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雲南地區氣候特點
滇,漢字,古族名,在今中國雲南省東部滇池附近地區;中國雲南省的簡稱。
由來
滇,因在雲嶺以南,故名雲南。西漢時設雲南縣。三國蜀漢時設雲南郡。元設雲南行省。明設雲南布政使司。清設雲南省。
取全稱中的「雲」字作為簡稱。又因行政中心昆明一帶,屬戰國時滇國地,故又簡稱「滇」。一說因境內有滇池,故簡稱「滇」。
氣候
雲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復雜,所以氣候也很復雜。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壓氣流影響形成的,高原季風氣候,全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徵。全省氣候類型豐富多樣,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共7個氣候類型。
地形
雲南地形極為復雜,大體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橫斷山區,東部和南部是雲貴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高山氣候比較寒冷終年積雪。最低點是河口縣的元江河谷,海拔僅有76.4米。 整個雲南西北高、東南低,有84%多的面積是山地,高原、丘陵佔10%,僅有不到6%是壩子、湖泊之類。個別縣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過了98%。
⑵ 雲南為何被稱為氣候最豐富的省份,它有多少種氣候
我國地域廣闊,城市眾多,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別稱,例如武漢由於母親河「黃金水道」長江及其最長的支流漢江在此交匯,形成漢口、武昌、漢陽「三鎮鼎力」的格局,故而被稱為「江城」;再例如廣州被稱為「羊城」,與很近以前有五位身著不同顏色服裝、騎著不同毛色的羊的人送稻穀種子的傳說有關,此外還有南京石城、重慶山城、成都蓉城、洛陽花城、衡陽雁城、西安唐城、上海申城、十堰車城、濟南泉城、拉薩日光城、深圳鵬城、以及昆明春城等。
實際上在前幾波冷空氣的助推下,此次的強冷空氣「借道」西北並通過青藏高原東部海拔略低的山原地帶順勢而下影響雲南大部,春城昆明也將在下周一(1月11日)迎來這個冬天的初雪,最高氣溫也將降到4度,為立冬以來的最低值,或許「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冬」就要應驗了。
⑶ 雲南省的氣候特點
雲南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雲南氣候基本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型,立體氣候特點顯著,類型眾多、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干濕季節分明、氣溫隨地勢高低垂直變化異常明顯。
滇西北屬寒帶型氣候,長冬無夏,春秋較短;滇東、滇中屬溫帶型氣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屬低熱河谷區,有一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進入熱帶范圍,長夏無冬,一雨成秋。
在一個省區內,同時具有寒、溫、熱(包括亞熱帶)三帶氣候,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溫度平均遞降0.6°C~0.7°C,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景象別具特色。
雲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復雜。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壓氣流影響形成的高原季風氣候,全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徵。
雲南全省平均氣溫,最熱(七月)月均溫在19°C~22°C之間,最冷(一月)月均溫在6°C~8°C以上,年溫差一般只有10°C~12°C。全省降水在季節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極不均勻。
⑷ 雲南省的氣候適合人們定居嗎
雲南省的氣候適合人們定居嗎?其實雲南,真的是一個適合定居的城市,雲南是一個旅遊大省,這與其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不可分割。驚艷到你的可能就是那麼一瞬間,個人認為雲南比較適合定居的城市包括:昆明、大理、西雙版納、普洱、玉溪、澄江、建水、彌勒、騰沖等等,這些城市氣候宜人、交通便利、環境優越、景色優美。當然要說最宜居,其後最好的的城市,那肯定毫無疑問還得算春城昆明了,作為省會城市,昆明很多方面方面都佔有優勢,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業、醫療、教育、交通、配套設施等方面相比省內其他城市要強的多。
⑸ 雲南的氣候
雲南氣候基本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型,立體氣候特點顯著,類型眾多、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干濕季節分明、氣溫隨地勢高低垂直變化異常明顯。
滇西北屬寒帶型氣候,長冬無夏,春秋較短;滇東、滇中屬溫帶型氣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屬低熱河谷區,有一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進入熱帶范圍,長夏無冬,一雨成秋。
雲南省平均氣溫,最熱(七月)月均溫在19°C~22°C之間,最冷(一月)月均溫在6°C~8°C以上,年溫差一般只有10°C~12°C。
(5)雲南平均氣候地理環境怎麼樣擴展閱讀: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於東經97°31′至106°11′,北緯21°8′至29°15′之間,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
全省東西最大橫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990千米。全省國土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自治區,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
全省降水在季節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極不均勻。干濕季節分明,濕季(雨季)為5~10月,集中了85%的降雨量;乾季(旱季)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只佔全年的15%。
全省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從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線距離,海拔平均降低6米。
雲南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除漢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按人口數多少為序),15個民族為雲南特有,人口數均佔全國該民族總人口的80%以上。
⑹ 雲南氣候怎麼樣
雲南雖然位於緯度較低的地方,不過由於位於高原之上,所以這里的氣候與同緯度的其他地方相比是有著一些很大的不同的。雲南的地形也比較復雜,這里受到的大氣的控制也是變化的,所以這里的氣候很好。
雲南氣侯好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地理上,昆明夏季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控制,因此顯得濕潤、溫暖;其次,地勢上昆明地處我國三大台階中的第二級,夏季太平洋東南氣流因地勢逐漸抬高,影響力度不明顯,冬季因為青藏高原的阻擋,也減弱了西伯利亞寒流對它的作用。
加上本身地處高原,也消減一些了夏季西南風帶來的的高溫;再有,就是昆明周圍由於滇池湖泊的溫差調節以及雲南植被良好,帶來了一些溫度及濕度的相對穩定。
雲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於北緯21°8′32″~29°15′8″和東經97°31′39″~106°11′47″,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 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和西北部同四川省、西藏自治區相連,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連。從整個位置看,北依廣袤的亞洲大陸,南臨遼闊的孟加拉灣(距離不到700公里)和南海(距離不到400公里),正好處在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交匯區域,西北又受青藏高原大地形影響,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
雲南以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地球上不可多得的綠色寶庫。這里又有古老的文化,奇異的民族風情,還有最適宜的旅遊氣候,是我國乃至全世界上最好的旅遊觀光勝地。
⑺ 雲南氣候特點
雲南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氣候
特點
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個,多數為斷陷型湖泊,大體分布在元江谷地和東雲嶺山地以南,多數在高原區內。湖泊水域面積約1100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0.28%,總蓄水量約1480.19億立方米。湖泊中數滇池面積最大,為306.3平方千米;洱海次之,面積約250平方千米;撫仙湖深度全省第一,最深處為151.5米;瀘沽湖次之,最深處為73.2米。
⑻ 雲南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於東經97°31′至106°11′,北緯21°8′至29°15′之間,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全省東西最大橫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990千米。全省國土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自治區,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其中,中緬邊界1997千米,中老邊界710千米,中越邊界1353千米。
全省河川縱橫,湖泊眾多。全省境內徑流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89條,分屬長江(金沙江)、珠江(南盤江)、元江(紅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大盈江(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紅河和南盤江發源於雲南境內,其餘為過境河流。除金沙江、南盤江外,均為跨國河流,這些河流分別流入南中國海和印度洋。多數河流具有落差大、水流湍急、水流量變化大的特點。
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個,多數為斷陷型湖泊,大體分布在元江谷地和東雲嶺山地以南,多數在高原區內。湖泊水域面積約1100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0.28%,總蓄水量約1480.19億立方米。湖泊中數滇池面積最大,為306.3平方千米;洱海次之,面積約250平方千米;撫仙湖深度全省第一,最深處為151.5米;瀘沽湖次之,最深處為73.2米。
雲南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積33.11萬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84%;高原面積3.9萬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0%;盆地面積2.4萬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0%。地形以元江谷地和雲嶺山脈南段寬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是雲貴高原的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現為起伏和緩的低山和渾圓丘陵,發育著各種類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西部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山嶺和峽谷相對高差超過1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山頂部常年積雪,形成奇異、雄偉的山嶽冰川地貌。全省海拔高低相差很大,海拔最高點海拔6740米,在滇藏交界處德欽縣境內怒山山脈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最低點海拔76.4米,在河口縣境內南溪河與紅河交匯的中越界河處,兩地直線距離約900千米,海拔相差6000多米。
全省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從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線距離,海拔平均降低6米。北部是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左右,有高黎貢山、怒山、雲嶺等巨大山系和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大河自北向南相間排列,三江並流,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南部為橫斷山脈,山地海拔不到3000米,主要有哀牢山、無量山、邦馬山等,地勢向南和西南緩降,河谷逐漸寬廣;在南部、西南部邊境,地勢漸趨和緩,山勢較矮、寬谷盆地較多,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個別地區下降至500米以下,主要是熱帶、亞熱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