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希臘地理環境有什麼特點
1.海洋資源得天獨厚.
2.連綿不絕的山嶺溝壑將陸地隔成小塊,沒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開闊平原.
而自然地理環境對民主政治的影響是可以從以上兩點看出來的:
從第一點可以自然而然的知道,希臘人較早地進行海外工商業貿易和殖民活動,從而逐漸形成寬松自由的社會環境,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觀念,為民主政治的產生提供基本歷史條件.
從第二點可以看出希臘國土封閉,造成了小國寡民的情況,所以這里容易產生直接民主,公民有較多的直接參與政治事務的權利,這也是為什麼君主專制始終發展不起來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點,城邦公民積極參與城邦政治事務,普遍具有較高的素質,是民主政治產生的人文因素.
2. 古希臘有哪些地理位置的特點
古希臘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今日土耳其西南岸、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東岸,都屬於古希臘范圍。在這種海洋性的地理條件中,希臘不是以農耕,而是以海上開拓謀求生存。
3. 古希臘世界 地理范圍及特點是什麼呀
古希臘的地理范圍,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整個愛琴海區域和北面的馬其頓和色雷斯、義大利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雅典取得希臘城邦的領導地位,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生產力顯著提高,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還有其他的問題的話參考下面的網站
4. 希臘地理環境具有怎樣的特徵
一、地理位置希臘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干半島南端,北部與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接壤,東北與土耳其的歐洲部分接壤,西南瀕愛奧尼亞海,東臨愛琴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大陸相望。
希臘全國總面積為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為島嶼,約有1500多個島嶼,島嶼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5021公里,領海寬度為6海里。
二、地形地貌
希臘大陸部分三面臨海,河流短急,海岸多曲折港灣。
希臘多半島、島嶼,最大半島是伯羅奔尼撒半島,最大島嶼為克里特島。
希臘境內多山,四分之三均為山地,沿海有低地平原。奧林匹斯山在希臘神話中被認為是諸神寓居之所,海拔2917米,是希臘最高峰。希臘最低點海平面為0米。品都斯山脈縱貫希臘西部,中部為色薩利盆地。
三、氣候
希臘南部地區及各島嶼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全年氣溫變化不大,冬季氣溫在6℃~13℃之間,夏季則在23℃~33℃之間,夏季較長,陽光強烈。北部和內陸屬於大陸性氣候,冬溫濕,夏乾熱。從北到南平均氣溫:1月5~11℃,7月25~27℃。希臘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東部地區年降水量約400~700毫米,西部地區年降水量約900~1200毫米。
5. 古希臘文明的地理特點是
古希臘的地理范圍,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整個愛琴海區域和北面的馬其頓和色雷斯、亞平寧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
愛琴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它位於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之間,南
北長610千米,東西寬300千米,面積21.4萬平方千米,比波斯灣還要小些.
愛琴海的海岸線非常曲折,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布.相鄰島嶼之間
的距離很短,站在一個島上,可以把對面的海島看得清清楚楚.它所擁有
的島嶼數量之多,全世界沒有哪個海能比得上的.所以愛琴海又有"多島
海"之稱.
愛琴海的島嶼大部分屬於西岸的希臘,小部分屬於東岸的土耳其.海
中最大的一個島名叫克里特島.克里特島面積8 000多平方千米,東西狹長,
是愛琴海南部的屏障.
克里特島是古代愛琴文化發源地.約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島上的
居民已經進入青銅器時代.約在公元前2600-公元前1125年的米諾斯王朝
時代,島上文化空前繁榮,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宮殿,製造出許多精美的工
藝品.20世紀初,在島北濱海平原上的伊拉克利翁發掘出一座當時建築的
王宮.這座王宮中央是一個長方形的庭院,國王宮殿、王後寢宮分布在庭
院四周.各建築物之間用長廊、門廳、復道、階梯相連,千門百戶,真如
古希臘神話中的迷宮一般.正因為當時愛琴一帶是商業活動的中心,人們
習慣地把愛琴海以東的地方叫做"亞什",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叫做"歐列
伯"."亞什"是"日出之地"的意思,即東方;"歐列伯"是"日沒之
地"的意思,即西方.亞細亞洲和歐羅巴洲的名稱,就是由此轉化而來.
6. 古希臘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它的地理范圍大致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愛奧尼亞群島和小亞細亞半島西部沿海地帶。
從地理位置看,古希臘是由半島和群島組成的國家,是一個海洋國家。半島多山,交通不便;島嶼眾多,需要船運連通,航海業發達。
7. 據史料和所學知識,古希臘具有怎樣的地理特徵
以海洋為依託,位於地中海東部的巴爾干半島,東臨愛琴海,海岸線曲折,天然良港眾多,海島星羅棋布,希臘半島沒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廣闊平原,縱橫的山嶺和交錯的河流把希臘人分割在相對孤立的山谷和海島,形成眾多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