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科學校內實習怎麼寫教案和微格教學
一、區域活動
重點指導:語言區(英語角)、國畫區
活動目標:1、指導孩子能主動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游戲
2、提高幼兒在游戲中和其他幼兒交往合作的能力
3、指導幼兒在游戲中能禮貌用語
活動准備:各種區域活動物品
活動過程:1、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區域
2、幼兒自主游戲
指導要點:①幼兒能大膽開口說英語,鼓勵用英語交往,並說完整的語句
②國畫區注意顏色寶寶不混在一起
3、教師講評
二、運動
拍皮球
活動目標:1、讓幼兒進一步練習雙手拍皮球
2、幫助雙手拍皮球有困難的幼兒練習拍皮球
活動准備: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1、幼兒自由練習拍皮球
師:我們班這幾天一直在練習拍皮球,等一下老師要看看哪些小朋友拍皮球有進步了,還要看看哪些孩子以前不會的今天會了
2、幼兒展示拍皮球
①教師請拍的好的幼兒拍給其他幼兒看
師:小朋友說說他們為什麼拍的好啊
②教師請拍皮球有困難的幼兒拍皮球
師:我們來幫助他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拍好皮球,好嗎?
3、教師總結
三、生活活動
學墊毛巾
活動目標:1、指導幼兒學墊毛巾
2、在學墊毛巾時幼兒之間能產生互相友愛的感情
⑵ 地理微格教學的內容提要
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的內容: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介紹微格教學的基本理論、實踐操作和微格教學室的使用;第四章至第八章重點介紹地理課堂教學的基本技能、調控地理教學過程的技能、地理說課和評課技能以及地理微格教研,對每一種地理教學技能的含義、功能、類型、應用和評價等作了可操作性的闡述。
本書既可以作為在校地理科學(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在職地理教師進修提高的參考教材。
⑶ 微格教學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什麼
根據微格教學基本教程的要求,微格教學課學習程序大致可分為八步:(i)激活在備課中預想學生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年輕教師備課往往一廂情願,只顧自己怎樣
⑷ 地理微格教學的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微格教學理論研究
第一節微格教學概述
一、什麼是微格教學
二、微格教學的產生和發展
三、微格教學的基本特點
四、微格教學的作用
五、微格教學與教育現代化
第二節微格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認知學習理論
二、當代教育理論
三、傳播理論
四、系統科學理論
五、微格教學的理論依據
第三節微格教學的模式
一、斯坦福大學及芝加哥大學模式(美國)
二、悉尼大學模式(澳大利亞)
三、新烏斯特大學及斯特靈大學模式(英國)
四、對各國微格教學模式的分析
五、我國的微格教研模式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微格教學實踐研究
第一節微格教學設計
一、微格教學的教學設計概述
二、微格教學的教學設計原理
三、微格教學的教學設計過程模式
第二節微格教學教案設計
一、微格教學教案的目標描述
二、微格教學教案的教學活動設計
三、微格教學教案的教學程序設計
四、微格教學教案的編寫
第三節微格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
一、理論學習和輔導
二、教學技能分析
三、組織示範觀摩
四、指導備課
五、角色扮演
六、反饋評議
七、修改教案,反復訓練
第四節微格教學技能的評價與反饋
一、微格教學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三、微格教學評價的實施
四、微格教學中的反饋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教學基本功與地理課堂教學技能
第一節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一、教學態度
二、教學方法
三、教學組織安排
四、教學語言
五、課堂板書
六、教態
七、學科專業技能
八、應變能力
九、教學媒體
十、教學設計
第二節地理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靈活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於地理教學實踐的能力
三、分析和組織地理教材的能力
四、優選和運用地理教學方法的能力
五、設計和調控地理教學過程的能力
六、運用地圖進行教學的能力
七、速繪、設計和運用地理略圖、板畫及各種常見地理圖表的能力
八、選擇、運用和製作地理直觀教具的能力
九、指導學生進行地理實踐活動的能力
十、進行地理教學研究的能力
第三節地理課堂教學技能及其分類
一、教學技能的含義
二、地理教學技能的分類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地理課堂教學的基本技能
第一節地理教學語言技能
一、教學語言技能的含義
二、教學語言的功能
三、教學語言技能的類型
四、教學語言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教學語言技能運用的基本要求
六、教學語言技能的評價
第二節地理教學體態語言技能
一、體態語言的含義
二、體態語言的功能
三、體態語言的分類
四、體態語言的運用技巧
五、體態語言技能的評價
第三節地理教學「三板」技能
一、板書
二、板畫
三、板圖
四、「三板」技能的應用要求
五、「三板」技能的評價
第四節地理教學講解技能
一、講解技能的含義
二、講解的功能
三、講解的類型
四、講解技能的運用要求
五、講解技能的評價
第五節地理教學演示技能
一、演示技能的含義
二、演示的功能
三、演示的類型
四、演示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演示技能的應用原則
六、演示技能的評價
第六節地理教學提問技能
一、提問技能的含義
二、提問的功能
三、提問的類型
四、提問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提問技能的應用原則
六、提問技能的評價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調控地理課堂教學過程的技能
第一節地理教學導人技能
一、導入技能的含義
二、導入的功能
三、導入的類型
四、導入技能的評價
第二節地理教學結束技能
一、結束技能的含義
二、結束的功能
三、結束的類型
四、結束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結束技能的應用原則
六、結束技能的評價
第三節地理教學組織技能
一、組織技能的含義
二、組織的功能
三、組織技能的類型
四、組織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組織技能的應用原則
六、組織技能的評價
思考與練習
第六章地理說課和評課技能
第一節地理說課技能概述
一、說課概念的界定
二、說課的基本特點
三、說課的功能
四、說課的類型
第二節說課的內容與基本要求
一、說課的內容
二、說課的基本要求
三、說課案例
第三節說課的方法與技巧
一、說課前的准備
二、說課的方法
三、說課的技巧
第四節說課與備課、上課的關系
一、說課與教案的關系
二、說課與備課的關系
三、說課與上課的關系
四、說課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五節說課的評價
一、說課的評價標准
二、說課的評價方法
三、重視說課評價的發展性功能
四、怎樣評價說課
第六節地理評課技能
一、評課的內容
二、評課的功能
三、評課的形式
四、評課的原則
五、評課的注意事項
六、怎樣開展課堂教學評價
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微格教學與地理微格教研
第一節微格教研與傳統教研
一、微格教研與傳統教研的區別與聯系
二、微格教研促進師資隊伍向能力型發展
第二節地理微格教研
一、事先的學習與研究
二、微格教研的形式與內容
第三節地理微格教研中的同儕訓練
一、教
二、評價
三、再教
四、再評價
第四節以地理課例研究為載體的「多人同課異構」微格教研模式的實踐研究
一、「多人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特點與實施
二、「多人同課異構」的課例實踐
三、「多人同課異構」微格教學評價的作用
四、「多人同課異構」微格教學評價應注意的事項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後記
⑸ 什麼是「微格教室」
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們訓練教學方法的時候經常在微格教室,其實就是微格教學使用的教室.
微格教學英文為Microteaching,意為微型化教學,又被稱為「微型教學」、「微觀教學」、「小型教學"、「錄像反饋教學」等。它是在1963年由美國斯坦福大學D.Allen和他的同事A.Eve首先開發建立的。他們對傳統的教學技能培訓方式進行了改造,運用電教手段,系統訓練教師的教學技能,逐步形成了微格教學這一培訓模式。由於微格教學在對師范生和在職教師教學技能培訓方面的高效率和高質量,這種教學訓練方法很快推廣到世界各地。美國微格教學創始人之一阿倫(W.Allen)對微格教學這一概念是這樣定義的:「微格教學是一個有控制的實習系統,它使師范生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英國微格教學專家喬治·布朗(G.Brown)則認為:「它是一個簡化了的、細分的教學,從而使學生易於掌握」。具體而言,所謂微格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利用現代的錄音、錄像等設備,幫助被培訓者訓練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個可控制的實踐系統,利用這個系統可使師范生和新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它是建築在教育理論、視聽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系統訓練教師教學技能的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
對於師范生訓練教師教學技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⑹ 微格教學與一般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有什麼區別
微格教學,也叫「定格教學」。其本能是專門研究課堂教學中的某一環節。比如:板書環節、說課環節、提問環節、討論環節、朗讀環節等等,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某一教學環節。將其「定格」加以詳細研究、探討,使特定的教學環節效果更充分、更完美。與一般的課堂教學是區別是:
微格教學是利用教育技術設施、設備或專用教室,對普通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一種研究。嚴格意義上講,它不是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研究。
微格教學必須使用媒體設備,比如攝像機、錄音機、計算機等媒體記錄設備,用於記錄或者定格課堂教學的特定環節。而普通課堂教學,一般無需如此設備齊全或專用教室。
微格教學與課堂教學,教學目的與對象不同。前者的目的是課堂教學研究,面向的教育對象是未來的老師。後者的目的是學科教育知識普及和傳授,面向的教育對象是普通學生。
⑺ 編寫微格教學教案應從哪幾個方面做准備
教學設計的幾個主要環節:
1、分析教學內容
2、學習者分析(學生)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4、教師分析
5、教學策略的分析
6、教學評價的設計
各環節的內容:
(1)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包括教的目標,也包括學的目標。它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最後達到的一種目標。它是教學設計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般依據《歷史課程標准》,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去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
(2)教學方法的設計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師在備課時要對選用教學方法進行精心設計。教學方法的設計實際上就是確定教學方法的運用:什麼內容用什麼方法。選用的依據包括五個方面,具體內容參照第二講中的相關內容。
注意一個課時的教學往往不止一種方法,在設計方法時最好具體到每個子目或每個知識點上。(如洋務運動一課中,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可以用辯論法,也可用圖表對比呈現觀點;洋務企業可用圖表法;洋務企業的特點可用講解法或討論法;評價可用討論法)
(3)教具的設計
歷史教具是歷史教學必要的輔助手段,包括實物類教具、圖示教具、多媒體教具等。實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種歷史物件的模型或樣品、有利於教學的其他具體物品;圖片教具主要是一些歷史圖片、地圖;多媒體類教具就是多媒體課件及相關的設施。備課時要精心考慮可以選用的教具以輔助教學,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4)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板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繫到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效果。怎樣進行板書設計,將在後一節講述。
(5)教學思路設計
教學思路設計是教師對已確定的教學內容怎樣教及推進程序的一個總體思考,其中重點是教學過程的推進順序。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①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活動的時間和學生活動的時間。教師活動主要包括:講解、提問、教具演示、板書等;學生活動主要包括:學生讀書、回答問題(時間可靈活)、討論、練習等。對於這些活動什麼時候做、用多少時間做都要有計劃性。
②分配好教學過程各環節的時間。教學過程各環節的時間安排一般是這樣的:組織教學1分鍾、導入新課3分鍾左右、講授新課30—35分鍾、小結3—5分鍾;布置作業靈活處理。教學中應按這個時間安排進行。
③設計每個知識點的用時;
④設計好子目間的過渡。
對教學思路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使整個課堂節奏緊湊,環環相扣,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的一個總體規劃,是保證課堂教學有序、有效推進的前提。因此,在備課時要充分予以重視。(來源:屈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