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學好地理,怎樣最容易記住地圖
其實地理知識也是很有規律的,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善於把握地理學習的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直觀理解
初中地理相對比較簡單,主要還是記憶一些地名和地理現象就基本可以過關了。我的同學在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到了高中連長江、淮河和珠江哪個靠南哪個靠北都搞不清楚。也需要從這個層次開始補習。 這個層次的核心是要把地理知識和地圖對照起來,做到直觀理解。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世界地圖這三個地圖應該反復的看,當成課外書來細細品味。我在讀初中的時候我書桌旁邊的牆上,就有兩大幅地圖(中國政區圖 世界地圖),做題或看書累了,就湊過去看看,真的覺得很有意思(去過我家的同學們可能知道的),即使你不願意去看,你也可以看一看地圖上無關的東西,熟悉起來。我一直是覺得淺顯的地理書是可以當課外書來讀的,非常有趣。 在整個地理學習過程中,都要對書上出現的各種地圖徹底理解,做到看到圖就知道它在說什麼。心裡有圖,把地圖和地理知識(地形、氣候、人口分布、經濟發展等等)對照起來,這是學好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這一點都還沒有做好的,需要理解回到課本,從頭開始梳理一些課本上的各種地圖。
第二個層次:把握地理規律。
到了高年級,自然地理的一些知識就會變得抽象起來。很多人地理學不走,就是這一關過不去。習慣了低年級背地名的學習方法之後,到了學習地理規律的時候會非常不適應。比如在學習在學「地球的運動」這一單元時,對「黃赤交角」這個概念的理解,就不是靠背地名能解決的了。這個層次,強調的不是背誦,而是理解。我們要把地理當成物理來學習,從最根本的地球運動的知識開始,逐步來理解「黃赤交角」這個概念。我們要相信地理是有規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變遷以及其它各種自然現象,都是在物理規律的支配下進行的。把握好了這些規律,雜亂無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會變得清晰起來。我在剛上高中的這段時間里,地理堂上就基本沒聽過老師講,不是睡覺就是直接做題,只要把基本概念和生活常識聯系起來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在這個層次,向大家推薦一本書《系統學習完全工具》,裡面介紹的系統思維導圖就可以發揮威力了。通過畫圖的方式整理知識體系,把握知識之間內在的規律,可以加深理解、梳理出清晰的思路,而且也就讓知識變得很容易記憶。
能否從第一個層次過渡到第二個層次,是高年級同學能否學好地理的關鍵。一定要改變低年級地理靠「背誦」的習慣,轉為「理解」——徹底理解,我們才能真正學好高年級地理。
第三個層次:綜合運用
把自然地理的規律梳理清楚之後,再來結合地圖學習和理解人文地理的相關內容,就會變得舒服很多。有了地圖、有了地理規律,這個時候看什麼地理問題都可以很輕鬆了。 比如:在復習我國南、北方差異時,可從位置、范圍、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資源、農作物、農業基地、工業基地或地帶等方面列表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復習「美國、日本地理」,可從位置、范圍、自然條件、工農業發展狀況,首都和主要城市等方面列表進行綜合比較。這些東西,看起來很復雜,實際上分解開來之後,就是兩點:一是地圖上的空間關系,二是受地理規律影響的經濟社會關系——農作物的種類是由地形、氣候等決定的,首都和城市分布也和地形氣候等因素密切相關。
換句話說:第一個層次是以地圖學習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學習;第二個層次是以規律的理解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像高年級的過渡;第三個層次是把規律和地圖結合起來學習,是對高年級的要求。一次做好這三個層次,我們就一定能學好地理。 望採納 謝謝
Ⅱ 如何巧記初中地理地圖
學習地理其實不難,首先要有興趣。
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必經之路,堅持看地圖,要一有空隙就看。
把地圖當漫畫來看,當小說來看,就是上課睡覺的時候都爬著世界地圖冊上。
即使看著看著就忘也要看,熟能生巧。
和同學比找地名。
大家拿出同一本地圖,一個人在地圖里找出一個不明顯的地名或什麼事物,讓其他同學找到地名在地圖的哪裡,看誰找出最快,用這種方法可以迅速提高你的地圖知識。
只要把地圖記熟了,再結合課本內容學習初中的區域地理那就很容易了。
懂得看只有地圖局部的內容。
做練習的時候,隨時去對照看地球儀、地圖。
要多動手、准確填地圖——動手可以加強記憶。
Ⅲ 怎樣比較容易記住八年級上冊地理書裡面的地圖呢
記地圖的輪廓的時候,你可以一點一點把每一部分的大致形狀記下來,在腦子里模擬一個空間圖。如果該部分像生活中的某些實物(譬如黑龍江省的輪廓像只天鵝),你可以進行聯想記憶,這樣效果更好。
記地圖里的名稱,可以參照一定的次序,比如從上至下、從左至右,而且千萬不能疏漏它的大致方位
我的方法起碼不會錯(兄弟地理課代表呢)
Ⅳ 怎樣速記初中地理地圖
學看地圖,很關鍵的一點是對地理信息要有所了解,也就是圖中所體現出來的潛在信息,尤其是比較抽象的地圖。比如氣壓圖,就要理解得來氣壓的概念,高低壓分別呈現何種狀態;等高線圖,要知道不同的地形大致是怎麼體現的,出現異常的情況,代表了什麼,其實地理學習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還有某些特殊情況,一般就可以通用了。至於更為形象的地圖,就得看個人的平時積累了,比如某個國家、省市的形狀,或者給你某個輪廓,就要明白是在哪裡,這都是靠平時積累起來的,一張圖可能只有一個標題,但不是只有一種信息,學會去發掘,就像裡面有其他的寶藏一樣,積累多了,慢慢地自己的讀圖能力就會提升上去了。
Ⅳ 怎樣背初中地理地圖
個人經驗------看完採納
第一步:先仔細觀察各大洲(或一塊地區)的形狀酷似什麼東西?從而加深它在腦海中的印象。
第二步:在圖像中一點點地添加內容,比如:大概的經緯度、在世界地圖中所處的位置(有什麼之最沒有)、地形(主要以什麼地形為主、具體的分布情況是什麼)、氣候(有什麼樣的氣候、形成那種氣候的原因)、農作物(代表性的)、人口分布(有什麼樣的特點,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周邊的地形及鄰國、經濟情況、文化特點(宗教等)、河流……
第三步:不要刻意去記憶,這樣會很容易忘記,可以加強無意識記憶,即每次花上3-5分中記其中一個內容,多復習即可。
希望你能考個好的成績!加油!
Ⅵ 怎樣學好初中地理。怎麼記地圖才記得牢
1、多思考,不要死記硬背,多問問什麼。
2、多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試著解決實際問題。
3、多看圖,按一定順序,多運用想像,借用擬人辦法,要學的有趣。
給你幾幅圖你看看
ok?
Ⅶ 地理怎樣才能記住圖
我的方法:
1、多看圖,將國家或地區的大致位置形狀記住,並與同學互相提問,比賽誰先找到某個國家或城市,練的時間長了,就能記住圖了。
2、培養興趣,我同學對地理的興趣不大,一看圖就頭疼,我因為從小就喜歡看地理方面的書籍,所以看圖對我來說是很愉快、很輕松的事。你可以想像你將要到某個國家去旅行,所以要找到它在地球上的哪個位置,都有哪些城市,相鄰的國家有哪些,有哪些河流穿過這個國家,交通樞紐在哪裡……這些都可以把它聯繫到看圖中去。
3、學會運用。看到時事新聞時,比如現在利比亞、日本等曝光率高的國家,你可以在地圖上找到它們的位置,認識形狀,並運用發散思維找找跟他們關系密切的國家的位置,時間長了,你會記住很多圖的。
4、像地形圖、溫度分布圖等,需要比較有耐心,它們比較麻煩,如果你在政區圖中打好基礎了,這些圖就會輕松多了。
說了不少,以上都是我的切身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Ⅷ 初二地理:中國各省地圖怎樣記得更快更牢
其實記憶地圖不是很難,就是時常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我小時候家裡就掛了一幅中國地圖一幅世界地圖,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看看。後來直接導致我超級喜歡地理。現在不但中國地圖記得熟,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輪廓我一看就知道,慢慢積累吧!
土地形狀可以根據地形啊~河流啊~鄰省的形狀啊~省會的位置啊~歷史世家啊~等等記憶。比方說,你記住一個省,那我家鄉湖北省做例子吧!湖北接壤的有安徽河南陝西重慶湖南江西,在湖北的東北端的省界線是承斜線的走勢的,那麼河南省的部分省界線也會是承斜線的走勢,然後就好判斷了,然後整個中國你只用記住幾個靠中間點的省的形狀,一次類推就可以推出其他省的形狀了。
省會的位置也很關鍵,其實中國中國很多省份的形狀都很有特點,難記的就青海,安徽,山西,湖南,貴州,吉林,他們有的省會位置很微妙。因為一般考地圖的都基本會標上省會的位置,這樣是個突破點,比如青海省的省會西寧的位置在青海的東端很偏的位置,這樣青海就可以確定啦·!!
然後,地形啊,河流啊一些自然景觀的分界,比如陝西和山西他們就是以河流交界,湖南湖北是洞庭湖交界等等等等。
地理是一門需要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要是不喜歡的話學好不是很容易。 其實要是喜歡地理,記地圖什麼的都是浮雲,樓主加油吧~
Ⅸ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地理識圖能力
初中地理其實並不難,學好地理首先要會看圖,邦德華納老師總結了一些地理學習方法,同學們可以參考看看。
1.地理圖冊抱著睡,沒事默畫地圖。相信大家都人手一本地理圖冊吧,畢竟是學習地理科目必備的武器。
2.把地理圖冊逐字閱讀一遍,邊看邊做筆記。圖冊上的所有圖都要看,包括圖片旁邊的文字也要認真通讀,比如一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等都要看,這些將來都是你答題時的要點。
如果有看不懂的一定要標注出來,找時間集中問老師,千萬不能擱置不管。掌握圖名、讀圖例、讀正圖的順序,通過整體讀圖實現相關的地圖信息的提取。學生一定要掌握多種讀圖方法如空間順序法(如氣溫、人口分布圖等等)、邏輯順序法(如氣候形成示意圖)、時間順序法(如產量增產圖)等等。這些讀圖的方法應滲透於地圖本身蘊含內容的挖掘之中。
你也可以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貼到床頭,睡前醒後都看一遍,這樣中國的疆域和區劃以及地形、溫度帶分布等知識心裡就有譜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也印在腦子里了。
背會了,就拿張白紙,自己默畫地圖,腦海里回想著這些地方的山川河流、人口、城市等。之後不管題目考你什麼,你腦子里都能想起相關內容,分自然全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