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錫門國家公園的地理概述
錫門山脈形成於2500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岩一直受到侵蝕,形成了陡峭的懸崖和深深的溝谷。有些峭壁高達1500米,並延伸出很遠。台地南部和東北以塔卡澤河及支流為邊界。這一流域是主要集水區。
錫門地區遍布古文化中心,如:阿克蘇姆,拉利貝拉,貢德爾。人類定居耕種歷史至少有2000年。土壤侵蝕狀況表明,耕種活動起先在較平緩的高原河谷斜坡上進行,不久就向更陡峭的坡地擴展。錫門處在古代商路的交叉口,當地留下了18和19世紀的許多印記。公園內原有2500多人。盡管1979年從北部懸崖下斜坡處強行搬遷走1800多居民,但20世紀80年代發生內亂後,公園內的村莊又增多了。公園的通道和住宿設施狀況很差,每年約有100-200名國際遊客,有三處簡易宿營地。因軍事沖突,這一地區對外國人關閉。 這里有兩個雨季,分別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550毫米。氣溫最低零下2.5~4℃,最高11~18℃。白天經常刮干風,夜晚則有霜凍。達善峰頂有時有雪。
㈡ 海德公園的地理
海德公園被九曲湖(Serpentine Lake)分為兩部分。
在泰晤士河東部的中心,海德公園西接肯辛頓公園(Kensington Park),東連綠色公園(Green Park),形成寸土寸金的倫敦城裡一片奢侈的綠地。海德公園的東北角有一個大理石凱旋門,東南角有威靈頓拱門,但最有名的應算是這里的演講者之角。作為英國民主的歷史象徵,市民可在此演說任何有關國計民生的話題,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海德公園佔地160萬平方米,是倫敦皇家公園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倫敦最知名的公園。18世紀前這里是英王的狩鹿場,後改建為公園。海德公園內有著名的「自由論壇」,又稱「演講之角」,這是一個可以公開發表言論的地方,經常有人在此即興演講,幾乎每年一度的夏季大型露天音樂會也在這里舉行。在海德公園的南端有海德公園騎兵營,清晨首先看到的一定是馴馬。海德公園內建有噴泉和雕塑,用以紀念戰爭中犧牲的無名英雄。海德公園西邊是肯辛頓公園。在肯辛頓公園,遊人可以參觀黛安娜王妃生前曾經居住過的肯辛頓宮。
㈢ 世界著名景點地理知識
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簡稱黃石公園。是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於1872年。黃石公園位於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的西北角,並向西北方向延伸到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積達8956平方公里。這片地區原本是印地安人的聖地,但因美國探險家路易斯與克拉克的發掘,而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公園。它在1978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理地質獅群噴泉 黃石國家公園自然景觀分為五大區,即瑪默區、羅斯福區、峽谷區、間歇泉區和湖泊區。五個景區各具特色,但有—個共同的特色——地熱奇觀。黃石國家公園內有溫泉3000處,其中間歇泉300處,許多噴水高度超過100英尺,「獅群噴泉」由4個噴泉組成,水柱噴出前發出像獅吼的聲音,接著水柱射向空中;「藍寶石噴泉」水色碧藍;最著名的「老忠實泉」因很有規律地噴水而得名。從它被發現到現在的100多年間,每隔33—93分鍾噴發一次,每次噴發持續四五分鍾,水柱高40多米,從不間斷。園內道路總長500多英里,小徑總長1000多英里,黃石湖、肖肖尼湖、斯內克河和黃石河分布其間。公園四周被卡斯特、肖肖尼、蒂頓、塔伊,比佛黑德和加拉廷國有森林環繞。黃石公園它那由水與火錘煉而成的大地原始景觀被人們稱為「地球表面上最精彩、最壯觀的美景」,描述成「已超乎人類藝術所能達到的極限」。 熱噴泉 正如人們所熟知,黃石以數量繁多的熱噴泉、大小間歇噴泉地貌、絢麗多彩的高山、岩石、峽谷、河流,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聞名於世。這是地熱活動的溫床,有一萬多個地熱風貌特徵;落基山脈給這片領地創造了無數秀麗的山巒、河流、瀑布、峽谷,其石灰岩的結構又讓大地添上美麗多姿的顏色;無數的野生動物賦於它生生不息的生命,這里是懷俄明獸群的故鄉,也是北美洲乃至全世界陸地最大的、種類最繁多的哺乳動物棲息地。 20世紀初,一位美國探險家曾經這樣形容黃石公園:「在不同的國家裡,無論風光、植被有多麼大的差異,但大地母親總是那樣熟悉、親切、永恆不變。可是在這里,大地的變化太大了,彷彿這是一片屬於另一個世界的地方。……地球彷彿在這里考驗著自己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黃石公園的地熱景觀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事實上也是如此,你無法不為眼前所見的奇觀所震撼。數以千計的沸泉和池水碧藍的大湖深潭波濤洶涌,山聲鼎沸,彷彿一爐烈焰正在熊熊燃燒。上百個間歇泉噴射著沸騰的水柱,冒著滾滾蒸汽,好似倒轉的瀑布,它們從火熱而黑暗的地下世界不時噴涌而出。一些間歇泉的水柱氣勢磅礴,像參天大樹,其直徑從1.5米到18米不等,高度有45米至90米。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它在這樣的高度上持續數分鍾,有的可持續將近一個小時。 黃石公園的熱噴泉為世界之最,人們統計出有3000多處溫泉、泥泉和300多個定時噴發的間歇泉!尤其是間歇泉,更是黃石的驕傲。因為全世界其他地方所有的間歇泉加起來,其總數還不及一個黃石公園來得多。在冰島、紐西蘭、日本、喜馬拉雅、南美洲以及其他許多火山地區也都有間歇泉的發現,然而只有在冰島、紐西蘭和這座公園里,間歇泉才展現出它們最為恢宏的氣勢和最為壯麗的風采。在這三個著名的地區中,無論從間歇泉的數量上,還是從它們的規模上,黃石公園的間歇泉都當仁不讓地拔取頭籌。 科學家們發現:就在黃石地表以下較淺的地方,熱流和熔岩活動極為活躍。3300米的地下深層熔岩為熱泉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網路的熔岩暖化了地下的泉水,泉水從地表裂縫流出、滲出或噴出,這便是我們看到的溫泉和熱泉。 黃石公園地形基本呈一種凹形,冬季降雪極多,提供了它豐富的地下水源。地上的水很容易流人和滲進地里,最後流到溫度遠超過沸點的地底深處,受到地熱持續的加溫由冷轉熱,沸騰後化為蒸汽。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蒸汽要找一條出路。如果蒸汽給往下流的流水堵住了,水的質量使蒸汽不能逸出空隙。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因為蒸汽的壓力不斷增大、熱度不斷加高,最終挾著泉水噴涌而出,這就形成了間歇泉。典型間歇泉快要噴發時,我們能看見水先從小洞里流出,或者發現水流量突然增加,接著,從地底深處傳來轟轟雷鳴,這就表示蒸汽突破了水的阻礙。然後,我們會看見噴口的水柱被水蒸氣拋升起來,時間持續幾秒鍾到幾分鍾不等。在水柱噴出的同時及之後一段時間,我們還能聽到水蒸氣隆隆的轟鳴,彷彿宣洩著內心的興奮。最後,地下的壓力解除,水蒸氣噴射的力量也消失了,於是水再開始注滿噴口,阻塞水蒸氣的出路,醞釀下一次的噴發。 無論形狀怎樣,無論大小怎樣,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也無論天氣條件如何,所有間歇泉都在日夜不停忠實地一會騰起,一會沉落,彷彿跳著有節奏的舞蹈。這是造物主所栽培的最奇特的花朵,它們一年四季盛開,從不感到厭倦與疲憊。 這些「花朵」密集的地域,我們一般稱之為間歇泉盆地,它們大多是一些位於中央高原上的開闊谷地。當那些較大的火山停止燃燒之後,冰川的刨蝕作用造就了這些谷地。這些谷地可以被視為大自然的實驗室和廚房,在這數千個「燒瓶」和「鍋灶」中,我們看到大自然像一個熟練的化學家或者廚師,將火、水、氣體以及無數種礦物質混合在一起,她烹飪整個山巒,燒烤山崖,諾大的黃石公園,處處在它的高超手藝下冒著炊煙。 黃石大峽谷 黃石大峽谷位於釣魚橋和高塔之間,由黃石湖流出的河水,流經大約3 8公里地帶所造成的險峻峽谷,就通稱為黃石大峽谷。這里是黃石公園最壯麗、最華美的景色 97公里長的黃石河是「美國境內惟一沒有水壩的河流」。在這里,河水陡然變急,沖開四濺的水花,形成兩道壯麗的瀑布,轟鳴著泄人大峽谷。這兩個瀑布一個有130米高,這是上瀑布;另一個有100米高,稱為下瀑布。 黃石河水貫穿火山岩石,長期的強力沖蝕,形成了氣勢磅礴的黃石大峽谷,峽谷格外險峻,動人心魄,深度達到60米,寬200米,長約32公里。這一段著名的河段,對於前來觀賞的人來說,最引人必勝的既不是峽谷的深度和形狀,也不是洶涌奔流的瀑布,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那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風化火山岩。峽壁從頭到腳都閃爍著耀眼的光澤,在陽光下炫爛奪目。白、黃、綠、藍、朱紅以及無數種與紅色相調而出的顏色。眼前是數百萬噸的岩石,——切看上去卻像用油彩塗成,彷彿毫無顧忌地暴露在風吹日曬之中,顏色是那樣鮮艷,牢固的色彩既不會被沖刷而去,也不會因風吹日曬而褪色。這效果太奇異、太不可思議了。
㈣ 天壇公園蘊含的地理思想是什麼
天壇位於北京城南端,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天壇有垣牆兩重,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
㈤ 萬州西山公園的地理環境
萬州西山公園整個地形呈南北向的狹長型自然坡地,其東西長650M,南北寬120M—250M。其最高點為北大門,海拔高度為233M,最低點為濱江大道的鍾樓,海拔高度為175M,相對高差為58M。西山公園整個地形上部陡峭,下部較平緩,在現有動物園和靜園的北端各有懸崖峭壁二處,長度為120M—200M不等,南坡沿東西向的鍾樓、五洲池、游泳池、動物園、靜園地帶,分布若干自然形狀小型台地。
萬州公園總的地貌特徵為人工種植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其中結合歷史文化對公眾開放有鍾樓景區、五洲池景區和靜園三個主要景區,中部有茶花、臘梅、楠木、竹類為主體的觀賞植物園景區,在其間散布有游樂場、游泳池、動物園等綜合旅遊服務設施。
萬州區地處長江三峽庫區瞿塘峽西部,其氣候區劃中稱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該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霜雪較少。境內地形起伏高差大,屬沿江深丘低山地貌。冬季短,夏季長,有冬暖、春早、夏熱、秋雨的特點,年平均氣溫22.10C,年平均降雨量為1185.4毫米,年日照數為1484.4小時,其溫和而充沛雨量的氣候特徵,有利於萬州西山公園多種植物資源的生長。長期以來,西山公園及周邊地區形成了濃郁的森林資源,反過來對改善萬州舊城區生態小氣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㈥ 北秀公園的地理文化
北秀公園位於雙鴨山市區南,原名青年公園,始建於1957年6月。她南接馬鞍山,北連市區,一座中心站天橋把她與市區融為一體。安邦河從她身邊潺潺流過,馬鞍山在她面前聳立。
北秀公園佔地面積29公頃,1974年重新維修,改名為人民公園。1982年5月,市政府號召全市人民義務建設人民公園,使公園舊貌換新顏,並更名為北秀公園。多年來,市政府不斷地投入人力和物力修建,園內設有牌樓、亭閣、長廊、園中苑、人工湖、兒童公園、動物園、旱冰場、游泳館等80多個娛樂觀賞景點,有天然綠地3000多平方米,珍禽異獸200多種,奇花異草25000株,各種樹木48個種類8萬余株,是一座集動物飼養、花卉種植,水上及兒童娛樂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近年來,北秀公園又增設了趣味追逐樂、猴爬桿、空中腳踏車等娛樂設施,修建了游樂大世界、海豹戲水等娛樂場地,吸引外地遊客和市民前來消閑、遊玩。每當節假日,北秀公園遊人如織,母親帶著孩子,少男少女攙扶著老人,情侶們手牽手結伴而來。
北秀公園傍山而建,繞水成園,山水相映給園中美景增添無限秀色和生機,而流傳於山水之間的凄婉故事更給園中美景披上了神秘的面紗,令人無限嚮往。
㈦ 百望山森林公園的地理環境
百望山森林公園位於北京市頤和園北3公里處,百望山森林公園面積2000餘畝。百望山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高達95%以上,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稱。望兒山海拔210米,是太行山山脈延伸華北平原最東端的一個山峰。登高遠望,東面是現代化的樓群,山後則是林網密布,十里麥香。百望山公園可欣賞到大面積的紅葉林。登亭西眺太行群峰疊嶂,層林盡染,看漫山紅葉蒼松翠柏相映,紅葉越發艷麗。這里當日落西山、晚霞紅葉交相輝映時,看紅葉感覺奇妙。從百望山沿石板路順西山坡到深谷處有一「紅葉仙子」石雕像,可環眺四周山峰。百望山主峰突兀挺拔,與黑山頭、韓家山鼎立相望。登臨主峰,極目遠眺京華大地,氣象萬千。向東向南百望山是京城人登高游覽的好去處。百望山環境清幽,四季景色各異。大地回春,草木俱榮,萬物復甦,山花爛漫,香氣襲人,徜徉其間,不覺心醉神迷,神清氣爽,樂而忘返;炎炎夏季,山林中涼風習習,時聞人聲鳥語,攜友同行,或石旁談天說地,或松下擺局對奕,一較短長,其樂也陶陶;秋風送爽,千畝紅葉能使人遐思萬千,漫山紅遍,層林盡染,賞心悅目,偶得紅葉一片,亦可作懷秋之記;蕭蕭冬日,萬木常青,登而臨之,怡然自得,或得雪花飛遍,山野莽莽,那將又是另一番天地。
百望山森林公園位於頤和園北三公里處,面積約133.3公頃,京密引水渠繞園而過。園內主峰海拔210米,突兀挺拔,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稱。百望山又名望兒山,相傳北宋楊六郎與遼兵在此山下鏖戰,佘太君登山觀陣助威,此山因而得名。百望山四季景色宜人。春花燦爛,生機盎然;夏木蔭翳,清幽涼爽;秋意感人,紅葉傲霜;冬雪漫卷,銀裝素裹。
百望山公園內建有首都綠色文化碑林,依順山勢在林中置景,景中設碑,分別建有碑亭、碑廊及碑刻藝術牆,鑲嵌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社會知名人士題詞及書畫藝術家的作品碑刻600餘通,以宣傳綠色文化建設為中心,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倡導人們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大力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努力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遊人置身碑林,不但可以看到多年來的綠化成就,也能為碑刻藝術所陶醉,從而感受到中國書畫藝術的瑰麗,不自覺間受到綠色文化的熏陶。
山上相繼建造中日友誼亭、回頭石、望綠亭等,成為了京城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為了配合旨在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全民健身運動,公園還開展了多項野外運動,如攀岩、速降、定向運動等,將娛樂、體育、驚險及科技知識結合起來。公園還為遊客提供野營的帳篷,讓遊客體驗野外生存的樂趣。 為了配合旨在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全民健身運動,公園與國家登山隊合作建成距市區最近的天然攀岩設施,並建成飛降場所。攀岩是極好的增強心肺功能、鍛煉肌肉耐力和身體平衡能力的運動項目,可以提高和培養您敏銳的觀察、判斷能力,更能增強您的意志力。飛降是利用鋼纜、繩索的牽引,跨越深谷的運動,有驚無險,培養您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信心。
百望山天然岩壁高16.8米,建有12條難易程度不同的攀岩線路,適於各年齡段遊客和攀岩愛好者攀登。飛降設施距谷底60米、長度150米,跨過深谷,您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大有天下無難事的感受。定向越野是百望山森林公園開展的又一項活動。
定向越野是運動員藉助地形圖和指北針,按規定的順序獨立完成尋找若干個標繪在地圖上的地面檢查點並以最短的時間跑完全賽程的運動。它可訓練人們識圖、用圖能力,野外定向能力並鍛煉人們的奔跑能力,是一項娛樂性、實用性極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尤其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野外生存能力。 山花節
2008年4月8日,百望山森林公園內,白色的山桃花、山杏花競相開放,拉開了百望山山花節的帷幕。山花節將一直持續到「五一」之後。據公園管理人員介紹,園內主要盛開山桃花、山杏花、玉蘭花、紫薇花、紫荊花等植物,「五一」前後榆葉梅、二月蘭、芍葯等將相繼開放。公園里分布著黃櫨、酸棗、刺槐樹、欒樹花、丁香、月季等植物,因花期不同,遊人從4月到10月都可以欣賞到不同品種的花。
為方便遊人賞花,百望山森林公園提供了500個停車位,並延長公園開放時間,推出「踏青、賞花、植樹、愛鳥」的活動,公園管理處為遊人准備了鳥巢,愛鳥的市民可在公園內為鳥兒掛上鳥巢。另外在公園北門准備了一片義務植樹的空地,供市民親手栽植樹木,山花節將開放到「五一」之後。
紅葉節
每年10月,百望山都要舉辦紅葉節,紅葉節期間近千畝紅葉林競相展艷,紅得透亮,紅得醉人。在百望山賞紅葉有兩個最佳地點,一處是友誼亭;另一處是百望山頂峰的攬楓亭。秋風颯颯,黃櫨葉紅。京城人民素有秋遊觀紅葉的習慣。紅葉迎秋,婆娑起舞,紅艷誘人,引得多少文人墨客興致大發,留下千古傳頌的名言佳句。
金秋又至,並逢九九重陽登高時節,京城人們紛紛湧向京郊紅葉區。但有的景點由於人群熙熙攘攘,只能看到人頭攢動看不到紅葉,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到百望山森林公園來看紅葉,則可達到您滿意的效果。黃櫨是秋季觀紅葉的主要樹種,在京密運河水的滋潤下,再加上夏季的高溫,黃櫨生長旺盛;元寶楓(俗稱五角楓)以其果實酷似元寶而得名,黃里透紅的五角楓葉下面掛滿「元寶」,格外喜人;火炬樹也是紅葉似錦,象一把把火炬在山間燃燒;另外還有柿樹等都互不相讓,盡披紅裝。尤其在初霜過後,千畝紅葉競相爭艷,漫山紅遍,層林盡染。
百望山的紅葉好看,因為其一:紅葉品種多。這里的人工風景林以元寶楓,黃櫨為主,火炬樹等秋季觀葉樹種散布在漫山遍野,且數量眾多,這里的紅葉無法以株分,只能以畝計;其二:樹齡正盛。建國後,營造的人工風景林正值壯年;其三:立地條件好,土壤肥沃;其四:地處西山的背陰處,氣溫低,霜期早。其五:沒有被人為和自然原因破壞。百望山賞紅葉有兩個好地方,一是登臨友誼亭,這里林地開闊,坡緩路平。漫步在林中,紅葉觸目皆是。無論是走著看,還是坐著瞧,亦當在紅霧彌漫中。另一處是登臨百望山頂峰的攬楓亭,西眺太行群峰疊障,「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千林紅樹宛如火傘齊張。看近山紅葉,蒼松翠柏相掩映,紅葉越發艷麗。這里看紅葉更有趣的是每當夕陽西下,晚霞和紅葉交相輝映,更給人以奇妙神秘的幻覺。實有廣色朱翠,幻色炫彩,使人遐思邇想。當然看紅葉你也可從不同地方、不同角度探視,定有不同的色彩陪伴著你。 百望山森林公園主峰海拔210米,突兀挺拔,登臨主峰,極目遠眺京華大地,氣象萬千,是登高游覽的好去處。百望山是太行山余脈進入京城的最後一道山樑。有多條山道直達山頂,有的崎嶇、有的平坦,攀爬途中,山雞、松鼠、獵隼時時可見,環境清幽。適宜各年齡段和不同身體條件的人攀爬鍛煉。這里是距京城最近的登山樂園。百望山的紅葉更是絢爛多彩,每逢金秋,近千畝紅葉林競相展艷,紅得透亮,紅得醉人,成為人們賞紅葉的絕佳場所。主要景點有首都綠色文化碑林、「鐵血忠魂」紀念館、「黑山扈抗日戰斗」紀念碑、游擊隊之林紀念碑、佘太君廟、友誼亭、望鄉亭等。
1、「鐵血忠魂」紀念館:館內介紹了200多位犧牲於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先烈的事跡,還收藏有80多份珍貴的文物級的烈士絕筆,照片,家書和詩抄,是一個理想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
2、首都綠色文化碑林:順山勢在林中置景,景中設碑,分別建有碑亭、碑廊及碑刻藝術牆,鑲嵌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社會知名人士題詞及書畫藝術家的作品碑刻1000餘通。其中「毛主席」紀念碑亭是1993年為紀念毛主席誕辰100周年而建,是漢白玉碑亭,正中有一漢白玉石碑,兩面刻有毛主席題寫的「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
3、「黑山扈抗日戰斗」紀念碑:記述了一九三七年發生在這里的一場戰斗,英勇的游擊隊員們打落了一架敵機,打死打傷日偽軍多人,繳獲了一批武器,點起了抗日鋒火。一九三七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平西遊擊隊在這里與日軍浴血奮戰,擊落一架敵機,掀起了在華北抗日的烽火。園內又建立了「鐵血忠魂」紀念館,是人們接受紅色教育的良好課堂,館內陳列200多位犧牲於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新中國成立的28年間的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是北京唯一的—家建立在森林公園中的烈士事跡陳列館。漫步在百望山這片紅楓世界,才知珍惜今朝的紅苑碩果是先烈們「用骨肉碰鈍了刺刀,鮮血澆滅了煙焰」換來,使得在這里賞紅葉又多了一層內涵。
4、佘太君廟:百望山原名望兒山,相傳是楊六郎與遼兵大戰,佘太君為兒觀戰助威之地,後人為紀念楊家滿門忠烈,而興建了此廟。
5、友誼亭:是一位熱愛林業事業的日本友人興建,希望中日能世代友好下去。
6、公園還有教子台、紅葉仙子像、老龍頭、攬楓亭等景點。