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組成陸地環境各要素(氣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表現在地理環境是由性質不同的各種要素(地形、氣候、水、生物、土壤等)組成的;每種要素不是以單一形態而是以多種形態存在;地理環境是大小不同的各種形態單位的有規律的組合。
(1)自然地理差異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綜合體內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內部具有相對一致性、外部具有獨特性的整體。地理環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地理環境中這一要素影響另外的要素,這一要素的變化影響到另外要素的變化。如副熱帶高氣壓帶及信風帶控制的大陸中心和大陸西岸,由於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氣流及來自內陸的信風控制,因此,氣候極其乾燥。
2、地理環境中,這一部分會影響到另外的部分,這一部分的變化,會影響到另外部分的變化。
從總體上看,全球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在這個整體的不同地區,卻經常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地域差異,地域差異在地理環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可以說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我們每個人卻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從旅行過程中獲得對地域差異現象的感性認識。
從炎熱的華南到溫涼的北方,從多雨的東南沿海到乾旱的西北內陸,從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頂,都可以觀察到地理環境及其組成要素的顯著差異。
地球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所處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互不相同,分別具有一定的熱量和水分組合,不同氣候,又產生了與之相應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類型,從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陸地自然帶。
『貳』 自然地理背景的差異性的一級差異稱之為什麼
自然地理背景的差異性的一級差異稱之為自然地帶基調景觀差異,具體級別差異如下:
1、一級差異——自然地帶基調景觀差異。
2、二級差異——同一自然地帶內沿海與內陸的差異。
3、三級差異——由於地區性的原因而形成的奇特或秀美的自然景觀。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廣泛,但主要還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特徵,並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受人類干擾、控制的人為環境的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利用的途徑和整治措施。
(2)自然地理差異是什麼擴展閱讀:
人類的地理知識起源於遠古時代。但自然地理這一術語始用於17世紀,至18世紀後半期已廣為流行。自然地理學作為地理學中的一門學科,出現在近代地理學形成時期。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知識積累時期、近代時期、現代時期三個階段。
19世紀中期以前,地理學以地理知識的描述性記載為主,自然地理知識作為地理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是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記錄山川形勢、游歷探索四方奇勝,進行探險、發現活動等。
『叄』 什麼是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請用你的話解釋
自然地理環境的兩個最基本特徵是整體性和差異性。差異性是指全球陸地環境是統一的整體,它的不同地區,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地域性。
水平地域分異
(1)由赤道到兩極影響因素:太陽輻射,形成基礎:熱量,分布規律:大致與緯線平行,沿東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方向延伸影響因素:降水,形成基礎:水分,分布規律:平行於海岸方向延伸,垂直於海岸方向更替垂直
地域分異規律:地表景觀隨高度發生有規律的更替現象,緯度越低,,山體越高,自然帶越豐富,成因:主要是山地隨海拔的增加,水分條件、熱量狀況及其,組合的垂直變化)
非地帶性分異規律:主要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響。
『肆』 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有哪些
地球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不同,分別形成具有一定的熱量和水分組合。不同的氣候,又產生了與之相應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類型,從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的陸地自然環境,如森林、草原和荒漠。這就是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表現為由赤道向兩極的差異、由沿海向內陸的差異、山地的垂直地域差異和地方 性差異 規律。
『伍』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是什麼
自然地理差異性即為分異性~水平方向主要為緯度分異、干濕度分異,垂直方向有垂直分異規律。所以回答這個的問題的總體思路是,分上述三部分,然後每一部分都應包括地理環境六大要素內容,即:氣候和氣象、地質、地貌、水文、生物、土壤。
『陸』 什麼叫自然地理差異
自然地理差異性即為分異性~水平方向主要為緯度分異、干濕度分異,垂直方向有垂直分異規律。所以回答這個的問題的總體思路是,分上述三部分,然後每一部分都應包括地理環境六大要素內容,即:氣候和氣象、地質、地貌、水文、生物、土壤。
『柒』 地理差異的三要素有哪
(一)整體性
自然地理整體性是各地理要素牽一發而動全身,同一區域不同自然地理要素共同影響自然環境。自然地理要素為地氣水土生,彼此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從整體性角度分析地理問題即從地形(地貌)地勢地理位置、氣候(氣溫、降水)、水(地表徑流、洋流)、土壤、生物多角度分析。
例如東北多濕地的原因,地勢平坦排水不暢,緯度高氣溫低蒸發量少,多條地表徑流匯入,地下多凍土,水分不易下滲,植被覆蓋率較高,涵養水源能力較強。
考查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思考對五要素的影響,例如分析某條河流徑流量下降對下游自然環境的影響。水量減少,入海水量下降,河流水位下降,補給地下水減少,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海水倒灌,導致土地鹽鹼化,土壤肥力下降,水量減小,搬運能力下降,河口三角洲形成速度減慢(土);對氣候的調節能力下降,空氣變乾燥,溫差增大(氣);生物多樣性減少(生);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沙化,海水侵蝕加強,海岸線倒退(地貌)。
(二)差異性
差異性是不同區域之間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涉及區域與區域的比較,在分析各地時需要因地制宜。差異性體現在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地帶性是自然帶分布符合理想狀況,不符合理想狀況為非地帶性。
1、地帶性
地帶性包括經度地帶性、緯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
(1)緯度地帶性
自然帶分布隨緯度有規律地變化,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苔原帶,主導因素是熱量的緯度分異。不同自然帶的判別應關注植物類型,例如樹木與灌木(2017全國卷,城市常綠綠化帶灌木叢),不同植物對熱量和水分要求不同。
(2)經度地帶性
植被由沿海向內陸有規律地變化,例如我國華北地區向西:森林—草原—荒漠。主導因素是水分,中緯度分異明顯。
(3)垂直地帶性
植被由山麓向山頂有規律的變化,主要由水熱組合條件差異導致、
垂直地帶性可考查帶譜問題,先看基帶(基帶反映緯度地帶性的氣候,可以輔助判斷山的位置),再看雪線(高山永久積雪的下線高度),關注陰坡陽坡的帶譜傾斜,結合直射點判斷半球和緯度位置。
『捌』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緯度差異和經度差異是什麼
緯度差異就是因為緯度不同帶來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低緯熱,高緯寒冷。以熱量為基礎。
經度差異是因為經度不同帶來的差異,同緯度地區,沿海到內陸降水遞減。水分為基礎。
『玖』 我國南北方人文自然地理差異
一是南北飲食習慣的差異
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米飯為主,這個是很有特色的,如果你去過淮河兩岸發現,那裡的人一半是麵食,一半是米飯。北方人吃東西喜歡煮熟了吃(熟的比較透的那種),而南方人則比較喜歡吃7成熟的(也不是絕對,大部分來說)。北方人一般不喜歡吃比較腥的東西(比如海鮮、生猛)。北方人的口味相對較重,食物比較咸,味道比較重而復雜。相反,南方人比較喜歡吃清單一點的,但有些地區由於其特殊性則比較喜歡吃辣椒(四川湖南等地,因為當地濕氣比較重,要吃辣以驅寒)。
二是居住環境的差異
由於南北氣候差異,北方以平房居多,南方以尖頂的房子居多(由於現在很多城市都是高樓大廈,以看不出具體差異,這里說的都是原始的居住形態)。平方可以很好的採光,尖頂結構可以很好的把雨水排出。此外,北方的房屋間距比較大,南方反之;在我國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房屋都比較喜歡東南朝向,這個一方面是為了採集陽光,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季風氣候的原因。
在北方一般房屋都是一樓就住滿了人,南方的樓宇一般一樓都是架空的,這是防潮的原因。(南方濕氣很重)。
還有一點提一下,北方的建築色彩以紅和黃為主(主要是官宅)南方的建築一灰白為主。一是氣候原因導致,再者是因為北方長期以來作為政治中心,黃和紅彰顯了其威嚴。
三是語言的差異
北方的語言主要以北方方言為主,這是我國普通話的基礎,雖然北方方言也分為不同片區,但總體來說,北方人之間交流起來,問題不大;而南方的語言就比較復雜,「五里不同鄉,三里不同音」一點也不誇張。比如廣東省,一個省份就分為三大方言區(潮汕、客家、粵語)。這些語言之間的差別相當大。主要是因為北方多平原,南方多丘陵、山地導致的。
四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
北方人相對豪爽、仗義,南方人相對自我、狹隘。這與自然地理不無關系,平原地區或草原地區的人長期生活在廣闊的空間下,而南方人多生活在山區、丘陵地區,視野有限。因而造就了他們的性格。這都是相對而言的。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南北人文地理的差異是以南北方自然地理的差異為基礎的,正是南北方自然地理的差異造就了人文地理的不同。
南北方差異都分很多種,有天氣,環境,地勢都有不痛所以差異也有很多種:比如說南方多雨房屋為兩邊低中間高,適合排水。且氣溫高,多 種水稻。北方人則不同,房屋多為平房。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南方人多喜歡吃辣,而北方不同。
『拾』 決定我國自然地理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B
自然地理的差異主要是氣候和地貌。
氣候主要是氣溫和降水,表現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從而進一步影響植被和河流的水文特點。
由於地形的差異,中國三級階梯分布。青藏高原的高原氣候區,河流的走向,高原和盆地相間發布,平原和丘陵廣布,對氣候,河流水文特點,植被都有直接和間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