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調查報告怎麼寫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陳述式如《東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提問式如《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
副題標明調查的對象、范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於「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范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思考》等。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列出調查的主要內容,格式如下: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
調查方法:
調查人:
調查分工
(三)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
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1)地理調研報告怎麼寫擴展閱讀:
調查報告的特點:
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寫實性。調查報告是在佔有大量現實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用敘述性的語言實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觀事物。充分了解實情和全面掌握真實可靠的素材是寫好調查報告的基礎。
(二)針對性。調查報告一般有比較明確的意向,相關的調查取證都是針對和圍繞某一綜合性或是專題性問題展開的。所以,調查報告反映的問題集中而有深度。
(三)邏輯性。調查報告離不開確鑿的事實,但又不是材料的機械堆砌,而是對核實無誤的數據和事實進行嚴密的邏輯論證,探明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預測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提示本質性和規律性的東西,得出科學的結論。
(四)時效性。
日前,2013年房地產市場持續活躍,前11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已經超過2017年總量,同比增速達19.5%。此前密集出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也被市場消化,活躍的剛性需求推動住宅市場量價齊漲。而為了給市場降溫,年末一二線城市陸續出台地方調控政策,包括嚴格限購、提高二套房的首付比例等。
預計短期內針對住宅市場的調控仍將持續。該報告預計,未來10年,中國報業發展將呈現八大趨勢:報紙出版的集約化水平將大幅提高;報業第四個增長周期即將到來;中央黨報和省級黨報將確立高端主流大報的領導地位;都市報的發展模式將重大轉型;
行業專業報紙將普遍樹立資源中心觀;「數字報業」將改變傳統報業形態;職業報人和職業報業經理人群體將加速形成;海外報業市場將成為新的發展空間。
⑵ 關於地理的調查報告
國土資源部 國家統計局
全國農業普查辦公室
關於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主要數據成果的公報
根據國務院決定,我國自1984年開始的全國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截止到1996年全部完成,並將數據成果統一到了1996年10月31日同一時點。這次調查,全國組織了50多萬專業人員,採用航空為主的遙感資料和大比例尺地形圖,全野外實地調查的方法,逐地塊調繪量算面積,查清了每個地塊准確的土地數據。逐級匯總出全國土地類型、數量及分布。農業土地面積普查是全國農業普查的重要內容之一。這項調查是以全國土地詳查的原始資料為基礎,通過土地變更調查取得分行政村的耕地面積數據。這一重大成果為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制定有關政策、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各地、各部門編制規劃和計劃等應採用公布的土地調查數據;農用地轉用、徵用等應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確定的地類、面積為准。全國土地利用現狀數據根據全國土地調查結果變更後,農村土地承包、農業稅賦以及其他涉及農民負擔等現行政策都不作調整。
一、調查的全國主要地類面積
耕地:13003.92萬公頃(19.51億畝)
其中坡度大於25度的陡坡耕地607.15萬公頃(0.91億畝)
園地:1002.38萬公頃(1.50億畝)
林地:22760.87萬公頃(34.14億畝)
牧草地:26606.48萬公頃(39.91億畝)
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407.53萬公頃(3.61億畝)
交通用地:546.77萬公頃(0.82億畝)
其它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
二、 我國耕地分布及質量狀況
(一) 耕地面積總量
我國用來種植農作物的耕地面積,包括新開荒地、休閑地、輪歇地、草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它樹木的土地;耕種三年以上的灘地和海塗。耕地中包括南方寬小於1.0米,北方寬小於2.0米的溝、渠、路、田埂。據匯總的結果顯示:截止1996年10月31日,全國耕地面積為13003.92萬公頃(19.51億畝)。分東中西部地區來看,東西部地區的耕地面積較少,各佔28.4%,中部地區較多,佔4.32%(見表1)。
(二)耕地質量結構
在全國耕地面積中,坡度大於25度的陡坡耕地607.15萬公頃(0.91億畝)。分東中西部地區來看,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見表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應當有計劃地逐步退耕還林、還草,改善生態環境。
表1 東中西部耕地分布情況
地區
耕地面積
佔全國比重(%)
萬公頃
萬畝
東部地區
3695.59
55433.83
28.4
中部地區
5611.89
84178.33
43.2
西部地區
3696.45
55446.68
28.4
表2 東中西部地區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積
地區
耕地面積
佔全國比重(%)
萬公頃
萬畝
東部地區
38.67
580.00
6.4
中部地區
104.00
1560.00
17.1
西部地區
464.00
6960.00
76.5
在耕地面積中,無灌溉設施的耕地比重高於有灌溉設施的耕地,分別佔60.2%和39.8%;分東中西部地區看,東部地區有灌溉設施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區的無灌溉設施比重大(見表3)。
表3 東中西部地區有灌溉設施和無灌溉設施的耕地佔各自耕地面積的比重
有灌溉設施耕地比重(%)
無灌溉設施耕地比重(%)
東部地區
57.7
42.3
中部地區
32.9
67.1
西部地區
32.4
67.6
三、土地基本國情未變,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仍是長期任務
在土地面積的調查中,以國際和國內標準的公頃和市畝統一了各地在耕地面積計量中普遍使用但標准不同的「習慣畝」。同時,對耕地的概念和口徑范圍也實行了統一標准,包括了北方寬二米、南方寬一米以下的溝、渠、路、田梗面積。全國耕地面積調查數比經常性的統計年報數大3506.83萬公頃(5.26億畝),主要是耕地面積數據的計量單位和統計口徑標准化了,數據准確了,實際耕地並沒有增加。
從人均耕地看,全國人均耕地面積0.106公頃(1.59畝),仍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地區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大於0.13公頃(2畝)的12個省,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自然條件較差、糧食產量較低的地區。人均耕地少於0.067公頃(1畝)的7個省(市、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和京津滬三個直轄市。這些地區自然條件較好,糧食產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減少的地區。
我國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後備資源不足。這是我國國情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實現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是我們當前執行基本國策的重要措施和目標。
參考資料: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20331_15502.htm
⑶ 地理調查報告怎麼寫嘞!
材料(感性知識——從身邊咨詢 上網査詢 書中獲得) 實質(你的綜合 從材料中發覺重點 言簡意賅的概括) 具體過程應尊從報告重點 然後通過有效的鏈結 那要看你自己嘍 當然 最好參考一下範文行文格式
⑷ 關於某個地方的「鄉土地理調查報告」怎樣寫吶
「送溫暖,獻愛心」社會實踐報告
摘要:記得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和尚做了一件很嚴重的錯事,他回去向師傅承認錯誤,但師傅不肯原諒他,並對他說:要我原諒你,除非佛桌上能開花!於是小和尚絕望的下山了。結果第二天,佛桌上開滿了鮮花……
其實在這個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錯誤,而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人心都是肉長的,每個人都會感動,只是在一次次受到傷害和欺騙之後,人們學會了隱藏感動!於是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冷……其實只要我們每個人能夠多一點關愛,世界上就會少一起犯罪!
高牆深處的人們需要我們共同去關愛、去感動!
關鍵詞:關愛·感動·溫暖
2005年寒假,我隨同聊城大學「送溫暖,獻愛心」文藝演出自願者服務隊來到了聊城監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我懂得了有一種感情叫做關愛,有一種感受叫做感動,有一種感覺叫做溫暖。
【關愛】「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聽著韋唯的這首《愛的奉獻》走了這么多年,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懂得了什麼叫「關愛」。以前看到別人沉淪,我的觀點一直是「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但當我看到高牆裡面那些被人們稱為社會敗類的大老爺們聽著《愛的奉獻》流淚的時候,我知道我錯了!以前總以為關愛的對立面是仇恨,其實不是,關愛的對立面從來都不是仇恨,而是漠然!用心體會一下《愛的奉獻》,然後捫心自問:我們是否應該為高牆裡面的人們負一點責任呢?!如果沒有我們的漠然,沒有我們的落井下石,他們或許會像我們一樣在高牆的外面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拋棄我們的偏見,去關愛那些高牆深處的人們!因為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 請不要讓這種奇跡因為我們的偏見而隕滅。好嗎?好嗎!
【感動】當我看到一群在外面叱吒風雲的男人,聽著一首《愛的奉獻》而流淚時,我說我不懂得什麼叫感動,你或許不信!當我看到服刑人員真誠的眼神時,我還說我不懂得什麼叫感動,就連我自己都不信!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他們的眼神,你真的可以讀出什麼是感動!!
感動是一種態度,人世間的醜陋往往來自於人們之間的漠然;感動是一種心情,流過眼淚後就笑了,笑過之後就放了;感動是一種美德,它可以讓人世間充滿了溫暖。
【溫暖】在實踐過程中,我與一名一級寬管犯作過短暫的交談,他是一名五十多歲的男人,當聽到《愛的奉獻》的時候,他沒有眼淚,但我知道他流淚了,流淚有兩種:一種流在臉上,給別人看;一種流在心裡,自己品嘗!通過交談我了解到,他是因為父母離異,家裡從來沒有給過他溫暖,所以他便慢慢的開始打架,偷盜的生活,最終因致人重傷而走進高牆。開始的時候他一直消極的抵抗著監獄工作人員的關懷,但他慢慢的改變了,因為他感覺到了溫暖,監獄里的工作人員給了他家一樣的溫暖!所以他積極改造,並由一級嚴管犯變為了一名一級寬管犯。
給別人一點關愛,讓自己收獲一份感動!
給自己一點感動,讓別人感到一點溫暖!
給別人一點溫暖,讓世間變得更加美好!
走盡心靈,請傾聽他們悔改的心聲!
關注情感,請體會他們無言的感動!
⑸ 地理調查報告 1000字 急需
在2006年的一個星期里,泰安市天氣變化無常,以陰雨天氣為主,我們小組六人走進公司企業、大中小學,走家串戶訪談交流、作調查問卷,希望能夠得到科學的數據,並以此為依據研究當今人們對漢字規范使用的重視程度。
八月二十四日,我們小組六人在陳鵬老師的帶導下,乘火車離開青島並於次日抵達活動地山東泰安。作為隊長,我安排好了生活起居問題後,強調了活動內容和重要性,隊員們就開始忙著活動的前期准備。有的畫海報,有的討論活動的細節,我聯系了當地的市團委和學聯委的老師,為我們日後的活動做好准備。看到隊員們熱情高漲,我堅信此次三下鄉活動定能出色的完成。
8月26日,我們在泰安市大街小巷走家串戶做調查,和當地的居民互相交流做調查問卷。8月27日我們在泰安學院附屬中學作調查。8月28日,我們在當地小學做調查,並參觀了在泰安市政府舉辦的泰山書畫展8月29日,我們和山東農業大學的學生交流做調查。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份,被調查者中普通居民、店鋪老闆、公司經理佔2/5,中小學生佔3/10,大學生佔3/10。白天我們做調查和洽談交流,夜晚總結當天活動,補充活動中的不足並就活動主題根據當地情況作更深入的討論。泰安天氣變化無常,早晨還陽光普照,中午就陰雨連綿甚至暴雨傾盆,隊員們的衣服都淋濕了,體質稍差的女隊員感冒了。活動開展到最後,大家均已疲憊不堪,但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大家又十分高興,幸福得像個孩子。俗話說得好,苦盡甘來,在當地的團委老師的支持下和居民的理解下,我們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以下是此次活動調查的部分內容和調查數據:
人們認為寫好漢字是自尊愛國表現的佔74.3%,認為寫出的漢字自己認識並可以交流即可得人佔25.7%;在平時讀書寫字時,人們會認真寫好每一個字並注意規范使用的佔57%,而不去考慮那麼多的佔42.6%;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能經常看見錯別字的佔56.4%,很少看見錯別字的佔2.6%;在問及如果他人將自己名字寫錯,會覺得對方素質低的佔9.3%,不高興的佔44%,持無所謂態度的佔6.7%;在問及是否重視自己或孩子的漢字書寫時,重視的佔41.7%,不重視的佔52%。
科技的發展是想像力的結晶,需要文學的手段加以培養,但是現實殘酷得告訴我們,語言與文字的知識淡化正在越來越沉重地困擾年輕的一代。
由於過多地使用電腦,收發簡訊蔚然成風,人們很少再親手寫字。一個副作用就隨之產生了——本來會寫的漢字,今天居然不會寫了!實在不可思議!明明受過正式教育!可是我國一代青少年和成年人,真的有越來越多的人提筆忘字了!毫無疑問這是令教育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可怕傾向!在美國常可見到那些被叫做「ABC」的華人(American Born Chinese)呢?應該說,在中國民眾中,受過正規教育,卻越來越弄不清漢字的筆畫結構,越來越寫不好漢字的人群的大量出現,這是一個不可小視的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是大事一樁,不是小事一則!國家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長在「中國信息化趨勢報告」中寫道:語言強調不僅是國家強弱盛衰的象徵,而且語言也會促進國家的發展壯大,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民族的象徵,是「軟國力」的核心。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80%的信息由語言文字來負載傳遞,語言信息技術和語言產業成為當今經濟快速增長的「新寵」,語言構成「硬國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滅種先滅文」!文字方面的這種「和平演變」,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光大,的確是一個不祥的徵兆!越來越多的人提筆忘字,越來越多的人寫字歪歪扭扭!且不論這是「電腦的功勞」,抑或是「手機的罪過」,可以肯定的是:長此以往,漢字的生命力,漢字的走向,一定會成為又一個事關中華文化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
現實生活中人們在寫字的時候存在著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生造亂用,繁簡並用等現象,在廣告招牌,學生作業,教師講義,公文信函甚至名家手札中都隨處可見,規范漢字的書寫和使用一混亂到了令人難以容忍的地步!而與此同時出現的另一種現象是人們的寫字水平正每況愈下,不僅社會人員寫字差,學生寫字能力差,連某些教師寫字水平也差,這不能不說是我國規范漢字的悲哀!而當今的大學生認為總有一天電腦鍵盤會取代筆的人竟達到11%,他們當中似乎都不贊同大學應該繼續語文教育,這使得許多大學生變成了文憑機器,素質卻相對很低。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語言文字法》,並於2001年1月1日發布,進一步趨榮立了漢字書寫規范,明確了書寫規范漢字的道德意識和法律責任。對全面普及推廣規范漢字發揮了指導作用,一些文字工作者據此編纂了大量的詞典和字典,為推動規范漢字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為什麼社會上仍會出現這些使用漢字的混亂現象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 傳統的書法觀念根深蒂固,混淆了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的概念。
傳統的書法理念存在著這樣兩種不全面的認識:一是只要符合碑帖里的字就是規范漢字;二是認為寫字一定要從臨摹碑帖入手,碑帖雖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但其中有很多異體字,很對人臨習了碑帖以後往往難以改正寫異體字的習慣。如果一開始就從臨習碑帖入手的話,學生難以入門,不如直接從規范漢字的基本筆畫,偏旁部首,基本結構和筆順規則入手,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並奠定了良好的漢字規范意識。
二. 電腦時代的快速發展,使得社會忽略了規范漢字書寫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腦的普遍應用,使人們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觀念,即認為只要學會了電腦打字,字寫得好壞無關緊要。殊不知,電腦中任何一種筆畫輸入法都是以規范漢字為基礎來編碼的。如果不會寫,不會用規范漢字,要學會電腦打字,提高打字速度也就無從談起。
三. 薄弱的寫字教育,是規范漢字書寫教育普遍推廣的最大缺陷。
從我們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規范漢字書寫教育尚未引起各地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很多中小學校都沒有開設寫字教育課程,更沒有配置專業的書法教師,一些教育機構也片面地強調提高學生的聽,讀,記的能力,而忽視了寫字能力的培養。有的老師認為指導寫字是軟任務,教學時間不夠,往往就把指導寫字的環節省掉了,有的老師習慣用課件指導寫字,板書范寫漸漸在寫字指導中消失了。由於指導不力,學生寫字的質量不容樂觀。
加強寫字,一是要從思想上重視。電腦時代仍需要寫好字,不僅是交流的需要,還是提高個人文化修養和民族素質的需要:二要以身作則,語文老師一定要練就一手規范,美觀的板書字:三要加強寫事指導,包括寫字,執筆姿勢,良好的書寫習慣。對低年級的學生特別是剛剛入學初學寫字的學生,寫字指導一定要到位,一筆一劃的起筆,止筆,一筆一劃的占格,佔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每個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間的穿插挪讓。。。。。。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並且要邊講邊板書示範,而後讓學生先描後臨,發現問題,再做指導。一定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力求使每個學生不僅把字寫對,而且寫得端正,整潔。
四是一部分劣質硬筆書法字帖充斥市場,阻礙了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的推廣。筆者從嚴格的規范角度對書店裡銷售的各類硬筆字帖進行了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打著規范漢字名義的硬筆字貼錯訛百出,甚至將本來規范的漢字寫成了不規范的漢字,這些字帖作者既有初出茅廬的青年,又由久負盛名的學者。五是糾正人們的思想誤區。很多人認為,字寫的越草亂越難以辨認才夠韻味才夠「帥」。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盡快、更好地普及推廣規范漢字呢?我認為,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 要充分認識到推行規范治安書寫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深遠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語言文字法》第十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通過漢語文課程教授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的漢語文教材,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因此,各中小學校應開設規范漢字教育課程,宜每周開設2—3節課的寫字課,努力培養孩子們的漢字書寫規范意識。有條件的還應配備專業的書法教師。
二. 要高度重視規范漢字書寫教育在推廣普通話中的積極作用。學好、用好普通話與加強規范漢字書寫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學好普通話有助於加強規范漢字教育,加強規范漢字書寫教育又可促進推廣普通話。要加強對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的意義、作用和功能、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模式和方法的研究。要明確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的目標,不斷探索規范漢字書寫教育培訓、輔導、測試、比賽和交流等體制的研究,從而更好地為推廣普通話服務。
三. 要嚴格規范漢字字帖的出版標准。建議以後出版社凡以規范漢字名字出版的字帖都應由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來審核把關,「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規范漢字書寫專業委員會」也要切實加強對硬筆字帖出版市場的監控,從而堅決杜絕那些劣質硬筆字帖流入市場,以免貽害一方,要轉變傳統的書法理念,樹立現代規范意識。
四. 各種中小學教材和學生讀物要多使用正楷印刷體。因為楷體字代表了規范漢字書寫的筆畫標准形狀,各種教材、讀物應以楷本字為主,盡量少用或不用其它字體(如宋體、黑體等),更不要使用各種美術字,使學生們一開始就接觸到標準的規范漢字。
五. 要加大宣傳力度。一些雜志報刊(尤其是書法專業報刊)應辟出「規范漢字」專欄,全面宣傳規范漢字知識,形成「規范漢字人人曉,人人都寫規範字」的良好局面。例如我們准備開展「寫好一筆中國字,做好一個中國人」的大型簽名活動。敢於指出名人名著的錯誤,不應做名人的奴隸,否則不配做漢語傳播者,而是遭踏語言的罪魁禍首。這就要求我們做語言文字工作的同志,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對待自己的工作,決不能急功近利,要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要多向大家學習,更要向人民群眾學習。
在現代社會中因為漢字的不規范使用,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個人,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如「訂金」與「定金」的官司就層出不窮。一些公司企業認為一個真正的人才應該具備書寫好漢字並規范使用的佔45%,正驗證了「看一個人的字就可以了解這個人」這句話。不好好學習語言和文字的知識,就將在現代社會生活中處處碰壁。所以,我們必須牢牢掌握祖國母語的正確表達,必須認真地掌握漢字的書寫與使用。
⑹ 關於地理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只能給你一個範例讓你參考了。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沭河發源於沂山南麓,境內段長76.5公里,流域面積1718.4平方公里;濰河貫穿五蓮縣、莒縣,境內段長121.4公里,流域面積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內大河,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060平方公里。日照無天然湖泊。人工湖泊有日照、青峰嶺、小仕陽3座大型水庫和馬陵、巨峰、戶部嶺、嶠山等10座中型水庫,總庫容95913萬立方米。 日照海岸位於黃海中部,岬灣相連,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綉針河口,全長99.6公里,屬於比較平直的基岩沙礫質海岸。海岸線上有石臼灣、佛手灣兩大天然港灣與日照港、嵐山港組成的日照港群。近陸島嶼有桃花島、出風島;遠有平島、達山島和車牛山島組成的「前三島」,面積0.321平方公里。沿海灘塗7.6萬畝。淺海水域廣闊,10米等深線面積有30萬畝;20米等深線水域適宜養殖面積100萬畝。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很大。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2007年全市氣溫異常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時數偏少。全市年平均氣溫14.1℃,比上年偏高0.1℃,較常年偏高1.4℃。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6.8℃,出現在6月8日,年極端最低氣溫-9.9℃,出現在2月1日;年降水量全市平均1025.9毫米,比上年偏多457.4毫米,較常年偏多257.2毫米;年日照時數全市平均2104.0小時,比上年偏少19.3小時,較常年偏少328.9小時。 答案補充對了,這兒有一個日照市的市志,有地理環境的詳細資料,多看看,會寫出好作文的。 http://www.rzsq.com/rzInfo/zlkDisBookContent.aspx?Content=Digital&BookID=200803290183
麻煩採納,謝謝!
⑺ 地理調查報告怎麼寫
只能給你一個範例讓你參考了。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
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沭河發源於沂山南麓,境內段長76.5公里,流域面積1718.4平方公里;濰河貫穿五蓮縣、莒縣,境內段長121.4公里,流域面積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內大河,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060平方公里。
日照無天然湖泊。人工湖泊有日照、青峰嶺、小仕陽3座大型水庫和馬陵、巨峰、戶部嶺、嶠山等10座中型水庫,總庫容95913萬立方米。
日照海岸位於黃海中部,岬灣相連,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綉針河口,全長99.6公里,屬於比較平直的基岩沙礫質海岸。海岸線上有石臼灣、佛手灣兩大天然港灣與日照港、嵐山港組成的日照港群。近陸島嶼有桃花島、出風島;遠有平島、達山島和車牛山島組成的「前三島」,面積0.321平方公里。沿海灘塗7.6萬畝。淺海水域廣闊,10米等深線面積有30萬畝;20米等深線水域適宜養殖面積100萬畝。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很大。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2007年全市氣溫異常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時數偏少。全市年平均氣溫14.1℃,比上年偏高0.1℃,較常年偏高1.4℃。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6.8℃,出現在6月8日,年極端最低氣溫-9.9℃,出現在2月1日;年降水量全市平均1025.9毫米,比上年偏多457.4毫米,較常年偏多257.2毫米;年日照時數全市平均2104.0小時,比上年偏少19.3小時,較常年偏少328.9小時。
⑻ 湘江地理調查報告,怎麼寫
1.湘江經濟走廊經濟地理邊界的界定
湘江經濟走廊作為一個經濟地域有其自然地理基礎,即它與其它地理區間有著明顯的地理邊界,而其內部又有自然地理特徵的共性。在湖南,其東部的湘贛山地構成一條南北走向的界線,南部和西部同樣為山地或丘陵地,只有北部是敞開的。從自然地理上看,湘江經濟走廊是這些山地和丘陵包圍的一個相對完整的自然地理單元,南可達湘粵邊界,西可達湘中。但是,緊密的經濟聯系和具備明顯的整體經濟地理區域功能才是經濟走廊存在的核心內容,只有當經濟走廊的經濟空間馱載在它的自然地理空間之上,才能較准確地界定它的空間范圍,自然特徵和經濟特徵必須同時考慮。從空間相互作用原理可知,聯系緊密的經濟區域內部具有明顯的次區域間互補性、很小的空間活動障礙和較多的可介入機會。而作為一個具備整體功能的經濟走廊,它能區別於相鄰的經濟地域而相對獨立存在,是因為其外部介入機會較少,主要原因是空間聯繫上的距離障礙。基於上述考慮,採用蘭利斷裂點公式可以大致確定湘江經濟走廊的空間范圍。湘江經濟走廊的核心是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構成的三角形城市區,確定湘江經濟走廊的范圍只需確定以此為中心的南北軸向長度和東西幅寬。毗連走廊的國家級經濟中心北為大武漢,南為廣州,據斷裂點的公式:BP=Dij/1+ ,其中i、j是兩個居民點,Dij為二點間距離, Pi、Pj為二
居民點人口,BP是從居民點i到斷裂點的距離。 由此可以大致標出走廊的南北界限。在實際計算時,可用人口數量、經濟總產出量等不同的指標引入模型公式。在我國,經驗表明,城市人口規模與其經濟總量關系密切,所以在界定湘江經濟走廊界限時宜採用人口數量指標。走廊以東為高大山脈組成的省級行政邊界,在某種程度上阻隔著東西兩側的經濟流動,顯然走廊區東界為湘贛行政分界線。走廊區以西鄰近的吸引中心有常德、益陽、邵陽和永州。據同樣的方法可以計算出西部界線。通過計算,湘江經濟走廊的邊界大致如下:岳陽以北4公里,大致以長江幹流為界,岳陽以西常德方向距離岳陽62公里,大致包括湘北的岳陽市及其衛星縣;長沙以西益陽方向距長沙40公里,大致除寧鄉西部山區外,包括了長沙市及其衛星縣;湘潭以西婁底方向距湘潭48公里,大致包括了湘潭、株洲二市及其衛星縣;衡陽以西邵陽方向距衡陽59公里,衡陽西南永州方向距衡陽73公里,衡陽以南廣州方向距衡陽103公里, 大致包括衡陽市及所轄衛星縣。經濟走廊東界為湘贛交界的幕阜山、羅霄山脈等高大山脈。
2.湘江經濟走廊的區域組成及其概況
根據前述結論,綜合考慮地形地貌條件及行政區劃因素,可以確定湘江經濟走廊的經濟地理范圍包括湘江中下游地區的衡陽、株洲、湘潭、長沙、岳陽五個省轄市及其衛星縣。由於湘江中下游地區以其優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資源、發達的交通、緊密的區際聯系及其良好的生產力空間配置基礎,加上悠久的歷史、發達的科技文化,使該地域自古以來就是南方重要的經濟開發地域。長期的開發和投入,促進了生產力的持續成長。時至今日,一條產業密集、人口眾多、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經濟走廊已明顯凸現出來。該區域目前不僅是湖南省的經濟重心,而且也是我國南方一條重要的經濟軸帶。湘江經濟走廊總面積59209 平方公里,人口2383.85萬,城鎮人口608.27萬人,東西平均寬約120公里,南北長約470公里。 湘江經濟走廊是湖南省產業空間結構的第一級發展軸,面積僅佔全省總面積的28%,而人口卻佔全省總人口的37.5%,國內生產總值、工農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總值、郵電業務總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及綜合交通網里程等指標(均指96年年末)分別佔全省的47%、55.7%、37.3%、57.4%、51.0%和50.1%。走廊內城市發展水平也是全省最高,根據全省29個設市城
市1994年9 項社會經濟統計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城市綜合實力排序前五位的依次是長沙、株洲、岳陽、湘潭、衡陽,均為經濟走廊內城市。此外,具有開放性的、發達的交通網路是湘江經濟走廊最大的特點,這里具有發達的束狀交通干線,並以此為核心形成了發達的綜合交通網路。南北向束狀交通動脈由湘江幹流、107國道、京深(珠)高速公路(在建)、 京廣鐵路等交通動脈緊密平行排列,成為名符其實的大走廊。其次在東部還有一條縱貫南北的地方鐵路和106國道平行穿越山區, 對於東部偏遠山區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東西向的側支線主道多達19條, 其中自束狀動脈向東延伸的有7條,向西延伸的有12條,反映經濟走廊的側向經濟聯系與西部緊密。這種交通體系的空間結構對充分利用來自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及省內的湘西、湘南的能源、礦產、原材料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同時走廊內的農業產品可通過束狀動脈向珠江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輸送,進入國際國內大市場,又可通過西向支線開拓中國中西部國內市場。這給外向型經濟空間的重建、調整與優化提供了最佳條件。
3.對湘江經濟走廊產業布局條件的重新認識
在經濟轉型時期,重新認識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重新評價產業空間結構合理性,並進一步對其進行優化和調整,是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湘江經濟走廊目前的產業空間結構基本上仍然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在新形勢下,湘江經濟走廊經濟發展的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周邊地區的迅速崛起使其處在一個新的宏觀產業空間之中。湘江經濟走廊目前相對封閉的產業空間結構、鬆散的地區間空間聯系等都必須進行調整。如何調整,必須首先對產業布局條件進行重新認識。
3.1經濟地理位置。湘江經濟走廊連通省內的湘南、 湘北和湘東地區,通過資水、沅水、澧水和湘黔、長石鐵路又將湘中和湘西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省內成為各大經濟區域間聯系的樞紐。能否使經濟區域成為開放性區域,能否使其經濟參與國際國內分工,良好的宏觀區位條件至關重要。湘江經濟走廊最大的區位優勢就是地處江南腹地,是上海、廣州、武漢、重慶四大經濟中心射輻區的交匯點,處在經濟發展水平最高、開放度最大的珠江三角洲北緣,其間有湘粵經濟協作區和湘南綜合改革試驗區等特殊經濟區域相連接。湘江經濟走廊同時是長江沿江開發開放帶的組成部分。從其區位看,正好位於長江沿江開放帶和珠江三角洲北緣之間,並以「走廊」的空間形式將這兩個巨大的國家級開放區(帶)連通。這種開放區位不僅承擔橋梁和紐帶的聯絡任務,同時也為自身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會。湘江經濟走廊與珠江三角洲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經濟梯度,互補性強,可以充分利用其資金、技術、信息和發達完善的國際市場營銷網路發展走廊經濟。這樣,湘江經濟走廊就可憑借區位,同時接受長江經濟帶和華南經濟圈的雙重輻射和牽引,並能在兩個經濟區(帶)的滲透和融合中發揮重要作用。3.2自然資源與條件。湘江經濟走廊的地形為北部敞開, 南端閉塞,東部為高大山脈,西部為低矮丘陵的長條地形。內部由四個自然地理單元組成:東部山地,北部洞庭湖平原,中部為長(沙)株(洲)潭(湘潭)盆地,南部為衡陽盆地。走廊地處中亞熱帶,水熱資源十分豐富。年平均氣溫17.4—18.2℃,年平均降水量1482—1719毫米。土壤肥沃,多為湘江及其支流的沖積土壤,擁有佔全省34.5%的耕地,且多為中高產田,優越的水、熱、土條件使湖南絕大部分糧、棉、油生產基地都集中在湘江經濟走廊內。湖南是個農業大省,量大質優的農副產品資源是輕紡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湘江經濟走廊內具有全國意義的農副產品多達10多種,這些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在域際貿易和國際貿易中具有強大優勢。
湖南省的旅遊資源分布較集中,在地域上最集中的地區是湘江經濟走廊。這些旅遊景點形成三個不同特色的旅遊區,即以岳陽為中心的洞庭湖風光區,以長株潭為中心的革命紀念地和炎黃文化旅遊區,以衡陽為中心的南嶽風景區。湖南省在全國知名的旅遊景點共15處,走廊就有11處,旅遊景點密度大,在整個華中、華南區是少有的。湘江經濟走廊內除岳陽和衡陽有較豐富的有色金屬礦之外,其它能礦資源十分貧乏。非金屬礦資源雖較豐富,但因一些非金屬礦本身經濟價值小或市場需求量小,開采價值不大。有些礦產資源雖然貯量較大,但品位低,埋藏深,其開采利用成本高。如鐵礦、磷礦等。湘江經濟走廊內能源資源貧乏。煤炭總量少,煤質差,人均原煤產量不足0.7噸, 走廊內至今仍未探明是否具有開采意義的油氣資源。就水力、煤炭、有色金屬、岩鹽、瓷泥等重要資源的分布看,呈現南少北缺的總特點。
⑼ 地理實踐調查報告
滲透新課改 地理社會實踐調查結碩果
本報訊(王懷福 李建偉 見習記者 劉娟) 近年來,眉山一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滲透課改理念,將社會實踐作為教學的大課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在眉山一中校報《一苑中》最近兩期(79期、80期)校報上,刊載了十三篇該校學生地理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其中的一篇《眉山味聚特食品有限公司調查報告·2011級16班萬艷玲等》已被我國地理教育核心期刊《地理教育》2010年6期錄用。類似的文章,還有30多篇。
一些學生感言:這樣的研究是許多學生第一次脫離父母、脫離學校老師所開展的社會活動,會讓同學們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知道該怎樣去待人接物,能深刻認識到社會實踐調查,特別是調查報告的撰寫過程對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這樣培養了學生們從網上查找有關資料、打字、製表、繪圖能力。
從實踐的角度來學習地理,加深了對地理區位選擇的理解、運用和分析能力;豐富了課外知識,鍛煉參與社會實踐的膽量,為今後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同時也初步了解了市場經營管理的一些成功做法,對同學們走向社會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