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矽谷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是怎樣的
矽谷一詞是由一位名叫唐•霍夫勒的編輯於1971年在《微電子新聞》周刊上首次提出來的。霍夫勒筆下的矽谷,僅是指以斯坦福大學為中心,向北伸展到紅杉城,向南到森尼威爾,東北傍舊金山灣的狹窄地區。而25年後的矽谷,范圍已經延伸了很多。
矽谷自然環境很好,一年四季陽光普照,冬天多雨,夏天乾燥,氣溫與我國的廣東、海南差不多。這里住的大多是有錢人,家家自備汽車,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一般是外來訪客或在本地打工的亞裔人。
Ⅱ 關於矽谷的問題,
矽谷 (Silicon Valley) 地處美國加州北部舊金山灣以南,早期以硅晶元的設計與製造著稱,因而得名。後來其它高技術產業也蓬勃發展,矽谷的名稱現泛指所有高技術產業。同時也是指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的雜志《矽谷》。自80年代後,世界各國和地區為促進高科技發展,都試圖建立起自己的矽谷,如美國波士頓的「第二矽谷」、「日本矽谷」、「韓國矽谷」等。中國也不例外,有北京中關村矽谷、上海浦東矽谷(位於浦東張江)和廣東深圳矽谷, 浙江杭州也有一個「天堂矽谷」。
目錄[隱藏]
1.美國矽谷地理位置
矽谷由來
形成原因
現狀介紹
華人在矽谷
2.中國矽谷基本信息
現狀介紹
3.印度矽谷
4.《矽谷》期刊期刊信息
基本介紹
1.美國矽谷 地理位置
矽谷由來
形成原因
現狀介紹
華人在矽谷
2.中國矽谷 基本信息
現狀介紹
3.印度矽谷
4.《矽谷》期刊 期刊信息
基本介紹
[編輯本段]1.美國矽谷
地理位置
在地理上,矽谷起先僅包含聖塔克拉拉 (Santa Clara) 山谷,主要在聖塔克拉拉縣和聖何塞 (San Jose) 市境內,之後逐漸擴展,也包括周邊如聖馬刁縣 (San Mateo County),阿拉米達縣 (Alameda County) 的一部分。矽谷不是一個地理名詞,在地圖上一般不做標注。
矽谷由來
矽谷這個詞最早是由Don Hoefler在1971年創造的。它從1971年的1月11日開始被用於《每周商業》報紙電子新聞的一系列文章的題目——美國矽谷。之所以名字當中有一個「硅」字,是因為當地的企業多數是與由高純度的硅製造的半導體及電腦相關的。而「谷」則是從聖塔克拉拉谷中得到的。而當時的矽谷就是舊金山灣南端沿著101公路,從門羅公園、帕拉托經山景城、桑尼維爾到矽谷的中心聖克拉拉,再經坎貝爾直達聖何賽的這條狹長地帶。這些位於舊金山灣兩岸地區的加入使矽谷迅猛地發展起來。在開始的十幾年時間里,由於記者的拼寫錯誤它都被誤稱為「硅膠谷」,因為矽谷這個詞語還沒有融合到美國文化中。硅膠是一種廣泛用於隆胸和堵露等作用的物質。
形成原因
1.早期無線電和軍事技術的基礎 舊金山灣區在很早就是美國海軍的研發基地。1909年,美國第一個有固定節目時間的廣播電台在聖何塞誕生。1933年,森尼維爾 (Sunnyvale) 空軍基地(後來改名為墨菲飛機場)成為美國海軍飛艇的基地。在基地周圍開始出現一些為海軍服務的技術公司。二戰後,海軍將西海岸的業務移往加州南部的聖迭戈,國家航天委員會(美國航天局 NASA 的前身)將墨菲飛機場 (Moffett Field) 的一部分用於航天方面的研究。為航天服務的公司開始出現,包括後來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 (Lockheed)。 2.斯坦福工業園 (Stanford Instrial Park) 二戰結束後,美國的大學迴流的學生驟增。為滿足財務需求,同時給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斯坦福大學採納Frederick Terman的建議開辟工業園,允許高技術公司租用其地作為辦公用地。最早入駐的公司是1930年代由斯坦福畢業生創辦的瓦里安公司 (Varian Associates)。Terman 同時為民用技術的初創企業提供風險資本。惠普公司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在1990年代中期,柯達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也在工業園駐有研究機構,斯坦福工業園逐步成為技術中心。 3.硅晶體管 1956年,晶體管的發明人威廉·肖克利 (William Shockley) 在斯坦福大學南邊的山景城創立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1957年,肖克利決定停止對硅晶體管的研究。當時公司的八位工程師出走成立了仙童 (Fairchild) 半導體公司,稱為「八叛逆」。「八叛逆」里的諾伊斯和摩爾後來創辦了英特爾 (Intel) 公司。在仙童工作過的人中,斯波克後來成為國民半導體公司的CEO,另一位桑德斯則創辦了AMD公司。 4.風險資本 (Venture Capital) 從1972年第一家風險資本在緊挨斯坦福的 Sand Hill 路落戶,風險資本極大促進了矽谷的成長。1980年蘋果公司的上市吸引了更多風險資本來到矽谷。Sand Hill 在矽谷成為風險資本的代名詞。 5.軟體產業興起 除了半導體工業,矽谷同時以軟體產業和互聯網服務產業著稱。施樂公司在Palo Alto的研究中心在OOP(面向對象的編程),GUI(圖形界面),乙太網和激光列印機等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現今的許多著名企業都得益於施樂公司的研究,例如蘋果和微軟先後將 GUI 用於各自的操作系統,而思科公司的創立源自將眾多網路協議在斯坦福校園網內自由傳送的想法。
現狀介紹
2006年矽谷總共有225,300個高技術職位。以高技術從業人員的密度而論,矽谷居美國之首,每1000個在私營企業工作的人里有285.9人從事高科技業。高技術職位的平均年薪亦居美國之首,達到144800美元。2008年矽穀人均GDP達到83000美元,居全美第一。矽谷的GDP佔美國總GDP的5%,而人口不到全國的1%。 矽谷是美國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國信息產業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矽谷,集結著美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科技人員達100萬以上,美國科學院院士在矽谷任職的就有近千人,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就達30多人。矽谷是美國青年心馳神往的聖地,也是世界各國留學生的競技場和淘金場。在矽谷,一般公司都實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生產營銷三位一體的經營機制,高學歷的專業科技人員往往占公司員工的80%以上。矽谷的科技人員大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們不僅母語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習俗也各有所異,所學專業和特長也不一樣。如此一批科技專家聚在一起,必然思維活躍,互相切磋中很容易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目前,矽谷高新技術公司的創立和資金投入方興未艾,仍然呈現出發展的趨勢。
華人在矽谷
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教授,前不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清華、科大和北大理工類畢業生中的一半或早或遲的都出去了」,其中主要是走向美國,包括矽谷公司。美國《洛杉磯時報》撰稿人埃弗蘭·伊里塔尼說:「如果你瀏覽一下矽谷公司的員工名單,就會發現無數的清華畢業生。他們是來美國尋求工程技術突破,在英特網領域大顯身手或在科技上創業的數以千計的中國優秀科技人才的一部分。」實際上華人控制的矽谷公司現已達2000家以上,占矽谷公司的1/5,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則越來越多。名聞中國的主要電視機廠家康佳公司和主要計算機公司聯想集團都已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實驗基地。
[編輯本段]2.中國矽谷
基本信息
中關村,地理位置上是指由中國科學院和毗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環抱而成的一個地區。1980年,中關村這里辦起了中國一家IT公司。以後,中關村變成了我國高科技行業,特別是IT行業的代名詞。在這個地區,科技,教育,文化與高新技術產業相連相互滲透。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高新技術研究相互銜接。國際范疇的學術交流,商務往來以及經濟合作日趨頻繁。中關村具有發展知識經濟的明顯優勢和巨大潛力,被譽為「矽谷」。
現狀介紹
在中關村,共有5000人擁有博士學位,25000擁有碩士學位,180000人是學士學位。有超過8000家高科技公司,一半以上是IT產業公司。
[編輯本段]3.印度矽谷
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5大城市。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矽谷」。
[編輯本段]4.《矽谷》期刊
《矽谷》期刊信息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科技新聞學會 主編:王建峰 ISSN:1671-7597 CN:11-4775/N
基本介紹
《矽谷》雜志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科技類學術刊物(國內統一刊號:CN11-4775/N 國際標准刊號:ISSN 1671-7[1][2][3]597 郵發代號:80-773)。 本刊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網(光碟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龍源國際期刊》等網路媒體收錄,屬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 本刊主要欄目有:自然科學、電子科學、信息科學、工程科學、應用科學、教育科學、管理科學、理論科學。 本刊發行對象為國家機關、學術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各級領導幹部和職工,以及各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等。 本刊自創刊以來,受到國內專家、學者、教學人員、科研人員、各類管理人員及廣大讀者的歡迎與支持。 本刊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權威性,是各企業高校一直信賴的優秀期刊,所發表的論文、文章在各單位可用於調職、職稱評定、升學、就業、以及獎學金評定的主要依據
Ⅲ 矽谷的地理位置在哪他是如何成為美國的新型工業城市的有什麼特點
矽谷——位於舊金山東南的聖克拉拉谷地,
是一個由十幾所大學和幾千家高技術公司組成的新興工業區。
這里是激光技術、微處理機、影像游藝機、家用計算機、無線電話、
袖珍計算機等新技術和高科技產品的誕生地。
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和電腦軟體產地。
因為製造電子元件的主要材料是半導體硅,
所以人們稱這個工業區為「矽谷」。
舊金山市東南部
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脈,面對舊金山海灣.
氣候宜人.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
便捷的交通.航空港,高速公路.
軍事訂貨.美國國防部一直維持著對矽谷半導體元件穩定的訂貨量.
Ⅳ 美國矽谷的地形特點
(5)讀圖可知,美國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縱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山系,o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
(著)讀圖可知,圖oC是位於美國東北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帶.
(3)聖弗朗西斯科又稱舊金山,是美國太平洋沿岸重要的金融、貿易和文化o心,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以斯坦福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的「矽谷」,是全球聞名的高新技術產業區.
故答案為:(5)南北縱列;平原;(著)乳畜;(3)高新技術.
Ⅳ 美國的西南部稱為矽谷,試從4個方面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條件。 1地理位置 2氣候條件 3技術力量 4交通狀況
1。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矽谷位於舊金山市東南部,背靠海岸山脈,面對舊金山灣。
2。氣候宜人。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3。接近高等院校所在地,技術力量雄厚。尤其是斯坦福大學對矽谷的崛起起了關鍵性作用。
4。便捷的交通。鄰近舊金山的航空港,並有高速公路貫通全境。
5。軍事訂貨量大。美國國防部對其訂貨額度一直保持高數量且穩定訂貨。
Ⅵ 關於地理的氣候方面問題與美國「矽谷」有關!
地中海式氣候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高溫少雨,冬季溫和濕潤。
分布規律:分布於南、北緯30~40°間的大陸西岸。
具體分布區:世界上有5個地區具有這種氣候:
①地中海沿岸,包括歐洲南部,非洲北部沿海和西亞少數地區。
②北美加利福尼亞沿岸。
③非洲南部的西岸,即南非西部和納米比亞南部(稱開普區或好望角區)。
④南美智利中部。
⑤澳大利亞西南和東南沿海(雖為東南部,但屬西海岸,阿德萊德附近地區,而不是悉尼一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終年處在西風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在22℃以下,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風坡可達2,000~3,000毫米以上。這種氣候在西歐最為典型,分布面積最大,在美洲大陸西岸相應的緯度地帶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紐西蘭等地也有分布。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徵:1.冬暖夏涼,年溫差小2.全年有雨,冬雨較多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歐洲最廣,在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或因位於西風帶的陸地面積小,或因山脈阻擋,海洋性氣候往往僅分布在狹長地帶或島嶼上。
從資料可以看出,溫帶海洋性氣候與地中海式氣候氣候的分界線是40,矽谷離40度不算遠,而它離海洋也近,這就使得它夏季的溫度得到了調節,不算太熱,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緯度位置決定了有兩種氣候類型的特徵,我們可以說它溫暖濕潤,但氣候的分類不僅依據溫度、降水等,還有植被也是一個參考標准,矽谷植被類型為硬葉林,所以是地中海式氣候
Ⅶ 矽谷的地理位置
矽谷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北部的大都會區舊金山灣區南面,是高科技事業雲集的聖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別稱。矽谷最早是研究和生產以硅為基礎的半導體晶元的地方,因此得名。
矽谷是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盡管美國和世界其它高新技術區都在不斷發展壯大,但矽谷仍然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該地區的風險投資佔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矽谷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
一個世紀前這里還是一片果園,但自從英特爾、蘋果公司、谷歌、臉書、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總部在此落戶之後,出現了眾多繁華的市鎮。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內,矽谷走出了大批科技富翁。
(7)美國矽谷存在哪些問題地理擴展閱讀:
位於舊金山東南的矽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因其大量生產電子工業的基本材料-矽片而得名。谷歌、Facebook 、惠普、英特爾、蘋果等大公司都在矽谷。其優勢為:
一、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矽谷」位於舊金山市東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脈,面對舊金山灣。
二、氣候宜人
地中海氣候,全年氣溫在0℃以上,溫暖濕潤。
三、高等院校存在
斯坦福大學在「矽谷」崛起的早期起了關鍵性作用,衍生力非凡,並提供了「矽谷」第一個科研工業的地盤。斯坦福大學的聲譽和水平與哈佛大學不相上下,所以具有「美國西部哈佛」之稱。
四、便捷的交通
「矽谷」鄰近舊金山的航空港,並有高速公路橫穿全境。
五、軍事訂貨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的一些軍工廠,尤其是軍用飛機製造廠搬到了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美蘇「冷戰」時期又給當地軍火商帶來了大量的訂貨合同,生產導彈和其它武器系統。另外,美國國防部一直維持著對「矽谷」半導體元件穩定的訂貨量。
六、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
「矽谷」的成功大大受益於它那鼓勵冒險、寬容失敗、專業忠誠以及講求合作的「矽谷」文化。而這種「矽谷」文化正是與高新技術產業成功的發展成正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