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加坡地理位置是什麼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約是北緯2度,東經104度所在處。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概述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
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貳』 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從與東南亞諸國相關位置看,新加坡地處物產富饒的東南亞中心,可稱為「物產集散地,貨物轉運站」
(2)從海陸位置看,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口,處在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又有天然良港有利於各國船舶的停靠、中轉。
(3)從緯度位置看,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屬熱帶雨林氣候,風光優美,有利於發展旅遊業
除此以外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優越性還有:勞動力眾多、民族獨立等
『叄』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北岸,被靠馬來西亞,南望印度尼西亞。馬六甲海峽是國際重要水道,連接著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理位置很重要。
(3)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如何擴展閱讀: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8世紀新加坡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佔;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參考資料
網路-新加坡
『肆』 評價新加坡發展的地理條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於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造船業為傳統的優勢部門,不僅能修造繁多的各項船舶,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工業以製造業為中心轉向技木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等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發展重點又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上,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以適應改革工業結構的需求。
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雲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於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新加坡並不具備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但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之,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
『伍』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是什麼樣的
早在1921年日英同盟將要壽終正寢時,英國決定在新加坡建立一個海軍基地,並把這個海軍基地作為英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進行軍事部署的總根據地。
新加坡原為馬來亞的一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最南端,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入口處,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海空交通中心。
『陸』 新加坡地理位置是什麼
位置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
氣候特徵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
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柒』 新加坡在哪裡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
『捌』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的民丹島和巴淡島等島嶼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8.3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標准時間為UTC+8,較其地理位置時間快1小時。
新加坡:
新加坡,全稱為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亞洲的發達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玖』 新加坡在中國地圖位置
新加坡在世界地圖上位於中國的南邊,靠近赤道,在馬來西亞的南端,與中國昆明精度相近。
新加坡地理位置簡介:新加坡是一個熱帶島國,由一個本島和63個小島組成。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通訊和旅遊中心。它位於赤道以北136、8公里,東經103度38分至東經104度6分,北緯1度09分至1度29分。新加坡本島由東到西約42公里,由南到北約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島嶼在內,總面積為682平方公里。本島以外的其餘島嶼,較大的有德光島,烏敏島和聖淘沙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