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是誰給月球上的地方命名的
阿波羅11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降落在月球上。在著陸後的僅僅幾秒鍾,尼爾阿姆斯特朗說:「這里就是寧靜之地了,雄鷹已在此降落。」寧靜之地是NASA為第一次月球著陸的地點選的名字。它坐落於稱為「寧靜之海」的月球平原的西南角落裡。
197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阿波羅」命名月球上最寬的一個隕石坑,而這最寬的隕石坑內較小的隕石坑則以阿波羅8號和阿波羅11號宇航員的名字命名。後來又將該附近的隕石坑以美國宇航局已故飛行員的名字命名,這些飛行員分別來自失敗的阿波羅1號與兩次重大航天事故。盡管這些名字我們現在可能還不熟悉,但在未來,實現了太空旅遊後,像阿波羅、博爾曼和洛弗爾這樣的地方很有可能會跟和紐約、巴黎和東京一樣常見。
② 月球新增8個中國地名,到底是誰在給月球上的地點命名
這次常五姐姐成功采樣返回月球,網友們已經開始出發了,所以想給這個新陸點!起個名字。中國一步一步探索月球,月球上將會有更多的中國印記!
月球上的地標是怎麼命名的
從嫦娥登月的古老傳說到載人登月的科學探索,人類對月球的好奇由來已久。雖然人類直到20世紀才把探測器送上月球,但給月球命名的歷史始於17世紀。
1609年,伽利略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了月球的高山和窪地,並在他的家鄉使用了亞平寧山脈。命名為月球上最大的山脈從那以後,科學家們開始命名月球上的地標,但這些名字帶有很濃的個人色彩。有的人以科學家命名,有的人以宗教人士命名。由於缺乏溝通和權威,一些月球遺址甚至有多個名稱。直到1919年國際天文學聯盟(IAU)在布魯塞爾, 比利時成立,這種命名的情況才得以改變。IAU是世界各國公認的權威天文學術組織,有權命名行星和衛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修改,IAU逐漸為月球地理實體制定了一套命名程序和規則。
在IAU制定的月球命名規則中,有一條非常特殊,那就是月球登陸點。這種地貌沒有固定的名稱要求。然而,它要求申請人能夠向月球發送航天器。自從1959年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登陸月球以來,這樣的名字並不多。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這代表著我國航天事業一直處於不斷的發展過程
③ 月球上再添8個中國地名,你認為還有哪些中國名應該上月球
機構明確提出的月球表面地名大全申請辦理,但對其開展取名有利於月球表面科學研究及月球表面測繪工程這一標准已經將非科學研究目地的取名清除在外面。除開要有科學研究使用價值外,IAU還要求被取名的自然地理實體線直徑或長短須超過一百米。除開取名目標外,取名字的方法也是有一些約定成俗的規定。
盡管有權利給月球表面取名字的IAU是國際經濟組織,但非常大水平上,這身後或是由各個國家檢測月球表面的整體實力所決策的。在9000好幾個月球表面自然地理實體線取名中,所屬世界各國的名字總數相距非常大。在其中,歐洲各國佔了絕大多數,南美洲其次,而亞非我國僅佔了其中的極個別。我國獲准月球表面地名大全數最多的一次,當屬二零一九年。那時候IAU准許了五個中國傳統元素的月球表面地名大全,他們還都和古代中國天文學星象圖相關。月球表面的地名大全圖,也是人們科學發展觀的脈絡圖。
④ 月球上有哪些地方用中國元素命名
最早用中國元素給月球的各種形貌命名是在1961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8個中國名字在用到了月球的撞擊坑命名上。為月球上的撞擊坑命名用到的人名有祖沖之,是我國古代非常優秀的數學家和科學家,在天文歷法方面也有重要貢獻。1970年張衡也被應用為月球地名。他是我們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發明家、數學家等,也為我們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相比於獲得批準的2000多個月球地名來說,中國元素所佔的比例是很小的,因為我們的月球和深空探測工程豈不得比較晚,在最早的時候沒有申報過月球地名的命名,但我相信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和地名一定會越來越多。
⑤ 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活動始於什麼時候
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活動始於17世紀初期的歐洲,後來轉移到20世紀月球觀測和探測活動較多的美國和蘇聯。
被命名的月球地理實體本身須具備特定的條件,如具有特殊的科學研究與應用價值,直徑或長度大於100米;所命名的名稱也有規定,比如撞擊坑以著名科學家姓名命名,且須為去世3年以上的科學家,山脈以地球上山脈名稱命名等;命名要簡單明了,有助於科學研究及月面測繪。
此前,我國分別於2010年8月和2015年10月,獲得IAU批復的嫦娥一號和嫦娥三號著陸區地理實體名稱,它們是畢升、蔡倫和張鈺哲3個環形坑的命名,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勘探過的周邊方圓77米區域「廣寒宮」命名,及其附近三個環形坑「紫微」「天市」和「太微」的命名。
月球表面新增8個中國地名
據中國航天報微信公號消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2021年5月24日公布,批准中國提議在嫦娥五號降落地點附近的8個月球地貌的命名申請。至此,月球上的中國地名達35個。
這8個地貌分別為:
天船基地(Statio Tianchuan),表示在銀河中航行的船舶。
華山(Mons Hua),以中國西嶽華山命名。
衡山(Mons Heng),以中國南嶽衡山命名。
裴秀(Pei Xiu),中國西晉時期地理學家。
沈括(Shen Kuo),中國宋代天文學家、數學家。
劉徽(Liu Hui),中國三國時期魏國數學家。
宋應星(Song Yingxing),中國明末科學家,其《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徐光啟(Xu Guanqui),中國明代農藝師、天文學家、數學家。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月球表面新增8個中國地名
⑥ 截至現在,月球表面有哪些中國地名
2021年5月24號,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發布的消息中,我們知道,月球表明以中國地名、中國名家姓名命名的就達到了35個,這些命名都有中國元素。
月球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在很多文學作品中賦予的特殊意義,更重要的是月球對於我們發展外太空項目有著深遠的意義。
⑦ 月球地名是怎麼起的
從1609年,伽利略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到月球的高山凹地起,科學家就開始了給月球命名。但都有很濃的個人色彩,如伽利略用自己家鄉的亞平寧山脈給月球最大的山脈命名。同時,由於缺乏交流和權威,有些月球地點有多個名字,這帶來了不少混亂。直到191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成立,這種各自命名的局面才被改變。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是世界各國公認的權威天文學術組織,擁有對各行星和衛星命名的權力。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修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逐步制定出了一套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程序和規則。
目前,月球上共定義了18類地貌,包括環形坑、月溪和山脈等,而不同的地貌有著不同的命名方式。如月球上的重要地貌環形坑,用的是傑出科學家、哲學家等名人的名字;而月溪、月湖、月海這些地貌的名字用的則是較為抽象的拉丁詞彙。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制定的月球命名規則中,有一類非常特殊,那就是月球著陸點。這類地貌的沒有固定的起名要求,但它要求申請方有能力將航天器送上月球。從1959年人類第一顆月球探測器著陸月球以來,這樣的地名並不多。
還需要突出的一點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制定的命名規則排除了一些領域的名人,包括19世紀及以後的政治和宗教人物,還有文學家。月球上曾有一批環形坑是以包括李白、巴爾扎克、雨果在內的文學家命名的,但由於命名規則不允許而被刪除。在2006年公布的命名列表中,李白坑被改為休謨Z坑。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
2020年11月2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並將其送入預定軌道。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采樣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首次在地外天體的采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