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3地理考試.說明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分兩個方面來說:
一是,由於西北地區深處內陸,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所以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植被稀少,受蒙古西伯利高壓影響,風力侵蝕強,地貌多荒漠,農業生產以畜牧業為主.
二是,以上任何一環節受到影響,都會使整個生態環境失衡.如,如果盲目發展灌溉農業,會加劇缺水狀態,荒漠化更嚴重,進而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
② 我現在是高3的學生了,地理要怎麼學啊次次考試都考不好,打擊很大,有什麼方法求高人指教
我今年剛剛高考完,有幾點建議你可以看看:
1、熟練掌握課本,這也是我們老師反復強調的,的確是這么回事兒,「萬變不離其宗」,你必須把課本的基本知識掌握熟練,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弄不清就去問老師,我那時候就是這么做的,高考題不是多難的。
2、大量做題,熟悉了各種題型你才會更加運籌帷幄,還有一點我告訴你,一定要規范答題,用地理語言來解答,不能怎麼想就怎麼說,老師改題的時候就是找那幾個關鍵的地理詞彙,高考也是一樣的。
3、發散思維,答題不要拘泥於一個方面,要盡可能多角度分析,因為我們做題改卷子,都是一個角度一點分,只從一個角度答題的話,你就是再好也只能得那一個點的分。
4、不要特別在乎參考答案,這一點跟出題人的水平有關,有些題給的答案還沒我們自己組織語言答的好,當然,我這里只是說不要「特別關注」,就是還是需要參考,你要學會用答案的那種語言去答題,這樣才有更多機會提分。
5、多看地圖,這也是僅次於掌握課本基本知識能力的東西,加強記憶,沒事兒就拿地圖看,另外要多掌握跟你看的這一地區相關的知識,尤其是這一地區的特點(比如地形、生活環境)。
6、不要全聽老師的,這個我感覺挺悲催的,不光是地理,所有科目都不能全信老師的話(我們這次數學考的特別差跟老師就有關),你要全面掌握,當然了,老師強調的重點還是要特別關注的,因為政治哲學上講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嘛。
PS:這些就是我的經驗,當然了,你要找出一種適合你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還有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堅持,誰堅持下去,最就成功,否則再好的方法也將一事無成。
③ 高3怎樣迅速提高地理成績
第一步是要把地圖冊背熟,一定要結合經緯度,一直到試卷上給出的圖你能一眼看出是哪裡的地步;
第二步是把各個地區的主要知識點背下來,尤其是氣候類型和地形,把回答問題的大體模式往上套;
第三步是要研究各種的比較難的問題,也就是氣壓風向,太陽直射點,晨昏線,鋒面,時差等問題,如果你實在是不懂這些問題,建議你去問問老師好的方法或者直接放棄。
還有什麼問題可直接給我發消息~~
④ 高3專業地理怎麼才能學好
只要有興趣,我今年要讀高二了,地理也學的不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幻想去旅遊,人家都說一個女生學地理好很另類,但是只要肯記肯背,加一點點聰明就OK了,在平常生活中,多看看什麼相關地理的節目之類的.像有些節目是講地理很神秘的東西,比如埃及,復活節島上的石頭像啊~~好神秘哦..我還蠻喜歡打扮的,所以也了解各地的一些風俗,衣著之類的,所以一下就記住了某個地方.雖然你是比我大屆的,但是我還是厚著臉皮說自己的觀點,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⑤ 高二,三的地理主要學什麼,難嗎難點主要在哪裡
高二,三的地理主要學自然地理的相關知識,會有一定難度,難點在於習慣了低年級背地名的學習方法之後,到了學習地理規律的時候會非常不適應。比如在學習在學大氣這一單元時,對「氣壓梯度力」這個概念的理解,就不是靠背地名能解決的了。
這個層次,強調的不是背誦,而是理解。我們要把地理當成物理來學習,從最根本的大氣壓力的知識開始,逐步來理解「氣壓梯度力」這個概念。
我們要相信地理是有規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變遷以及其它各種自然現象,都是在物理規律的支配下進行的。把握好了這些規律,雜亂無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會變得清晰起來。
綜合運用
把自然地理的規律梳理清楚之後,再來結合地圖學習和理解人文地理的相關內容,就會變得舒服很多。有了地圖、有了地理規律,這個時候看什麼地理問題都可以很輕鬆了。
比如:在復習我國南、北方差異時,可從位置、范圍、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資源、農作物、農業基地、工業基地或地帶等方面列表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復習「英國、日本地理」,可從位置、范圍、自然條件、工農業發展狀況,首都和主要城市等方面列表進行綜合比較。
這些東西,看起來很復雜,實際上分解開來之後,就是兩點:一是地圖上的空間關系,二是受地理規律影響的經濟社會關系——農作物的種類是由地形、氣候等決定的,首都和城市分布也和地形氣候等因素密切相關。
換句話說:第一個層次是以地圖學習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學習;第二個層次是以規律的理解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像高年級的過渡;第三個層次是把規律和地圖結合起來學習,是對高年級的要求。一次做好這三個層次,我們就一定能學好地理。
⑥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
我告訴你一個方法,是我自己的一點心得,也許對你不一定有用
我是05年高考上大學的,當時我的文科成績在學校排前幾名,高考文綜更是全校第一:我的方法是抄書!
幾個要點1、要有毅力;2、要心無旁騖;3、要排除外界干擾;4、要有正確的方法
第一點不用說了;
第二點就是要做到不用懷疑自己,不要總是想這樣有用嗎?我好想什麼也沒學到?好像是在浪費時間等問題,要有韌性,貴在積累!
第三點也許別人不會贊同你這種做法,比如老師和家長,認為是在浪費時間,我當時就有這種情況,上課不聽課就自己抄說,老師說過多次不聽,後來老師對我都放棄了,但到了後來你知道怎麼樣,我抄的手稿都留校了,被老師當做教育教材,並且還讓全校人參觀!甚至臨高考一個月,有好幾個班的班主任找我借,說是開班務會用一下!
第四點方法很重要,先里一個框架(抄也不是通篇的抄,我是用畫美術用的1開素描紙折成8開大小,然後里一個提綱(比如歷史(可以用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的大綱,然後用政治、經濟、軍事等大的歷史事件穿插起來,這樣一個大綱就有瞭然後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去充實這個大綱,逐步的把每一個知識點都囊括到裡面),再比如地理(你可以按照交通、氣候、人文、區域經濟、政治等等列一個剛目,然後以國家為單位去填充和充實)不過地理比較龐雜,你需要列多個大綱,以多個主線去完善和填充你的大綱從而復習到每一個知識點)
⑦ 高三地理大題怎麼回答呢.大題都回答不全,不然就偏了
(一)、特徵問題:回答這類問題,首先要明確題目問的是地理事物本身的特徵還是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徵的方法.
1、地形(地貌)特徵主要從地形種類(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沖積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狀況(坡度陡緩.相對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地勢特點通常從地勢高低變化趨勢來描述,常用詞語如「西高東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等,判斷的方法可根據等高線或河流的流向來判斷。
1
例1、上圖為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一個小區域的平面圖及地形剖面圖。據此簡述三個剖面分別顯示的地形特徵。
【答案要點】 AA』剖面顯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個寬闊河谷(盆地)。
BB』剖面顯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峽谷)。
CC』剖面顯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
2、地理環境特徵主要從地形,氣候(氣溫、降水),植被狀況,土地類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等方面概括.
例2、沙塵暴是指強風從地面捲起大量沙塵,使大氣水平能見度小於1千米的特殊天氣現象.甲圖示意我國沙塵暴主要活動路徑和強沙塵暴多發區。
乙 圖
說明甲圖中沙塵暴多發區的地表環境特點.
【答案要點】 乾旱、半乾旱;河流發育稀少;地表荒漠、沙土廣布;植被稀少。
3、氣候特徵主要從氣溫(高低的季節變化.年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節變化),四季的變化(冬夏季節的長短)等方面概括.
例3.比較舊金山和洛杉磯氣候特點的異同點.
【答案要點】 同:兩者均為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異: 舊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磯長,年降水量較大;洛杉磯比舊金杉的高溫乾旱季節時間長一些
4、.河流水文特徵主要從流量的大小、.汛期的長短.、含沙量的多少、冰情(.結冰期、凌汛)等方面概括.
例4、分析黃河的水文特徵
【答案要點】 流量較小,流量季節變化.年際變化均大,夏汛,汛期短,含沙量大,結冰期短,有凌汛現象
5.、農業生產特徵主要從農業地域類型.農作物種類和單位面積產量.農業各部門結構(所佔比重).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和專門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6、.工業生產特徵主要從工業的發達程度.工業部門結構.工業技術水平.工業產品的銷售和工業原料能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等方面概括.
(二)、成因問題。 1.自然環境特點的成因分析。
這類題是近幾年高考的高頻題,常見的考法是:在小比例尺(多在選擇題中、大范圍平面圖中)地圖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緯度因素和風帶、氣壓帶、季風環流。在大比例尺地圖中(多在非選擇題中、小范圍平面圖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陸熱力差異因素和人為因素。
如氣候成因分析通常從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緯度——太陽輻射(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洋流——寒暖流(寒流降溫減濕,暖流增溫增濕),海陸分布——海陸熱力差異(等溫線大致與海岸線平行),地形——地勢高低(等溫線大致與等高線平行),人——植被破壞、城市熱島。影響降水多少的因素:風帶、氣壓帶——環流形勢(西風帶、低壓帶、海風是多雨的),地形——迎風坡與背風坡,洋流——寒暖流,人——對林、草、湖、濕地的破壞與保護等方面進行分析。
例5、降水變率是降水平均偏差與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穩定程度的指標。讀我國某地降水變率等值線的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 由圖中降水變率等值線的分布分析,降水變率分布較明顯的規律是什麼?
答案要點:降水量愈少的地區降水變率愈大,反之則小;新疆北部降水變率較小,南部降水變率較大。
試分析A、B兩地的降水變率較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點】 A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降水較多,降水變率較小;B地位於河西走廊,受李風影響降水較多,所以降水變率也較小
2. 土地荒漠化是該地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為了遏制沙漠化的趨勢,有人認為栽種草和灌木比栽種喬木更好,試分析其原因。 【答案要點】 因為該地區降水量少,氣候乾旱,蒸發量大,風力強,不利於喬木的生長;喬木的生長需水量大,易導致該地區更加乾旱;草和灌木矮小,根系發達,抗風固沙能力強,草和灌木需水量小,在乾旱地區容易成活。
2.地理災害的成因分析: 多從「天、地、人」三角度綜合分析。
例6:說明淮河夏季洪澇多發的原因?
【答案要點】 成因:①天(氣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匯水快;下游地勢低平,又曾為黃河的洪泛區,河床高懸。起水土流失,河床變淺;圍湖圍灘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調蓄能力。
3.地理事物時空特點成因分析。 此類考題以大氣運動、季節變化(太陽高度、晝夜長短)、河水補給最為重要。如氣候的變化、天氣的變化,多從近地面的熱力環流進行分析,用「熱(高溫)低(壓)升(氣流上升)雨(成雲致雨);冷(低溫)高(壓)沉(氣流下沉)晴(乾燥晴朗)」進行邏輯分析。 如河水的補給類型分析,我國東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補給;江南是春雨降水適量、夏季雨水大量補給;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水補給;華南是春季鋒面雨、盛夏台風雨補給。 地中海氣候則是冬雨補給。
(三)分布規律問題 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主要從空間分布(是否均勻、空間變化規律)和時間分配(季節和年際變化的大小)方面概括。如我國降水的分布特徵:分布不均,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夏秋多冬春少,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四)評價問題。 回答此類問題注意兩點: 1.根據題目要求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來闡述問題;2.從對自然、社會、經濟的發展三方面綜合分析。
例7、簡要評價南方低山丘陵農業資源的開發條件,如何整治和發展?
【答案要點】 有利:光.熱.水豐富,生物品種多樣產出高,土地類型多樣; 不利:多種氣象災害,水土流失嚴重,紅壤貧瘠,生活能源短缺.農業發展潛力大,開發難度較小。 綜合開發 : ①發展立體農業.生態農業; ②優勢農產品的系列開發; ③生態建設,封山育林,保持水土,解決農民生活用能問題.
(五)推斷問題。 根據材料,審明題義,回歸教材,邏輯推理,得出結論,准確表達。
例8、下圖為世界各地氣溫年較差分布示意圖(單位℃),圖中虛線表示水稻種植的北限。讀圖
完成下列各題。
1.南半球與北半球相比氣溫年較差有何不同? 請分析其原因。 2.分析圖中從甲到乙一線氣溫年較差變化快的主要原因。 3.全球氣溫年較差變化最小的地區是哪裡?請分析其原因。 4.丁處氣溫年較差等值線閉合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5.全球各大洲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洲是哪一個?請分析其原因?
6.圖中丙處是北半球水稻種植緯度最高的地區,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氣候原因。
[答案要點]1.南半球氣溫年較差較北半球小。南半球下墊面單一(海洋面積廣闊)。
2.受海陸位置和地形地勢的共同影響。 3.赤道。太陽高度角年變化小;海洋面積廣闊。
4.受地形(海拔高度)的影響。 5.亞洲。大陸面積廣闊。南北緯度跨度大。
6.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六)區位問題。 工業、農業、城市、商業、交通區位問題分析從自然和人文社會兩個方面分析。如工業區位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概括:
①資源——工業宜建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有什麼原料,適宜發展什麼工業。
②水源——靠近水源地,以便提供充足的工業用水(還可獲得廉價的水運)。
④地形——選擇在較平坦開闊的地形區內,發展前景廣闊。
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溫,廢氣不宜擴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業。
③交通——沿交通線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於產品的輸出、職工的上下班。
⑤環境——主導風向的下風地帶、與季風區主導風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城市熱力環流之外;產生污水的企業,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遠離水源地。高科技工業布局在環境優美的地區
⑥距離城市的遠近——規模小、無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區;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布局應遠離城區。
⑦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圍,土地租金低。
⑧設置防護帶-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設置防護帶減少對居民區的直接污染,美化環境。
例9、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2005年2月28日。 國家發改委日前正式做出批復,原則同意首鋼實施壓產、搬遷、結構調整和環境治理的方案.並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區曹妃甸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聯合企業作為首鋼搬遷的載體。 材料二:首鋼搬遷示意圖。
1.當初建立首鋼的主要區位因素是什麼?
2.首鋼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佔地廣,地價高 B.環境污染嚴重 C.能耗太高.運輸壓力大 D.機構不合理,經濟效益低下
3.首鋼搬遷曹妃甸後可以建設一個類似寶鋼的現代化鋼鐵企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 搬遷後,可以完成首鋼、唐鋼(唐山鋼鐵公司)的重組,發揮規模效應 ② 通過發揮新基地在產品、成本、規模、效益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達到限制小廠發展規模,以及使其隨市場競爭自行退出或是並入集團的目的 ③有利於總體提升華北以至我國鋼鐵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更是首鋼通過搬遷獲得的自身發展難得的機遇 ④ 交通更為快捷報,從國外進口鐵礦石更為方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曹妃甸港位於塘沽新港和秦皇島港之間,在曹妃甸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廠作為首鋼搬遷的載體具有的優勢有哪些?
[參考答案] 1.資源,能源,市場 . 2 B, 3 C
4.①曹妃甸是我國少有的不需要開挖人工航道和港池,可停靠25萬噸級船舶的大型深水港址.有利於鋼鐵企業的原料和產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
②冀東地區是全國最大鐵礦區之一。目前保護較好,尚未開發,可為鋼鐵廠提供可靠的鐵礦石保障:
③ 曹妃甸島與陸地之間灘塗地廣闊,建廠可不佔用耕地;( 曹妃甸鋼鐵生產歷史悠久,技術力量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