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香港的地理位置很優越
1,我國地域寬廣,東西橫跨近三個時區,南北有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適合多種農作物耕作,既有多樣性,又有互補性,西高東低四千多米的落差,使高原豐富的雪水,向東形成了滋潤大地的河流,黃河,長江,怒江,瀾滄江等,流域面積廣大,給農耕提供了豐富的水源,東部的大海又使季風有豐富的水氣資源,可以說得天獨厚,更不用說那豐富的漁業和林業資源了.
2,我國地處歐亞大陸的東端,兩萬多公里的陸地邊界和多國接壤,一萬多公里的海疆又與多國隔海相望,海上交往,我們可與世界各國通航,路上直通西亞,乃至歐洲各國,也可以說在世界上,地利優越,及其方便對外開放,也是各國優選的投資國,軍事上的重要這里不多講.
3,因漫長的海岸線,我國有優良漁場,海產品豐富,漁業資源潛力很大,近年我國修建的深水港又使我國成為重要的貨物集散地,環太平洋國家的聯系,交往,促進了我國海洋事業的騰飛,造船業,海上運輸等海洋事業也成為我國經濟的關鍵領域.
❷ 香港、澳門、台灣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港澳地區:都位於珠江口,臨近珠三角地區。港澳地區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與珠三角地區的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的優勢互補。促進了港澳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珠三角城市依託香港,形成「前店後廠」的格局。)
台灣:.......... 1.台灣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中國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里。 2.廈門與台灣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優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灣,自古有「扼台灣之要,為東南門戶」之稱。自宋代以來廈門與台灣同屬一個行政單位,大陸移民始從廈門移往台灣。相似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與生活習性溝通了廈門與台灣人民的密切關系與往來,正如《台灣府志》所載:「台郡與廈門如鳥之兩翼,土俗謂廈即台,台即廈。」台灣人民70%的祖籍源於閩南地區,兩地人民情同手足。這種特定的地理與歷史淵源關系使廈門成為與台灣各項交流交往的中轉站和交通要道,更是經貿交往的集中地。
❸ 香港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體現在那些方面
以大陸為腹地,面向外海,且有一個足夠大的港口維多利亞港和碼頭,能容納百噸油輪。而且是一個世界級對外中轉站,從中國大陸去台灣、新馬泰等都要經其周轉,重要性可想而知。
❹ 香港的地理位置有何優越性
香港地處於華南地區, 珠江口以東, 南海沿岸
香港北接廣東省深圳市
香港西接珠江
香港與澳門特別行政區, 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海相望
香港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
香港島約81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76平方公里。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
❺ 香港和澳門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澳門特別行政區(北緯22°11',東經113°33')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岸,珠江三角洲西海岸。它是香港的東面橫跨大海。北部的澳門半島連接著廣東省的珠海。而南方則是氹仔、路環和路氹城所組成的大島,屬海島市,暫未有正式的名稱。
香港地理坐標為東經114°15′,北緯22°15′,它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毗鄰,南與珠海萬山群島毗鄰,距廣州約200公里。
該地區覆蓋香港島、九龍、新界和262個周邊島嶼。總面積為1106.3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島80.7平方公里,九龍46.9平方公里,新界978.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7平方公里。
(5)香港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越性擴展閱讀:
香港和澳門的地形地貌:
香港地形以丘陵為主,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擁有較少的平地,其中約20%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它們是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是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
澳門的地形類型是由低丘陵和平地組成。地勢南高北低。澳門的最低點是南海的海平面,海拔0米。最高點為路環島塔石塘山(KoloaneAlto),海拔172.4米。
❻ 香港的地理位置
國際商務中樞
地理位置優越(中國的南大門)
香港地處中國東南端,同時也位於迅速發展的東亞地區的中心地帶,位置優越。香港總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由香港島、一海之隔的九龍半島及新界組成,其中郊區多集中在新界。香港的235個離島也歸入新界范圍,最廣人為知的是大嶼山。大嶼山既是香港新機場的所在地,也是香港迪士尼樂園(預計於二○○五年開幕)的選址。在中心駕車或乘搭鐵路,迅即便可直達,十分便捷。本港公司在亞洲區以至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廣泛的業務聯系,而香港的企業家亦素以業務觸覺敏銳兼具備「生意頭腦」而馳名海外。香港擁有一個深水港,人口達680萬,秉承中國人刻苦耐勞的精神,與中國有不可分割的深厚關系。香港人處事靈活、教育程度高,而且富創業精神,正是香港能爆發驚人生產力和創造力的原因。香港地理位置特殊,每當北美地區夜幕低垂,而歐洲各國晨曦初現時,香港則已日光照耀。換言之,只要跨國公司在北美與香港、或歐洲與香港同時設有辦事處,實際上便可利用兩地時差,全日廿四小時運作,處理不同項目。對於從事信息科技及金融服務行業的公司而言,無疑十分便利。
全球服務中心
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中逾80%來自服務業。服務業的經營范圍包羅萬有,由遍及世界各地的海空運輸以至承包生產、軟體設計,無一不達國際先進水平。鑒於競爭劇烈,本港不少服務項目的收費都是全球最低廉的。近年國際長途電話市場開放,本港長途電話收費亦隨之顯著下降,現時由香港致電美國的收費,比起美國州與州之間的電話費還要廉宜。
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
在一九九九年,共有880家公司以香港作為亞洲區總部。美國公司設於本港的地區總部數目最多(205),其次是日本(114)和英國(82)。此外,約有1,650個國家都選擇香港為其地區辦事處。這些地區總部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批發/零售、出入口貿易、其它商業服務(例如會計、廣告、法律等行業)、金融財經、製造、運輸及相關服務。
政府行政架構精簡
港擁有一個架構精簡而效率高超的政府。公司及個人課稅率低,而且易於計算。香港政府亦素以效率出眾、透明度高兼處事公正而知名,既樂於支持工商業的發展,卻又極少干預市場運作。在過去連續六年,香港都獲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列入「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
香港的投資
香港信息開放,法治制度完備,政府開明廉潔,都是吸引企業選擇來港經營的主要因素。根據工業署的《海外公司駐香港 地區代表調查1999》顯示,本港的外商企業達2,400家,其中840家 為區域總部,另1,650家則為區域辦事處。受訪者表示,政府廉潔、 信息開放、政治穩定、銀行及財務設施優良、地理位置及稅務制度等 ,都是他們作出投資決定時首要考慮的因素。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認 為香港信息發達,加上一流的銀行及財務設施、低稅率、簡單的稅制 、完善的基礎建設,以及廉潔的政府,令香港獲得很高的評價。
香港是進出中國內地經商及投資的大門,同時也為 內地經濟現代化提供所需的專才及資金。 目前約有半數出口貨品仍然經香港轉運內地,而香 港在內地的投資額亦占當地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約五成。 每天約有800班渡船、100班航機、35班列車及 27,000部車輛穿梭中港兩地。 香港約有50,000家公司於華南地區自置生產設施 ,聘用員工約達500萬名。目前本港約有10萬人在內地工作,主要負 責管理及培訓職務。
另一方面,中國內地也是香港經濟的主要投資者, 國內約有2,000家企業在香港注冊,資產總值接近2,000億美元,是 香港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資者。 中國加入世貿中國加入世貿在即,香港憑著本身的技術及與內地 機構的聯系,定能加強在世界貿易市場的地位。中國如能順利加入世 貿,香港經濟多個行業亦會有良好的前景。隨著金融業的開放,有興 趣投資東亞地區的投資散戶及機構投資者將會陸續增加投資,中小型 外資企業亦有可望進一步增加直接投資,鑒於香港一直扮演中介的經 紀角色,這項發展將令香港受惠。中國「入世」後,預料貿易支持、 顧問、會計及法律服務等多項輔助服務亦可間接得益。
香港的電訊業亦可從中受惠,原因是企業及日見普 及的互聯網服務將於未來數年對電訊造成需求,而國內亦訂定新例, 准許外資電訊供貨商擁有50%股權的企業在國內經營。部分人士更預 期,香港將會帶頭發展新互聯網軟體,研製特定軟體及互聯網素材, 迎合國內用戶及世界各地華人社會的需求。對於這個行業而言,小型 公司股票市場在香港及區內其它地區崛起,加上外國投資者及風險資 金企業參與發展的途徑越來越多,定必有助業務發展 。
香港與外界的聯系
中港兩地的聯系許多專門論述在中國內地經商的著作都鼓勵 企業預先打通關系,才好應付內地復雜的營商環境。國內有不少舉足輕重的人 物可對公司的業務造成影響,因此,人際關系及聲望往往是企業在國內洽談商 務時最重要的資產。
人際關系正是香港企業家的過人之處。香港代理商在內地交 游廣闊,認識當地廠房、供貨商及散戶買家,可以輕易物色到分銷商,進行市 場調查,並且熟悉不同地方掌管土地的機關,同時亦深諳與各省市政府打交道 的竅門。與主要人物及機構建立關系,可令企業事半功倍。建立這些關系代價 不菲,但香港代理商、顧問及企業家通常已掌握了一定關系。外商如有意到內 地經商,不論是在內地銷售產品或者在當地從事生產,都可與香港企業合作或 委託香港代理商經辦,以節省起步時間,使業務發展更為順利。香港總商會、 本港各行業組織及管理顧問公司都可為您提供資料,物色具備國內營商經驗的 合作夥伴。
與中國及周邊地區的聯系
香港另一優勢是與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地區不同企業保持緊密 聯系。憑此優勢,香港生產商可以低廉的價格,迅即在亞洲、印度,甚或遠至 中東及西非的廠房獲得原料供應。香港的成衣公司可按零售商提供的規格,在 短短數星期內縫制大量恤衫。香港企業可於極短時間內依賴相熟的供貨商及廠 房訂貨,確保海外合夥公司能在有限的通知時間內,爭取到優惠價格及優質貨 品,而貨品亦可迅速送達 。
香港的電信網路服務
隨著香港電話有限公司的本地電話服務專營權於一九九五年 六月三十日屆滿,三間公司分別獲發牌照以競爭形式營辦固定電訊服務。
香港是首個擁有全面數碼化電話網路的主要城市。亦是亞洲 以至全球電話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每100人便有72具電話或55條電話線。
二○○○年,全港約有490萬具電話。電話及其輔助器材均 以具競爭力的價格供市民隨意選購,並直接接駁本地電話網路。
此外,本港市民亦可享用各種各類的數據通訊服務。本港在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巳引進來電顯示服務。同時適用於本地和海外通話的公眾收 費電話多不勝數。本地電話收費只需港幣1元,較很多主要城市的便宜。
截至二○○○年四月,全港的傳真線達392,000條(每100 條商業電話線有24條傳真線),增長速度維持在每月2000條左右。目前,香港有 超過230萬個互聯網用戶戶口 。
香港的旅遊
旅遊業香港是一個旅遊熱點,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 。香港酒店林立,豐儉由人,各式餐廳食肆約共6,000家,旅遊名勝多不勝數 。
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
以目前價格計算,香港迪士尼樂園在未來的40年,預計將總 共為香港帶來約1,480億元的增值經濟得益,例如各行業的利潤及雇員的收入 。 香港迪士尼樂園首年預計會有超過500萬人次進場參觀。約 在15年後,每年最高會遞增至1000萬人次。香港迪士尼樂園落成後第一年, 將可吸引約340萬名外地遊客(包括140萬名額外遊客)。
在15年後,預計遊客數目將增至730萬名(包括290萬名 額外遊客)。香港迪士尼樂園啟用後第一年的遊客額外消費預計約為83億元; 而由第20年開始,每年的額外消費會增至168億元 。
香港的信息科技教育
現時,在高等教育界,大約五分一的學生修讀有關信息科技 或工程系的課程。大約10%的研究撥款用於信息科技方面。另外,各高等教 育院校致力提供及更新有關設備,改良教學及學習過程,務求使學生能多接觸 最新的信息科技,以應付大趨勢下的新挑戰。此外,網上課程亦是高等教育的 新趨勢。香港公開大學計劃於未來兩至三年提供某些主要以網上教學為基礎的 課程。香港公開大學現時亦擁有亞洲最大的電子圖書館。另外,教資會最近亦 撥款5,100萬元支持本港三所大學共同發展一個有關信息科技的項目,以 發展信息科技成為香港的其中一個卓越領域。此外,政府亦大力施行各項主要措施,包括為中小學添置電 腦、為所有學校接駁上網、透過信息科技教育資源中心為教師提供專業及技術 支持等,另亦於部分中小學實施先導計劃,藉以建立一套利用信息科技教與學 的最佳方法。
香港的基礎建設
香港現正進行多項有利於工業發展的基建計劃。各項大型基建 計劃往往能依時完成,甚少出現延誤,亦毋須經過繁復的審批程序。本港近年 建造的鐵路、隧道及道路項目均能一一依時竣工。在未來五年,政府將耗資逾 2,350億港元(300億美元),進行多項大型鐵路、道路、土地、港口建設工程 和眾多較小型的工程。這些工程不但有助保持香港作為地區運輸樞紐的地位, 亦可改善香港人的生活質素,並且將提供數以萬計的職位,刺激本港經濟增長 。
正在計劃和實施六項鐵路工程,將令本港現時長143公里的 鐵路網路增加超過60公里,並且有助開發新界西北部作進一步發展。計劃進行 的道路工程,包括改善及興建約100公里長的策略性道路,這不但有助紓緩市 區道路擠塞的情況,而且將提供通往邊界的重要新道路,連接本港與中國南部 及內地其它地區。計劃進行的土地工程,將為九龍、港島及新界開拓超過600 公頃新土地,以供興建房屋,以及撥作商業、零售及康樂用途 。
香港的文化
香港融匯了古今中外的優良傳統,這點最能從遍布全港的文 化博物館及藝術館反映出來。正因為文化根源深厚,本港的博物館和藝術館除 了展出珍貴的中國歷史文物外,還擺放了不少當代藝術傑作,堪稱中西合璧, 一應俱全。香港的博物館及藝術館饒富教育意義,前往參觀誠屬賞心樂事,實 在不容錯過。
香港科學館的展品多屬互動形式,益智又有趣味性;香港太空館放映闊銀幕的全天域電影及天象節目,引人入勝;而全港最大的博物館—— 香港藝術館,長期展覽中國藝術品,展示中國古代藝術。對茶藝有興趣的人士 ,不應錯過位於港島區的茶具博物館(FlagstaffHouseMuseumofTeaWare) ,重溫華夏文化的茶道藝術及精萃。
在語言方面,香港通行多種語言,其中粵語(廣東話)及英語 同屬香港的官方語言。廣東話是華南地區的方言,也是香港最普遍的口語,香 港有97%人口懂廣東話。不少人也能聽、講英語,而本港的政府部門及法庭亦 使用英語。本港有部分人能操普通話(中國內地的官方語言),而一般人都能 聽懂普通話。此外,另有部分人士使用中國其它方言,他們多屬從華南地區及 沿海省市來港的居民。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勞動人口適應力強,教育程度高 。
香港的治安
香港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城市。罪案率與新加坡相若,實際上 比東京還要低。相對倫敦以至美國各大城市,香港的罪案率還低得多。在香港 ,持有槍械屬嚴重罪行。無論晝夜,任何人都可安心在街上行走。香港人口大 多為華人,主要來自華南地區。在一九九九年年底,在港的外籍人口有495,200 人。此外亦有相當人口來自北美洲、東南亞、澳洲、英國及印度。
香港的醫療
香港的醫療系統十分全面化,在亞洲區內數一數二;護理服 務可媲美全球最優秀的醫院。所有醫護人員均能操英語,香港亦有提供各項主 要專科醫療服務。香港設有多家醫院,各類房間收費不同。香港的醫療及保險 費用較大多數西方國家為低,而且求醫方便,質素極佳。
❼ 香港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什麼
香港位於東亞中國東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央,是世界上最大的歐亞大陸與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交匯處,因而使香港位於溫暖多雨的東亞季風氣候區,使香港與亞洲大陸西南部同緯度的阿拉伯沙漠乾旱氣候迥然不同。這就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更重要的是,香港的自然地理位置使它背靠中國大陸、面向大洋,為通往世界各地提供了基礎。
❽ 為什麼說香港地理位置優越
香港地處於華南地區, 珠江口以東, 南海沿岸
香港北接廣東省深圳市
香港西接珠江
香港與澳門特別行政區, 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海相望
香港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
香港島約81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76平方公里。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
❾ 港澳特別行政區的地理位置優勢
特別行政區是指根據憲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范圍內設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區域。特別行政區是我國為以和平方式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台灣問題而設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區域。特別行政區的建立構成了我國單一制的一大特色,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在我國具體情況下的創造性運用。 根據1984和1987年中英、中葡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在中國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的同時,分別設立了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的設立,有助於維持香港與澳門的繁榮和穩定。
折疊特點
(1)在特別行政區實行不同於祖國內地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我國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實行"一國兩制",即在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主體部分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這一前提下,為解決香港、澳門、台灣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根據憲法的規定建立特別行政區,在一個相當的時期內,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
(2)特別行政區行使的權力不同於普通地方機關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特別行政區是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但與其他一般行政區域不同,它實行高度自治,依照法律的規定享有立法權、行政管理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特別行政區通用自己的貨幣,財政獨立、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不上繳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別行政區征稅。
(3)特別行政區的事務由當地人進行管理。即特別行政區的政權機關由當地人組成,中央人民政府不派遣幹部到特別行政區擔任公職。
折疊政府關系
中央人民政府對特別行政區的統一領導。全國人大分別於1990年和1993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兩個基本法的第一條規定: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第十二條規定: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這是將我國憲法的規定具體化。可見,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是地方一級行政區域;特別行政區政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級地方政權,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與特別行政區的關系是在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內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系,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但它不享有國家主權;沒有外交和國防方面的權力,也不是-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其法律地位相當於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特別行政區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性,可以實行同大陸不同的制度。司法獨立,終審權不須到北京。台灣地區和平回歸後,其作為特別行政區還可以有自己的軍隊,只是不能構成對大陸的威脅。大陸不派人駐入,不僅軍隊不去,行政人員也不去。特別行政區的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自己來管。中央政府還要給特別行政區留出名額。
折疊編輯本段地區對比
折疊經濟體制
在經濟體制上,由於受近代英國和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深刻影響,香港、台灣都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體制。香港
折疊文化體制
在文化體制上,香港和台灣的娛樂業較為發達,無論是音樂還是電影或是本地戲劇,兩地的娛樂文化新聞多,故而在多數娛樂報道將兩地的信息放在一起,使用簡稱合並為"港台"地區。對於中國大陸日漸增多的娛樂新聞和逐漸發達的娛樂業,香港這邊在播報大眾化地區的娛樂新聞時也常使用中港台地區此類名稱,一些唱片或者文化活動也經常採用此名稱。簡單說,娛樂業的發達,決定了地域在這個行業中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大眾化娛樂圈從來未聽說過港澳娛樂新聞或者台港澳圈之類說詞的原因。兩地區的音、影視和演藝事業的高度發達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折疊歷史
在歷史上,在19世紀中葉以後,由於西方工業革命和資本原始積累的完成,資本主義國家加速了對外殖民擴張的歷程。通過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香港和台灣地區都被割讓給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日本,並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列強的殖民統治,因此有其獨到的殖民文化,而且是帝國主義的完全殖民地。因此至今在兩地區仍有明顯的殖民時代的歷史殘餘存在。台灣
折疊風俗習慣
在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方面,受各自人口遷移的影響,香港和台灣的習慣用語有所差異:香港通用廣東的粵語;而台灣因為有大量福建人和祖籍為廣東的客家族的移民而通用閩南語和客家話。港澳台地區都沿用繁體漢字。香港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與近鄰的廣東相近;台灣則與海峽西岸的福建相似。不同的是,香港社會的西方歐美色彩濃厚;而台灣社會和城市則是有十足的中國味道。受地理位置和實地距離的影響,香港和台灣兩地區的宗教信仰和節日風俗均與鄰近的省份廣東和福建相近。
折疊編輯本段文化
折疊音樂
在音樂上,香港繼承發展了流行曲風,而且也以膾炙人口的粵語歌曲獨具特色,為兩岸三地的人民所熱衷;台灣則以流行音樂,並且具備一流的音樂製作人與唱片公司,產生了大量的耳熟能詳的悅耳的歌曲為民眾所鍾愛。
折疊影視
在影視方面,香港電影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進入了全盛時期,那時的港產電影多以動作、喜劇和劇情類型為主。與此同時,TVB出品的武俠、警匪和時裝劇深受大陸民眾喜愛,台灣電影明顯不如香港電影如此輝煌,但是也有經典。台灣電視劇行業發達,島內的幾大電視台製作了不少的言情、苦情和偶像電視劇,令觀眾回味無窮。
折疊演繹
在演繹上,受香港和台灣兩地區影視產業的發達,因此也出現了大量演繹明星往返了兩地區發展事業,例如香港出生的演員將台灣作為自己的藝術發展的重心,台灣也是如此。這樣,兩地區合作了不少影視作品,在唱片行業也是如此。因此常有"港台不分家"的通俗說法。
除此之外,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與香港和台灣緊鄰的東南亞地區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等國的藝人也將香港或台灣作為自己事業的重心,來兩地區發展的明星逐漸增多,因而,在廣義上,特別是在演藝圈中,"港台"也泛指香港、澳門、台灣和東南亞地區,並且將籍貫為東南亞,但是在港澳台地區發展的藝人歸為"港台"明星,例如梁靜茹、孫燕姿、許美靜和佘詩曼等。
❿ 港澳地區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哪些特點和優勢
港澳地區:都位於珠江口,臨近珠三角地區。港澳地區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與珠三角地區的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的優勢互補。促進了港澳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珠三角城市依託香港,形成「前店後廠」的格局。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一般是行政編制,而公務員屬於行政編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
第三條公務員的義務、權利和管理,適用本法。
法律對公務員中領導成員的產生、任免、監督以及監察官、法官、檢察官等的義務、權利和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10)香港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越性擴展閱讀: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第二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
第三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政策、規劃,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並組織實施。
(二)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人力資源流動政策,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三)負責促進就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