.5一定要背會,東西半球,南北半球的概念和中,高,低緯度要清楚。1.6
1.7
1.8都得背。經緯網
看看就行。
第三課地球的自轉
背背概念就行,但11頁的圖1.13一定要背下來。
第三課地球的公轉
背背概念就行,但16,17頁的圖1.17和1.19必須背會。
第二單元
地圖
第一課
方向,比例尺搞懂就行,23頁下面的圖背會
第二課
地形圖的判讀
記概念,記住那6個地形就OK了
第三單元海洋和陸地
第一課
海陸的分布,記那8個球,會畫大洲輪廓圖,知道洲和洲的分界線,知道四大洋的面積
第二課
海陸的面貌
還是記概念,記38頁下面的圖,和39頁中間的圖和35頁圖3.4
第三課,還是背概念,和42頁的下面那4幅圖,
和43頁的板塊圖這個經常考,火山和地震帶背背,記44也的圖3.15
就這些,4單元不考,其餘的都不考,記住這些,要背的一定要背,記住這句話,一定能考好!
祝你考個好成績!
⑸ 怎樣快速學好初中地理
哪有那麼麻煩,還得買本地圖冊?。。。我告訴你,要想學好初中地理,只需要兩張地圖,一張世界地圖,一張中國地圖。再買一本地理練習冊,有講解的那種。。。。。。上完地理課後,馬上做練習冊,先閱讀上面的講解,然後再做習題。。。練習冊上的習題做完了,就開始做地理老師布置的作業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老師布置的作業做起來是得心應手,非常簡單!
當然,知識學會了是會忘的。所以平時要把學過的知識多記,比如說抓緊在早自習和晚自習前
多讀多背。。。如果你是個勤奮的好學生的話,課間十分鍾也可以做很多題,記很多東西哦。。。。。。。。。。。。。。。。相信我,因為當年中考地理滿分是30分,我考了28分,而且總成績還拿了獎學金哦,,,
⑹ 初中地理怎麼學才能學好秘訣
1.地圖
上課前一定要准備好地理課的基本工具,地圖。一邊聽課一邊把學習中出現的地理事物在地圖上圈點下來。復習時應以地圖作為知識載體,常看地圖,多讀地圖。
2.地理教材的理解
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做到初中地理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復習中要跳出初中地理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首先必須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初中地理思維習慣。
4.對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點、抓住關鍵
對初中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並不要求像物理、數學分式、定理那樣精確,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便十分容易地理解並把它們掌握住了。
學習初中地理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對學好初中地理同樣也十分重要。
要明確學習的內容,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學會使用初中地理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初中地理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
精讀初中地理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學好初中地理的常規要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上課認真聽講,思維要跟著老師走;詳細做好筆記,還要認真及時地完成作業,千萬不能應付了事;課後要多記多背,落實學校布置的初中地理每天背誦的內容,這是學好初中地理最重要的一點
1、培養自己對地理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地理學科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一定要在學習生活中去培養。比如詩句中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為何會寫出如此詩句呢?明白後,原來春風」是指影響我國的夏季風,玉門在非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到這里,因而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涼。如此這般,便可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2、端正學習態度,積極主動。作為一名學生,一定要有一個學生該有的樣子,不要相信天才怎麼怎麼樣,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實實做學問,不懂就問同學或者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老師會非常喜歡粘著自己的學生,內心會倍感欣慰,就怕不懂還愣愣的自己研究,閉門造車,那樣很可能問題越積越多。
3、課前認真預習要講的內容,心中有數;課上要認真聽講,聚精會神」課下要認真獨立完成作業,查漏補缺。課上的一時打小差兒、分心,很可能會落隊而難以彌補。有時候,當堂理解的知識,課下花幾倍的時間也可能難以突破,這時就是事倍功半了。
4、中學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特別強調理解記憶,硬背的方法終究沒有理解層面印象更深刻。比如,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涉及到時區時差,多畫圖,多理解,多動腦才能把題目做對的。另外也可以記憶一些順口溜等,比如記憶亞歐分界線時可以這樣來記—兩烏里大黑土地」(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
5、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地圖的輔助。地理的學習脫離圖來說話那是很難走遠的,多看大、小地圖,注意不同類別的圖,河流、山脈、城市等位置是需要在腦中有圖存在的。特別是初中地理離開了圖,那知識點基本也就沒有依附了,初中地理可以多描圖,比如描下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圖,然後根據圖填寫發源地和入海口、沿江主要城市、流域內主要地形區等。
6、我做題實戰,是騾子是馬,到題目上見。題目浩如煙海,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薄弱環節所設計的題目,做題當中一定要獨立完成,切忌翻書抄襲等,自欺欺人害得還是自己啊
⑺ 怎樣學好地理初一訣竅
1、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
2、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
3、通過讀、描、劃、寫、填等一系列動手、動腦的復習活動,在熟練掌握地理教材的雙基內容的基礎上,就應通過適當練習來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綜合地理問題的能力,迚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覎律,以及各地理要素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辨證關系,學會用個人掌握的地理知識或覎律分析一些社會熱點問題。
(7)如何學好初一地理地球和地圖擴展閱讀:
地理學習注意事項:
在地理考試中,往往會考到一些課本上沒有的題。所以買一本好的資料書(譬如全解)非常有必要,可以將資料書內的重點記在腦子中。
在上課的時候,把老師講的東西記在課本上,與之前畫的重點相結合,努力的去背誦。
在做題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趕緊圈出來,工具書中的許多知識點和典題是考試中的常考內容。
⑻ 初一地理怎麼學
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要相信自己能夠學好,就會給自己學習的路上增添信心,有信心了,之後的學習過程才會更加順利。
多看地圖,在家裡牆上掛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沒事的時候就看看,看得多了腦子里就有輪廓。有了輪廓,等之後學習的時候,自然更加順手。而且這樣的話,也能為以後的地理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多看地球儀,拿著地球儀,按照地球自轉的方向轉動,在腦子里建立起地球的概念。這樣,地理將不會那麼抽象。對照課本,模擬公轉,可以對南北半球季節的差異,有一定自己的理解。
記關鍵信息,比如赤道,南北回歸線,大概穿過哪些國家,周邊有什麼河流,記住關鍵信息後,往外拓展,逐漸構建完整的架構。地理的學習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做好了上面說的這些,你一定能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⑼ 學習七年級地理的方法
七年級地理學習方法:空間概念的培養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於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於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於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於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像。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
例一在「經緯網圖」上,我們觀察到的知識如下。
①我們在這幅圖上可以看到有許多線,其中連接南北兩極的線是經線,與經線垂直相交的線是緯線。
②經線與緯線的特點:所有的緯線都是圓並相互平行;緯線圈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向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長度都相等且相交於極點。
③指示的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④經緯度的變化規律是:0?經線以東為東經度,0?經線以西為西經度;自西向東,東經的度數逐漸增大,西經的度數逐漸減小。緯度以赤道為界,以北是北緯,以南是南緯;自北向南,北緯的度數由大到小,南緯的度數由小到大。
⑤經緯網:確定地球上某一點的位置。
例二我們在《森林資源》一課中曾經學過的原理圖,其圖名叫做「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我們以這幅圖作為例子,討論閱讀原理圖的幾個主要步驟。
第一步,獲取信息,是獲取原理圖中所顯示的各種信息。在「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有山坡、兩道林帶、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細、不同顏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頭,還有「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徑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圖,是要分析我們在圖中獲取的各種信息和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山坡從上到下,表示地表徑流的箭頭由粗到細,顏色也由深變淺,最後變成「微量清水入河」。這些說明了大氣降水在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過程中,受到了林木枝葉、枯枝落葉層的阻滯,促使大量雨水下滲,導致地表徑流流量不斷減小,含沙量逐漸減少。護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說明原理,明確原理圖所說明的原理。這幅「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說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