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海底擴張怎麼說

地理海底擴張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2-07-17 15:29:50

1. 海底是怎麼擴張的

沿大洋中部穿透岩石圈的裂縫或裂谷向兩側擴展並導致新生洋殼的學說。它認為地幔物質在這種裂縫帶下因軟流圈內的物質上涌、侵入和噴出而形成新的洋殼,隨著這個作用不斷進行,新上涌侵入的地幔物質把原已形成的洋殼向裂谷兩側推移擴張,致使洋底不斷新生和更新。由於洋殼不斷向外推移,及至海溝島弧一線,便受阻於大陸而俯沖下插於地幔,達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長平衡,從而使洋底地殼在2~3億年間更新一次。

「海底擴張」說,恰好可以解釋當年魏格納無法解釋的大陸漂移理論。我們知道,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的。地幔的厚度達2900千米,是由硅、鎂物質組成,佔地球質量68.1%。因為地幔溫度很高,壓力大,像沸騰的鋼水,不斷翻滾,產生對流,形成強大的動能。大陸則被動地在地幔對流體上移動。形象地說,當岩漿向上涌時,海底產生隆起是理所當然的,岩漿不停地向上涌升,自然會沖出海底,隨後岩漿溫度降低,壓力減少,冷固凝結,鋪在老的洋底上,變成新的洋殼。當然,這種地幔的涌升是不會就此停止的。在繼之而來的地幔涌升力的驅動下,洋殼被撕裂,裂縫中又湧出新的岩漿來,冷凝、固結、再為涌升流動所推動。這樣反復不停地運動,新洋殼不斷產生,把老洋殼向兩側推移出去,這就是海底擴張。

在洋底擴張過程中,其邊緣遇到大陸地殼時,擴張受阻礙,於是,洋殼向大陸地殼下面俯沖,重新鑽入地幔之中,最終被地幔吸收。這樣,大洋洋殼邊緣出現很深的海溝,在強大的擠壓力作用下,海溝向大陸一側發生頂翹,形成島弧,使島弧和海溝形影相隨。海底擴張說的誕生,可以解釋一些大陸漂移說無法解釋的問題。當年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被赫斯教授的「海底擴張」學說所代替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20世紀60年代後,被人們一度冷落的「大陸漂移」學說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

2. 自然地理學的簡答題:海底擴張說

海底擴張說(sea-floor spreading hypothesis)是海底地殼生長和運動擴張的一種學說,是對大陸漂移說的進一步發展。 它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科學家H.H赫斯和R·S·迪茨分別提出的。

3. 海底擴張說依據是什麼

海底擴張說依據:

1、海底岩石比較年輕,最古老是岩石不超過2億年;

2、在大洋中存在大洋中脊,大洋中脊是洋底岩石最年輕是地方,年齡相同的岩石在大洋中脊兩側對稱分布;

3、在距離大陸較近的地方,存在海溝和島弧,海溝處是大洋中岩石最老的地方,也是大洋地殼消失的地方。

4. 海底擴張學說是怎樣的

根據上述事實,科學家們猜測,大洋中脊一定是新地殼產生的地方,也是地殼移動的「起點站」。從這里出發,大洋地殼裂開並向兩側移動。在裂開的同時,地下岩漿湧出,填充在中脊裂谷底部。在新地殼形成的過程中,不斷地受到磁場轉向的影響,於是便產生了上面我們提到的與大洋中脊相對稱的古地磁序列。離中脊越遠,岩石年齡自然要老一些。人們把上述看法,稱之為「海底擴張學說」。

當然,海底地殼的移動並不是一直持續下去。當地殼在移動中到達大陸邊緣時,洋底地殼便向下俯沖,深入地球的內部,於是就形成了深深的海溝。大洋地殼的移動也帶動大陸移動。如果兩個大陸地殼發生碰撞,彼此相互擠壓,就會形成高大的山脈。板塊學說認為,世界陸地上幾乎所有的龐大山系都是這樣形成的。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地球上的地殼可以劃分成一些大的塊體,稱之為「板塊」。有所謂的六大板塊,或八大板塊等。這些板塊彼此做相對的、緩慢的運動,它們之間彼此分離、銜接、碰撞、俯沖,最後形成今天地球的海陸分布大勢。以上所介紹的,稱之為「板塊學說」。

從大陸漂移到海底擴張,再到板塊學說,這是本世紀以來地球科學一個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說是人類認識歷史上的一次飛躍。

如此說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已經盡善盡美,無可指責了?完全不是。畢竟我們生活的地球實在太大了,而我們對它的研究還遠遠不夠。除了我們下面要專門談到的板塊移動的原動力沒有解決以外,下面還列舉一些令世界所有的地球科學工作者們頭疼的問題:

我們知道,板塊學說是從海底研究開始的,所以對有關海底本身的問題研究得比較細致,而對於大陸地殼卻缺少深入研究。面對大陸板塊更悠久的歷史和更為錯綜復雜的結構,板塊學說就顯得蒼白無力,無從下手。板塊學說只能解釋中生代以來的板塊移動,而大陸上的地殼有的年代十分久遠,給我們留下復雜多樣的岩層。對於地球形成幾十億年以來的地殼變動過程,板塊學說還不能給以滿意的答復。

板塊學說注意板塊形成的發源地——大洋中脊以及各大板塊之間的接觸帶研究,並給予比較科學的、令人信服的解釋,可是大陸內部依然存在著許多地殼運動,是一個十分活躍的地區,而對於這些地區的各種地質現象,板塊學說顯然沒有什麼有力解說。

即使研究得比較充分的洋底也有一些令人棘手的問題,比如板塊俯沖角度,有的平緩,有的幾近垂直;大洋中脊上轉換斷層(出現在大洋中脊兩側的互相錯動的斷層)產生的原因等等,都叫人迷惑不解。

5. 什麼是海底擴張

前面我們提到過魏格納的理論有一點不完美,就是他認為海洋地殼密度較大且是不運動的,這可以說是他理論的致命瑕疵。為了完滿地解釋地殼的不穩定性和可變性,板塊構造理論還必須與「海底擴張說」結合起來。海底擴張說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哈里?赫斯於1960年首次提出來的。該學說描述的是縱貫主要大洋海丘兩側的海底部分持續受到擠壓的過程。赫斯最初是在1960年撰寫的一篇手稿中闡述這個觀點的,而該手稿作為一本書中的一章直到1962年才正式出版。由於這個觀點極為新穎、奇特,連赫斯自己也不過是把這一章作為「一篇地球散文詩」來看待。

赫斯指出,逐漸降到海底的巨大海丘是地殼下地幔內熔融物質上涌的出口。這種物質同樣沿著海丘的兩側流淌、冷卻、固化,最後變成地殼的一部分覆蓋在原來的地殼之上。當海丘兩側的地殼以這種方式積累增長時,這種物質(巨大的板塊)就會橫向離開海丘。

既然地球不可能增大,這個板塊在增長過程中也不會簡單地擴張,那麼在遠離海丘之外,必定會有一處板塊發生分裂。換言之,板塊離海丘最遠處的邊界被擠到另一個板塊底下,並最終進入地幔中。這時,板塊邊緣的水分全部被擠壓出來,而板塊進入地幔的部分又重新變成了熔融狀。這個過程同某種對流「傳送帶」聯系在一起,即從海丘的地幔中帶出物質,然後把它傳送出去,這些物質最終在遠處的海溝附近又再次回到地幔中。於是,大西洋底便產生了一股巨大的、持續的壓力,它把載有南美洲和非洲的兩大板塊推離大西洋中的海丘。大約在1.8億年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是連在一起的,這就是岡瓦納大陸。

兩塊大陸的分裂線與導致海底擴張的,並且現在仍很活躍的大西洋底海丘線十分吻合。每當發生地震時,這條海丘線便清楚地顯現出來,目前,它與南美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線的距離大致上是相等的。赫斯進而提出了海底擴張說的合理推論。他認為,由於海底擴張效應,海底殼層不斷地在大陸一邊創生,而同時又在大陸的另一邊消失。這個觀點通常被看成板塊構造說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內容,也是我們理解大陸漂移理論的主要基礎。大西洋地殼層從海丘移出的速度大約是每年4厘米。按照這個速度推算,大西洋海底殼層從海丘全部移出,也就是移動整個大西洋寬度的距離所需的時間為兩億年。這個數字立即可以用來解釋許多未知的奧秘。例如,海底鑽孔找到的化石標本都未超過兩億年(中生代前後)。

大洋中凸起的岩丘為各大陸曾是一整體這一觀點提供了證據

而從陸地上挖掘出的海生化石研究表明,這些海生生物都可追溯到20億年以前。再如,假設海床的年齡與大陸同樣古老,那麼按正常的沉積速度,海床上應當產生很厚的沉積層,但鑽探分析表明,海床上的沉積物很少。簡言之,在海洋存在的幾十億年中,海底並不是永恆的,而是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運動。如果把赫斯的觀點同板塊構造說的一般思想結合起來,就可以滿意地解釋另一個現象或過程;板塊邊緣新物質的增加,並不使板塊的面積增大。由於壓力作用,板塊在不斷地縮小。這一點在兩個板塊的碰撞處山脈的形成和山脈的更替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哈里?赫斯在闡述他的海底擴張說時,很清楚他的理論「與大陸漂移說並不完全相同」。按照大陸漂移說的思想,「大陸——受某種未知力的驅動,在海底殼層上漂移」,但他的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大陸「被動地浮在地幔之上,當地幔物質從海底海丘上流出時,大陸便橫向移動開來」。

現代科技手段讓人們看到更多的海底景象

6. 海底擴張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海底擴張說認為,高熱流的地幔物質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斷形成新洋殼;同時,以大洋脊為界,背道而馳的地幔流帶動洋殼逐漸向兩側擴張;地幔流在大洋邊緣海溝下沉,帶動洋殼潛入地幔,被消化吸收;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擴張形式不同:大西洋在洋中脊處擴張,大洋兩側與相鄰的陸地一起向外漂移,大西洋不斷展寬;太平洋底在東部的洋中脊處擴張,在西部的海溝處潛沒,潛沒的速度比擴張的快,所以大洋在逐步縮小,但洋底卻不斷更新,古老的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洋底一樣年輕。深海鑽探的結果證實,海底擴張說的上述觀點是成立的。洋中脊處新洋殼不斷形成,兩側離洋中脊越遠處洋殼越老,證明了大洋底在不斷擴張和更新。海底擴張說較好地解釋了一系列海底地質地球物理現象。它的確立,使大陸漂移說由衰而興,主張地殼存在大規模水平運動的活動論取得勝利,為板塊構造說 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但擴張說在擴張機理方面還存在有待解決的難題。

閱讀全文

與地理海底擴張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